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多數80、90後而言,認知文創,都是從誠品開始的。
1989年3月,臺北仁愛圓環,第一家誠品書店敦南店誕生,本著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的初衷,發展為今日以文化創意為核心的綜合型文化場域。
2020年5月31日,這間擁有30年歷史,被CNN稱為「全球最酷書店之一」的誠品敦南店因所處建築拆遷重建,將無奈閉店。
壹
那些過去,其實並不會真的過去
今年1月1日起,誠品書店敦南店進入熄燈倒計時活動,由3000本圖書組成的倒數裝置「時光之冊」陳列一樓大廳,象徵書店陪伴愛書人留下的思想痕跡。
「老物市集」「嗎啡老物展」「再見,一卡皮箱」等主題展覽,邀請黃子佼等名人,展出近20件從世界各地收集來的紀念物件,共同回憶舊時光。
託爾斯泰、大仲馬的親筆手稿,法國哲學家盧梭《愛彌兒》未刊稿真跡, 600 種中西珍本古籍、籤名書、絕版書、詩刊、海報、寫真、手稿在敦南店「三大手稿特展」與「2019臺北古書拍賣會」展出。
▲敦南店彩虹光譜裝置,按照時間順序和彩虹色的漸變規律從誕生之初的1989到2020
誠品通過活動告訴書迷,那些過去,其實並不會真的過去,不管物品多老,都值得被保留。
5月1日到31日,敦南店還將舉辦一系列倒計時活動:攜帶寵物一起讀書,開放給讀者拍攝婚紗照和畢業照等,31日當天還將舉辦講座、樂隊演唱會等活動。
貳
閱讀與生活的博物館
「誠品」之於文化臺北,就彷佛艾菲爾塔之於巴黎,它們都帶領著城市走往想像和期待的方向。
——李欣頻
誠品誕生之初,正是臺灣社會剛剛解嚴,壓抑許久的能量與思潮被解放,音樂、劇場,藝術領域一一發生革命,人們渴望新的想像與新的思維。源於法語古字「eslite」的誠品,正象徵著努力活出自己生命中精彩的每一個人,不但具有生活品味,而且具有博雅知識,一如Woody Allen電影中的紐約客。
▲誠品書店老敦南店
1990年,誠品藝文空間的第一個活動是策展人陸蓉之策劃「女性藝術周」,邀請十八位女性藝術家展覽或講座;1995年仁愛路圓環的第一家誠品要結束時,舉辦了一個不打烊的整夜派對,邀請先鋒音樂人演唱,還有實驗劇、平劇與舞蹈。
臺灣研究者將誠品初期稱作人文藝術奠基期,是那個年代推動臺灣文化的重要發動機,同時成功塑造了誠品印象:「溫暖的、富人文氣息的書店」,這在當時的臺北並無二例,誠品因此深入人心。
1997 年「誠品講堂」誕生,從空間、建築、生活風格、藝術、電影到哲學、歷史、文學、音樂,誠品保持著最大限度的開放,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在這裡分享演講。
高雄大遠百誠品▼
1999年,誠品書店敦南店成為全球首家24小時不打烊的書店。到 2020 年 5 月 31 日為止,敦南店一共將不斷電經營 18 萬 6000 多個小時,在城市深夜的寂靜一隅,為加班疲憊的白領,深夜歸來的旅人,或是旁邊餐館的廚師、便利店的店員,提供了一個可以暫時休憩、專注閱讀的場所。
之後,位於臺北地標101附近的誠品信義店接棒新24小時書店,17萬種書籍選物是敦南店的1.8倍,書店面積更是敦南店的2.5倍,此外更設有全臺唯一24小時唱片行、書店裡的24小時生鮮超市,還有深夜咖啡與調酒,打造「生活與晝夜閱讀的博物館」。
▲誠品信義店
從1989年到2000年誠品積極擴張,如今在臺灣各縣市、蘇州、深圳、香港、日本東京擁有50多家店,且每家店都遵從當地的文化而設計。
▲可以看海的臺中店
誠品·地下書街▼
▲誠品兒童館
誠品·香港▼
▲誠品·蘇州
▼誠品生活·東京
臺東誠品叫「誠品故事館」,專門開闢了一片空間展示當地人民的故事和歌曲;在青少年聚集的臺北西門町,誠品門店增設了漫畫圖書區;蘇州的誠品書店,不僅展示了蘇繡、緙絲等傳統工,還入駐了一些民間文創團體,在書店就可以觀看到工藝品的製作過程。
創始人吳清友曾表示,「誠品所重視的場所精神是,場所是一種氣質、空間是一種美學、設計是人文關懷。」
誠品的發展其實反映了過去三十年臺灣文化的變化:新思潮蓬勃新生之際,誠品為文化發展提供土壤;九十年代中期後消費主義與商業邏輯成為臺灣時代精神,貫穿各個領域;千禧年後,「文創」成為臺灣文化發展的核心,誠品也將此作為主軸思維。
叄
從「誠品」到「誠品生活」
「誠品證明了一間書店能帶給一座城市的商業效益,不輸給一間百貨公司。」
談起誠品的文創之路,所有人都會提起那虧本營業的15年。有人質疑誠品違背書店初衷,變成一間「大賣場」,而事實上,從誕生之始明確「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的核心價值,誠品就不只是一家書店,它是一個自由的藝文空間,是一種有態度的生活方式,未來更是以「文化創意」為主軸思維,多角度、多品牌發展的文創產業。
2009年,「誠品」與「誠品生活」明確劃分開來,前者被定位為文化內容的提供者,包括書店、展演、藝廊等,後者是創意經濟平臺,包括複合通路的生活品牌、餐飲和旅館,最終形成了誠品「生活產業與文創平臺」的全新品牌形象。
01
誠品文具精品
「不僅是書店,也是文創精品店」,誠品是這種經營模式的先行者。以「店中店」的概念,讓藝術展現於空間擺設中,涵蓋誠品設計、禮品、文具三大主軸,並引進全球獨具創意的特色商品,讓書迷在閱讀之外,收穫更多文藝體驗。
02
誠品電影院
由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領軍設計,以播放藝文電影為主,提供國內外藝文電影、獨立製片、華文創作電影、紀錄片、動畫等豐富內容,打造絕佳的觀影空間;同時運用多元文創資源,舉辦一系列跨界藝術策展活動,策劃專題影展,期許提供藝文電影愛好者專業舒適的觀影空間。
03
誠品音樂館 X 音樂黑膠館
誠品音樂館涵蓋世界音樂、後搖滾、前衛創作以及臺灣地下樂團等多種音樂形態,以及具有深度的主流與非主流音樂商品。自2007年展開黑膠文藝復興運動,誠品打造全臺灣首家黑膠主題專賣店,超過8000片不同的樂種選擇,每月策劃側重臺灣音樂、彰顯在地精神的黑膠主題展,是黑膠音樂熱愛者的盛事。
04
Living Project
以「美好生活提案」為定位的生活館,採用「家」的概念規劃空間分布和商品組合,導入國內外88個頂級生活品牌,透過「揀選價值」詮釋誠品生活主張。
05
AXES時尚創意平臺
2013年,誠品首度跨足時尚,集結逾30位華人新銳設計師,將深具人文、知性、設計感、藝術的流行風格,融入服裝、飾品、包款、配件、鞋款與藝術花藝建構展售合一的流行創意平臺AXES,被譽為臺灣時尚設計圈裡的霍格沃茨。
2013年,成立誠品生活文創平臺EXPO,以培育新創文化設計品牌和設計師,至今EXPO與超過150個臺灣地區新銳設計品牌合作,提供生活良品、創意雜貨、臺灣好食、手作禮品、美容好物等。目前,EXPO有6家實體門市,銷售逾3千多種商品,可以說是臺灣最大的微型文創孵化器。
07
誠品生活餐旅
eslite Café
緊鄰著書店閱讀區,以義大利咖啡和法國茶飲為特色,並提供健康無負擔的簡易輕食,讓書迷可以享受一個悠閒的閱讀時光。
Tea Room
法國路易十四時期皇室裝修風格,讓沉浸於紙上佳餚的讀者們同時感受到陣陣香氣與優質飲食空間的迷人氛圍,營造出一個結合知識人文與味覺饗宴的獨特空間。
the first
the first餐廳坐落於誠品松煙店三樓,在地食材佐以西式料理手法,創新融合東西方食材及技法,呈現出內外兼美的雅致料理。閱讀之後,美食亦不可辜負。
誠品酒窖
誠品酒窖由自營代理頂級歐陸葡萄酒及香檳,除了豐富酒藏,亦展售各式專業品酒器具。
吳清友先生曾說,誠品是這個社會時空環境下「臺灣人的集體創作」,他用26年時間和一以貫之的人文思維,從一家書店開始,打造一個橫跨人文、藝術、創意和生活多領域的文創平臺,經營著臺灣文創從業者的夢想。
在網絡衝擊、書店功能衰退後,誠品重新定義,形成了畫廊、酒窖、創意空間休閒生活的博物館,也成了當地人生活娛樂的最佳港灣。如今,誠品更為兩岸四地文創產業、閱讀經濟的發展提供了一整個體系的參考樣本及精神助力。
肆
不過期的誠品·不過期的文化之美
誠品初期,對於大多人沒有實際去訪臺灣近距離參觀的文創愛好者和文藝青年來說,認識誠品是從李欣頻的文案以及誠品海報開始的。
1
舊書文案
過期的鳳梨罐頭,不過期的食慾,
過期的底片,不過期的創作欲。
過期的PLAYBOY,不過期的性慾,
過期的舊書,不過期的求知慾。
——《過期的舊書·不過期的求知慾》
用過即棄的愛情,用過即棄的彈簧床,
用過即棄的寒暄,用過即棄的保暖袋,
用過即棄的問候,用過即棄的雷諾原子筆,
用過即棄的現代人大量拋棄物質。
凡事過了三個月的保存期限,
就徹底失去忠誠。
期待這一場誠品跳蚤市場,
讓你我在舊貨堆中找到藝術,
在舊鞋裡發現腳的生命,
在舊照片中體悟新情感。
在世事難料、風雲不測中找到永恆感。
——《用過即棄的愛情》
2
優雅的促銷
對買剛出爐的法國麵包,
要求附贈一束陽光的人。
對看電影要求附贈一輩子回憶的人。
對買房子要求附贈空中花園的人。
對喝藍山咖啡要求附贈一杯靈感的人。
對買好書要求附贈額外智慧的人。
訂《誠品閱讀》送人文特刊,
買一送一的特權,送給以上懂得要求的人。
——《買一送一的特權》
3
一見傾心的活動
亞當閱讀夏娃,
找到上帝創世紀中不存在的秘密花園;
羅丹閱讀卡蜜兒,
發現哥倫布沒有發現的美麗海岸線;
沙特閱讀西蒙波娃,
發現一本不是用荷爾蒙書寫的愛情白皮書;
羅密歐閱讀朱麗葉,
相信愛情不能得永生,
但比任何事情都值得去殉教。
愛情難求,情「書」唾手可得。
今年情人節,
唯一可以取代玫瑰和巧克力的示愛品,
二月三日至二月二十九日
全省五家誠品書店浪漫展出。
——《新「書」情方式》
4
為什麼閱讀
不懂卡爾維諾。不懂愛情。
不懂身體氣象學。不懂同性戀。
不懂女人。不懂瑪麗特·杜拉斯。
不懂Free Jazz。不懂死亡。
不懂世紀末佔星學。不懂包浩斯。
不懂特呂弗。不懂政治權利和鬥爭。
所以,我們閱讀。
——《關於閱讀的另一種概念》
李欣頻的文案,為誠品的促銷、搬家、打折等商業行為注入了文化脈搏,至今都是廣告文案人的必讀經典。好的文案創意,讀起來歷久彌新,無論在什麼時候讀,總能從中找到不同的心境。
誠品的海報設計也同樣驚豔,濃濃的文墨氣息,各具特色的創意風格,永遠能夠第一時間勾起書迷的喜愛,亦成為誠品的文化符號。
有簡潔的文字設計,也有誇張撞色的插畫風格,還有諸多在地人文景點元素,但繁複的設計元素卻不會喧賓奪主,始終能明確地凸顯主題,難怪有人說誠品是著迷於設計的書店。
誠品對大多數人來說,並不僅僅是一家書店,一個可以打卡曬照的網紅地標,更是一個心之所向的夢想彼岸;於城市而言,誠品也不僅是一個消費場所,更是孕育無限生機的城市文化符號。
吳清友先生談到誠品時說過這樣一段話:
「我們沒有把書店當成是一個純粹買賣的交易空間,而是希望把它當成是一個心靈可以停泊、心靈可以得到慰藉的場所。
只要誠品存在一天,它整體上就是為了閱讀,為了內容,為了追尋生命的可能性跟價值。這就是誠品,我覺得這是我們生存的意義。」
海明威閱讀海,
發現生命是一條要花一輩子才會上鉤的魚。
凡高閱讀麥田,
發現藝術躲在太陽的背後乘涼。
弗洛伊德閱讀夢,
發現一條直達潛意識的秘密通道。
羅丹閱讀人體,
發現哥倫布沒有發現的美麗海岸線。
加繆閱讀卡夫卡,
發現真理已經被講完一半。
在書與非書之間,我們歡迎可能的閱讀者。
主編:吳冰潔 | 責編:侯爵
撰文:高雅妮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