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瀟湘晨報
記者 | 梅玫
圖:視覺中國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你正要進入睡眠時,腳下突然踩空,或者身體突然下墜,然後腿一抖,醒了。
睡覺時突然一抖的真相到底是什麼?湖南婦女兒童醫院專家做出解答。
事實上,快睡著時的突然一抖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在醫學上,叫做 " 臨睡肌抽躍症 "。
臨睡肌抽躍症是指人在即將入睡時,肌肉的不自主抽動,而且通常會伴隨著一種跌落或踏空的感覺。
有數據表明,大約 70%的人在睡夢中抖過。
不止是睡覺,例如打嗝、緊張、疲勞時都有可能出現肌抽躍現象。
偶爾抖一抖,沒啥大事,但如果你抖得太頻繁,就得小心,很有可能是身體發出了警報,比如:
(1)身體 " 被掏空 " : 隨著工作壓力增大、長時間加班等,導致身體過度疲勞、睡眠不足等,容易引起精神緊張。精神長期過度緊張會使大腦神經處於持續興奮狀態,在睡覺的時候就會引起身體發生一系列的反應,比如會不由自主的出現抽搐。
(2)缺鈣: 這種情況一般在學生以及發育期的小孩子身上出現得比較多。成長發育階段的孩子正在長身體,如果體內的血鈣緊缺,會導致肌肉、神經興奮性亢進,從而引起痙攣抽搐。
(3)腦部疾病: 這是最嚴重的情況。如果睡覺時身體頻繁出現抖一下的現象,同時還會有頭痛、頭暈噁心等症狀,這意味著有可能大腦出現了問題,需要儘快去醫院做個腦部 CT 或磁共振檢查,明確病因。
不想總被 " 抖醒 ",應該怎麼辦?
總是被 " 抖醒 ",睡眠體驗大打折扣,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法來調整。
(1)規律作息,讓自己睡好生活作息要規律,避免熬夜、晚睡,成年人要保證自己每天 7-8 小時的睡眠。
睡前應放鬆精神,可以適當做一些舒緩的瑜伽、拉伸動作,緩解肌肉的緊張,能夠減少臨睡肌抽躍症的發生。
(2)少喝咖啡、茶咖啡和茶中大量的咖啡因,過量攝入咖啡因會造成神經過敏、焦慮失調,從而影響睡眠。
健康的成人每天攝入咖啡因的量要低於 400 毫克,也就是每天不要超過 3 杯咖啡。
(3)適當補鈣補鈣不止是孩子和中老年人要做的事,年輕人也得好好補鈣,不然老了,你咋拼得過其他的大爺大媽,去搶佔廣場舞的 C 位。
所以,大家平時有事沒事,可以適當吃一些補充鈣質的食物,減少因缺鈣引發的入睡抽動。
(4)別趴著睡有些人睡覺姿勢繁多,喜歡趴著睡、蜷著睡,這種睡姿會使胸腔被直接壓迫,呼吸容易受到阻礙,入睡抽動的概率就更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