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金琮《茶歌》等
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山上神仙思下土,地位清高隔風雨。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墮巔崖受辛苦。便從諫議問蒼生,到頭捨得蘇息否。
-
梁詩正的行書,瀟灑飄逸,試問:這般精緻,當今誰人能寫出?
古人的文人,往往是全才,梁詩正也是如此,詩、文、書也是樣樣精通,由於他一生都在跟隨皇帝左右,沒有太多展示自己的機會,所以在書法史的名氣並不大!梁詩正書法集梁詩正,也是啟功先生最佩服的書法家之一,啟功體深受梁詩正的行書影響,兩人書風骨骼秀挺,氣息連貫,氣質文雅,錯落有致,疏朗分明,頗有二王與趙子昂的風韻。
-
天下三大行書
據說王羲之酒醒之後曾數次重寫《蘭亭序》,但皆不如前,感嘆說:「此神助耳,何吾能力致。」《蘭亭序》真跡今已失傳。今之所傳《蘭亭序》最早最著者有兩個本子:一為神龍本,一為定武本。 天下第二行書——唐·顏真卿《祭侄文稿》
-
500年來最好看的行書,這字秀雅飄逸,真是美呆了!
曾經有人評價文徵明的行書是近500年來最好看的行書,這話絲毫不為過。文徵明出身於一個武將家庭,他生性駑鈍,但是為人比較忠厚。7歲的時候還不能說話。但是他的父親始終認為他能夠大器晚成。他是書法史上的一位「笨小孩」。但是他的書法卻是影響了後世500多年。
-
近代著名書法家亞廬先生,精美行書作品欣賞,行雲流水,自然疏朗
書法的練習,是將前人好的字形結構借鑑過來,使之成為自己的書體。克服結體上的不足,初學者之所以要任政臨帖,是已經認識到字體書寫有不足之處,需要進行改進。但是練習是不講究方法是達不到目的地。練習行書在開始的時候有一個適應的階段,在寫不好的時候覺得沒面子,沒關係,可以在筆記本上練習,也可以在寫日記的時候,練習用行書寫給自己看。
-
伊秉綬《題檀河先生《春山》詩記》考
隸書尤放縱飄逸,自成高古博大氣象,與鄧石如並稱大家。檀河先生即李世熊:(1602—1686),字元仲,號媿庵,自號寒支道人,為避世於老家福建寧化泉上裡龍鄉(今泉上鎮泉上村)建檀河精舍,故世人稱檀河先生。
-
中國書法的練習之行書篇
行書之「行」,張懷瓘解釋為「務從簡易,相間流行,故謂之行書。」行書,大體保留了楷書的字形,部分吸收草法,使之像草書那樣適當減省、連帶,既便捷易識,又活潑灑脫,富於生動之美。還是以「書法三要素」為框架做一簡單的介紹。
-
成年人要想練字,應該先練楷書還是行書?
從楷書開始練的話,很費時間,而且你也不知道該練到什麼程度才能改練行書。而且練著練著你會發現,楷書和行書好像不是一個套路的。很多楷書寫的很棒的人,一寫行書就會變得很「幼稚」,甚至稍微寫潦草點兒就崩了。相對而言,行書寫起來更快,更實用,在美感上更成熟相比於楷書,行書的筆畫更加飄逸流暢,也更容易寫出個人特色、更裝x。
-
畢展預告視覺傳達第一波基於參數組生成字形的電腦楷書/行書/草書家族字體概念
作品介紹基於參數組生成字形的電腦楷書/行書/草書家族字體概念A Computer Cursive ScriptsFont Family書法中有一脈相承的三大書體:楷書,行書,草書, 那麼標準字型當中是否可以有「楷、行、草」的變化呢?它們的可讀性是怎樣的?
-
書法史最貴的一幅行書,距今800多年,一個字價值一輛奔馳車!
然而,從書法的角度來講,行書的藝術成就,《砥柱銘》遠遠比不上黃庭堅的《寒山子龐居士詩》。黃庭堅行書《寒山子龐居士詩帖》長卷這一點在他的行書與草書當中體現得尤為明顯。黃庭堅的這件《寒山子龐居士詩》在章法上比其他作品更為緊密,在一種近乎逼仄的空間當中「因字附型」,字字中共收緊而外輪廓發散,通過字形的欹側變化和不斷的移位成了軸線的擺動和字字跳躍之勢,疏可走馬而密不透風。黃庭堅寫字如逆水行舟,所以字字看似阻力巨大,從而顯得凝練而有力,筆力扛鼎,這一點也是「宋四家」當中其餘三位所不能及的!
-
清代大文豪錢陳群,行書雨亭記欣賞,筆法勁利茂密,結字酣暢淋漓
行書是日常最受歡迎的一種字體,行書的一大特點是好認而且筆法相對於楷書更加流暢。經過時間的推移歷史的修補,行書也成為了實用最平凡的書體。同時也為我們腦海裡植入了一種最美字體的概念,這種觀念直接影響了很多中小學生在購買字帖和學習書法時會首選行書。
-
「女神」何賽飛的書法不賴,行書有「大王」的灑脫,楷書端莊穩重
她們所主演的一系列形象都深入人心,讓人記憶深刻,不僅如此,她們還有其他才能,諸如書法,而她就是這樣一位女明星,她所主演的《我們家的微幸福生活》、《保衛孫子》、《那金花和她的女婿》、《新女婿時代》等,都讓人記憶猶新,她不僅演技精湛,而且書法還相當有一手,她就是演員何賽飛,提到何賽飛,想必網友們都熟悉,但是何賽飛擅長書法,這是很多粉絲或者網友所不知道的事情,她的書法功底不錯,出入皆法,而且法度嚴謹,擅長楷書和行書
-
李建中《土母帖》,十大行書名帖之一+行書《貴宅帖》
大中祥符六年李建中去世,終年69歲。《土母帖》,行書,紙本,縱31.2釐米,橫44.4釐米。凡十行,每行字數不一,共一百零四字,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釋文 :所示要土母,今得一小籠子,封全諮送,不知可用否?是新安缺門所出者,復未知何所用,望批示。春冬衣歷頭,賢郎未檢到,其宅地基,尹家者,根本未分明,難商量耳。見別訪尋穩便者,若有成見宅子又如何?細希示及諮。
-
楷書過渡到行書,就得這麼練!
很多書友以楷書為入門基礎,在練習了一段時間想過渡到行書時,發現存在困難,不是轉折生硬就是連帶僵直,本應書法情性的書體,在自己手中卻怎麼看都彆扭。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一種楷書向行書過渡的方法,希望對大家的書寫訓練有所幫助。
-
硬筆行書鋼筆字入門技巧筆畫教程
提示:請點上方藍字↑↑楷書行書行楷 訂閱關注《楷書行書行楷》 書法字帖作品
-
魯迅的行書,懂書法的,會喜歡
《孟子萬章》中說:「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這裡說的「詩」和「書」,指的雖然不是書法,但這句話,放在書法這裡同樣適用。主要是想和大家聊聊魯迅的行書。下面這幅作品就是魯迅寫的。大家看看,這種風格是您喜歡的嗎?這麼說吧,不管你喜歡不喜歡,在看到魯迅這兩個字的時候,你肯定會願意多看兩眼,甚至會琢磨:魯迅的行書,和他的文章不是一個風格啊,怎麼寫字的時候那麼溫柔?你看,欣賞書法的時候,我們總會不自覺地聯繫到書者本人。
-
把行書寫到極致,能有多好看?看看乾隆大秘書的書法,就知道了
行書是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的一種書法,它比楷書飄逸,又比草書規整,所以受到了歷朝歷代書法家的喜愛。而對於行書書法作品,大家最為熟知的應該就是東晉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了,此書遒媚飄逸,字字精妙,點畫猶如舞蹈,也難怪後世人稱其為「飄若浮雲矯若驚龍」!在王羲之之後呢,歷朝歷代也有不少的行書大家湧現,如王獻之、米芾、顏真卿、歐陽詢、蘇東坡等等,這些人都曾寫出了流芳百世的行書作品。
-
大師|為有獨立最難求:雄渾奇崛又飄逸的魏碑
他一生在詩、書、畫、意上進行了不懈的努力,終於成為一代大師。 趙之謙精通於書畫篆刻,他的書風屬於鄧完白、包慎伯、吳讓之一路,由包氏的執筆法學習北碑。他的篆隸有他獨特的光芒。他的天分獨厚,而又加以發揚光大,所以產生出極富現代氣息的作品。這一點,他本身也有所矜持,但當時的人卻對他未能充分理解。
-
文徵明行書《詠花詩》《離騷》欣賞
文徵明行書《詠花詩》卷。大凡從事書畫鑑藏和研究的人,幾乎沒有人不知道文徵明(1470~1559年)的大名。他初名壁,字徵明,以字行,更字徵仲,號衡山居士,江蘇長洲(今蘇州)人,是明代中期著名的書畫家,中國繪畫史上影響一個時代的畫派——「吳門畫派」的創始人之一,與沈周、唐寅、仇英合稱「明四家」,屬於那種開宗立派的書畫大家。對於文徵明的書畫作品,絕大多數人已經耳熟能詳。
-
硬筆書法教學模式:如何練習硬筆行書?
中國書法風格多樣, 千恣百態, 文雅精美的楷書, 生動流美的行書, 恣肆飄逸的草書……光芒閃爍, 世人傾慕。書寫一手漂亮的鋼筆字讓青年學生倍感自信和成功。一、從實用、藝術和個性化角度選擇行書進行教學鋼筆行書適合青年學生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