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3年,歐洲人首次通過墨西哥西海岸抵達太平洋

2020-12-25 愛就一個字來源

上述發展趨勢也意味著、或者說是需要人類思想上的變革。其中一些發展走向很可能在公元1500年之前的歐洲已經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可能長達四個世紀左右。但值得反覆強調的是,歐洲的很多特點在1500年之後也沒有發生變化,至少人們的宗教信仰和歐洲統一認同是這樣的。舉個頗具象徵性的例子,《聖經》因為印刷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廣泛傳播,恰恰說明歐洲依然是基督教的歐洲,原本歐洲人的基督教思想不僅無法幫助他們了解世界,還會阻礙其用全新眼光看待這個世界。

但是環境變了,即使是同樣的事情,其影響也會隨之改變。總之,在1453年之後,人們大概會認為歐洲可能是這個世界上唯一一個基督教文明(那時候人們對俄國了解甚少,自然也就不將其納入考慮的範圍內),也就理所應當地將其視為世界的中心了。以上是關於「地理大發現時代」的部分背景,似乎如今將其稱為「歐洲人的地理大發現時代」也未嘗不可,因為在15世紀以及其後的一段時間裡,少有任何歐洲人之外的民族發現任何未知地區。這是很難理解的一件事。

中國人很早以前就擁有羅盤,並會建造大型的遠洋平底船;阿拉伯人駕著他們的單桅三角帆船往復馳騁在印度洋;而遠在太平洋上,島民乘坐獨木小舟,憑藉精湛的航海技藝,令人匪夷所思地到達過很遙遠的地方。但還是歐洲人首次通過一次次海上和陸上的冒險活動,將全球連成一個整體,除了南極和北極是在20世紀才被人類徵服的,歐洲人那時已經到達了地球上的每一個角落。我在這裡不會討論為什麼不是中國人或者阿拉伯人首先發現了美洲,而是著重關注為什麼新大陸是由歐洲人發現的。

要解釋這個問題,需要方方面面的考慮,對其中任意一點都不可妄下結論。通過航海,人們所獲得的關於歐洲以外世界的地理知識與日俱增,其影響可謂喜憂參半。通報哥倫布大發現的信件單在1493年一年就印刷了九次,正因為這一發現意義重大,人們將位於西半球、大西洋另一邊的那片土地稱作「新大陸」。地理大發現鼓舞更多的探險者踏上了自己的徵途,他們紛紛發表令人振奮的新成果。1513年,歐洲人首次通過墨西哥西海岸抵達太平洋;六年以後,麥哲倫繞道合恩角(Cape Horn)也到達太平洋。

到了本世紀中期,歐洲人同時探索西北和東北兩條亞洲航線,探險家和定居者也開始在美洲大陸上進行活動。同他們生活在十字軍時代的前輩一樣,歐洲人開始向世界展示其新生的自信。要理解歐洲人的這種心理變化是如何產生的、為什麼而產生,我們不僅需要關心歐洲,也要看一看歐洲人發現的那些地區是什麼樣的。它們同歐洲一樣擁有悠久的歷史,但其歷史軌跡卻與歐洲迥然不同。歐洲人首次走出家園,並給異域文化留下印記的第一站,大概就是非洲。在古典時代,來自希臘的商人、士兵與旅行者,來自羅馬的徵服者與總督以及後來汪達爾的移民與侵略者都到達過這片土地,當然也包括其他許多民族。

但他們中間卻很少有人能夠跨過北非海岸和馬格里布,那裡是一望無垠的沙漠、山川以及種種未知,在7世紀伊斯蘭教和書寫文字傳入之前,那裡的多數地區依然未開化。阿拉伯人徵服的地區不光是「野蠻」的非洲,也有基督教的非洲,4世紀時,一批來自埃及的教士令衣索比亞人改宗基督教,這一獨特的文明由於種種原因留存至今,成為非洲大陸上唯一的非伊斯蘭教信仰的本土文明。

而從15世紀開始,非伊斯蘭教的非洲歷史越來越受到歐洲的影響,拋開受到阿拉伯人控制最早、影響也最深遠的東非海岸不說,歐洲人的野心、歐洲人的對抗以及歐洲人的地理大發現,無不牽動著這片古老大陸的每根神經。非洲的現代歷史大多為外界影響下的產物——從近東、亞洲、印度尼西亞和美洲引入冶鐵技術和新作物品種;19世紀又從歐洲引入蒸汽機和各種各樣的藥物。所有這些舶來品都同古老的非洲特色結合起來,相互交織。人們一直錯誤地認為,在歐洲文明的影響到達非洲之前,這裡的大部分地區都因為嚴酷的地理氣候條件和可怕的疾病無法發展。

歐洲人最初對這片在當時尚未完全知曉的大陸的興趣,可以追溯至中世紀,因為駝隊貿易通過撒哈拉沙漠將黃金源源不斷地運往地中海經濟圈。雖然心嚮往之,歐洲人卻總也無法抵達貿易的源頭——傳說中的商貿帝國加納和馬裡,他們只能從阿拉伯人的口中得知這一切。19世紀之前的東非地區也是如此,阿拉伯人早在1 000年前便在此定居,稱其為桑茲(Zanz)之地(後逐漸演變為桑吉巴),根據阿拉伯人的記載,那裡的人們將鐵看做比黃金還貴重的寶物。

當然,很有可能非洲各民族早在阿拉伯人佔領之前便同亞洲有著這樣或那樣的貿易往來,關於其貿易對象,我們今天已不得而知,也許他們曾像那些徵服馬達加斯加的人一樣,同印度尼西亞人有過生意上的往來吧。非洲人能擁有丁香、香蕉這樣的新品種作物,應當感謝那個同他們進行貿易的亞洲民族。

雖然在1500年時,不管是阿拉伯人還是基督徒都還沒有深入到佔非洲大部的內陸地區,但其海岸已經為奴隸貿易大開方便之門。幾個世紀以來,阿拉伯人都令順從的地方統治者們為他們捕獲一批又一批的黑人男女老少,被販賣為奴隸之後,他們有的向北被押送到尼羅河谷和近東一帶的奴隸市場,有的則從海岸被送上帆船,運到了阿拉比亞、海灣、印度,甚至中國。歐洲人的奴隸貿易則開始的晚得多,但有研究分析認為,1500年之前,單單經過葡萄牙人之手被運出非洲的黑人奴隸就多達15萬之眾;在這項迅速崛起、獲利豐厚的貿易活動中,很快多出了其他歐洲國家的身影。同阿拉伯人所從事的奴隸貿易相比,我們掌握的這方面資料要豐富得多,因而也能更清楚地看到其所帶來的影響。販奴能夠帶來巨額利潤,加之非洲內陸地區對於歐洲人來說幾乎是無法進入的,因此後者在到達西非的起初一段時間裡,一直都是在從事這一勾當。

葡萄牙人在第一次遠航途中,於維德角以南建立據點,掀起歐洲人在非洲的佔領狂潮。到1800年,英國人、法國人、西班牙人、荷蘭人和丹麥人均在這片土地上建設起自己的堡壘、工廠。荷蘭人更是在氣候宜人的好望角建立起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非洲殖民地,移民在這片土地上種植莊稼、馴養牲畜,實現了自給自足。過了好望角,人數並不多的葡萄牙人通過其佔領下零星分布的堡壘和碼頭(最北可達亞丁和紅海出海口),不僅控制住了歐洲通向東非海岸的要道,還扼守著通往波斯灣與印度的商貿航線。

相關焦點

  • 伊達丸:日本德川幕府時代的跨太平洋外交
    隨行人員還包括日本歷史上首支抵達美洲的使團。墨西哥總督區也在1613年派塞巴斯蒂安-維茲卡諾擔任駐日大使。他攜帶歸還給幕府將軍的4000金幣,搭乘在美洲停留許久的聖布埃納文特拉號返回亞洲。
  • 大人物的小悲劇:麥哲倫跨過了太平洋,卻折翼於一個小島
    為了獲取香料,歐洲探險家想盡辦法要開闢一條前往香料群島的海上通道。在這之前,歐洲與亞洲的貿易通道十分遙遠。在陸路上,商隊要通過多個國家,遭受沿途關卡的層層盤剝。而且只要這些國家發生戰爭,貿易活動就會中斷。在海路上,歐洲同亞洲的貿易被義大利的商人壟斷,很難插手。那時候,地圓說的理論已經出現了。麥哲倫對這種說法深信不疑。
  • 海洋貿易與北太平洋的早期全球化
    (東亞與北美洲西海岸)的直通貿易及由此形成的貿易網則始終未予提及,因此使人留下了19世紀太平洋貿易網格局呈現出「西密東疏」「南有北缺」的印象。在北太平洋地區,16世紀至17世紀初,西班牙人陸續「發現」西太平洋的一些島嶼,初步探索了日本群島海岸,並以墨西哥為基點向北推進,先後勘測並「佔領」下加利福尼亞、上加利福尼亞、俄勒岡,最遠到達了夏洛特皇后群島。[15]截至18世紀70年代,「新西班牙」已涵蓋北美洲西海岸北緯60度以南的絕大部分地區。
  • 歐盟青年音樂節亞洲首秀 亮相青島西海岸
    月27日晚,2017「青島西海岸音樂季 ·歐盟青年音樂節」正式開幕。來自13個國家的20個樂團近500名音樂人齊聚青島西海岸新區,將在8天裡,呈現20餘場精彩演出,為市民呈現一場宏大的音樂盛宴。摩洛哥指揮與中國樂團排練網易娛樂7月28日報導 2017年7月27日晚,2017「青島西海岸音樂季 ·歐盟青年音樂節」正式開幕。
  • 三角貿易,巴拿馬,以及波託西的白銀
    1567年,當27歲的德雷克第一次進行遠洋探險時,他的身份還是一名商人,希望能夠在「三角貿易」中分一杯羹。在黑非洲和新大陸相繼被葡萄牙和西班牙發現之後。精明的商人很快發現,可以在歐洲、非洲與美洲之間,構築一個可循環的貿易網,這種航跡呈三角形的貿易模式就是所謂「三角貿易」。具體來說,是將歐洲的手工業產品(可以是槍枝,也可以是在歐洲不值錢的玻璃珠子)運輸到商品匱乏的黑非洲,以換取奴隸。
  • 西海岸新區三家博物館通過國家評估定級!
    西海岸新區推薦上報的三家博物館全部通過評估定級。青島貝殼博物館其中青島貝殼博物館獲評國家二級博物館,西海岸新區博物館和黃海學院博物館獲評國家三級博物館。青島西海岸新區博物館(新館)效果圖青島黃海學院博物館全市共有14家博物館通過此次評估定級,西海岸新區非國有博物館定級級別和數量名列全市首位。
  • 夏日的臺灣花東海岸,​每張都可上桌面的唯美太平洋照片!
    攝影:登圍牆太平洋的風徐徐吹來 /吹過所有的全部 /吹過了多少人的臉頰 /才吹上了我的 /太平洋的風一直在吹 . /吹生出壯麗的椰子國度 /漂夾著南島的氣息/ 那是自然 尊貴 而豐盛 /當太平洋的風徐徐吹來/ 吹過真正的太平 ——胡德夫《太平洋的風》
  • ...海岸警衛隊計劃在下個財政年度評估在南太平洋的美屬薩摩亞部署...
    【美國海岸警衛隊將在西太平洋部署快艇 以對抗中國「非法捕撈和騷擾船隻」】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周五(10月23日)表示,美國海岸警衛隊以中國非法捕撈和騷擾船隻為由,在西太平洋部署了增強反應船員以執行海上安全任務。羅伯特·奧布萊恩在一份聲明中還表示,海岸警衛隊計劃在下個財政年度評估在南太平洋的美屬薩摩亞部署快速反應快艇的可行性。
  • 西太平洋寡營養海底首次發現珊瑚林和海綿場
    新華社「科學」號8月25日電(記者張旭東)正在西太平洋卡羅琳海山開展科學考察的中國科學家24日和25日在其東側海嶺上發現了大量生物,包括成片的珊瑚林和海綿場。這是科學家首次在西太平洋的寡營養深海底發現珊瑚林和海綿場。
  • 科技日曆|他們連起落架都不要,只為完成史上首次跨越太平洋飛行
    1931年10月4日,空中馬戲團明星克萊德·潘伯恩(Clyde Pangborn)和花花公子休·赫恩登「二世」(Hugh Herndon Jr)從日本三澤市出發,隨後完成了首次跨越太平洋的不間斷飛行。
  • 每張都可上桌面做屏保的唯美太平洋照片:颱風之後的臺灣東部海岸
    太平洋的風徐徐吹來 /吹過所有的全部 /吹過了多少人的臉頰 /才吹上了我的 /太平洋的風一直在吹 .消波塊,又稱為「防護塊」,是在海岸或河堤邊放置的大型水泥塊,用來保護海岸。消波塊最早是1950年由法國人發展出來,當專利保護期結束後,便大量普及到全世界。
  • 炸完珍珠港,登陸西海岸,二戰日本真實計劃就這麼爆笑!
    大家都知道,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重要一環的太平洋戰爭,是從日本偷襲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司令部所在地珍珠港開始的。那麼日本在偷襲完珍珠港之後有沒有更進一步的對美國作戰計劃呢?答案是肯定的,日本不光有這個計劃,並且計劃還很龐大!炸完珍珠港,登陸西海岸,插旗美國白宮,真實計劃就這麼爆笑!
  • 青島西海岸新區一季度外貿進出口飄紅
    青島美嘉樂器有限公司的逆勢發展,是青島西海岸新區進出口企業逆市上揚的一個縮影。為了應對海外疫情的影響,青島西海岸新區的外貿企業紛紛探索「自救之道」,有的轉變營銷方式,線上線下雙管齊下;有的苦練內功,進行產業調整、轉型升級;有的優化產品結構和市場布局……在疫情這場「大考」中贏得了主動。今年一季度,青島西海岸新區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275億元,同比增長2.7%。
  • 美國加州經濟第三強城市,距美墨邊境僅20公裡,墨西哥人視為天堂
    墨西哥是美國的鄰國,一邊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一邊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差別是非常之大。美國的加州以前曾經是墨西哥的領土,在1846年的美墨戰爭中美國佔領了加州,1848年加州發現了金礦,美國人紛紛到西部來淘金,隨著人口的劇增,2年後的1850年,在這裡建立了聖地牙哥市,也叫做聖地牙哥。
  • 關島位於西太平洋,距離美洲將近1萬公裡,怎麼變成美國領土了?
    關島屬於大洋洲,但在地理上比較靠近東亞和東南亞,其位於太平洋西部,馬裡亞納群島最南端,毗鄰北馬裡亞納群島聯邦,東距美國9800公裡,西距中國3010公裡。關島的原住民是查莫羅人,目前認為他們是來自於東南亞或者是臺灣,在西方殖民者到來之前,他們還處於原始公社制。1521年,西班牙航海家麥哲倫首次發現關島,到1565年1月26日西班牙人正式登陸關島,並在關島的沙灘上畫了個十字,宣示將關島劃為西班牙所有,此後關島成為連接墨西哥和菲律賓之間的一個補給站。
  • 最新研究:美洲原住民對玻里尼西亞人影響比歐洲早500多年
    玻里尼西亞人的基因起源可追溯至太平洋和美洲的多個地區,是起源多樣的人群。(圖片來自Ruben Ramos-Mendoza)供圖中新網北京7月9日電 (記者 孫自法)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人類演化研究論文提出了新的證據,證明美洲與遙遠的玻里尼西亞東部之間在兩地的史前時代即有航海接觸,意味著美洲原住民早在歐洲人到達玻里尼西亞之前500多年,便對當地人口產生了基因和文化上的影響。
  • 青島李滄算市區,西海岸為什麼不算市區?看完你就知道了
    西海岸新區在國家級新區中排名第三,山東省各區縣級市GDP連續十幾年排名第一(未合區前黃島GDP總量全省區縣排名亦是第一)。西海岸18年GDP3517億,增速9.7%,市南區GDP1203億,增速7.3%,市北區GDP832.2億,增速7.4,嶗山區GDP697億,增速8%,即墨區1413億,增速8.4%。
  • @西海岸新區家長看過來,青島這所熱點學校西海岸校區持續招生中...
    半島網7月3日訊 近日,記者從青島西海岸新區超銀學校了解到,該校2020年初中部計劃招收6個班,小學部計劃招收1個探究班,面向青島市西海岸新區招生。青島西海岸新區超銀學校位於青島西海岸新區六盤山路197號,是一座背山面海、環境優美的九年一貫制寄宿制學校。
  • 西媒:墨西哥永久關閉「大橋」監獄 曾因大毒梟越獄而聞名
    參考消息網9月29日報導西媒稱,墨西哥政府當地時間29日宣布永久關閉位於哈利斯科州西部的「大橋」聯邦監獄,這座監獄因錫那羅亞販毒集團前頭目、大毒梟「矮子」古斯曼2001年首次成功越獄而聞名。
  • 印度人和印第安人有什麼區別?
    當時人們普遍相信世界上只有亞、歐、非三大洲,其中歐洲和非洲之間隔著地中海,從南歐揚帆起航就能到達北非,而從歐洲抵達亞洲最成熟的路線是過博斯普魯斯海峽,經小亞細亞進入西亞和中東的陸上通道。不過奧斯曼土耳其的崛起阻斷了這條路線,隨著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奧斯曼人對過往的歐洲商人徵收重稅,歐洲人不得不從海上開闢別的通路前往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