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縣40萬畝大燕麥草喜獲豐收

2020-12-28 環縣融媒體中心

今年,環縣積極調整產業結構,按照「縣北燕麥草、縣南苜蓿草、全縣青貯草」的區域布局進行牧草產業化帶片發展,目前全縣40萬畝大燕麥草收割接近尾聲。

走進南湫鄉代家窪村,合作社的燕麥草翻曬機械正在翻曬村民楊國瑞家的大燕麥草,收割後的大燕麥草經過翻曬後將作為商品草進行出售。

(環縣南湫鄉代家窪村村民 楊國瑞)我們今年種了105畝草,前兩天剛收倒,今天叫了個機子翻曬一下,曬乾了2天以後就能打捆能拉回去了。

近年來,在縣上的政策支持和產業帶動下,畜牧業成為脫貧增收的主導產業。南湫鄉新龍輝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劉俊輝今年種植燕麥草2500畝,在保障合作社飼草供給的同時將盈餘飼草出售進行創收。

(環縣南湫鄉代家窪村新龍輝養殖合作社負責人 劉俊輝)從現在收割情況看能收穫400多噸草,我現在自己有520隻羊,除了給我自己能留120噸,剩下的全部賣了,估計每年收入是40多萬元。

南湫鄉代家窪村靠近寧夏邊界,是我縣最北部的一個村,乾旱少雨,日照時間長,以前當地群眾只能靠天吃飯,廣種薄收。如今,機種機收的大燕麥草種植成為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

(環縣南湫鄉代家窪村黨支部書記 楊國紅)今年種草的農戶是200戶種草面積是3萬畝,養殖戶是200戶,羊只存欄量1萬隻以上,種植的大燕麥草80%出售,20%留作自用,出售大燕麥的經濟收入每戶在3萬元以上。

近年來,南湫鄉大燕麥草種植面積逐年擴大,成為當地又一個綠色支柱產業,並依託當地建辦的種養殖合作社以及縣上的草產業龍頭企業,形成了種植、收割、翻曬、打捆、運輸、銷售一條龍的產業發展模式。

(環縣南湫鄉副鄉長 高貴)今年我鄉搶抓政策機遇 ,動員用戶共種植牧草6.65萬畝,其中大燕麥草6萬畝,較去年多種植3.15萬畝,同時創建了代家窪村3萬畝種植草點1處,其餘各村千畝示範點各1處,全面保障了農民的收入和合作社的飼草供應。

今年,由政府免費提供籽種和肥料,合作社統一種植收割銷售,龍頭企業進行相關技術及機械支持,環縣共種植大燕麥草40萬畝,平均畝產超過350公斤,預計總產量14萬噸,實現產值近1.82億元。

相關焦點

  • 哈巴河縣9萬餘畝打瓜喜獲豐收
    金秋時節,哈巴河縣9萬餘畝打瓜喜獲豐收,趁著天氣晴朗,各鄉(鎮)農牧民搶抓農時,採收打瓜。  陳宣是薩爾塔木鄉馬胡村的種植大戶,今年他除了種植自己的土地外,還承包了一些土地,其中打瓜就佔120畝,看著滿地晾曬的打瓜籽,陳宣的臉上露出了豐收的喜悅。
  • 「高鐵來了·心聲」環縣北大門甜水鎮:坐高鐵走北闖南
    12月15日,記者一行從環縣縣城出發,經過近兩個小時的車程,來到慶陽市環縣的北大門——甜水堡鎮,這裡是銀西高鐵由北向南進入慶陽市的第一站。甜水堡鎮的群眾都在心裡盼望著銀西高鐵早日正式通車,因為他們等待這一天的到來,已期盼了太久太久。
  • 吉林白城水美草肥糧豐收(圖)
    近年來,隨著吉林省實施增產百億斤商品糧工程、西部土地整理工程、河湖連通工程,吉林白城市的生態環境日新月異,昔日鹽鹼風沙地變成了水美草肥糧豐收的魚米之鄉。
  • 白城:改善生態環境打造魚米之鄉 水美草肥糧豐收
    近年來,隨著吉林省實施增產百億斤商品糧工程、西部土地整理工程、河湖連通工程,白城市的生態環境日新月異,昔日鹽鹼風沙地變成了水美草肥糧豐收的魚米之鄉。2018年全市農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實現穩步增長,經農經部門測算,預計可達12858元,同比增長10%,糧食產量預計達到139.92億斤,增產20億斤。
  • 牛羊肥壯 奶茶飄香 | 優質牧草「巨菌草」在喀什喜獲豐收
    牛羊肥壯 奶茶飄香 | 優質牧草「巨菌草」在喀什喜獲豐收 2020-09-24 21:05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安嶽縣52萬畝檸檬喜獲豐收
    在我縣各檸檬園內,果農們正搶抓有利天氣進行採摘;在龍頭企業裡,工人們正忙著加工、包裝檸檬果,處處瀰漫著豐收的喜悅。在嶽陽鎮水觀村魅力檸海,400多畝檸檬樹橫豎成行,一望無際,套著紅色紙袋的檸檬果掛滿枝頭。有的果農背著背簍正在採摘檸檬鮮果,有的果農則忙著將檸檬果裝車,現場一派繁忙景象。
  • 「馬鈴薯燕麥之鄉」武川慶豐收
    新華網呼和浩特9月22日電(郝芳芳)金秋九月,地處陰山北麓的內蒙古武川縣的田間沃野,又迎來一個豐收季。  被評為金牌農戶的燕麥種植戶向企業出售新燕麥。新華網 郝芳芳攝  22日上午,在燕谷坊產業園,前來交新燕麥的車輛排起長隊。在合作社的萬畝馬鈴薯基地,農民們在大型機械幫助下忙著收土豆。
  • 渠縣2萬畝檸檬豐收,果盤子變增收錢袋子!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眼下,渠縣2萬多畝檸檬迎來成熟期。這兩天,正是渠縣渠南街道金橋、花園等5個村1萬餘畝新品種「尤力克」檸檬成熟採摘時期,每天都有100多名果農在基地裡忙碌採摘。今年,「尤力克」新品種檸檬喜獲豐收,畝產量約2500斤左右,而且檸檬個頭大、品質好、果汁多、香氣濃。渠縣亞博檸檬廠廠長張小洪:我們今年的檸檬豐產豐收,你看,堆積如山,光廠裡面就有一兩百個工人在撕袋、保鮮、分選、入庫。
  • 興義市烏沙鎮泥麥古寨子400多畝烤菸喜獲豐收
    經過菸草公司技術員的耐心指導和菸農們的精心管理,興義市烏沙鎮烏沙村泥麥古組的400多畝烤菸喜獲豐收。自7月初以來,已進入了全面採收烘烤階段,菸農們正忙著採收烘烤菸葉,隨處可見菸農們忙碌的身影,一派豐收景象。
  • 英吉沙縣15萬畝色買提杏豐收 農民人均增收千元
    今天推出第一篇《英吉沙縣15萬畝色買提杏豐收 農民人均增收千元》。  天山網訊(記者馬少賓攝影報導)「今年我們的杏子豐收了,賣上了好價錢。」7月25日,喀什地區英吉沙縣龍甫鄉託格熱克巴格村35歲的吐爾孫 · 喀迪爾邊分揀著曬乾的杏肉邊說。  今年,吐爾孫家的8畝色買提杏喜獲豐收,收完杏子,他和妻子又在村裡的杏子合作社打工,每天能掙近100元,這讓他對脫貧有了信心。
  • 分享豐收味道 | 「中國薯都」迎豐收
    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豐收」是底氣。穩糧安農,端牢自己的飯碗,應對國際上的風險和疫情帶來的挑戰,就有了堅實底氣,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就更有毅力。猗猗嘉禾,今盈我倉。糧豐農穩,盛世和安。又一年豐收節。烏蘭察布大地上,從400萬畝馬鈴薯到200萬畝燕麥,從紅胡蘿蔔、西芹到小麥、大白菜,自西向東,由南往北,紅綠金黃雪白,田野上一派收穫的希望。
  • 分享豐收味道|「中國薯都」迎豐收
    烏蘭察布大地上,從400萬畝馬鈴薯到200萬畝燕麥,從紅胡蘿蔔、西芹到小麥、大白菜,自西向東,由南往北,紅綠金黃雪白,田野上一派收穫的希望。豐收已成定局。「中國馬鈴薯之都」日漸響亮;200萬畝燕麥鋪滿了大地,金燦燦,沉甸甸。作為全國燕麥黃金產區,烏蘭察布已發展成國人的「健康廚房」。「糧頭食尾」「農頭工尾」,從科研、種植,到加工、銷售,當地圍繞燕麥、雜糧雜豆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中國燕麥之都」實至名歸。
  • 雷州「椒王」喜獲豐收!
    蘇大程是雷州市龍門鎮淘汶新村一名普通農民,去年湖北省遭遇重大疫情,他將自己剛收穫的30多萬斤辣椒,無償捐獻給武漢災民,被譽為「雷州愛心椒王」。去年底,蘇大程種植的100畝辣椒今年喜獲豐收,交易價格一路看好。蘇大程說自己做夢也想不到,今年椒價這麼好。截至1月12日止,他的100畝椒園辣椒已採摘了3次,收入近百萬元。
  • 豫中南最大冬瓜種植基地喜獲豐收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劉廣超  8月11日,記者從漯河市臨潁縣王孟鎮了解到,今年該鎮村民種植的5000多畝冬瓜喜獲豐收,隨著南方一些地方遭受洪澇自然災害、大中專院校即將開學和中秋節的臨近,冬瓜的需求量越來越大。
  • 大災之年話豐收,浠水陳廟河萬畝畈裡稻穀香
    大災之年話豐收,浠水陳廟河萬畝畈裡稻穀香 2020-10-12 19: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村村旺」平臺「訂單農業」結碩果 梁平區萬畝青菜頭喜獲豐收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25日21時訊(記者 劉雪琴 曹建 通訊員 沈琳娜)今(25)日,「村村旺」萬畝青菜頭豐收開鐮儀式在梁平區深冬的寒霧中拉開了序幕。「種撒白露間,移栽寒露田。經冬蘊採厚,春獲翡翠千。」忙碌的人群與青油油一片的青菜頭相映成趣,構成一幅豐收的畫卷。「開鐮咯!」
  • 城固23萬畝柑桔喜獲豐收
    連日來,城固縣23萬畝柑桔陸續進入成熟期,預計今年總產量可達30萬噸。目前,柑桔主產地的合作社陸續開始收購早熟品種,均價在每公斤3元左右。桔園鎮郭家山村二組村民郭繼成今年種了12畝柑桔,最近,他家果園的早熟品種進入了銷售期,他和老伴每天都去園子採摘市場需要的果子,送往村裡的合作社銷售。「今年雨水好,桔子長勢也挺好的,目前我們這邊收購價就是每斤一塊五左右。今年桔子銷售前景還是比較好的,我預計今年我種的12畝桔子,能收入10萬元左右。」郭繼成說。郭繼成所在的郭家山村,是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
  • 武川首片500畝冷涼蔬菜喜獲豐收
    近日,記者在該市海拔高、溫差大的武川縣耗賴山村驚喜地發現,在山村一處山坡上種植的綠色蔬菜依然鬱鬱蔥蔥。20多位村民在菜田裡忙著收菜,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這裡氣候偏涼,不易起蟲害,蔬菜靠農家肥自然生長,每天包裝好的100多袋蔬菜送到東瓦窯蔬菜批發市場,一陣兒功夫就被菜商搶光了,一天至少能賣1萬多元。以往這裡祖祖輩輩種植馬鈴薯、小麥、莜麥等大田農作物,一年每畝收成也不過千元。」村民高鎖小感慨道:「活到60多歲,第一次見在冷坡上種蔬菜,還收成這麼好。這一切要感謝呼和浩特市蔬菜技術推廣站研究員仲兆清和他的科研團隊。
  • 保山隆陽西邑「羊肚菌」喜獲豐收
    2019年西邑鄉創新農業發展模式,在流轉土地上分節令輪作農作物,即大春種植烤菸、小春種植羊肚菌。西邑烤菸生產專業合作社依託鄉土地流轉服務中心,將分散在農戶手中的土地化零為整,同時引進保山華大智慧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羊肚菌種苗提供和種植技術推廣。
  • 長順萬畝蘋果花 綻放豐收年
    這幾天,長順縣萬畝蘋果花齊綻放,群眾忙著給果樹施肥、鋪膜,給今年的蘋果豐收打牢基礎。 據晶源農業生態農業園負責人介紹,今年的蘋果花開比往年的好,現在正是蘋果汲取養分最多的時節,也是今年豐收的關鍵管護時期;為做好管護,每天工人們都加班加點地進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