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出身姑蘇望族甄氏,乳名"甄英蓮"。本應是金尊玉貴的名門千金,嫁一個門當戶對的良人,福祿一生。不料突遭變故,淪為可通買賣的"物品",飽受欺凌,命運不得自主,令人無限扼腕!
可她卻是紅樓女子中心思最純粹澄澈的存在。
她永遠願意以最大的善意看待每一個人,無論是被拐子拐賣、被薛蟠毒打、被夏金桂陷害,她都不曾心生怨憤,默默承受。或許有人認為太過聖母,軟弱可欺,可這正是她最難能可貴的一面。
甄家,是真正意義上的幸福家庭。父親甄士隱是個清正廉明的儒士,母親封氏是個溫婉賢淑的雅人,夫妻倆惺惺相惜,琴瑟相和,嬌憨可愛的小英蓮健康地成長,"生的粉妝玉琢,乖覺可喜"。三歲之前的每一天,對後來的香菱來說都是魂牽夢縈的單純和美好。
好景不長,原本象徵著團圓的元宵節,卻成為甄氏一家人終生的傷痛和夢魘。英蓮在燈會上被拐子帶走,甄士隱夫妻苦尋不著,一個痛極出家,一個哀極伶仃,好好的家庭支離破碎。
額間一顆美人痣的甄家女公子被拐子藏在僻靜處,吃不飽穿不暖,每日還要遭到毒打,漸漸淡忘了父母模樣和回家的路,明珠蒙塵,果真應憐。
豆蔻年華的小姑娘雖終日惶惶也難掩秀色,待價而沽。
家財頗豐的富二代馮淵見了她驚豔不已,欲將英蓮娶回家,從此修身養性安穩度日。英蓮暗地裡也心喜:"我今日罪孽可滿了",滿心以為終是要擺脫這不見天日的日子了。
可命運總是如此捉弄人,本以為柳暗花明,沒料到才出虎穴又入狼窩。
拐子黑心,背地裡又將英蓮賣給了金陵一霸的薛家,兩方爭執不下,呆霸王薛蟠有恃無恐打死馮淵,馮家求告未果,英蓮被判給家大勢大的薛蟠。
英蓮被薛蟠帶回家後,改名為"香菱"。薛姨媽為了約束兒子明著擺酒納妾,卻將她留在身邊當丫鬟使喚。之後香菱隨薛家人遠走金陵,從此與親人再無重逢之期,果真是應了那句"菱花空對雪絲絲"的讖語。
香菱的美貌天成,就連見慣了殊色的賈璉都不禁嘆息"那薛大傻子真真玷辱了他"。可那薛蟠自小就是個沾花惹草的性情,納了香菱沒多久就膩了,仍在外邊花天酒地,將香菱拋諸腦後。
這對香菱來說,卻是被拐賣之後的晦澀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她在大觀園這樣的人間仙境住著,跟著林姑娘寫詩作詞,與眾姑娘們聯句對賦,簪花弄草,好不悠閒!
身處輕鬆高雅的環境中,香菱的視界變得更加寬廣,她漸漸沉迷於那個脫離現實、理想的世界。
在那裡,沒有對親人的思念,沒有對伶仃的彷徨,沒有對現境的無奈,只有想像中那一幀幀瑰麗的畫面,這便是"香菱學詩"進入痴的境界了。
後來,薛蟠娶了連寶釵都招架不住的夏金桂,薛姨媽頭疼不已,香菱更是水深火熱。面對夏金桂層出不窮的刁難,陽謀磋磨、陰謀陷害,不僅改了名字作"秋菱",還挨了薛蟠不少的棍棒毆打。
薛蟠看上了夏金桂的陪嫁婢女寶蟾,勾搭間被香菱不慎撞見,薛蟠惱羞成怒踢打她,夏金桂趁機落井下石誣陷她,她有口難言。薛蟠狠勁兒上頭用門栓對著柔弱的香菱劈頭蓋臉一頓毒打,等薛姨媽和寶釵得信兒趕來,可憐的香菱已經奄奄一息了。
香菱的一生何其「應憐」,被拐賣、被爭搶、被掠奪、被玷辱、被遺棄、被陷害、被毆打,病倒在榻的香菱早失了求生的意志,任憑如何盡人事也不見好轉,昏昏沉沉間香魂歸故鄉。
香菱,是紅樓女兒中最先出場的一位,也是結局和境遇最悲慘的一位。不知生從何來,死往何處,不知生身父母、姓甚名誰,飄若浮萍,全無所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