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視覺語言的新形態與新建構
鄧慧
「視覺藝術中的新媒介」是怎樣的?「曼諾維奇的困惑」是什麼?「動作圖像」指什麼圖像?······《新媒介視覺語言論》或許可以給你答案。
在數位技術影響視覺藝術之前,傳統視覺藝術的創作工具和媒介都是物質性的,有著穩定的物質性視覺樣態。探究怎樣創作的工作主要就是對藝術創作工具和媒介物質性的分析、思考和實踐。但數位技術不同,它是非物質性的,雖然它也有著物質外殼——計算機或者智慧型手機,但是這個外殼僅僅是外殼,它不像傳統視覺藝術的那些物質性藝術工具和媒介那樣,創作出來的是有著明確物質性視覺樣態的藝術作品,而是一種百變的、通約性的藝術工具和媒介。它可以模擬每一種視覺藝術的樣態,無論是機械複製性的藝術品還是唯一性的手工藝術品,也可以把各種視覺藝術的樣式放在一起呈現。似乎哪一種視覺藝術語言都可以用來描述它所創造出來的藝術作品,卻又無法準確、完整地描述出來。
但在數字視覺藝術作品的創作中,視覺藝術家的創造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這種限制並不僅僅來源於他們的藝術想像力,更來源於他們對數字視覺藝術本身的理解。由於觀念和知識結構的原因,接受過傳統視覺藝術訓練的視覺藝術家很容易將自己局限在圖像部分的創作上,而完全放棄互動部分的創造性工作。傳統視覺藝術家的這種路徑依賴並不令人意外,而那些意識到互動部分創造工作重要性的視覺藝術家的情形也並不樂觀,他們通常只能運用工具軟體或者程序中固定的互動形態來展開自己的構思。即使想要突破這些既有互動形態的限制,創造一些更為生動有趣的互動視覺藝術作品,往往也會因為不了解如何構造新的互動方式而無從下手。程序工程師也只能幫助藝術家解決程序上的工程性問題,卻解決不了如何創造的藝術性問題。
於是,一些數字藝術家開始思考,希望能構架出一整套有關數字視覺藝術的理解和言語方式,這種理解和言語方式不僅包含圖像部分的創造,還包含互動部分的創造,可以從根本上改變視覺藝術家理解數字視覺藝術的觀念和談論數字視覺藝術的方式,讓視覺藝術家既可以方便地交流和積累在圖像方面的創造成果,又不會忽視對互動方式進行探索和研究,同時還能夠清晰地向藝術界之外的其他人,尤其是幫助藝術家來完成最終藝術作品創作的工程師更加直接、有效地表達他們的創作意圖,讓有志於探索數字互動的視覺藝術家在創作中充分自由起來。
《新媒介視覺語言論》 趙戰/著 定價:69.00元
實際上,將數位技術視為新藝術媒介進行藝術語言建構的藝術活動,在數位技術發展的整個歷程中一直都存在著,而且有著自身既定而明晰的發展脈絡,只不過這一發展脈絡更多的關涉到現在尚被認為是技術的範疇,難以得到主流藝術理論的認可,也還沒有一個令人信服的觀念或者立場出現。而要建構這一藝術範疇的藝術語言會面臨這樣一個比較困難的境地:藝術語言建構需要準確描述這個藝術範疇,而這個藝術範疇又是處在不斷變化發展的狀態當中。因此,與慣常藝術語言研究以現有成熟的藝術創作為研究對象和基礎有所不同,針對數字互動所做的視覺語言研究其實是需要以一種未來學的態度對未來視覺藝術語言進行建構。即試圖對這一藝術創作範疇展開的描述必須是動態的而不是固定的,不僅包含當前的技術、設備和藝術創作手段,還必須前瞻到未來的技術、設備和藝術創作手段的發展趨勢。
認識到這一點後,趙戰使用認知心理學的方法,以視覺語言作為切入點,從視覺媒介的角度重新認識和思考了在數位技術的影響下視覺藝術有沒有產生出新的藝術語言這個問題。在對「互動」觀看活動進行了心理學分析和思辨之後,從知覺的層面針對觀看者在整個觀看過程中的特有感受提出了「動作圖像」概念,並以「動作圖像」為基礎,系統闡述了構成新媒介視覺語言的兩個基本要素——身體動作和圖像,以及它們的構成方式和表現方法。
如趙戰所言,從觀看方式這種非物質性的行為和心理性的事物出發,在視覺意義上建構出具有特殊性的藝術語言,算是一次不大不小的理論冒險。這不僅是從視覺藝術角度對數位技術範疇的互動概念的一次哲學思辨,更是對這門新的視覺藝術要做什麼、怎麼做的超前思考和布局。在《新媒介視覺語言論》的寫作過程當中,眼控技術、腦機接口技術等新的數位技術還在不斷地披露出來。這些技術或多或少都是對本書所表達的觀念的一種否定。即使如此,還是期待數位技術更快發展,因為快速地成為歷史或許就是從事新藝術媒介理論研究的一種宿命。只要這樣的研究能夠留下一些可供創作者選擇的路徑,就是值得的,就有理由期待這條道路上更為堅實和工整的後續腳步。
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近期新書
《亦說文稿》,熊憲光/著,定價:98.00元
《碧漪或南紅——詩與藝術的互闡》,楊碧薇/著,定價:36.00元
《重慶地情概覽》,重慶市地方志辦公室/編著,定價:52.00元
《重慶市情概覽(2019)》,重慶市地方志辦公室/編著,定價:58.00元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讀本:青少年法治經典故事1》,趙謙/主編,定價:26.00元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讀本:青少年法治經典故事2》,楊攀/主編,定價:26.00元
《脫貧攻堅手記》,姚元和/著,定價:79.00元
《玩家》(長篇小說),萬啟福/著,定價:68.00元
《巴渝詩話》,藍錫麟/著,定價:68.00元
《應用寫作》,袁智忠、鄧翠菊/編著,定價:68.00元
《文說非遺》,劉德奉/主編,定價:39.00元
《花開北碚山水間》,蔣登科、周洪玲/主編,定價:58.00元
《贏在溝通——家校合作的成功智慧》,蘇偉仲、龐蘊馨、陳玉香/著,定價:28.00元
版面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