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有遺產繼承的朋友注意了!《民法典》將在2021年1月1日生效!

2021-01-12 小燕視野

《民法典》將在2021年1月1日生效,《繼承法》會作廢,有5個和老百姓相關的新變化:

變化一,遺產的範圍變大了,只要是合法取得的財產都可以被繼承,包括網絡財產和虛擬貨幣。

比如遊戲中的裝備和虛擬貨幣可以被繼承。

變化二,繼承人範圍變大了。養子女、繼子女屬於第一順序位繼承,還未出生的胎兒、侄子、外甥都有繼承權。

變化三,隱匿遺囑和脅迫被繼承人設立遺囑,都可能喪失繼承權。這是《繼承法》中沒有的。

比如,劉阿姨有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兒子通過脅迫的方式讓劉阿姨訂了遺囑,把遺產都給兒子,按規定,這個兒子就喪失了繼承權。

變化四,增加了對繼承人的寬恕制度。上邊例子中,如果劉阿姨寬恕了兒子,那麼兒子會重新獲得繼承權。

變化五,刪掉了「公證遺囑優先」的規定。如果有多份遺囑的話,最後訂立的遺囑有效。

除了繼承篇,《民法典》還有物權篇、合同篇、人格權篇、婚姻家庭篇、侵權責任篇。

《民法典》和老百姓的關聯很大,可以在家裡備上一本,有事沒事多翻翻,可以知道自己的權益都有哪些,有備無患。

《民法典》明年1月1號就要開始施行了,它和以前的法律有很大改變,跟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及時了解《民法典》的相關內容可以讓我們在生活中用法律保護自己,免受傷害。

只要28元就可以買到,留在身邊隨時翻閱學習,受益無窮,需要的親點擊下方連結可以直接購買,大字體,老年人也可以輕鬆看。

相關焦點

  • 《民法典》馬上生效,但凡家裡有遺產要繼承的,千萬注意以下7點
    1954年,全國人大常委便開始組織起草《民法典》,歷時66年,終於在今年5月第十三屆全國人大會議表決通過,將在2021年的元旦正式生效。重磅級的《民法典》被稱作「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它生效後,原婚姻法、合同法、擔保法、物權法、繼承法等9部法律將全部廢止,一切以《民法典》為準。
  • 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施行後,從1985年起施行的繼承法將被替代
    新華社北京6月8日電 題:關於繼承,民法典的這些新規你需要了解  新華社記者孫少龍、白陽、黃安琪繼承,關係著自然人死亡後財產的傳承,事關千家萬戶。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施行後,從1985年起施行的繼承法將被替代。從妥善管理遺產,到減少遺產糾紛,民法典在繼承編中作出了一系列新的規定。
  • 《民法典》實施後,怎麼設立遺囑?遺囑繼承法律效力如何?
    2021年1月1日起,在遺囑繼承方面,《民法典》繼承編相對於《繼承法》有哪些改變呢?2021年1月1日以後,以上各類遺囑形式均有效,且僅以最後的遺囑為準。但我們現在已經立下的遺囑效力,在2021年1月1日以後會改變嗎?
  • 《民法典》生效後,遺產繼承順序是這樣的!
    我國《民法典》規定了四種繼承方式,遺囑繼承或遺贈、法定繼承、遺贈撫養協議。四種繼承方式的適用順序按照從高到低排依次是:遺贈撫養協議、遺囑繼承或遺贈、法定繼承。遺贈撫養協議是指被繼承人(去世的人)將自己的個人合法遺產捐贈給集體所有制組織或者撫養人繼承,但是集體所有制組織或者撫養人應承擔被繼承人(去世的人)生養死葬的義務。
  • 【社會新聞播報】 3、《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從2021年1月1日...
    文 / Elaine2020-12-19 10:55:23來源:FX168 【社會新聞播報】3、《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從2021年1月1日開始實行,其中就對遺產繼承作出了不少新規定。
  • 影響14億人口的新版《民法典》1月1日已生效,對老百姓有何影響?
    影響14億人口的新版《民法典》1月1日已正式生效,關於婚姻、買房、離婚、虛擬財產等方面你要知道!欠錢不還不再是大爺,欠1萬塊錢不還,只要25塊錢就能搞定,按《民法典》規定:凡是欠錢不超過1萬塊錢的,可以花25塊錢將欠債者起訴,即使欠債人不出庭也可缺席審判,勝訴後會對欠債人強制執行財產,列入失信名單、限制高消費等!
  • 《民法典》討論:侄子侄女可繼承叔伯遺產?
    引言《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2021年1月1日正式實施,對遺產繼承也作出了不少新規定。例如,對沒有第一、第二順位繼承人的家庭,新規增加了被繼承人兄弟姐妹的子女,也就是外甥、外甥女、侄兒、侄女代位繼承。有人說這簡直是天上掉下來一筆遺產,如此橫財好生羨慕。其實不然,這裡面的學問可大著呢,侄子侄女要繼承叔伯遺產,有哪些前提條件呢?【案例】假設有一個老田無兒無女,父母也沒了,就有一個姐姐,姐姐有個獨生子。前幾年姐姐也沒了,現在就剩外甥小王。現在老田去世了,老田生前沒有遺囑。在老田遺產的繼承過程中,沒有第一順位繼承人,外甥小王能否繼承呢?
  • 所有人,《民法典》中關於遺產繼承你必須知道的
    遺產繼承一直是一個爭議不斷的問題,遺產本是逝者留給親人的一種安慰,但也可能成為親人之間產生矛盾的根源,因遺產繼承鬧得形同陌路的情況時有發生,親人之間對簿公堂的案例更是不在少數。小編給大家梳理了關於遺產的內容以及新的《民法典》出臺後對遺產繼承產生的變化和影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88處重要變化
    (二)確立了民法的基本原則《民法典》確立了平等、自願、公平、誠信、守法和公序良俗等民法基本原則;將綠色原則(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確立為民法的基本原則。(三)規定胎兒有權利繼承遺產、接受贈與等《民法典》規定,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
  • 《婚姻法》即將廢止,民法典:離婚「新規」,2021年1月1日實施
    2020年5月28日我國《民法典》審議通過並明確將於2021年1月1日生效,1980年頒布於2001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同時廢止。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對「離婚制度」進行了重大變革。相對而言離婚將更難!關於共同財產處理、債務處理、撫養權等均有新變化。新法將更偏重於維繫婚姻關係的穩定、保障第三人合法利益等。
  • 房產繼承有「新規」!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2021年1月1日起,現行《繼承法》將被廢除,關於繼承的事項將會由新實施的《民法典》來規範。其中,為滿足人民群眾處理遺產的現實需要,關於房產繼承的法律規定也有了重大修改。 總的來看,更加有利於保障被繼承人的財富傳承,同時也兼顧了繼承人的合法權益。
  • 民法典生效,廣州首例由侄子繼承遺產的公證案!
    晚年失獨,終身未婚煢煢孑立,踽踽獨行人的成長總是伴隨著或這或那的傷痛頂著生活的重擔,奮鬥了一輩子眼看著步入夕陽之年財產卻無人繼承怎麼辦?只能收歸國家或者集體所有嗎?《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生效後,全國多地首案已判。
  • 《民法典》與我們的生活④關於遺產繼承這些事,你知道嗎?
    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施行後,從1985年起施行的繼承法將被替代。從妥善管理遺產,到減少遺產糾紛,《民法典》在繼承編中作出了一系列新的規定。不過,《民法典》還設立了寬容的制度,給了喪失繼承權的繼承人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舉例:魏某的母親得了老年痴呆症,照顧起來很麻煩。有一次他故意帶母親去遠遊將其遺棄,由此,魏某被判取消其母親的遺產繼承權。但魏某受教育後,非常後悔,從此真心照顧母親。一年後,魏某母親清醒時同意恢復魏某的繼承權。
  • 2021年的遺產繼承新規你了解了嗎?
    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施行後,從1985年起施行的《繼承法》將被替代。從妥善管理遺產,到減少遺產糾紛,民法典在繼承編中作出了一系列新的規定。1遺囑人和見證人應當在遺囑每一頁籤名,註明年、月、日。第一千一百三十七條 以錄音錄像形式立的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遺囑人和見證人應當在錄音錄像中記錄其姓名或者肖像,以及年、月、日。2若存在多份遺囑,應當以哪份遺囑為準?
  • 最新條文對照:《民法典》繼承篇 VS《繼承法》|注意要點
    摘要  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部法律將於2021年1月1日起開始施行。  《民法典》繼承編 VS《繼承法》  《民法典》第六編「繼承」以現行繼承法為基礎進行了修改完善,並增加了若干新規定。第六編共4章、45條。其中比較重大的變化包括:  一、一般規定  完善了對繼承人的寬恕制度(第1125條)。
  • 北京婚姻律師信金國:2021年繼承有哪些新規定?
    從2021年1月1日開始,《民法典》正式生效,根據法律的效力原則,新法優於舊法,在《民法典》生效之後,相關的民事法律就會失去效力,包括《民法通則》、《婚姻法》、《繼承法》等,因此當事人需要了解未來的法律規定會發生哪些變化。​
  • 子女「不再繼承」父母房產?2021年1月1日起,「遺產新規」將出臺
    2021年1月1日起,「遺產新規」將出臺,子女們不用再爭了在遺產公證處,像那位88歲老人一樣的還有很多,多數都是無兒無女,或者跟子女斷絕來往,趁還清醒的時候將遺產做好規劃,也為今後養老留一份保障。為了應對人們的需求,相關法律也在不斷的改進完善,更加的人性化、合理化。
  • 民法典 | 侄子侄女也能參與繼承了?
    與此同時,現行的《婚姻法》、《繼承法》、《收養法》、《民法通則》、《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也將同步廢止。《民法典》有多重要呢?此外,相比現行的《繼承法》,《民法典》在財產繼承規則上也發生了一些變化:
  • 《民法典》2021.1.1施行:88處重要變化|轉需
    (二)確立了民法的基本原則《民法典》確立了平等、自願、公平、誠信、守法和公序良俗等民法基本原則;將綠色原則(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確立為民法的基本原則。(三)規定胎兒有權利繼承遺產、接受贈與等《民法典》規定,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
  • 《民法典》即將施行,房產如何繼承?是否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2021年1月1日起,《民法典》正式實施。一提到房產繼承,想必每個人腦海中都會浮現出一家親戚之間因為房產繼承問題大打出手的場面,那麼,對於大家關心的房產繼承問題《民法典》是如何規定的呢?繼承人在繼承房產時以及之後再將房產轉讓時是否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呢?今天,筆者就與大家一起聊聊這個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