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羅宣言明文規定東北,臺灣,澎湖列島是中國固有領土!

2020-12-23 一頭老梗

開羅會議有關政治問題的會談。主要在羅斯福和蔣介石之間進行。

11月23日晚上羅斯福在宴請蔣介石夫婦之後與蔣進行了一番長談。

羅斯福表示中國應取得四大國之一的地位,平等參加4強機構。參與制定此類機構的一切決定。對此蔣介石欣然同意。

對於中國領土羅斯福蔣介石二人一致同意,日本用武力從中國奪去的中國東北,臺灣和澎湖列島戰後必須歸還中國。

關於中國近鄰朝鮮印度支那和泰國等,羅斯福認為美國中國應就朝鮮印度支那和其他殖民地以及泰國的未來地位達成一項相互諒解。蔣介石表示同意,同時強調朝鮮必須獨立,泰國則應恢復其獨立地位。

關於戰後日本,羅斯福提出:在戰後對日本的軍事佔領中,中國應擔任主要角色蔣介石則認為中國不具備這些條件,這項重大任務應在美國領導下執行中國可作為輔助力量參加。

開羅會議,最重要的成果是美國英國中國三國政府首腦發表了開羅宣言,這個宣言是由霍普金斯起草的。經羅斯福、邱吉爾,蔣介石討論並一致同意後又被帶到了德黑蘭去徵求史達林的意見。史達林表示完全同意於是《開羅宣言》於1943年12月1日在開羅正式公布。

中美英三國開羅宣言

三國軍事方面人員,關於今後對日作戰計劃,已獲得一致意見,我三大盟國表示決心以不鬆弛之壓力,從海陸空諸方面加諸殘暴的敵人。此項壓力已經在增長之中。

我三大盟國此次進行戰爭之目的,在於制止及懲罰日本之侵略。三國決不為自身圖利,亦無拓展領土之意,三國旨在剝奪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以後在太平洋所奪得或佔領之一切島嶼,以及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逐一歸還。日本亦將被逐出於其以暴力或貪慾。所其取之所有土地,我三大盟國趁念朝鮮人民所受之奴役待遇,決定在相當期間,使朝鮮自由獨立。我三大盟國抱定上述指各項目標並與其他對日作戰指聯合國家目標一致。並堅持進行為獲得日本無條件投降所必要之重大的長期作戰。

開羅宣言明開羅學年明文規定,我國東北、臺灣和澎湖列島是中國固有的領土,戰後應該歸還中國。以後,在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中三大國又重申了開羅宣言。

相關焦點

  • 《開羅宣言》出爐記
    由於美、英事先已在其他場合進行過商議,所以開羅會議的重點 在於蔣介石和羅斯福之間能否就一些問題達成一致。中美雙方領導人就八個方面的問題進行了討論,並達成若干共識。其中,關於中國的領土主權問題,中美雙方同意:日本用武力從中國奪去的東北各省、臺灣和澎湖列島,戰後必須歸還中國。
  • 王在希:開羅宣言與臺灣回歸——紀念臺灣光復70周年演講
    尤為可敬的是,臺灣同胞在抗戰期間仍然對積貧積弱的祖國不離不棄,表現出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臺灣同胞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爭取回歸祖國的鬥爭,構成了近代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抗戰史上值得濃墨重彩的光輝篇章。  1943年開羅會議發表的《開羅宣言》是確認臺灣屬於中國的第一份國際法文件,其法律效力不容否認。
  • 中國再統一,臺灣真光復!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根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日本把被他們侵佔的中國領土臺灣和澎湖列島歸還中國,從此,臺灣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這被稱為「臺灣光復」。10月22日上午,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學術研討會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出席並講話。這次講話傳遞了何種信號呢?
  • 中國臺灣島和澎湖列島的全景地圖清代《臺灣及澎湖列島全圖》
    《臺灣及澎湖列島全圖》描繪了清代光緒8年(1882 年)以後繪製的臺灣島和澎湖列島全景彩色地圖。《臺灣及澎湖列島全圖》現臧於美國國會圖書館以下為部分截圖《臺灣及澎湖列島全圖》這幅地圖由福建地方長官李聯琨設計和繪製,作為給該省總督行政管理參考的備忘錄。
  • 《開羅宣言》"被消失" | 七十年後,臺灣仍陷「抗戰」拉鋸
    》相關內容刪除,新的歷史課綱將不以《開羅宣言》論述臺灣地位。《開羅宣言》明確規定,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例如滿洲、臺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國。中、美、英三國籤署、後來又有蘇聯參加的《波茨坦公告》明確宣示:「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這成為日本投降,中國收復臺灣、澎湖等失土的國際法依據。馬曉光強調,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具有不容置疑的歷史事實和法理基礎,也得到國際社會普遍承認。
  • 開羅宣言 和平基石
    開羅宣言 和平基石——首部阿語紀錄片《開羅宣言》首映式暨專題研討會側記 人民網駐埃及記者 劉水明 韓曉明 王雲松 【核心閱讀】 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日到來前夕,8月26日,《開羅宣言》阿拉伯語紀錄片首映式暨專題研討會在宣言誕生地——開羅米娜豪斯飯店舉行
  • 臺灣屬島澎湖列島修建了這麼多機場,多數都能起降戰機,了解一下
    臺灣省是我國省級行政區,省會臺北,臺灣省是由中國第一大島臺灣島和周圍屬島以及澎湖列島等島嶼組成,總面積約3.6萬平方公裡,人口2300萬左右,臺灣島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地處中國大陸架東南海域,東臨太平洋,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南接巴士海峽與菲律賓隔海相望。
  • 施琅攻下澎湖列島以後,為何鄭克爽就直接投降?臺灣不再抵抗一下
    1661年民族英雄鄭成功從荷蘭人的手中奪回了臺灣及澎湖列島,雖然目的是為了抵抗大清,但從民族統一的大業來說,是從列強當中收回了屬於我國的領土,鄭成功的功績是絕對不能被抹殺的。在康熙平定三藩的同年,臺灣的統治者鄭經病逝,他10歲的兒子鄭克爽繼承了王位,這麼一個年幼的孩子登基以後,在臺灣又有什麼威望和號召力呢?
  • 澎湖列島,譽為「臺灣夏威夷」
    「澎湖灣 澎湖灣 外婆的澎湖灣,有我許多的童年幻想,陽光 沙灘 海浪 仙人掌,還有一位老船長,晚風輕拂著澎湖灣,白浪逐沙灘,沒有椰林醉斜陽,只是一片海藍藍」這首耳熟能詳的童歌所描述的就是美麗的澎湖列島,它位於臺灣海峽的南部,由64個島嶼組成,面積約127平方千米,域內島嶼羅列,港灣交錯,地勢險要,是我國東海和南海的天然分界線。
  • 為什麼說臺灣自古以來是中國的領土?證據是什麼?
    ,這是中國軍隊第一次到達臺灣。同時,由於這次行動,使丹陽太守沈瑩有可能通過到過夷洲的官兵和由官兵帶回的夷洲人,詳細地了解夷洲的情況,寫出《臨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有關臺灣情況最早的記述。(2)隋煬帝於大業三年(公元607年)下令羽騎尉朱寬與海師何蠻一同入海,經過艱難的航行,終於到達流求(臺灣)。因「言不相通,掠一人而返」。
  • 臺灣島是什麼時候成為中國領土的?作為中國人一定要清楚這段歷史
    衛溫浮海夷洲中央王權對臺灣的附屬澎湖列島的最早管轄時間是在南宋。南宋時期在澎湖列島設置了澎湖巡檢司,元朝則繼承之。南宋趙汝適所撰之《諸蕃志》中記載到:「泉有海島曰彭湖,隸晉江縣。」元代《島夷志略》:「(澎湖)地隸泉州晉江縣,至元年間,立巡檢司。」。明朝時期,由於實行海禁,澎湖列島的居民被強迫前往大陸,澎湖巡檢司也在廢除了,直到1563才重新設置。
  • 呂秀蓮:提到臺灣歸還中國的《開羅宣言》就是一張A4紙,沒人籤!外交部表態
    呂秀蓮手拿紙本《開羅宣言》,叫囂「這一張就是《開羅宣言》質疑《開羅宣言》法律地位的人不止呂秀蓮一人,據臺媒報導,臺灣政大臺史所教授薛化元也妄稱,「開羅宣言」確實提到臺灣歸還中國,但問題是美、英、中三國領袖沒有籤署,而且連美國國會也沒有批准,「開羅宣言」並不具有國際條約效力;教科書不能規定學生不要讀「開羅宣言」的內容,但背後的歷史事實與條約發展一定要敘述清楚。
  • 我國臺灣海峽中部著名的群島-澎湖列島
    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位於我國臺灣海峽中部的美麗群島-澎湖列島。澎湖列島澎湖列島,位於我國臺灣省西部的臺灣海峽中,因港外海濤澎湃,港內水靜如湖而得名。該列島主要由臺灣海峽東南部64個島嶼組成,主要島嶼有澎湖本島、漁翁島和白沙島組成,面積約為96.6平方千米,佔總面積的76.1%。整個澎湖列島的總面積為127平方千米。其中,面積超過1平方公裡的島嶼還有虎井、吉貝、望安等8個,其餘53個島嶼的面積都在1平方公裡以下,其中有44個島嶼無人居住。 澎湖列島居臺灣海峽的中樞,扼亞洲東部的海運要衝,被稱為「東南鎖匙」。
  • 臺灣海峽及澎湖列島的傳說
    臺灣海峽及澎湖列島的傳說 時間:2001-04-13 22:21   來源:   在臺灣海峽的東南部,分布著64個大小不等的島嶼,總稱叫澎湖列島。這澎湖列島就像海峽中的明珠,散落在海面上。這些島嶼的形成還有一個傳說呢。
  • 新華時評:弘揚偉大抗戰精神 共謀祖國和平統一——寫在臺灣光復75...
    連日來,海峽兩岸舉辦學術研討會、視頻連線座談會、歷史圖片展等一系列活動,紀念臺灣擺脫日本殖民統治、重回祖國懷抱的重大歷史時刻。以史為鑑,可知興亡。臺灣光復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全體中華兒女共同抗戰取得的重要成果。我們今天隆重紀念臺灣光復,緬懷先烈歷史功績,回顧共御外侮的英勇鬥爭,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對於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具有重要意義。
  • 臺灣省最大的離島群:澎湖列島
    澎湖列島為臺灣第一大離島群,是臺灣省最早開發的地方,位於臺灣海峽上,多漁港,夜間萬點漁火流動,忽明忽滅,與水中映射之星鬥互相輝映而形成「澎湖漁火」,曾被臺灣省政府選為臺灣八景之一。澎湖列島由64個大小島嶼所組成,自然景觀是十分優美,著名的「風櫃濤聲」、「鯨魚洞、」「望安玄武巖」、「虎井沈城」、「將軍嶼帆船石」、「花嶼仙人腳印」、「桶盤嶼石柱」等。當然,旅遊資源遠不止海灘陸上的,還有淺水中的、海底下的及海面上的各種旅遊資源,均有待進下開發。
  • 洗洗睡吧,電影《開羅宣言》和毛蔣都沒啥關係
    引發爭議的《開羅宣言》官方微博《開羅宣言》有點跑題了片名是《開羅宣言》,那是中美英三國開羅會議所形成的政治性文件,顧名思義,影片應該是以開羅會議和開羅宣言為重點。但是片長98分鐘的影片,真正介紹開羅會議和開羅宣言的內容,還不到20分鐘,從篇幅上說,連五分之一也沒到。如果是一篇高考作文的話,顯然是跑題了。
  • 臺灣為什麼屬於中國?臺灣歷史簡介給你答案
    關於臺灣先民的來歷,中國有很多民間傳說,其中有代表性的主要是以下兩種:一是2300多年前,越國被楚國滅亡後,越王子孫坐船逃到臺灣,後來逐漸繁衍起來;二是2200年前,秦始皇派徐福率童男童女各500人,乘船到海上求長生不老藥。徐福因為找不到長生不老藥,不敢回去復命,因此就讓船隊隨大海漂流,其中一部分就漂到了今天的臺灣,一部分漂到了日本等地,從這個傳說看,日本人祖先也是中華民族。
  • 施琅是怎麼收復臺灣,一舉佔領澎湖列島
    施琅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人,是明末清初軍事家,清朝初期重要將領,擔任福建水師提督,主要成就是率軍攻克臺灣,結束海峽兩岸對立局面。施琅是怎麼一舉佔領澎湖列島,收復臺灣?施琅1683年7月8日,施琅率領水兵2萬餘人,大型戰船300餘艘,中小戰船230餘艘,從今福建東山揚帆起程,鋒芒直指臺灣的戰略前哨澎湖列島。
  • 割不斷的中華血脈——檔案裡的臺灣光復往事
    1945年10月25日,臺灣在結束了日本帝國主義長達50年的殖民統治後,重回祖國懷抱。這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中華兒女眾志成城、同仇敵愾、不怕犧牲、團結御辱的結果。為紀念這一歷史性時刻,本文以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所藏檔案為依託,還原那段臺灣命運始終與祖國休戚相關的過往,見證臺灣人民和大陸人民血濃於水的同胞情誼。1895年《馬關條約》籤訂,清政府將臺灣、澎湖列島割讓給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