《民法典》生效後,遺產繼承順序是這樣的!

2020-12-24 鏡子的美麗

我國《民法典》規定了四種繼承方式,遺囑繼承或遺贈、法定繼承、遺贈撫養協議。四種繼承方式的適用順序按照從高到低排依次是:遺贈撫養協議、遺囑繼承或遺贈、法定繼承。

01

1、 遺贈撫養協議。

遺贈撫養協議是指被繼承人(去世的人)將自己的個人合法遺產捐贈給集體所有制組織或者撫養人繼承,但是集體所有制組織或者撫養人應承擔被繼承人(去世的人)生養死葬的義務。

舉例子,老王為A村的村民,年齡60,未婚無兒無女,於是他和A村村委籤署了一份遺贈撫養協議,約定由村委會負責老王的生活,在其去世後負責為他安葬,老王的遺產由A村村委會繼承。因此當老王去世後,老王的個人遺產就歸村委會·所有了。當然這只是一個例子,即便老王有兒有女,但是出於兒女不承擔贍養義務依然可以將自己的遺產籤署遺贈撫養協議,因此遺贈撫養協議是效力最高的繼承方式。

2、 遺囑繼承。

遺囑繼承就是被繼承人在生前立下遺囑,把自己的個人合法遺產指定由法定繼承中的一人或者多人繼承。法定繼承人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舉例子,被繼承人老王在去世前,可以立遺囑將自己的個人遺產單獨贈給自己的兒子,那麼在老王去世後,其兒子就獨自繼承老王的遺產,其他法定繼承人則無權獲得老王的遺產。當然老王也可以立下遺囑約定將自己的遺產的50%給自己的兒子、30%給自己的妻子、20%給自己的弟弟,那麼在老王去世後,其兒子、妻子、弟弟就按照遺囑約定的遺產比例繼承。

3、 法定繼承。

法定繼承是指在沒有上述遺囑繼承、遺贈撫養協議、遺贈的時候,由法定繼承人繼承去世者的個人遺產。

法定繼承人的順序是:

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法定繼承,先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在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的時候才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舉例子,老王在去世前沒有立下任何遺囑,在其去世後向由其老婆、孩子、父母繼承共同繼承其個人財產、如果老王沒有老婆、孩子、和父母的才由其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兄弟姐妹共同繼承。

99%的人都會遇到繼承問題,與其花金錢諮詢律師,不如買一部《民法典》,其內容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從我們出生到讀書到參加工作,買房買車,從結婚到生兒育女,到看病養老,都離不開這部法典!

只需要49元,買一本《民法典》就送一本《法律常識》,買來送給最親近的人,或者留在身邊隨時翻閱參考,非常的實用,受益無窮。點擊下方可以直接購買。

學點法律,不吃虧!

相關焦點

  • 家中有遺產繼承的朋友注意了!《民法典》將在2021年1月1日生效!
    《民法典》將在2021年1月1日生效,《繼承法》會作廢,有5個和老百姓相關的新變化:變化一,遺產的範圍變大了,只要是合法取得的財產都可以被繼承,包括網絡財產和虛擬貨幣。比如遊戲中的裝備和虛擬貨幣可以被繼承。變化二,繼承人範圍變大了。
  • 《民法典》討論:侄子侄女可繼承叔伯遺產?
    繼承開始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那如果沒有第二順位繼承人,遺產怎麼辦?根據《繼承法》第三十二條,無人繼承又無人受遺贈的遺產,歸國家所有;死者生前是集體所有制組織成員的,歸所在集體所有制組織所有。
  • 《民法典》馬上生效,但凡家裡有遺產要繼承的,千萬注意以下7點
    1954年,全國人大常委便開始組織起草《民法典》,歷時66年,終於在今年5月第十三屆全國人大會議表決通過,將在2021年的元旦正式生效。重磅級的《民法典》被稱作「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它生效後,原婚姻法、合同法、擔保法、物權法、繼承法等9部法律將全部廢止,一切以《民法典》為準。
  • 《民法典》施行後,遺產繼承將有變化,事關每個家庭!
    新的《民法典》即將實施,其中對遺產繼承做出明確規定:如果是死者生前立有遺囑,其遺產有遺囑繼承人繼承。遺囑繼承人放棄繼承的,由其法定繼承人繼承。關於沒有遺囑的遺產,《民法典》規定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第一順序:配偶、父母、子女。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 【法治在線】一起了解民法典:法定繼承人的繼承順序
    【法治在線】一起了解民法典:法定繼承人的繼承順序 2020-12-27 17: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民法典生效,廣州首例由侄子繼承遺產的公證案!
    晚年失獨,終身未婚煢煢孑立,踽踽獨行人的成長總是伴隨著或這或那的傷痛頂著生活的重擔,奮鬥了一輩子眼看著步入夕陽之年財產卻無人繼承怎麼辦?只能收歸國家或者集體所有嗎?《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生效後,全國多地首案已判。
  • 所有人,《民法典》中關於遺產繼承你必須知道的
    遺產繼承一直是一個爭議不斷的問題,遺產本是逝者留給親人的一種安慰,但也可能成為親人之間產生矛盾的根源,因遺產繼承鬧得形同陌路的情況時有發生,親人之間對簿公堂的案例更是不在少數。小編給大家梳理了關於遺產的內容以及新的《民法典》出臺後對遺產繼承產生的變化和影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民法典》繼承篇的八大要點精講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條被繼承人的子女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輩血親代位繼承。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繼承。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被代位繼承人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
  • 《民法典》實施後,怎麼設立遺囑?遺囑繼承法律效力如何?
    在遺囑繼承方面,《民法典》繼承編相對於《繼承法》有哪些改變呢?《民法典》繼承編則新增了「列印遺囑」和「錄像遺囑」兩種遺囑形式,且更為詳細地逐條規定了每種遺囑的生效要件。值得注意的是,《民法典》還刪除了公證遺囑的優先效力。
  • 民法典繼承新規即將實行!元旦過後,侄子侄女可繼承叔伯遺產!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正式實施,其中對遺產繼承也作出了不少新規定。《民法典》中提到:對沒有第一、第二合法有效繼承人的家庭,新規增加了有效繼承人的範圍——當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兄弟姐妹的子女,也就是外甥、外甥女、侄兒、侄女代位繼承。侄子侄女可以繼承叔伯的遺產了!
  • 如果《武林外傳》遇到《民法典》
    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實施。2021年1月2日,《武林外傳》播出15周年。那麼在《民法典》中,佟湘玉是否有資格繼承夫君衡山派掌門人莫小寶所遺留的財產呢?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一)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開始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 每日一「典」丨法定繼承人的繼承順序
    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推出「每日一『典』」欄目,每天帶你讀一則民法典的亮點法條。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條。 法定繼承人 應當按照何種順序繼承遺產?
  • 《民法典》與我們的生活④關於遺產繼承這些事,你知道嗎?
    遺產繼承,關係著自然人死亡後財產的傳承,事關千家萬戶。當你老了,想對自己的財產進行遺囑公證時,該如何去做?遺囑設立包括哪些類型?繼承人寬恕制度是什麼?......這些跟遺產繼承有關的事,你都了解嗎?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施行後,從1985年起施行的繼承法將被替代。從妥善管理遺產,到減少遺產糾紛,《民法典》在繼承編中作出了一系列新的規定。
  • 《民法典》即將施行,房產如何繼承?是否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2021年1月1日起,《民法典》正式實施。一提到房產繼承,想必每個人腦海中都會浮現出一家親戚之間因為房產繼承問題大打出手的場面,那麼,對於大家關心的房產繼承問題《民法典》是如何規定的呢?繼承人在繼承房產時以及之後再將房產轉讓時是否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呢?今天,筆者就與大家一起聊聊這個話題。
  • 民法典中關於遺囑、遺產...
    民法典中關於遺囑、遺產、繼承…這些變化與我們切身相關!侄子、外甥也能繼承財產? 5月28日,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審議的《民法典》正式施行以後,繼承相關規定將發生哪些重要變化呢?尚法君在這裡給大家做一個對比和梳理,以便大家能夠更好的理解相應規則。
  • 《民法典》新規:被繼承人兄弟姐妹的子女有權代位繼承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條規定「被繼承人的子女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輩血親代位繼承。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繼承。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被代位繼承人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
  • 明年起,侄子可繼承叔叔身後遺產
    相臣律師事務所主任盧彥民律師用圖文並茂方式就明年1月1日起施行的《民法典》中涉老部分法律知識要點進行詳解。融耀律師事務所律師、中老年時報義務法律顧問沈雁群等律師為老年人答疑解惑。被繼承人的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可否作為代位繼承人成為助老維權的新熱點。  王大爺告訴律師,他祖父母膝下育有兩名子女,系他的父親和叔叔。
  • 那遺產將按什麼順序繼承?
    早在高中課本裡我們便學習過,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繼承遺產是指繼承人接受被繼承人財產的事實;而遺產繼承的順序則是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沒有立遺囑的則按照法定繼承來處理遺產,法定繼承的遺產繼承順序是:配偶、子女、父母為第一順序;兄弟姐妹
  • 民法典 | 侄子侄女也能參與繼承了?
    但現在《民法典》出來後,如果夫妻雙方想辦理離婚,需要先去民政局申請,然後再回家等上30天才可以去領離婚證。在此期間,只要有任何一方不想離婚了,都可以撤回離婚申請,只有沒人撤回申請才可以離婚。而且在離婚冷靜期屆滿後,還有一個「30天領證期」,如果雙方沒有到婚姻登記機關領取離婚證,那麼也同等視為撤回離婚申請。
  • 中介圈流傳的「《民法典》筆記」靠譜嗎?律師來劃重點了……
    連日來,滬上不少中介在朋友圈轉發一張圖片,圖片標題為「2021年民法典新規,有關房子了解一下」,標題下方列取了《民法典》中有關房產的15條信息,例如:婚前父母幫買房,屬於個人財產;侄子侄女可繼承叔伯遺產;因賣方原因,房子無法過戶的,買房有權解除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