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和人們生活越來越密切不可分,買買買,拆拆拆,很多人享受電商的便利和快樂。但是快遞也存在一些問題,在湖南有女生的漢服丟失了遺失了,去了垃圾處理廠。也有一些快遞速度很慢,快遞變成了慢遞。
筆者的單位吧,門衛不收快遞了,大概是發生了丟失和誤拿的事情,也可能是快遞量太大,門衛、保安煩了。那麼只能是自提和自拿了,或者去一些驛站、指定的什麼便利店、籤收點或者快遞櫃。
上海金山有個快遞點,要求取件人拍照存檔,說是防止偷竊和誤拿。(據法治日報、中國網12月11日報導)
這事對不對呢,說起來很有道理,為了不出錯,但是你無形中認為客戶會偷東西,會拿別人東西。大多數公民還是好的吧,不會存在這樣的行為。
話說,快遞不是應該送到家裡,送到客戶手裡,為什麼還要客戶自己取件呢,大概是一些驛站,或者一些人比較忙,在外地,有時習慣讓他們送到一些快遞點,自己去拿,自己去取。
拍照存檔,這一行為不恰當,有點像公安機關給犯罪嫌疑人錄像、拍照、存檔,問題沒一個客戶、來拿快遞都是潛在的罪犯和小偷麼,這顯然是汙名化和歧視化用戶。而且現在的個人隱私、照片、視頻、信息安全值得注意,網絡人臉識別技術,有詐騙犯罪的,還有銷售他人照片的,還有人工AI視頻換臉技術等等。
快遞公司本身就掌握了客戶的地址、單位、電話號碼、姓名,購買偏好等,這些信息洩露,對於客戶隱私、安全有影響,這些年相關的犯罪不是不存在,也有處理和處罰。而快遞公司,你還要拍照、錄像,無疑又留下了照片、視頻信息,對信息、隱私安全也存在洩露和侵犯的危險。
這無非是要客戶證明自己是自己,證明自己是自己,身份證就可以,或者手機號,快遞上都有手機、電話號碼,報自己手機尾號完事。再說一些快遞公司和客戶都很熟,喜歡購物,喜歡消費、電商無非就是附近的人。難道你不能鑑別他們,不能人腦識別,非要拍照存檔,這麼笨的辦法?
這個規定,不知道是快遞承包商、快遞點老闆丟失過東西,東西被偷過的氣憤之舉,還是心血來潮要來高科技,檢測下自己的設備、攝像頭,或者就是喜歡哪個小姐姐、帥哥,要留影留念,把玩撫摸,歲月留痕,人間有情?抑或者是片區、分公司、總部出臺的硬性規定,出於安全管理,出於快遞安全的考量?
要我說,你們出臺制度,規定,需要考慮客戶利益,客戶是消費者是上帝,不是犯罪嫌疑人,如此,讓別人拍照存檔,恐怕是公安局、派出所對於抓獲的犯罪嫌疑人,且證據確鑿,準備拘留,送看守所,申請逮捕的辦法。
他沒有犯罪,沒有錯拿東西,為什麼要拍照,還要存檔,這個檔案又記錄什麼呢?筆者以為個人隱私是被保護的,而相關企業也需要考慮周全,不能太過於任性,或者就是腦袋一拍,計上心來,只為自己方便,只從自己利益出發,而不考慮他人、客戶的感受甚至是信息、隱私安全。
如此行為當戒之!
文|昆德拉傳媒 平一指
其他:部分圖片供模擬想像,不代表文字特指。
#新聞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