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師從林黛玉,香菱人生之大幸,亦是命運悲劇之推手

2020-12-18 追悼紅軒

毫不意外!

喜歡讀書識字,興趣吟詩作對的香菱,和林黛玉一見如故。

兩人亦師亦友的關係,為絢麗多彩的大觀園,添上了濃墨重彩一筆。

不可否認,香菱入住大觀園是一場「意外」!

感謝薛蟠的遠行,香菱空閒了時間。

感謝薛姨媽的體諒,香菱有了住進大觀園可能。

感謝薛寶釵的成全,香菱如願以償住進大觀園。

在大觀園半年的時間,香菱把全部的時間和精力都花費在詩詞歌賦上了,尤其作詩幾乎成為當時香菱生活的全部。香菱文化素養的提高,生活修養的提升,精神世界的豐滿……甚至讓富商家庭出身的夏金桂都切身感受到威脅,可見香菱師從林黛玉,提升之快,提升之高、提升之廣。

和林黛玉一樣,香菱一直追求精神世界的安寧!可是,香菱作為薛蟠妾的身份又決定了她和林黛玉迥異的現實生活。

林黛玉作為賈母的掌上明珠,她不需要服侍他人,她不需要看人臉色,她甚至不需要為生活發愁,為未來擔心!可是,香菱不一樣,林黛玉不需要擔憂的一切,香憐從被拐那天起,她就必須天天面對,雖然薛府的生活比曾經顛沛流離不堪的生活好很多,但香菱需要面對的一個也沒有少。

林黛玉不曾經歷物質生活的磨難,自然也教不了香菱。除此之外,林黛玉還有不精於人情世故的人生缺陷,涉世不深的人生閱歷。不精於世故、涉世不深對於小姐出身的林黛玉而言影響不大,對於香菱而言是致命的。和林黛玉相比,香菱還有性格內向、不善言辭等缺陷。種種不足或者缺陷集中到香菱的身上就體現成沒有尊嚴的怯弱,沒有自我存在價值的人生觀!

如此一來,香菱的怯弱成為夏金桂、寶蟾欺辱香菱底氣,直到發展成不折磨死香菱誓不罷休變態心理。最開始夏金桂以改香菱為【秋菱】來試探香菱的脾氣,如果香菱不願意或者極力反對,那麼香菱不是一個好欺負的主,即便夏金桂想下手,也需要琢磨琢磨。結果香菱不僅沒有表現出任何的反抗,反而一副感恩戴德。

金桂笑道:「這有什麼,你也太小心了。但只是我想這個『香』字到底不妥,意思要換一個字,不知你服不服?」香菱笑道:「奶奶說那裡話?此刻連我一身一體俱是奶奶的,何得換一個名字反問我服不服,叫我如何當得起。奶奶說那一個字好,就用那一個。」(節選第八十回

香菱表現出來的怯弱給了夏金桂更大的膽量,也為夏金桂折磨香菱鋪了一條更簡單的路。

為了讓薛蟠冷落香菱,夏金桂主動用寶蟾填補薛寶釵的欲望;為了薛蟠怨恨香菱,夏金桂故意讓香菱攪和了薛蟠和寶蟾的【好事】,為了進一步欺辱香菱,夏金桂折磨的香菱睡不了片刻安靜覺。為了置香菱於死地,夏金桂搬出巫蠱之術,誣陷香菱,最終香菱被折磨香消玉殞,一命嗚呼。

香菱之死表面上看是薛蟠的一手造成的,然而整個過程其實都是夏金桂設計好的。夏金桂的計劃之所以順利施行,又是香菱自身的怯弱造成的。

如果香菱不怯弱,夏金桂不敢如此明目長大的屈辱香菱;

如果香菱不怯弱,夏金桂設計香菱攪和了薛蟠和寶蟾的【好事】不會成功,薛蟠更不會怨恨香菱。

如果香菱不怯弱,以香菱妾的名分,沒臉見人的是薛蟠和寶蟾,香菱何錯之有?

如果香菱不怯弱,夏金桂不敢用巫蠱如此惡毒的計劃!

怯弱的香菱,最終被薛府折磨而死!

可惜!

可悲!

可嘆!

當年在大觀園學詩的時候,如果林黛玉是精於人情世故、生活閱歷豐富的林黛玉,香菱可以耳濡目染學習的林黛玉的一切,香菱不至於死的如此悽涼!林黛玉一直教導香菱追求精神世界的高追求,忽視了現實的殘忍,其實無形之中也助推了香菱現實生活的不如意。即便這不是林黛玉的本意。

最後,願警幻世界沒有欺凌,沒有蠻橫、沒有歹毒、沒有怯弱……一切如同天堂般美好!

文丨紅樓小黑

原創文章,歡迎一起討論,營造和諧的讀書場所!

喜歡的話,關注,點讚,每天分享不同的讀書感悟!

參考:

周汝昌校訂批點本石頭記

《紅樓夢》程高本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庚辰本

《馬瑞芳話紅樓夢》

《1987 我們的紅樓夢》

《紅樓夢》87版本劇照

相關焦點

  • 香菱:《紅樓夢》所有悲劇女子的一面鏡子
    香菱是《紅樓夢》中第一個出場的女子,也是命運最為悲慘的女子,曹雪芹在她身上傾注了大量的心血,並流露出對她人生際遇的無盡同情。然而,命運卻和她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5歲的她在觀看元宵燈會時不幸被人拐走,從此,開啟了命運多舛的一生。元宵節,本是一個喜慶團圓的日子,卻成了悲劇的開始。《紅樓夢》中多次出現元宵節,並且總是以喜開始,以悲結束,這應該是曹雪芹的有意安排吧!香菱,從她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秦可卿、林黛玉、賈迎春等悲情人物的影子。
  • 香菱被贊具有秦可卿的「品格兒」,看似閒話,卻揭開林黛玉死因
    「晴為黛影、襲為釵副」,不光晴雯長得像林黛玉,香菱也長得像秦可卿。《紅樓夢》這種對比「間色」寫法,最大好處是通過一人的描寫,補充另一人的命運。香菱之所以具備秦可卿的「品格」,還在於她的名字「蓮」與「菱」二字的影射都要歸於林黛玉的命運。
  • 《紅樓夢》香菱的悲苦一生——麻繩專挑細處斷,厄運專找苦命人
    曾聽過一段評價香菱一生的話:《紅樓夢》中大部分女性的悲劇結局,幾乎都跟她們自身的性格和為人處事有一定關係,唯獨香菱,我們找半點她為何會落得這般結局的自身原因。香菱的一生,完完全全是被命運主宰,自己沒有半點決定權......筆者讀之心酸淚目,香菱的一生,被太多偶然因素主宰,這些因素最終構成了一個近乎悲慘的命運結局。
  • 紅樓夢:薛寶釵的結局,被香菱無意間道破
    一本未完的《紅樓夢》,成了無數讀者心中最大的遺憾。這些嬌憨可愛,出類拔萃,才華橫溢,美麗動人的女子們,將來都會有什麼用的結局?雖然,曹雪芹在第五回就來了一個大「劇透」,將「金陵十二釵」的命運都寫在了薄命司的冊籍上,但是這些關於她們命運的判詞,有些卻很隱晦,還需要藉助書中的細節來加以佐證。作為「金陵十二釵」之首的林黛玉,本就是為了還淚而來,自然也會淚盡而逝。
  • 新版紅樓夢之《桃花詩社》,編劇太爛,香菱是亮點
    潘禮平團隊又一部作品面世,剛上映的天真派紅樓夢之《桃花詩社》。該劇和小戲骨版的《紅樓夢》相比,差距太大。人設是最大的失敗,其次某些經典場景改動面目全非,編劇太爛。因此差評。該片根據《紅樓夢》改編,以香菱和晴雯的命運為主線。林黛玉建了桃花詩社,紅樓女兒聚在一塊兒吟詩。
  • 紅樓夢:香菱得幹血症背後的慘劇,油盡燈枯,薛蟠實在太混蛋
    小說對香菱這個方面的確有過一段文字的描述,《紅樓夢》八十回有寫道:本來怯弱,雖在薛蟠房中幾年,皆有血分中有病,是以並無胎孕。今復加以氣怒傷感,內外折挫不堪,竟釀成幹血之症,日漸羸廋作燒,飲食懶進,請醫珍視服藥亦不校驗。
  • 《紅樓夢》電影版上映,晴雯和香菱成主角,黛玉襲人被諷醜
    這一次的《紅樓夢之桃花詩社》便是以大家耳熟能詳的古典名著《紅樓夢》為藍本,進行的影視化改編。因為有以往的經典《紅樓夢》電視劇做對比,因此,這次的電影化改編其實面對了不小的難度考驗。因為小說《紅樓夢》人物龐雜,電視劇版本,可以娓娓道來。而電影版本,短短的幾十分鐘的劇情,顯然無法將所有人物都有效呈現。因此,這部電影版的《紅樓夢之桃花詩社》,截取了一些片段,連接成為一個電影故事。
  • ​紅樓夢:香菱得了幹血症,顛覆常理,看看薛蟠的秉性就懂了
    令人感到非常不解的是,香菱竟然從未有過一次身孕,這是極其不正常的。小說對香菱這個方面的確有過一段文字的描述,《紅樓夢》八十回有寫道:本來怯弱,雖在薛蟠房中幾年,皆有血分中有病,是以並無胎孕。今復加以氣怒傷感,內外折挫不堪,竟釀成幹血之症,日漸羸廋作燒,飲食懶進,請醫珍視服藥亦不校驗。
  • 《紅樓夢》裡的兩位好老師
    《紅樓夢》裡有兩位很優秀的女老師,那就是林黛玉和妙玉。還有一個真正的教師賈代儒。我們先說說《紅樓夢》裡的那個賈代儒。一聽這個人的名字就知道這個人是一個老學究。對比一下賈代儒,我們再來看看林黛玉,就會覺得高下立判。林黛玉是香菱的老師。香菱虔誠地想要學詩,林黛玉很認真地對待了這件事。其實,林黛玉這樣做,是要冒風險的。畢竟,當時的一部分道學家認為女性不應該學詩,不應該寫詩。薛寶釵很擅長寫詩,可是她也不認為詩歌藝術對於女性來說是正經學問。因此,林黛玉教香菱學詩就可能會影響自己和香菱的名譽。可是林黛玉還是誨人不倦。
  • 永遠的經典 - 87版《紅樓夢》之香菱
    香菱,是金陵十二釵副冊的女子,卻是整部劇中最先出場的人物,也是相當重要的一個人物,排行金陵十二釵副冊第一位。曹雪芹對她的判詞是:根並荷花一莖香,平生遭際實堪傷。香菱剛出場時還是三歲的小兒女,到後來大觀園諸芳流散,我們看到了她一生的跨度。而她的一生,也暗含了整個家族由盛而衰的過程。林黛玉進京和薛寶釵進京都跟賈雨村有關,而賈雨村進京趕考最後科舉中榜是甄士隱資助的路費,甄士隱的女兒就是英蓮,也就是香菱。
  • 從林黛玉的芙蓉花籤,和香菱襲人的經歷,推演80回後林黛玉的結局
    史湘雲和薛寶琴已經訂婚,一過及笄之年就要束髮,從外表一看就知道。只有賈探春和薛寶釵、林黛玉可以選擇。薛寶釵商人女兒出身太低,直接淘汰。南安太妃能看上的人,只剩賈探春與林黛玉。賈探春又是庶出,林黛玉反倒是最佳人選。王熙鳳第五十五回曾言賈探春因為庶出可能被人嫌棄不要。
  • 《紅樓夢》香菱:苦命女子卻對世界充滿了善意與深情
    她是《紅樓夢》開篇後出現的第一個女子,她從英蓮(應憐)成為香菱(相憐),曹公對這個女子充滿了同情與憐憫,即便在「千紅一哭」「萬豔同悲」的《紅樓夢》中,她仍然是悲劇中最悲涼的一個底色。她在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命運中輾轉,如漂浮的菱角一樣沉浮,而她的心總敞開著門窗,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 林黛玉是怎麼死的?不是上吊和投湖,香菱判詞中說出答案
    張愛玲曾說過一句話:人生三恨,一恨海棠無香,二恨鰣魚多刺,三恨紅樓夢未完。《紅樓夢》裡林妹妹香消玉殞,寶玉另娶他人這一段實在是賺足了讀者的眼淚。但是這兩節,前一節寫黛玉病重暈倒,後一節借寶釵之口宣布林妹妹香消玉殞。都沒能具體地說出林妹妹的死因,後世多有猜測,上吊和投湖,各執一詞。
  • 新版《紅樓夢》悄然開播 寶玉呆萌 黛玉欠佳 香菱太美酷似佟麗婭
    《天真派紅樓夢之桃花詩社》改編自四大名著之首的《紅樓夢》,選擇了其中的部分片段,劍走偏鋒,獨闢蹊徑,巧妙避開了大家所熟知的「寶黛釵」的故事,而是圍繞金陵十二釵中副冊之首的香菱,和又副冊之首的晴雯的人生命運來展開,並希望藉此,從一個側面來展現賈府這個封建大家族的興衰。
  • 新版《紅樓夢》悄然開播,寶玉呆萌,黛玉欠佳,香菱太美酷似佟麗婭
    》——《天真派紅樓夢之桃花詩社》,悄然開播,首播便引起眾多觀眾熱議。《天真派紅樓夢之桃花詩社》改編自四大名著之首的《紅樓夢》,選擇了其中的部分片段,劍走偏鋒,獨闢蹊徑,巧妙避開了大家所熟知的「寶黛釵」的故事,而是圍繞金陵十二釵中副冊之首的香菱,和又副冊之首的晴雯的人生命運來展開,並希望藉此,從一個側面來展現賈府這個封建大家族的興衰。
  • 林黛玉才是《紅樓夢》最敢於做自己的人
    《紅樓夢》有著眾多的人物形象,但是每一個人物形象都有著他各自鮮明的性格特點,私以為,林黛玉的性格特點最為鮮明,更是明確滲透著曹雪芹大量的心血。林黛玉這個人物形象是曹雪芹先生最精心塑造的一個人物形象,他在描寫林黛玉這個人物形象的時候,花費了大量的筆墨,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寄託著自己獨特的富有叛逆精神的人生觀和愛情觀。那麼,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認識她呢?提起林黛玉,人們首先想到的便是她的敏感的性格。她自小寄人籬下,在六歲便因為母親的去世居住到了賈家。
  • 《紅樓夢》中寶釵明明可以救香菱出水火,為何始終沒有出手?
    《紅樓夢》嘛,裡面有無數未知東西,每一個未知的又都有無數的解。對於這次回答希望大家指正不當之處。首先,香菱的悲劇是《紅樓夢》主格調,薛寶釵無力更改。回到《紅樓夢》中,書中所有女性結局是相似的,就像太虛幻境的酒的名字一樣「千紅一哭」,都逃脫不了「萬豔同悲」的命運。
  • 香菱懷孕、妙玉發情,是《紅樓夢》續寫中的大敗筆
    也就是說,才不過十二三歲的年紀,香菱就被薛蟠強買為妾,薛寶釵給她取了名叫「香菱」。 香菱的名字,改了三次回。小時候,她叫英蓮(應憐),寓示被拐走的命運。被薛蟠強買為妾後,她被改名為「香菱」(相憐)。薛蟠後來娶了夏金桂(金貴)為妻,夏金桂問起香菱的名字,香菱說漏了嘴,說是「蘭花桂花的花香不是其他花能比」,就被夏金桂認為犯了忌諱,給她改名叫秋菱(求憐)。
  • 「天真派」再拍《紅樓夢》香菱晴雯成主角
    繼《西遊記》《武林外傳》之後,網絡電影《紅樓夢之桃花詩社》近日在視頻網站上線。《紅樓夢》原著故事龐雜,是影視改編的「硬骨頭」。而潘禮平團隊卻迎難而上拍了兩次:2017年的連續劇《紅樓夢之劉姥姥進大觀園》大受好評,豆瓣評分高達9.1分;時隔三年,《紅樓夢之桃花詩社》更選取了一個獨特的角度:沒有拿觀眾熟悉的「寶、黛、釵」做主線,而是以兩個小人物——香菱和晴雯展開故事,以底層人物的命運展示封建大家族的興衰。
  • 林黛玉的死因被解開,不是上吊和投湖,答案就在香菱判詞中
    【二】 林黛玉前世絳珠仙草受神瑛侍者灌溉之情,來到人間本是還淚而來,淚盡而去。如果林黛玉上吊而亡,或者以其他方式自盡,都不可能淚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