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片刻即永恆| 無敵家拉麵

2021-02-14 吃是一件正經的事兒

    

    剛到東京的前兩天正好撞上颱風,橘子和我悽風苦雨的穿著小裙子在各大景點打卡。在我們買好了衛衣之後決定第三天穿得厚一些,可惜,天不遂人願。第三天我們兩個拖著行李箱,穿著厚厚的衛衣,在豔陽天下步行尋找傳說中全日本最好吃的拉麵店。好巧不巧的是,拉麵店門口排起了長隊且沒有遮陽設置,我們倆個快被曬蔫兒的茄子只能認命的拿著店家的扇子人工降溫一波。

    快排到門口的時候,我時不時向店內張望。是很小的店面,兩排座位左不過容納大約20名食客,只見大家都大口吸面,好不痛快,勾的我心更癢了。進店後迅速安置好行李和背包,紮起披肩發,戴好紙圍裙,兩個人興奮的等待著拉麵的到來。每兩個座位面前都整整齊齊的擺放著小菜,生蒜和解膩的冰茉莉花茶供食客免費享用。

    隨後,我們的視線就被剛剛端上桌的拉麵完全吸引住了。只見三片肥厚的叉燒肉和筍子伏在拉麵的兩側,溏心蛋的橘紅色和青菜的鮮綠色給整碗拉麵增色不少。在我慌慌張張拍好照片之後,迫不及待的先品嘗了一口湯底。對於拉麵來說,我一向是在意湯底多過拉麵的,即使是面煮的錯了火候,只要湯底鮮美,我依然會心滿意足的全部吃光。但眾所周知的是,隨著食品科技的飛速發展,市面上的太多湯底都是可以以假亂真的。舊時要熬上一天的豬骨湯現在只要一小包的調味精就可以完美還原骨湯的口感。我雖不能鑑別出那碗拉麵的湯底是否添加了過多的調味劑,但的確可以體會到肉香四溢的口感。不同於別家的拉麵湯,無敵家的湯底較為濃稠,口感如叉燒一般肥厚,還有些許肉渣隱藏其中。一勺入口,既有剛剛煮好的拉麵面香,也有叉燒自帶的油脂氣息,如果不喝茉莉花茶的話,那份鹹香的口感將會一直停留在口腔中,好不滿足。

(海苔上印著三種語言的歡迎來到無敵家,俏皮的拉麵呀)

    第一口給了湯底,第二口自然是要給那碗拉麵的重角--叉燒肉的。又是不同於其他的拉麵店,無敵家的叉燒肉切的格外的厚,一口咬下去肥瘦盡有。我始終認為豬肉最出彩的部分是肥肉,大約是因為燜煮的時辰夠久,叉燒已經是略微軟爛的狀態,肥肉更是入口即化,一口油脂滿滿香濃。一時間,鹹,甜,辣和油脂的氣味充盈著整個口腔,即使是怕膩的人,大約也是扛不住這份美味的,怕是要連續的吃上好幾口肉才會作罷。除此之外,肥肉部分完全除去了豬肉本身的腥氣,這與之後品嘗的一蘭拉麵家的叉燒相比高下立見。其實我現在已經記不得叉燒中瘦肉的口感了,每每回想起那碗拉麵,滿腦子都是肥肉部分剛入口的觸感,實在是讓人留戀的不得了。

    把溏心蛋的蛋黃挖出來一點配著少量的拉麵一起送入口中,是第三重的享受。拉麵勁道有味,雖然沉浸在濃厚的湯底中,可面自身的味道卻不減半分。在我們吃麵的時候,店內充滿著此起彼伏的吸面聲,一點兒也不惹人厭煩,反倒是增添了許多生活氣息,讓我忘記了遊客身份,只當自己是這個城市中芸芸眾生中的一員,在一天的奔波中窩在小小的店裡品嘗拉麵。

    最後是筍子,青菜和蔥花這樣的配菜,筍子依然是大而厚的粗獷風格,十足香脆,青菜的清新口感正好解了些剛才叉燒帶來的油膩感。按說在這樣燥熱的天氣裡品嘗滾燙的拉麵並不是一件令人愜意的事情,但是橘子和我自開吃之後,除了在剛開始交換了對於拉麵的讚嘆之情,其餘時間都沉浸在了吃拉麵的享受中。這樣的美食是讓人無法分心再做其他的,那一刻,眼前的是面,腦海中想的也是面。 無敵家的拉麵分量足夠,縱然是食量比較大的我,也是無法全部喝完那份湯底的。吃到最後,如果不是託茉莉花茶的清香,是會覺得有一絲負擔的。即使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無敵家的拉麵確實鹹味過重,但我當時只恨自己無福消受這美味的湯底。

    橘子的飯量不大,也怕膩味,但是卻全部吃完了她的那碗拉麵中的面,讓我好不驚訝,可想而知,無敵家的拉麵全日本最好吃的口號絕不是妄言。她對無敵家的拉麵讚不絕口,即使是後來我們到了大阪品嘗過了大名鼎鼎的一蘭拉麵後也依然念念不忘東京的這家小店。

    不知什麼時候能有幸能再回到無敵家品嘗拉麵,但當時湯底剛入口的那一刻,在我的腦海裡已經是永恆的記憶了。即使此生只能享受那一次,我也已經感覺到滿足了。



店鋪信息

麵創房 無敵家 -Mutekiya

地址:東京都豐島區南池袋 1-17-1

官網:http://mutekiya.com/ 

封面圖/無敵家官網

圖1/無敵家官網

圖2/胖果仁於 東京無敵家拉麵 2017.09

相關焦點

  • 東京私人拉麵地圖
    無敵家MUTEKIYA無敵家是東口南池袋的一家拉麵店(池袋是東京著名的三大拉麵激戰區之一哦),在日本的大眾點評Tabelog上人氣相當高(評分3.58),每每排起長龍的隊伍總能讓人望而生畏。東京的本地吃貨們永遠有為一碗拉麵排上兩三個小時隊的超高覺悟。
  • 剎那即是永恆
    平臺收到一位朋友的消息:「為什麼很多事情都來去不由人,不能永恆呢?」永恆,是在夢裡吧。也許有那麼一些美好的時刻,我們多希望時間就此停駐,此刻能夠永恆。誰不曾害怕每一個美好的當下不知會在什麼時候,成為留不住的曾經。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更別說強求永恆了。
  • 山西拉麵的做法 家常 山西大把拉麵的做法
    這種楨條面就是現在山西的拉麵。拉麵可以蒸、煮、烙、炸、炒,各有一番風味。拉麵這種食物,其實當年是由中國流傳到日本去的,事實上,在日本的三大面(烏龍,拉拉,蕎麥)中,只有蕎麥麵勉強可以算得上是日本的傳統麵食,而中華料理中為人所熟知的拉麵,正是現今日本拉麵的原身。
  • 一碗脫胎換骨的拉麵:日本深遠的拉麵文化
    談到飲食寫作,日本人相當熱衷於搜集各種資料,而剛起步的拉麵博客,正是致力於鑽研並記錄有關這種令全日本為之著迷的麵食的點點滴滴。上村先生的網站上刊有九州島數百間拉麵店的評論,詳細分析湯頭、面種,以及與配料之間的平衡感。同時,他也為在日本同類型刊物中佔有一席之地的雜誌《拉麵行者》(Ramen Walker)撰稿,甚至定期登上電視節目,評點時下備受關注的拉麵議題。
  • 池袋超超超美味的6家拉麵店~|肚子餓別點開看!
    日本人對拉麵🍜的愛身在中國是無法理解滴!但是只要看一看各種二次元人物都在吃拉麵可見拉麵在島國人們心中的重要~我這種以前不屑拉麵的人吃了以後也回不了頭了(^.^)吃到最後湯也一口不剩的喝掉啦,橫濱家系拉麵配合飯最好吃!🍚米飯➕🍜拉麵是日本的文化。MAXラーメン普通分量880円大份980円
  • 【日本】梅光軒,50年的日本拉麵味道
    梅光軒是小店形式推出,只有縱橫兩列幾張桌子,還有面對著拉麵廚房的一排坐騎,甚有日本街頭拉麵店的氣氛,幾十年未變,非常接地氣。沒有讓人很有距離感的豪華裝修,沒有冷豔的美女服務員,沒有讓人很有壓力的迎賓,簡單的環境讓人感覺不到這是一家已經擁有眾多分店的老牌麵店,但是這樣的簡單,讓人感受到的是最真實的日本拉麵的味道。
  • 日本風俗文化介紹(三十二)日本拉麵
    1958年,華(臺)裔日本人(出生於臺灣臺南市)安藤百福(中文名:吳百福)發明的方便麵(方便麵)叫「拉麵」,創立日清食品公司。拉麵成為流行的方便食品。由此「拉麵」這個詞的使用也超過了其他的名稱的使用。1980年代,日本拉麵成了日本飲食文化的代表之一,日本各地都有人研發出別具地方風味的拉麵。
  • 日本拉麵為啥也能叫拉麵?
    說起日本的代表性食物,除了壽司和天婦羅,拉麵也是少不了要提到的。對於很多日本人來說,拉麵已經不再僅僅是一種食物,而已經成為了他們的一種生活習慣。▲ 動漫《愛吃拉麵的小泉同學》日本的拉麵,源自於中國的湯麵,傳入日本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488年的室町時代,但直到明治時期開放港口,隨著中國人來日的數量增多,大量中餐館裡物美價廉的中式湯麵便得以快速在日本普及開來。
  • 日本拉麵哪家強?
    很多店家只對一種特別在行,在菜單裡只簡單寫著「拉麵」一項。這份指南詳細介紹日本各地區拉麵著名的基本特色。拉麵在日本可說遍及全國,是日常享用的食物,對於無數的拉麵品種,本文的介紹不過是九牛一毛。旭川拉麵旭川位於日本最北島嶼的中部山腳下,是北海道的第二大城,以動物園和味道濃厚的拉麵傳統聞名於世。
  • 日本拉麵店(二)香港一蘭拉麵和南京
    只是個別因為拍攝環境太暗,後期會加亮,以保證所見即所得。前面寫了日本拉麵的事了日本拉麵談(一)日本拉麵談(二)拉麵派系大全,看完可以拿去吹逼的日本拉麵談(三)拉麵的製作,麵條,湯底和面碼現在當然也會給日本拉麵打分了啊畢竟打算寫系列的~~~~~之前寫過日本拉麵最重要的就是三件事
  • 日本的一碗拉麵
    豬肉火腿熬製成湯,藕粉做成扁麵條,便是日本拉麵的初始版本。直到昭和年間,拉麵在日本正式流行起來,發展成具有地方風味的大眾食物。蔡瀾曾經說過,日本拉麵是神奇的。其口味經歷了一系列改革變遷後,拉麵成為了這個國家最接地氣、最具代表性的大眾美食。日本拉麵最常見的面碼包括叉燒、大蔥、雞蛋(溫泉蛋、溏心蛋或生雞蛋)、竹筍、玉米粒、海苔、木耳、豆芽等。
  • 憑一碗黑拉麵走紅!這家店蟬聯日本拉麵冠軍5年!果然是陳奕迅超愛的拉麵!
    有一家拉麵館子連續稱霸5屆日本東京拉麵秀冠軍連明星也紛紛打卡~餘文樂、張智霖、阿Sa、陳奕迅都是店內常客!它就是!1️⃣即日起至1月31日活動期間,按照置頂留言操作,到店消費即免費送肉鬆小年一份!在日本日賣千碗,絕對是來店必嘗NO.1!拉麵的精髓在於雞骨、豚骨、鰹魚和大量蔬菜每天熬製14小時,直到熬成奶白色期間拉麵大師一直濾渣,只留下濃稠的湯底。
  • 不用拉的日本拉麵,為什麼叫拉麵?
    說起日本的代表性食物,除了壽司和天婦羅,拉麵也是少不了要提到的。對於很多日本人來說,拉麵已經不再僅僅是一種食物,而已經成為了他們的一種生活習慣。
  • 日本拉麵「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拉麵看似簡單,製法卻很講究:熬湯火候、調味配比、烹飪時長、食材期限,都有嚴格的要求。移民到多倫多,最想念的味道就是正宗的日式拉麵。最近聽說在downtown要大排長龍的唐變木拉麵(Touhenboku Ramen)開到了列治文山,作為一枚合格吃貨,必須毫無懈怠立刻前往。一碗麵吃下去,眼淚都要流下來,就是這個味道!這是我在多倫多吃到過的最日本的日本拉麵,沒有之一!
  • 《蒲公英》日本拉麵的爺爺竟然是陽春麵
    ,與其說那時的島國依然把拉麵看做舶來品,不如說是導演對於與影片中同名的日本第一家拉麵專門店「來來軒」的致敬。不知道當年傳到日本的,是否是真正的中式拉麵。但從現在日本手工或機制的拉麵來看,日本拉麵的爸爸不是中國拉麵,而更像中國的切面。叫做拉麵,更有可能是人傳人中產生了錯變,有以訛傳訛之嫌。不過,不管怎樣,拉麵來自中國,一點不假。
  • 「中華面」是如何變成日本拉麵的
    第一個品嘗到拉麵美味的,可能是大名鼎鼎的「水戶黃門」德川光圀 「中華面」是如何轉化為今日的日本拉麵的,任何一本關於拉麵的書都會給出許多種說法。顧若鵬與喬治·索爾特不同,不僅著眼於二戰後拉麵文化的急速發展,還給出了拉麵實體構成的諸項基礎的發展史,從麵粉到麵團壓成的餅,再到餅發展而來的麵條,從麵疙瘩、餺飥再到日本的饂飩(即烏冬),拉麵調味必不可少的味噌、醬、醬油、海帶、肉片……寺廟前一塊「不許蕎麥」(禁止販售蕎麥麵)的石碑,更透露出江戶時代僧侶是如何無法專注本業、製販蕎麥麵,而民眾又是多麼狂熱;參勤交代(日本江戶時代各藩的大名需要前往江戶替幕府將軍執行政務一段時間
  • 日本拉麵知多少?
    就像在中國廣為人知的那樣,日本人非常愛吃拉麵。由於我經常去中國,會被日本人問,「中國是拉麵的發源地吧?中國的拉麵味道如何?」
  • 日本拉麵談(二)拉麵派系大全,看完可以拿去吹逼的
    只是個別因為拍攝環境太暗,後期會加亮,以保證所見即所得。無非是起源和發展所以那篇文章主要分成兩個部分第一,是匯總了日本國內關於拉麵起源的三種說法給出了一個分析脈絡第二,是按照年代,記錄了日本拉麵的發展在發展中我主要是以日本拉麵不同流派的出現來作為主要的點因為,日本拉麵的流派,實在是,太多了~~~~~~如果你日常吃味千等,可能會認為
  • 拉麵史上的華人系列鹽味拉麵始祖陳南養與日本最早拉麵店
    鹽味拉麵是日本四大拉麵之一,發祥於函館,也稱「函館拉麵」或「函館鹽味拉麵」,始於1882年,廣東人陳南養開設的餐廳「養和軒」。1 鹽味拉麵(塩ラーメン)鹽味拉麵也叫「函館拉麵」或「函館鹽味拉麵」,是業界公認發祥最早的日本拉麵,也最接近中國麵食傳入日本時的做法,一百多年來傳統的鹽味拉麵在烹飪技法上改變最少。
  • 美食 | 不在日本的日本拉麵
    今天我想跟大家聊一聊日本拉麵嘻嘻 本來我是要寫影評的 偶像蔡瀾先生以前是做電影監製 現在會做一些美食節目寫一下書 分享一些人生閱歷所以電影和美食之間是存在奇妙的關係蔡生從新加坡到日本留學 學的編導而我到加拿大留學留學的生活是孤獨的吃 大概是最大慰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