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羅會議有關政治問題的會談。主要在羅斯福和蔣介石之間進行。
11月23日晚上羅斯福在宴請蔣介石夫婦之後與蔣進行了一番長談。
羅斯福表示中國應取得四大國之一的地位,平等參加4強機構。參與制定此類機構的一切決定。對此蔣介石欣然同意。
對於中國領土羅斯福蔣介石二人一致同意,日本用武力從中國奪去的中國東北,臺灣和澎湖列島戰後必須歸還中國。
關於中國近鄰朝鮮印度支那和泰國等,羅斯福認為美國中國應就朝鮮印度支那和其他殖民地以及泰國的未來地位達成一項相互諒解。蔣介石表示同意,同時強調朝鮮必須獨立,泰國則應恢復其獨立地位。
關於戰後日本,羅斯福提出:在戰後對日本的軍事佔領中,中國應擔任主要角色蔣介石則認為中國不具備這些條件,這項重大任務應在美國領導下執行中國可作為輔助力量參加。
開羅會議,最重要的成果是美國英國中國三國政府首腦發表了開羅宣言,這個宣言是由霍普金斯起草的。經羅斯福、邱吉爾,蔣介石討論並一致同意後又被帶到了德黑蘭去徵求史達林的意見。史達林表示完全同意於是《開羅宣言》於1943年12月1日在開羅正式公布。
中美英三國開羅宣言
三國軍事方面人員,關於今後對日作戰計劃,已獲得一致意見,我三大盟國表示決心以不鬆弛之壓力,從海陸空諸方面加諸殘暴的敵人。此項壓力已經在增長之中。
我三大盟國此次進行戰爭之目的,在於制止及懲罰日本之侵略。三國決不為自身圖利,亦無拓展領土之意,三國旨在剝奪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以後在太平洋所奪得或佔領之一切島嶼,以及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逐一歸還。日本亦將被逐出於其以暴力或貪慾。所其取之所有土地,我三大盟國趁念朝鮮人民所受之奴役待遇,決定在相當期間,使朝鮮自由獨立。我三大盟國抱定上述指各項目標並與其他對日作戰指聯合國家目標一致。並堅持進行為獲得日本無條件投降所必要之重大的長期作戰。
開羅宣言明開羅學年明文規定,我國東北、臺灣和澎湖列島是中國固有的領土,戰後應該歸還中國。以後,在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中三大國又重申了開羅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