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淇的「紅與黑」

2020-12-24 這個娛樂不太冷

最近,金星說了一番話,力挺肖戰:

如果你想吃這碗飯(藝人)的話,你要有個強大的內心。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有你紅的時候,就有你落魄的時候。

有黑子(黑粉)就讓黑子存在嘛,這是自然的社會現象。

這番話,讓我想起25年前的舒淇。

巧合的是,舒淇是肖戰出道時的導師。

2015年,肖戰參加《燃燒吧,少年》選秀節目。

舒淇正是這檔綜藝的導師,她曾教肖戰訓練過眼神。

師徒二人,一個是影后,一個成當紅小生。出道有著相似的境遇:

25年前,舒淇靠性感寫真集,敲開了影視圈的大門,對她的惡評從未停止。

25年後,同樣享受流量紅利的肖戰,成為電視劇寵兒,黑他的言論前赴後繼。

不同的是,肖戰在流量的反噬中,如履薄冰。

舒淇則一面被鄙夷,一面被讚賞,她都欣然接受。

如果當年,移動網際網路像今天這麼發達,舒淇一定會持續霸榜熱搜。

19歲的她,拍裸露寫真出道,隨後成為王晶劇本裡的豔星。

很多人說她「一脫成名」,紅得不光彩。

面對這樣火辣辣的評價,舒淇用作品,證明了什麼叫「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任你流言再惡毒,她只顧耕耘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最後修煉成「不可複製」的影后。

接得了侯孝賢的文藝片,拍得好馮小剛的商業片,星爺的喜劇也不在話下。

走進畫面,舒淇就是導演想要的樣子。

她是金馬獎影后,拿過的獎一頁紙也寫不完。有人預測,舒淇是最有希望躋身百億票房的女星之一。

今年,舒淇已經44歲了。

走過「紅與黑」並存的前半生,她,依舊閃閃發光。

這樣的舒淇,找不到翻版。

她說自己是:一個人,沒有同類。

「無知」的壞小孩

有人說,1976年是「天仙年」。

4月,臺灣18歲的年輕媽媽生下一個女孩。

她叫林立慧,也就是後來的舒淇。

3月,安徽蕪湖,小baby趙薇來到這個世界。

1月,臺北市也有個女孩呱呱墜地,她叫林心如。

20年後,她們將站在演藝圈頂端,成為彼此的摯友。

三人中,唯獨舒淇的少女時代最離奇,也最艱辛。

出生當天,媽媽一看:嘴這麼大,我咋生了這麼個難看的丫頭。

一家四口擠在一室一廳的小房子裡。

4人共用一間臥室,洗澡只能在廚房,上衛生間得跑到外面的公廁。

從小舒淇放學,就要幫媽媽做些手工掙零花錢,周末的整塊時間還要到錄影店打工。

窘迫的生活條件下,父母脾氣暴躁,經常揍女兒。

每次聽到門外摩託車的發動聲,知道是爸爸回來了,舒淇就會嚇得發抖,趕緊找地方躲起來。

12歲上舞蹈班,下課所有的小朋友都跑出去玩,舒淇不明所以,也跟上去。

她不知道,當天她缺課了,老師很快給媽媽打了電話。

回家就被老媽提起棍子追,從巷子頭追到巷尾。

上完初中,舒淇沒再念書。父母的嚴厲,也在這時候,遭到她的反擊。

吵架、離家出走,是家常便飯,5年間,她出走了20次。

那時候,騎個摩託車,就覺得厲害到不行。她曾經跟人飆車,摔得遍體鱗傷。

16歲舒淇離家出走半年,最後沒錢交房租,只好打電話給媽媽,沒好氣地說:

「誒!借我5000(臺幣)交房租。」

回家拿錢,她才看見半年不見的母親,頭髮全白了。那時候,母親才34歲。

舒淇開始想掙錢,回饋家裡。

十幾歲,她就打扮得很成熟,穿緊身衣,踩高跟鞋,畫著濃妝。

大街上一走,就是大姐大,沒人敢欺負。

她就是這樣,被星探在街上發掘的。

進入廣告公司當平面模特的舒淇,遇見一個寫真經紀人:

經紀人:你身材不錯,要不要拍寫真集?

舒淇:什麼寫真集啊?

經紀人:就是為藝術犧牲,xx大明星也是這麼拍過來的。

最先吸引舒淇的是報酬,比起打工掙幾百塊,拍寫真可以掙兩三萬。

16歲的她,分不清這樣做對不對,因為公司裡,大家都在拍。

她從來沒有跟爸媽提過,拍寫真的事。

臺灣主持人沈春華,也有個女兒,她理解了舒淇:

她的身邊一直沒有大人(父母),

幫她分析事情另外的層面,

所以她只能靠自己,慢慢地去跌跌撞撞(搞明白)。

拍寫真的經紀人問她,雜誌打算寫什麼名字?

舒淇原名林立慧,她覺得土,拍腦袋想了個:書琪。

中國傳統文化「琴棋書畫」的諧音。

寫真出版後,被各大娛樂媒體轉載。

印著舒淇裸露照的雜誌,像紙片一樣四散出去,飄到海峽對岸,香港。

那時,正值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

舒淇的「黑歷史」,也將在這樣的輝煌裡被定格。

扶搖直上的「脫星」

1995年底,雜誌上的女孩,吸引了王晶的目光。

我第一眼覺得她很清純,可是裡面又有一種野性的感覺,與別人不同。

1996年,王晶和文雋跑到臺灣,約書琪面試,時間定的上午10點,結果差點被放鴿子。

11點、12點,1點,不見人影。

下午5點,舒淇才懶洋洋地過來,大導演足足等了她7個小時。

面前的書琪,蓬頭垢面,沒化妝,連臉都沒洗。

她前一晚喝了酒,宿醉。

文雋當即決定籤約,自己親自當經紀人。

他覺得書琪兩字不好看,後來幫她改成「舒淇」。

王晶為舒淇連寫3個劇本:《玉蒲團》《紅燈區》和《人小鬼大》。

還沒來得及考慮要不要拍,她就被拉到緊密的拍攝計劃裡。

劇組要求一條過,不能扭扭捏捏。

他們讓我做什麼我便做什麼,

因為他們很喜歡說,時間就是金錢,

你走錯一步,說錯一句,燒的都是錢,

你一個小演員背不起這麼大的黑鍋。

——舒淇《I have a dream》

臺灣長大的舒淇,不會說粵語。

她跟不上節奏,別人正常的進度,她要小跑。

沒時間學粵語,下班她就打開電視跟著學。堅持了3個月,舒淇終於學會用粵語說臺詞。

拍戲過程中,王晶發現舒淇很有表演潛力,演這樣的戲,可惜了。

於是創作《人小鬼大》的時候,王晶特地為舒淇設計了一個性格討喜,需要用到演技的角色。

這一年,註定是舒淇的轉運年。

正拍戲,別人告訴她:爾冬陞找你。

舒淇不相信:哇靠!爾冬陞?

為了證實自己不是在做夢,她特地扯了一下頭髮,挺疼的。

我何德何能,上輩子好事做多了?還是祖先積了德?

爾冬陞要拍《色情男女》,請舒淇飾演女二號夢嬌,一個為了生活,被迫拍三級片的女演員。

男一號是張國榮,舒淇打死也沒想到,自己居然可以和哥哥同臺。

進組後,被導演的氣場震懾到,舒淇有點戰戰兢兢。

爾冬陞一眼就看穿了,不僅給她安排了專門的粵語老師,還溫和地彎下腰:

找你,是因為你是你,不用擔心。

彼時的舒淇,完全沒有意識到這句話的分量,未來將兌現一個金像獎給她。

那天她在住處,等車去片場。

一輛敞篷跑車緩緩開過來,對著她大喊一聲:脫星!

完了哈哈大笑,轟著油門呼嘯而過。

舒淇第一次覺得被冒犯,原來世俗是這樣看待她的。

所以我就發憤圖強,發誓要把戲演好。

舒淇給自己定了個目標:5年還混不出人樣,就回臺灣,隨便找個人嫁了。

電影在春節前上映,過完年回來,她就收到了最好的新春禮物。

憑藉《色情男女》,舒淇拿到金像獎最佳女配角,成為史上第一個獲此殊榮的豔星。

這部電影,成了舒淇人生的分水嶺。

此前她是「脫星」;此後,她把過去脫下的衣服,一件件穿回去,變成耀眼的明星。

易碎的玻璃城童話

獲獎之前,舒淇的偶像是豔星葉玉卿,她力所能及的範圍裡,葉玉卿是最牛的。

拿到金像獎後,舒淇變了,她想做張曼玉那樣的女演員。

從那開始,片約也多了。

導演張婉婷遞來橄欖枝,請她擔任《玻璃之城》的女主。

輿論瞬間炸鍋:一個風塵女子,她配演港大的學生嗎?

張婉婷說配,就配:

舒淇沒有上過中央戲劇學院,但演戲很自然。

這是對舒淇天賦的肯定。

和她搭戲的,是「四大天王」的顏值擔當黎明,眾星捧月一樣的人物。

電影裡他們是情侶,一起打水球、學習,一起聽講座。

兩人還學了飛機駕照,並肩馳騁在香港幾千米的高空。

電影裡,他們在郊區買了一個透明的玻璃洋房,四周是湖泊和森林。

這些對舒淇來說,美得像童話,是她以前沒機會經歷的。

電影還沒殺青,她和黎明就傳出緋聞。

最先炸鍋的,是粉絲:你配和天王在一起嗎?

他們還組織了「反舒淇激進派粉絲」,多次發傳真給媒體,以死相逼:

「四姐妹中已經有三姐妹自殺,盼黎明三思。」

除了歌迷,黎明的家人、經紀人也站出來反對:誰都可以,但舒淇不行!

記者問黎明:「聽說情人節,你送一部豐田七座車給舒淇?」

黎明賣力澄清:

我再重申一次,舒淇的身份,只是朋友。

再說我黎明有這麼cheap嗎?送人7坐車,要送也送直升機啊。

他是高高在上的天王。

她是低到塵埃裡的新人。雖然紅了,過去的「黑點」永遠也無法抹掉。

即便,他們確確實實好了7年。

當話筒湊到嘴邊,舒淇笑意盈盈:我們是一世的朋友。

只有舒淇知道,沒有比這,更萬箭穿心的事。

2004年媒體專訪,舒淇詳談了那兩年,拍寫真和三級片的心路歷程。

她不但大膽承認,還坦誠地告知世人,自己是怎麼走上那條路的。

舒淇公開承認拍三級片,徹底擊退了黎明,為了自己的星途,他斬斷了和舒淇的往來。

分手後,舒淇一度陷入抑鬱。

很多年,這個執念還隱隱作痛:

每個女孩心目中,都有一個理想的白馬王子,

但一定要記得,讓你開心快樂,伴你到老的,才是好馬。

三級片的傷痕,她用成就來治癒;感情的傷痕,也會有新的感情來填補。

送我上青天的候老大

一個導演在雜誌廣告裡,發現了一個特別的女孩,他順藤摸瓜,找到了舒淇。

他就是侯孝賢,文藝片大佬。

舒淇第一次知道,居然有人拍戲不用劇本的。

侯孝賢只給她提綱,並搭好環境,舒淇要做的就是完全融入環境,調動自己的情緒去演。

這比背臺詞,難太多了。

2001年《千禧曼波》殺青,舒淇看完成片回酒店換衣服,她對著鏡子,哭到無法自抑:

那是我第一次知道,表演是怎麼回事,角色可以演到什麼程度。

此時的舒淇,不再是那個任由導演擺弄的小白。

侯孝賢帶她找到了拍戲的成就感,以及屬於自己的表演風格。

2005年,舒淇迎來了人生的最高光時刻。

侯孝賢拍 《最好的時光》,女主舒淇,男主張震。

電影講述了三段不同時代的愛情故事。

第二個故事「自由夢」,民國革命青年和藝伎的感情。

全程都是默片,沒有一句臺詞,時代隔得也挺遠。

為了入戲,舒淇把自己關在屋子裡,整整一個月,誰也不許打擾。

一個月每天單曲循環,劇本裡藝伎彈唱的南調,聽到精神崩潰,她就知道狀態來了。

第三個故事「青春夢」。

這個故事,是舒淇自己挑的新聞事件,講述的是一個患有癲癇,視力障礙的打工女孩。

侯孝賢不告訴舒淇怎麼演,還是讓她自己去觀察新聞事件本人。

電影上映後,舒淇捂眼睛的鏡頭成為經典,靈感就來自她對視障人士的觀察。

2005年11月,金馬獎頒獎禮上,主持人宣布:

最佳女主角,《最好的時光》舒淇!

她激動到淚流滿面,因為這個時刻,她等了8年。

家人也背負了8年,被指指點點的壓力。

而這個夜晚,全臺灣都知道:舒淇是金馬影后了。

在「影后」桂冠面前,曾經的種種,都顯得微不足道了。

她也不再是小演員,那些看輕過她的人,被遠遠地甩在身後。

拿到獎盃,舒淇第一時間就拿回家獻給爸媽。

她永遠忘不了,港漂早期,回家過年那一幕。

一家人正在吃團年飯,奶奶、姑姑突然把媽媽叫進房間,以為舒淇聽不見:

你怎麼可以讓你女兒, 去做這些事情……

全是難聽的話,罵她拍三級片。

媽媽出來時,兩眼通紅,卻一句也沒數落舒淇。

她這才意識到,自己的「無知」,讓一家人付出了怎樣的代價。

這個影后獎盃,至今都放在舒淇的家裡。

侯孝賢和舒淇合作了15年,他們成就了彼此:舒淇當上金馬影后,侯孝賢拿到金馬獎終生成就獎。

兩人合作拍出《最好的時光》,《刺客聶隱娘》這樣的佳作。

關於演技,侯孝賢對舒淇大概已經沒什麼要交代的。

他唯一的希望,就是她早點找個好人家,過一過普通老百姓的日子。

他像老父親一樣為她操心。

有人說是「候老大」這樣的貴人,成就了今天的舒淇。

王晶引領她入行,爾冬陞助她轉型,侯孝賢帶她找到自己的表演體系。

舒淇不白拿好處,她的回饋是作品,和真摯的感情。

2015年,爾冬陞《我是路人甲》上映,舒淇寫了千字小作文,表達對爾導的感謝:

如果他讀醫科,一定是個很好的醫生。

因為我戲劇人生中,第一帖「藥」就是他開的。

而對舒淇影響最大的,還是「候老大」。

2015年,《刺客聶隱娘》獲獎,舒淇萬分感恩。

她寫下1500字,表白侯孝賢:

謝謝您!因為有您,我的人生才從不自信,變成以自己為傲。

人間煙火裡的救贖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2015年,39歲的舒淇慢了下來。

雜誌上,她是冷豔美人;生活裡,她變得慵懶日常。

從香港回臺灣,舒淇會直奔發小家,一起聚會打牌,擼串唱K。

年少的不幸,舒淇用後半生來救贖。

原諒,是救贖的起點。

媒體總愛問她恨不恨母親。

早年的舒淇,會不高興地懟記者:我為什麼要恨我媽,我們關係很好啊,打是親、罵是愛。

如今,她變得柔軟:

我18歲的時候,我媽媽36歲,

大小孩帶小小孩,不懂得怎麼帶孩子。

換了我,不聽話我也打。

不但不怨恨,反而學會與家人和解。

媽媽看不懂她的文藝片,舒淇為了寵老太太,專門拍了一部她看得懂的電視劇《紅拂女》。

舒淇真正不再煩惱,是從接受自己開始。

接受過去的「黑」,接受慢慢變老的事實。

總有人問她:過去那段經歷,你後悔嗎?

「沒什麼好後悔的,沒有過去,也就沒有現在我,任何事都是有代價的。」

若是逃避過去的汙點,也就錯過了可能變好的人生。

別的女星怕老,怕過氣。舒淇卻越來越「佛系」。

「你已經風光二三十年了,還想怎樣呢?」

人生起起伏伏,本就是常態。

44歲的舒淇,不但不怕老,心態反而開始逆生長。

小時候,她給自己塗口紅、穿性感的衣服,假裝成熟。

不惑之年,舒淇卻更像少女了。

喜歡Hello Kitty,連家裡的抱枕都是卡哇伊風格的。

六一,她都要和小朋友們「搶節日」。

沒有童年,又有什麼關係,補償自己更滿意的「童年」就好了。

40歲以後,緋聞也消失了。

不是因為不紅,而是這時候的舒淇,不再給媒體猜想的空間。

《最好的時光》拍完,人人都等著她和張震的瓜,甚至有段子說她假戲真做。

2013年,張震和助理結婚,舒淇也去了。

新娘扔捧花的時候,把舒淇叫到身邊,直接給了她。

舒淇沒忍住,流眼淚吧嗒吧嗒的掉。

吃瓜群眾腦補,這是新娘在示威,舒淇好可憐。

結果她走出宴會廳,對記者笑意盈盈:參加好朋友的婚禮,當然要開開心心。

當自己強大了,就沒有什麼可以刺傷到你。

2016年,她和相識20年的老友馮德倫結婚。沒有婚宴,沒有禮炮,連婚紗照都是清新簡約的。

貧寒、輟學、爭吵、離家出走,面對這些青春時期留下的傷疤,舒淇並不後悔。

過去做的是加法,不斷拍好的劇本,拿更高的獎,去更大的舞臺。

要最烈的感情,最好像《玻璃之城》的港生和韻文,死也要死在一起。

喝最烈的酒,整夜整夜宿醉。

漫漫人生,至此已經足夠精彩。

她曾笑說:「能走到今天,我覺得自己的人生是一個奇蹟。」

如今的舒淇,開始做減法。

不問歸處,不溯來路。

她說:

「我再也不想記住任何痛苦。人啊,別想得不到的,想想你擁有的 ,就已足夠幸福。」

相關焦點

  • 舒淇的紅與黑:她一脫成名,拍大尺度電影,卻逆襲成金馬影后
    這番話,讓我想起25年前的舒淇。巧合的是,舒淇是肖戰出道時的導師。2015年,肖戰參加《燃燒吧,少年》選秀節目。舒淇正是這檔綜藝的導師,她曾教肖戰訓練過眼神。走進畫面,舒淇就是導演想要的樣子。她是金馬獎影后,拿過的獎一頁紙也寫不完。有人預測,舒淇是最有希望躋身百億票房的女星之一。今年,舒淇已經44歲了。走過「紅與黑」並存的前半生,她,依舊閃閃發光。
  • 司湯達-紅與黑(上)
    小說發表後,當時的社會流傳「不讀《紅與黑》,就無法在政界混」的諺語,而該書則被許多國家列為禁書。《紅與黑》在心理深度的挖掘上遠遠超出了同時代作家所能及的層次。它開創了後世「意識流小說」、「心理小說」的先河。後來者競相仿效這種「司湯達文體」,使小說創作「向內轉」,發展到重心理刻畫、重情緒抒發的現代形態。人們因此稱司湯達為"現代小說之父"。
  • 推薦書:《紅與黑》嬉笑是虛偽的舞臺
    關鍵詞:「紅」與「黑」;於連;革命、教會;希望、黑暗;命運悲劇   《紅與黑》這本書是法國作家司湯達創作的一篇長篇小說,是法國文學批判現實主義的一部傑出作品。小說的主人公於連是一個木匠的兒子,但他不甘於屈居於底層,他從小就希望靠個人努力走人上流社會。
  • 法語音樂劇《搖滾紅與黑》| 雖然是悲劇,但無與倫比的浪漫
    法語音樂劇《搖滾紅與黑》是《搖滾莫扎特》主創團隊的全新顛覆力作,2016年該劇在巴黎宮殿戲院首演以後迅速在法國引起風潮,口碑爆棚,2017年獲得了水晶球獎最佳音樂劇提名。今年是《搖滾紅與黑》首次來中國巡演。該劇改編自司湯達的文學經典《紅與黑》(劇情請百度),也是這部百年巨著首度改編音樂劇。
  • 孔學堂聽書|人生哲理的詮釋:薦讀《紅與黑》
    《紅與黑》軍職與聖職的交疊,夢想與現實的衝撞,人性的自尊與自卑,野心與彷徨,用紅與黑的色彩描摹「少年野心家」跌宕起伏的人生,這就是法國作家司湯達傳世經典《紅與黑》。有人說《紅與黑》是西方的紅樓夢。當它問世時,社會上就流傳「不讀《紅與黑》,就無法在政界混」的諺語了,而該書也曾被許多國家列為禁書。
  • 音樂劇《搖滾紅與黑》周五登陸石家莊
    9月25日,法語音樂劇《搖滾紅與黑》石家莊站主創見面會在石家莊遠洋·晟庭營銷中心舉辦,該劇由聚橙、聚橙音樂劇主辦及製作。見面會邀請了北京、省會各大主流媒體、文藝愛好者等近百人到場,一同與「法語音樂劇《搖滾紅與黑》」劇組進行了親密互動。9月27日、28日,該劇將在石家莊大劇院開啟兩場預演,搶先為石家莊觀眾呈現這場法式搖滾風情。之後將從10月3日開始,到11月17日,將在上海、北京、廣州、深圳連演近50場。
  • 林允:美人魚的紅與黑
    但是,她的成名史,卻是紅與黑相伴,網友們扒出美人魚的種種黑歷史,也只用了幾天的時間。林允,是一個紅與黑的故事
  • 法語音樂劇《搖滾紅與黑》在中國重生,觀眾的熱情融化了演員
    時隔三年,8月19日,《搖滾紅與黑》在巴黎重新建組,原版演員和新加入的演員首次聚首。9月6日,三輛載滿演出設備的卡車抵達河北石家莊大劇院。經過38天演出排練、21天舞臺合成後,9月27日,《搖滾紅與黑》在石家莊預演2場,傳出了口碑。10月3日,《搖滾紅與黑》來到上海,拉開了中國首演的大幕。
  • 法語音樂劇《搖滾紅與黑》深圳站經典和時尚相互碰撞
    2020法語音樂劇《搖滾紅與黑》深圳站創新的舞臺、創新的節目打造3D的舞臺給你呈現不一樣的現場,沉浸在音樂的世界之中,通過音樂劇的方式給你不一樣的沉浸和視聽盛宴!2020法語音樂劇《搖滾紅與黑》深圳站時間:2020-09-03至09-05 19:30/14:002020法語音樂劇《搖滾紅與黑》深圳站地點:南山文體中心劇院大劇院在線訂票:大河票務網一場盛大的演出、精心準備的現場與你一同相約在深圳
  • 《紅與黑》:愛情的天真「紅」與算計「黑」
    第一次讀《紅與黑》,我把目光放在男主人公於連的身上,因為這一部小說貫穿了於連的整個人生。從一個木匠的兒子,因為偶然的機遇成為了市長家的教書先生,然後一步步地平步青雲,達到自己內心隱藏的野心和欲望。而第二次再讀《紅與黑》,我卻把目光放在了於連遇見的兩個女人身上,這兩段愛情是於連整個人生命運的承接點和轉折點。瑞納夫人和瑪蒂爾德,這兩個女人,一個天真爛漫,一個理智高傲,如白玫瑰與紅玫瑰,更如鮮豔的血液與黑色的喪服,襯託著於連心中的紅與黑。
  • 閱讀經典 | 《紅與黑》——我從地獄來,要到天堂去,正路過人間
    《紅與黑》是法國作家司湯達創作的長篇小說,也是其代表作。小說發表後,當時的社會流傳「不讀《紅與黑》,就無法在政界混」的諺語,而該書則被許多國家列為禁書。《紅與黑》在心理深度的挖掘上遠遠超出了同時代作家所能及的層次。它開創了後世「意識流小說」、「心理小說」的先河。後來者競相仿效這種「司湯達文體」,使小說創作「向內轉」,發展到重心理刻畫、重情緒抒發的現代形態。人們因此稱司湯達為"現代小說之父"。
  • 口碑炸裂《搖滾紅與黑》廣深開演在即!"法扎"團隊最新力作
    最不可錯過的法語音樂劇那一定非《搖滾紅與黑》莫屬圖:2019《搖滾紅與黑》上海謝幕圖:2019《搖滾紅與黑》北京謝幕由聚橙、聚橙音樂劇主辦、耗時一年製作的全新升級版法語音樂劇《搖滾紅與黑》,在過去一個月先後結束了上海和北京的演出
  • 《紅與黑》:愛情是表象,隱藏在背後的矛盾才是命運永恆的主題
    1.劇烈的歷史變革與《紅與黑》的誕生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法國大革命爆發。就在同一天,法國君主專制的最後一任國王路易十六在自己的日記中寫到:「今日無事。」這本書就是法國著名作家司湯達的代表作《紅與黑》。
  • 音樂劇《搖滾紅與黑》:一次「經典與現代的碰撞」
    原創 程夢雷 上海戲劇音樂劇《搖滾紅與黑》(Le Rouge et le Noir—L'Opéra Rock)改編自司湯達的經典小說《紅與黑》,也是這部百年巨著首度改編音樂劇。在還原文學經典劇情的基礎上,音樂劇用現代搖滾的音樂呈現拉近作品與觀眾的距離。
  • 「法扎」之後,音樂劇《搖滾紅與黑》將把於連搬上中國舞臺
    在2019年,「聚橙音樂劇」除了將音樂劇《貝隆夫人》《搖滾紅與黑》首度引進中國內地,還將再度策劃音樂劇《羅密歐與朱麗葉》《貓》在中國的巡演。同時,聚橙還將主辦發起「橙長計劃」,設立投稿平臺,以選拔有潛力的原創音樂劇雛形,發掘優秀創作者。《貝隆夫人》「第一夫人」艾薇塔·貝隆是阿根廷的傳奇。
  • 讀完《紅與黑》我才明白:我們終其一生,都無法逃脫敏感與自卑
    在文學史上,若論批判現實主義的作品,其中必有一個就是司湯達的《紅與黑》!司湯達的一生雖然只有2部完整長篇,但把大仲馬和巴爾扎克所有小說加起來,也不及一部《紅與黑》夠意思。有人說,《紅與黑》是西方的紅樓夢。年輕時,看這部小說,關心的是主人公於連的愛情。
  • 音樂劇《貝隆夫人》《搖滾紅與黑》主演首度來華
    發布會上,聚橙音樂劇向觀眾預告了2019年聚橙引進及製作的《貓》《貝隆夫人》《羅密歐與朱麗葉》《搖滾紅與黑》等國外優質音樂劇作品。聚橙還特邀法語音樂劇《搖滾紅與黑》、經典音樂劇《貝隆夫人》主演到場,現場演繹了劇中經典片段,此次也是兩部劇目的演員首度來華,用原汁原味的表演為發布會增光添彩。
  • 當搖滾音樂遇上經典名著 法國原版音樂劇《搖滾紅與黑》激情上演
    從10月25日開始,另一部法國原版音樂劇《搖滾紅與黑》登上了世紀劇院的舞臺,由《搖滾莫扎特》的原班人馬創作、法國搖滾明星演繹的這部搖滾音樂劇,不僅承襲了音樂劇《搖滾莫扎特》的創作風格,更是將搖滾樂隊帶到北京演出的現場,使得這部搖滾音樂劇更具原本該有的音樂特質,激情的演繹讓觀眾看到了原汁原味的法國搖滾音樂劇的藝術品質,贏得觀眾陣陣掌聲和歡呼。
  • 福特嘉年華紅與黑特別版 動力有所提升
    [XCAR 海外新車 原創]    近日,福特官方為嘉年華設計了一款紅與黑(Red and Black)特別版車型,並將其官圖對外發布了出來。新車除了在設計上採用專屬打造外,還搭載了一臺重新調校過的1.0T發動機。
  • 《紅與黑的碰撞》十年記(後篇).最後的的主線經典,最酷的坂井泉水
    今天繼續《紅與黑的碰撞》的十年回顧,轉動FBI搜查官與柯南歌姬的命運之輪。黑色魔爪伸來的瞬間》的《紅與黑的碰撞》系列,算是把幾個主線經典的線索和情感都利用了起來。但赤井秀一的殉職,在當時仍然給《紅與黑的碰撞》系列畫下一個有力的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