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香菱:苦命女子卻對世界充滿了善意與深情

2020-12-18 春山的小確幸

她曾經是富庶之家的千金女兒,也是豪門之家的婢女侍妾。

她是有命無運的薄命女子,也是追求詩意人生的青春少女。

她是《紅樓夢》開篇後出現的第一個女子,她從英蓮(應憐)成為香菱(相憐),曹公對這個女子充滿了同情與憐憫,即便在「千紅一哭」「萬豔同悲」的《紅樓夢》中,她仍然是悲劇中最悲涼的一個底色。她在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命運中輾轉,如漂浮的菱角一樣沉浮,而她的心總敞開著門窗,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01 天堂與地獄

香菱本是姑蘇城中的望族甄家甄士隱的獨生女兒,乳名英蓮,生的粉妝玉琢,乖覺可喜,甄士隱夫婦膝下只有英蓮這一個女兒,對她百般寵愛、萬般呵護。英蓮五歲那年,家中僕人霍啟(禍起)帶著英蓮去看社火花燈,霍啟小解時將英蓮放在街上等他,回來時英蓮已被拐子擄走。英蓮被擄走後,她一直被養到十幾歲,拐子度其相貌,越發出脫,便將她變賣,先後賣給了馮淵與薛蟠。

馮淵本是一個小鄉宦之子,酷愛男風,不喜女子,但見到香菱後,馬上喜歡上英蓮,決定從此改邪歸正。薛蟠是皇商薛家的獨子,霸道專橫,見到英蓮也非常喜歡,一定要買了英蓮,硬是將馮淵打死,英蓮只好來到薛家,成為婢女,改名香菱。

明清時期,有種女孩被稱為「揚州瘦馬」,即一些人先出資把貧苦家庭中面貌姣好的女孩買回後調習,教她們歌舞、琴棋書畫,長成後賣與富人作妾或入秦樓楚館,以此從中牟利。因貧女多瘦弱,「瘦馬」之名由此而來。初買童女時不過十幾貫錢,待其出嫁時,可賺達千五百兩。一般百姓見有利可圖,競相效法,蔚為風氣,明代揚州鹽商壟斷全國的鹽運業,腰纏萬貫、富甲天下,故在當時全國,揚州「養瘦馬」之風最盛。

香菱不是出身於貧苦之家,而是望族之家的獨女,卻被當成「揚州瘦馬」圈養,十幾年內,一直被毒打,被拐子打怕了,只能說不記得小時之事了。可謂比揚州瘦馬的命運更悲慘更不濟。在第七回「送宮花周瑞嘆英蓮」中周瑞家的問香菱,父母在何處,今年十幾了,本處是哪裡人?她一概搖頭不記得了。

心理學中有一種叫 PTSD及創傷後應激障礙,主要表現為患者長期或持續性地極力迴避與創傷經歷有關的事件或情境,迴避創傷的地點或與創傷有關的人或事,有些患者甚至出現選擇性遺忘,不能回憶起與創傷有關的事件細節。有這種創傷後應激障礙的人,因為那段往事太過於痛苦,通常採取遺忘來保護自己。

王國維在評論《紅樓夢》時依據叔本華的理論指出悲劇有三種之別,他以寶黛的愛情為例對第三種悲劇做出說明,認為沒有蛇蠍之人作祟,更沒有突然的變故,只是「通常之道德、通常之人情、通常之境遇而已」。相較於第三種悲劇,王國維認為香菱的悲劇是第二種悲劇,偶然之變故與遇到蛇蠍之人,簡直是悲劇之中的悲劇。

如果香菱沒有被霍啟抱去看花燈,如果香菱沒有被拐子擄走,如果沒有遇到薛蟠而是嫁給馮淵,她的人生會完全不同。她一次次在命運的路口被推向更黑暗的深處,完全無力對抗,命運對她可謂殘酷。 如果說她五歲之前在父母膝下的人生是夢幻天堂,那被拐子擄走後的人生是跌進了黑暗地獄。十幾歲的女孩在跌宕苦難的人生路上摸索著前行,但一直保持著堅韌的生存下去的勇氣、純真的心境和脫俗的品性,實屬不易。

02原生家庭賜予的財富

香菱愛笑,性格溫敦,每次出場她的表現都是笑盈盈的不說話,第七回周瑞家的送宮花時看到她,第一眼就喜歡她,說她像東府蓉大奶奶的品格。蓉大奶奶即秦可卿,是賈母重孫媳婦中第一得意之人,全府上下無人不愛,也間接勾勒出香菱的好性格和美麗樣貌。香菱經曆命運的跌宕起伏,被拐子擄走並賣給薛家,從此以婢女妾侍的身份在薛家生存,但她始終葆有靈魂的高貴和純真。

我認為這種品性是由於原生家庭的遺傳,甄士隱性情恬淡,不追求功名利祿,卻能夠在賈雨村貧寒之時接濟他而不求回報,是一個品性高潔之人,這與賈雨村後來遇到薛蟠之案而沒有挽救自己的恩人之女的小人行徑形成鮮明對比。香菱從父母那裡得到了五歲之前的愛與呵護,而她溫柔安靜、性格和善的品格也是她擁有大家閨秀的根基的證明。

香菱在《紅樓夢》中出現時常常是笑著的,跟黛玉學詩時,她笑吟吟的「送了書來,又要換杜律」。香菱在夏金桂面前,「香菱猛省了,反不好意思,忙賠笑說」,如果說對善待自己的人笑是本能的話,對惡語相向的人笑則是氣度了。因為寬容大度,端雅大方,所以對一切的脾氣都視而不見、一笑而過。這是她骨子裡擁有的脾性,是父母賜予她的財富,就如「菱花、蓮花,都是有一股清香的」。

香菱就是一個在世俗的泥沼中,始終散發著菱角清香的女子。這種氣質是與生俱來的,是與父親甄士隱的「秉性恬淡」一脈相承的。

甄士隱曾經每日以觀花修竹、酌酒吟詩為樂,愛才惜才,這種品性也遺傳給自己的女兒。香菱有機會到大觀園同寶釵同住後,馬上就想跟林黛玉學詩,她在五歲前肯定尚未開蒙,十幾年流離失所、飽經苦難更沒有接受太多的文化薰陶,但基因中攜帶的審美追求,是一經點燃就會綻放的。

香菱想跟林黛玉學寫詩,第一次寫完,黛玉笑道:「意思卻有,只是措辭不雅。」香菱第二次去請教,黛玉道:「這一首過於穿鑿了,還得另作。」到了第三次,眾人看了笑道:「這首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可見香菱寫詩不但有慧根、有天賦,還能虛心接受指教,能刻骨,能堅持,對待自己內心深處熱愛的東西,有一種執著的追求與嚮往。連賈寶玉也說「我們成日嘆說可惜他這麼個人竟俗了,誰知到底有今日。可見天地至公。」寶玉的話,間接表明了賈府的人對香菱的喜愛、憐憫,為她的遭遇與身份感到惋惜。而香菱終究不是俗人,她的出身、童年、根基都賜予她不同於現在身份的高貴、脫俗與美好,還有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期待。

脂硯齋曾經在批語中評價「細想香菱之為人也,根基不讓迎探,容貌不讓鳳秦,端雅不讓紈釵,風流不讓湘黛,賢惠不讓襲平,所惜者幼年罹禍,命運乖蹇,至為側室。且雖曾讀書,不能與林、湘輩並馳於海棠之社耳。然此一人豈可不入園哉」。概括而言,香菱的外貌、品格、才情與修養都體現了她良好的家庭根基與天然秉性。

對於出身高貴卻遭遇不幸的香菱來說,詩歌不是高於生活的存在,而是生活本身,生活中那些磨難、恐懼與不幸,需要靠詩歌來救贖,那是她努力為自己構建的精神家園,呼應著她童年時的溫暖故鄉,大觀園是承載她夢想與希望的短暫的烏託邦。父母給予她溫暖的童年,即便記憶已不在,但被真心呵護和疼愛過的痕跡還在,都像暖流一樣一直滋養著她的內心,讓她面對風雨人生,能夠微笑前行。

03面對困境的堅韌不拔

香菱離開了大觀園這個烏託邦,迎來了她生命中最後一段的至暗時刻。曾經她用天真的心態準備迎接薛蟠的夫人,認為從此又多了一個可以一起作詩之人。可見純真的人內心的世界也是純真的,她並不知道,世界上不是所有的女人都同大觀園中的女兒一樣美好。薛蟠的夫人夏金桂嫁進薛家就想剷除香菱,這個樣貌、品性、人緣都好的女子對她構成了巨大的威脅,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香菱改名。

一日,金桂無事,因和香菱閒談,問香菱家鄉父母。香菱皆答「忘記」,金桂便不悅,說有意欺瞞了他。因問:「『香菱』二字是誰起的?」香菱便答道:「姑娘起的。」金桂冷笑道:「人人都說姑娘通,只這一個名字就不通。」香菱忙笑道:「奶奶若說姑娘不通,奶奶沒合姑娘講究過。說起來,他的學問,連咱們姨老爺常時還誇的呢。」話說金桂聽了,將脖項一扭,嘴唇一撇,鼻孔裡哧哧兩聲,冷笑道:「菱角花開,誰見香來?若是菱角香了,正經那些香花放在那裡?可是不通之極!」香菱道:「不獨菱花香,就連荷葉、蓮蓬,都是有一般清香的。但他原不是花香可比,若靜日靜夜或清早半夜細領略了去,那一股清香比是花都好聞呢。就連菱角、雞頭、葦葉、蘆根得了風露,那一股清香也是令人心神爽快的。」金桂道:「依你說,這蘭花桂花,倒香的不好了?」香菱說到熱鬧頭上,忘了忌諱,便接口道:「蘭花桂花的香,又非別的香可比。」一句未完,金桂的丫鬟名喚寶蟾的,忙指著香菱的臉說道:「你可要死,你怎麼叫起姑娘的名字來?」香菱猛省了,反不好意思,忙陪笑

說:「一時順了嘴,奶奶別計較。」金桂笑道:「這有什麼,你也太小心了。但只是我想這個『香』字到底不妥,意思要換一個字,不知你服不服?」香菱笑道:「奶奶說那裡話?此刻連我一身一體俱是奶奶的,何得換一個名字反問我服不服,叫我如何當得起。奶奶說那一個字好,就用那一個。」金桂冷笑道:「你雖說得是,只怕姑娘多心。」香菱笑道:「奶奶原來不知:當日買了我時,原是老太太使喚的,故此姑娘起了這個名字。後來伏侍了爺,就與姑娘無涉了。如今又有了奶奶,越發不與姑娘相干。且姑娘又是極明白的人,如何惱得這些呢?」金桂道:「既這樣說,『香』字竟不如『秋』字妥當。菱角菱花皆盛於秋,豈不比香字有來歷些?」香菱笑道:「就依奶奶這樣罷了。」自此後遂改了「秋」字。

夏金桂嫁到薛家就要擺出一副主母的姿態,任意擺弄香菱,不僅對寶釵起的名字嗤之以鼻,更是內心深處連香菱的「香」字都不允許,皆因她的名字中也有花,是真正香的花。

香菱面對夏金桂的挑釁一直是以禮相待,雖然她的地位低人一等,但她並不是奴性的服從,而是發自內心的坦然面對,以柔克剛。就像她在人生中面臨的每一次黑暗的遭遇時一樣,用極度的韌性、耐力和善意來化解一切。

香菱很少哭,從小到大面臨流離的她,苦難在她心裡已經很難再起漣漪,而對比同樣身為妾侍被正妻虐待、折磨的尤二姐,在受到鳳姐的百般蹂躪之後,「病已成勢,日無所養,反有所傷,料定必不能好。不如一死,倒還乾淨」。香菱的選擇是堅韌的活著,因為她有著頑強的生命力,這是命運給予她的特殊饋贈。對比出身小富之家,很早享受男人的追捧和曖昧的尤二姐,其內心的力量是脆弱且缺乏力量的,她享受到的都是男人或真或假的愛意和家母、妹妹的保護,真正遇到人生遭遇,可謂不堪一擊。而香菱,在孤苦伶仃的薛家,她一直同詭異的命運做著無聲的對抗,她對抗的武器是她的溫柔、堅韌和善意。

到了第八十回,「美香菱屈受貪夫棒」,香菱的處境愈發艱難,遭夏金桂陷害、被薛霸王毒打,還差點被氣頭上的薛姨媽賣掉。後寶釵答言相救,自此,「香菱果然跟隨寶釵去了,把前面路徑逕自斷絕」。這裡跑個題,之所以偏愛寶釵,此處是鐵證,都說寶釵是圓滑世俗之人,但營救香菱,於她並無益,是同嫂子直接結怨,但她還是這樣做了,因為她內心的寬厚與善良。

我們都知道《紅樓夢》後八十回,不是曹雪芹所寫,我倒希望香菱從此在寶釵的庇佑下能度過安穩的一生,哪怕只是當一個丫鬟,但能平平安安也是好的了。但曹公在開頭就交代了香菱的結局是「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幹,蓮枯藕敗」,顯然香菱並沒有在寶釵處得到終身的保護,結局仍然是悲劇的,《紅樓夢》中人物命運的終極都指向悲劇,人生皆苦的命題,貫穿於整個小說,無論是機關算盡太聰明的王熙鳳,還是端莊大氣智慧的薛寶釵,還是心胸寬廣大氣的史湘雲,最後都是悲劇收場。

這是時代賦予的悲涼的底色,閨中女子的命運完全不掌握在自己手中,自身沒有任何的決定權,即便高貴如元春、迎春、探春,也要接受家族的安排而嫁人,婚姻是她們後半生的命運。

立足於這個時代,我們已經幸福和幸運太多,我們大多數人可以接受教育、可以自己選擇愛人,可以有權利決定從事的職業。思索香菱的命運與抉擇,我們該得到什麼啟示。我想是面對命運的不公、磨難的時候,選擇堅韌的活著,用內心最大的善意和深情去面對這個世界,這個世界一定會還給你一個溫暖的擁抱。

相關焦點

  • 香菱:《紅樓夢》所有悲劇女子的一面鏡子
    香菱:《紅樓夢》所有悲劇女子的一面鏡子     版權說明:我們注重分享。文章、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有異議,請後臺告知小編,我們會及時刪除。香菱是《紅樓夢》中第一個出場的女子,也是命運最為悲慘的女子,曹雪芹在她身上傾注了大量的心血,並流露出對她人生際遇的無盡同情。
  • 《紅樓夢》最可悲的一處細節,香菱曾以最大善意揣測夏金桂的到來
    ——《紅樓夢》香菱判詞《紅樓夢》作為我國四大名著之首,它的價值是無可估量的,曾有名家評價其「書中人物無一人話語不符合其身份」,也正是因為如此,《紅樓夢》才值得後世如此研究,甚至形成專門從事研究的「紅學」,書中人物話語、動作、服飾、名字、醫藥、飲食乃至遊戲都對歷史研究有著重要的啟發。而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紅樓夢》中堪稱「可悲」的人物香菱!
  • 香菱:一個悲情女子
    不是香菱配不上有錢有勢的薛蟠,而是粗俗無恥的薛蟠玷汙了香菱這朵白蓮花。「慣養嬌生笑你痴,菱花空對雪澌澌。好防佳節元宵後,便是煙消火滅時。」香菱的悲劇也許是她命裡不可少的浩劫,她從沒有抱怨過什麼,她記不得自己是誰,自己的父母在何方。這樣一位孤苦無依的女子卻從沒有對生活灰心喪氣,她也許是熱愛生活的,在這庸俗的世界裡她在追求著精神境界。
  • 說說紅樓夢裡,香菱為何要學詩
    香菱在紅樓夢裡命運比較悲慘,其有兩點令人印象深刻,一是三次改名,另一個與寶釵黛玉有關。紅樓夢是女兒讚歌,又是葬歌,這其中以寶釵黛玉為首,其是寶釵嫂子,寶釵對她也充滿憐憫,不僅帶她同住蘅蕪苑,還在夏金桂撒潑薛姨媽氣急賣香菱時,主動提出要香菱做自己丫環。黛玉是「千紅一哭」「萬豔同悲」代表性人物,兩人還是蘇州老鄉,「根並荷花一莖香」,菱角始終伴隨著荷花。
  • 香菱究竟有多漂亮?三個初見香菱的人,有三種不同的反應
    《紅樓夢》中不缺美麗的女子,林黛玉、薛寶釵、王熙鳳、賈元春、薛寶琴,每個人都展示出不一樣的美,令數百年來的讀者讚嘆不已。除了這些主子姑娘們,《紅樓夢》中的丫頭們也都有著超凡脫俗的美貌。比如晴雯,她的美貌在賈府的丫頭們中間是個拔尖的,就連最討厭她的王善保家的,在貶低晴雯的時候,也不得不承認,晴雯「打扮得像個西施的樣子」;在王夫人眼中,她也看到這個讓她厭惡的女孩子,「釵嚲鬢松,衫垂帶褪,有春睡捧心之遺風」,春睡,指的是楊貴妃,《紅樓夢》中就曾經出現過一幅《海棠春睡圖》,捧心,指的是西施。
  • 薛寶釵為何不肯教香菱學詩?她對黛玉和湘雲說出了原因
    香菱是《紅樓夢》中最苦命的女子。從三四歲時被拐子拐走,她幾乎就沒有過一天好日子。被拐子打罵,被薛蟠收房,被夏金桂折磨,直到「致使香魂返故鄉」。不幸的香菱,人生中也有一段難得的、短暫的幸福時光。那就是她在大觀園中,跟著黛玉學詩的時光。
  • 永遠的經典 - 87版《紅樓夢》之香菱
    香菱,是金陵十二釵副冊的女子,卻是整部劇中最先出場的人物,也是相當重要的一個人物,排行金陵十二釵副冊第一位。曹雪芹對她的判詞是:根並荷花一莖香,平生遭際實堪傷。可以說,整個《紅樓夢》故事的展開,是以她的故事為引子。但我要說的,不是她的悲,而是她的美。香菱的命運是可悲的,但是在《紅樓夢》中,曹雪芹對這個人物特別鍾愛,賦予她特殊的靈性。
  • 紅樓夢:薛寶釵的結局,被香菱無意間道破
    一本未完的《紅樓夢》,成了無數讀者心中最大的遺憾。這些嬌憨可愛,出類拔萃,才華橫溢,美麗動人的女子們,將來都會有什麼用的結局?《紅樓夢》中也有一處非常明顯的暗示,曹雪芹通過香菱的話,透漏出薛寶釵和賈寶玉婚後的生活狀況。彼時,正是賈寶玉的生日,為了給賈寶玉賀壽,群芳們在紅香圃擺上了宴席。既要飲酒,就必須行令,這一次也不例外。於是,眾人便將所有的令都用紙寫了,放在花瓶中,平兒攪了一攪,用筷子拈出來一個,打開看時,卻是「射覆」。
  • 新版《紅樓夢》悄然開播,寶玉呆萌,黛玉欠佳,香菱太美是亮點
    當時有一位導演找到了不少的小演員,湊在一起出演了一部《紅樓夢》,沒有進行大肆宣傳,《天真派紅樓夢之桃花詩社》,悄然開播,開播之後反響特別好,大家紛紛都被戲裡面演技出眾的小戲骨給迷住了。這部也是由薛姨媽帶著薛蟠、香菱和寶釵進京開始,又以香菱去世作為結尾來開展的《天真派紅樓夢之桃花詩社》的故事。這部由天真派出品,潘禮平執導的《紅樓夢》是一部少兒網絡大電影,投資千萬級別,飾演林黛玉的是一名叫做蘇魏舞的小姑娘,05年出生,才14歲,雖然聽起來很小,但其實和原著中林黛玉出場年紀是差不多的。
  • 《紅樓夢》中,如何看待呆香菱的一生?
    香菱,出身姑蘇望族甄氏,乳名"甄英蓮"。本應是金尊玉貴的名門千金,嫁一個門當戶對的良人,福祿一生。不料突遭變故,淪為可通買賣的"物品",飽受欺凌,命運不得自主,令人無限扼腕!可她卻是紅樓女子中心思最純粹澄澈的存在。
  • 《紅樓夢》香菱學詩,遠方是詩,回憶也是詩
    說起《紅樓夢》裡香菱學詩,眼前便跳出一句話: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香菱是紅樓夢第一回出場的女孩,也是個苦命女孩。她五歲時被人販子拐走,受盡了拐子打罵威脅。「葫蘆案」一回,門子說,她本是拐子打怕了的,只說那拐子就是她親爹。那拐子為了多賺點銀子,竟將香菱連賣兩家,薛蟠為此打死了馮淵,香菱落到「呆霸王」薛蟠這裡,成了薛蟠的侍妾。
  • 紅樓夢:香菱做了薛蟠的房裡人,開臉後為何就變得標緻了?
    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                                                                                                                      紅樓夢裡有很多漂亮的女性,香菱就是其中的一個。
  • 阿呆爸讀書記:那個4歲就被拐賣的小姑娘,是《紅樓夢》裡最苦命的女人
    一直拖到今年,我終於讀完了120回本的《紅樓夢》,才猛然發現,這個叫「甄英蓮」的小姑娘,真正是「真應憐」。 2 她可能是《紅樓夢》裡最苦命的女人了。 從小姐裡看,她比林黛玉還慘。 入門沒幾天就開始找香菱立威。要她陪睡,又裝病說是香菱氣的,又自扎紙人,誣陷香菱害她,還愣是給她從「香菱」改成了「秋菱」。 一次衝突裡,在主母的誣陷下,薛蟠不知青紅皂白,拿著一根大門閂劈頭劈面打了她一頓。那種大門閂,不知道有人見過沒?
  • 《紅樓夢》首部網絡電影來了,「小戲骨」擔綱,主角成了香菱和晴雯?
    網絡《紅樓夢之桃花詩社》即將上線還記得曾在芒果臺推出的四大名著少兒版裡,那群活靈活現演繹了《紅樓夢》《西遊記》等名著的「小戲骨」嗎?如今,他們回來了!明天上午10點,由湖南廣電潘禮平團隊主要原班人馬打造的網絡電影《紅樓夢之桃花詩社》即將上線。這也是《紅樓夢》首度被改編成網絡電影。
  • 《紅樓夢》的神奇結構,香菱為何好人無好報?人只有美好無法存活
    這是作者所想不通,問不明的,為何香菱這樣的女子也沒有一個稍微好一點的下場呢?所以作者將「甄英蓮」的名字給了她,取「真應憐」的諧音。香菱香菱為何是第一位出場的女性?我們在開頭說《紅樓夢》中存在一個莫比烏斯環狀結構,寶釵就是香菱的母親封氏,她生的女兒命運和香菱是一樣的,整部《紅樓夢》中唯一給香菱帶來溫暖的,只有寶釵一人而已。
  • 新版紅樓夢之《桃花詩社》,編劇太爛,香菱是亮點
    潘禮平團隊又一部作品面世,剛上映的天真派紅樓夢之《桃花詩社》。該劇和小戲骨版的《紅樓夢》相比,差距太大。人設是最大的失敗,其次某些經典場景改動面目全非,編劇太爛。因此差評。該片根據《紅樓夢》改編,以香菱和晴雯的命運為主線。林黛玉建了桃花詩社,紅樓女兒聚在一塊兒吟詩。
  • 《紅樓夢》中寶釵明明可以救香菱出水火,為何始終沒有出手?
    《紅樓夢》嘛,裡面有無數未知東西,每一個未知的又都有無數的解。對於這次回答希望大家指正不當之處。首先,香菱的悲劇是《紅樓夢》主格調,薛寶釵無力更改。回到《紅樓夢》中,書中所有女性結局是相似的,就像太虛幻境的酒的名字一樣「千紅一哭」,都逃脫不了「萬豔同悲」的命運。
  • 全新小戲骨版《紅樓夢》首播,香菱、晴雯成最大亮點
    在流量為王的今天,許多影視劇請的多是當紅小鮮肉,而這群十多歲的孩子演的紅樓夢,演技絲毫不輸成人演員。 眾所周知,《紅樓夢》寫得是貴族興衰,想拍好,並得到紅迷的廣泛認可,並不容易,稍有瑕疵都會被抓住不放,因為在很多紅迷眼中,紅樓夢是不容褻瀆的,更不能隨意改編。
  • 「小戲骨」演繹《紅樓夢》首部網絡電影,香菱晴雯成切口
    2月13日,封面新聞記者獲悉由潘禮平團隊與藝鑫文化聯合出品的網絡電影《紅樓夢之桃花詩社》,將於14日情人節當天與觀眾在線上見面,這也是《紅樓夢》首度被改編成網絡電影。《紅樓夢》的小說以及之前的影視作品,給人留下的印象大多是「慢慢的過生活」「風花雪月」的標籤。
  • 天真之人香菱
    小編的話  《紅樓夢》裡便有這麼一位可憐可愛的女子香菱。她本名甄英蓮,是姑蘇富人甄士隱的獨生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