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舒淇,其實是從那部大名鼎鼎的《玉女心經》開始的。那時候還在讀書,放學後就躲到同學家看完了這部片子,後來那部VCD還在我們同學間流轉了一段時間。
而實際上當時看《玉女心經》是衝著李麗珍去的,畢竟我們小時候,聞名的都是玉卿,子媚,麗珍,思敏還有錦江,查理,達華,立文這些人物。
再說回頭,當時我也沒覺得舒淇有多漂亮,尤其是我個人覺得她的嘴巴(有點毒,不過是我個人觀點)有點像小一號的梁朝偉的香腸嘴。
《玉女心經》後,我們再專門去找舒淇的電影來看的片子是:《色情男女》。因為看過《玉女心經》後,就打上了這樣一個烙印,有舒淇,就是SJ,更何況當年的錄像帶上還打上了「張國榮第一部SJ片」的標籤(儘管這是錄像廳老闆沒文化導致的)。
誰叫那個時候,我們的電影資源這麼匱乏。
而我覺得舒淇其實挺漂亮的,是在我看完《西遊降魔篇》以後(那一個她在天上笑的畫面),然後再回頭看了些舒淇的舊作(包括《玉女心經》也重溫了)以及前段時間的《聶隱娘》,然後發現,咦,其實舒淇一直以來都很漂亮啊。
所以有時候這種事後諸葛亮的行為,還真是有心理學依據的。
比如當年還在燒烤攤吃燒烤的馬雲說出:「要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時,就會有人覺得他在TMD說大話;但是到今天,對於這句話,人們往往會說成:這人有很強的超前意識,大師就是大師。
SJ片
簡要地說說:年輕的舒淇叛逆,家境貧寒,然後被騙籤了一紙合約,要她拍一套全裸寫真。由於當時籤了合約後她已18歲,所以要負法律責任,違約則要賠款,於是舒淇一咬牙,上了。
至於家庭,親戚受不了這些,按下不表。
也因為這份寫真,王晶注意到了她,於是,文雋把她籤了過來,就有了後面的《玉女心經》等幾部SJ片,然後慢慢地才有今天的舒淇。
這種事情真的很難說,拼一把就有了的例子我們看得到,可拼一把卻沒有的例子,卻是我們看不到的。
後來王寶強也說過:看到那些在北影廠門口的那些群演,他不知道應該以自身經歷去鼓勵那些人,還是要勸他們放棄?
後來當年那個騙舒淇籤了寫真的老闆,以舒淇為例子又要籤其她人的時候,舒淇跳出來不顧形象,當眾一邊哭一邊以粗口大罵此人,還叫其他少女不要上當。
只不過從看到的情況來講,是那本寫真集讓王晶注意到她,是SJ片讓她成為今天的舒淇,我倒並不是要通過這事表達做人不能忘本這個觀點,事實上我反而覺得這是種生存的本能,沒有什麼好覺得不光彩,也沒有什麼好把這樣的遭遇給捧上天的。
況且,也許如果不是遇到王晶,而是遇上其他人,舒淇也許也就無法成為今天的舒淇。
王晶:
當初我只看了她照片,還沒見過她本人,文雋就把她籤回來了。人一到,拍了幾天我就後悔了,因為她的氣質根本不應該拍這種片子。可是當時她已經籤了六部戲,都是要裸露的。拍完第一部我說,我們可能錯了。再拍第二部,片裡有一場裸露的。第二部做完我說不行了,這個女孩素質極高,不要浪費掉她。跟著我們就拍正常的戲給她演,不要讓她跟豔星混在一塊。
後來的《色情男女》,據說也是王晶推薦她演的。事實上這個班底,在當時的香港電影屆真的也是很專業和厲害了,爾冬陞與羅志良聯合導演(另有一說是爾冬陞掛名),張國榮主演(據說後面那場張國榮和舒淇的戲,還是張國榮執導的)。
這部戲,應該就是讓舒淇進入主流電影圈的一塊基石。憑藉這部電影,舒淇獲得了當年金像獎的最佳女配角,而舒淇也成了香港電影金像獎上,第一個也是迄今唯一一個憑藉SJ片獲得該獎的女演員(好像最佳女主也沒有過SJ片演員的吧)。
時也,命也,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努力了不一定成功,所以能做的就只有努力,剩下的就交給運氣吧。
磨吧
《色情男女》獲獎後,當然舒淇的選擇面也就多一些和廣一些了。
不過這不等於她就是一線了,更何況當時SJ片的標籤還沒有撕去(其實我覺得也是撕不掉就是了)。
沒辦法,這種獲獎或者在一個好的平臺上出來了,但是接下去不等於每一步都順的例子多去了。比如湯唯演了《色戒》後,到現在雖然接的沒有什麼爛片,但是比較我比較有印象的也就是《北京遇上西雅圖》和《月滿軒尼詩》吧。同樣還可參看後期的謀女郎,星女郎等。
不過,雖然小導演舒淇可以不去鳥了,不過大導演似乎也沒有第一時間就想到她,那麼主要就是混中導演了(那段時間她和劉偉強合作的很多,但那時候劉偉強還沒有搞出《無間道》)。
所以,熬吧,磨吧。
那期間,舒淇有幾部片子給我的印象還蠻深的。
《玻璃樽》。
又是一部數星星的電影。但是電影本身我感覺很一般,實在是有些莫名其妙。
我現在已經記不起來這片子說的啥了,不過那時候在電影院看的時候,卻是我第一次覺得:咦,舒淇好像會演戲啊(《色情男女》那時候,我們光跳著看裡面的重要鏡頭了,我完整看片還是後面的事)。
《半支煙》。
這片子我倒是非常喜歡,雖然舒淇就是打醬油的角色,而且我喜歡這片子也不是因為舒淇,而是整個故事,由故事去記得了舒淇。
就是現在回過頭再去看這個片子,覺得舒淇還挺能滿足這個片子中,豹哥對當年那個夢中情人的描述的。
下山豹頭腦裡面想著阿南,阿南坐在舞廳,抽著煙,看著多年以後回來的下山豹,問他:「你是誰啊?」
背景音樂響起:如果沒有遇見你,我將會是在哪裡。。。
《玻璃之城》。
這個片子我也喜歡,看完還就真覺得舒淇能帶出那種女大學生的感覺了,而整個片子那種氣息,就好像是為舒淇量身定做的一般,比如大學時代騎自行車的,黎明躲在桌子底下向舒淇獻花的場景等,都讓我印象很深刻。
還有片中那首《Try to remember》。
他:在你身邊的每一天,我都是最愛你的。
她:不在你身邊的每一天,我才是最愛你的。
臥虎藏龍
據說,當時李安的《臥虎藏龍》,「玉嬌龍」是指定舒淇的,但是舒淇辭演了。原因並不是選片眼光或者錯失的問題,而是因為當時舒淇的家境不好,所以才將這個角色讓給了章子怡。
因為當時舒淇已經成名,而《臥虎藏龍》要拍攝一年,王晶稱舒淇如果接了,可能損失近400萬人民幣。
於是,章子怡得到了這個機會,對於當時尚屬新人的章子怡來說,這部電影讓她完成了從0到80分的飛躍。
這種東西,其實也算是緣分吧。
所以,後來舒淇遇上了侯孝賢。
還是讓侯孝賢來拍舒淇吧
從《千禧曼波》到《最好的時光》,之間間隔5年;從《最好的時光》到《刺客聶隱娘》,之間間隔10年。
這15年,對於一個女人來說,絕對是最好的時光。
有影迷看完2011年舒淇那部《不再讓你孤單》後,反而想起一段往事:「《千禧曼波》拍完後,舒淇在坎城看完,回到飯店換衣服,對著鏡子就啪啦啪啦地哭,因為『那是她第一次開始自覺到表演是怎麼回事,角色是可以演到什麼程度』」。終於,這位觀眾將影評的標題定為《還是讓侯孝賢來拍舒淇吧》。
後來侯孝賢憑《刺客聶隱娘》獲獎後,舒淇說:"侯導有次對我說:如果你能早點遇到我,一定會更厲害。其實我想對他說,能在最美好的時候相遇最重要。"(餘下的內容省略)
據說,舒淇見到侯導的第一句是:「你是大導演,我知道,聽說脾氣很壞什麼的一堆傳說」。
但是,從《千禧曼波》以後,舒淇不再頻繁接片,事實上,到了那個時候,她應該也沒有必要為了生計,再頻繁接片了。
所以,就從這裡開始吧。
2005年,侯孝賢的《最好的時光》。
舒淇憑藉此片獲得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片中有三個時代背景,截取了舒淇與張震在三個不同時代截然不同的風情,訴說了一段三生三世,情緣未了的愛情。
其中有一段,據說舒淇曾說:「和張震那場戲,如果導演不喊CUT,我肯定就開始脫衣服了。」
這件事其實是她在講侯孝賢如何懂得把握現場和專業的。
但是這時候的她能夠坦然說出這樣的話,和當年她被人說已經完全是兩碼事了,至於別人要不要多想,應該沒有那麼在乎了吧。
1966年,撞球檯記分小姐「球婆仔」;1911年,知名藝旦王香禪;2005年,藝人譚艾珍女兒歐陽靖。舒淇一人跨時空演出這三個角色,三個角色間的轉換駕馭,可純淨如雪蓮般美好,亦可靜默堅忍如那無名藝妓,也有傷痛陰鬱桀驁不屈的一面。
爐火純青,大致如此吧。
而2015年這部《刺客聶隱娘》,侯孝賢將這個角色交給了舒淇,其中包含的,是角色那加起來總共只有十幾句的全文言文對白。
關於這個片子,我之前已經發過相關內容了,所以在此不再重複。
本片大陸票房慘敗不說,但是第一次在電影院看到侯孝賢電影的情懷本身,大過於我對這部電影本身。可中國申奧的三部電影裡面,我反而覺得這部是三部中國電影裡面最有希望入圍的(但實際上,我覺得或許三部都沒法入圍。。。)
但是,我印象很深的還是那段舒淇將臉掩到一塊絲巾上哭泣的戲,那種想哭卻強壓抑著聲音不發出來,但是間中又夾雜了幾聲實在忍不住的哭聲的表演,是我當時在電影院最不想睡覺的時刻。
青鸞舞鏡,見到鏡子,沖天悲鳴,然後隕去。
一個人,沒有同類。
曾經的舒淇,應該會有這樣的感覺;現在,也許大部分人會覺得,舒淇就是舒淇,沒有第二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