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寶釵認為香菱呆,黛玉認為香菱聰明?有誰看懂了
香菱是薛蟠一眼看上,並為之縱使手下大打出手,打死馮淵,搶奪過來的。雖然是一個丫頭,也許是出身於書香門第之故,香菱天然對詩痴迷,甚至為作詩徹夜難眠……
《紅樓夢》中,被稱為呆的有好幾個,主要的是寶玉、呆霸王、香菱。這裡的呆已被作者賦予了特殊的含義,指的是執著、堅持自己的理念不動搖,與秦可卿的「淫"互相呼應。什麼理念呢?那就是反抗清朝廷的民族壓迫,恢復華夏主權。這是原則,是底線,絕不能變通。而薛寶釵則相反,為了攀附權勢,混跡上層,放棄民族尊嚴,有奶就是娘。她的祖父是為了保護香菱被清官府殺死的,然而,商女不知亡國恨,竟甘願去清廷當奴才,選什麼秀女。這是賈寶玉最厭棄她的原因。在寶釵眼裡,她的哥嫂、寶玉等都是認死理的人,不知道趨利避害,自然就認為他們呆。
在薛寶釵眼裡,香菱確實呆,因為寶釵的衡量標準,是對外待人接物,對內伺候主子,這兩方面,比起訓練有素、八面玲瓏的賈府丫頭們,的確是太呆了。而寶釵恰恰又是這方面的處世高手,香菱在她眼裡,做事當然益顯呆頭呆腦,不會察言觀色,見風使舵,很難討得主子歡心。當然,香菱之呆是與她的被拐賣的身世有關的,飽經坎坷與驚恐,不呆才怪!而林黛玉認為她聰明靈慧,為什麼兩人有這樣的分歧呢?我認為有以下原因:
第一,香菱作為薛家買來的丫頭,在封建社會,主僕分屬不同的階層,地位懸殊。薛寶釵有根深蒂固的等級思維,潛意識中認為香菱是自家丫頭,是粗笨的象徵,所以說她呆頭呆腦;而林黛玉顯然具有平等待人的開放思想,尊重香菱的好學及刻苦,所以誨人不倦,挖掘出了香菱的作詩潛力,自然看出了香菱的聰明。
第二,薛寶釵和林黛玉對女人的定位相異。薛寶釵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女人不要學什麼詩詞歌賦,只管學好家務做好針線活即可;而林黛玉崇尚個體的自我完善,是發展個人愛好興趣的自由,所以對好學的香菱,她一方面甘當老師,另一方面傾盡全力教香菱讀詩作詩。
第三,對香菱學詩,薛寶釵明顯是敷衍,而林黛玉則是盡職盡責,全力以赴教授。香菱初學寫的一首詩,寶釵明知不足,就是懶得幫她分析改進,只讓她給林黛玉看,而林黛玉顯然用心多了,認真指出不足……
最後的結果是:香菱寫出了讓大觀園詩社成員一致認可的好詩,證明了她並非呆頭呆腦,而是一身的聰明和才情!可惜的是,香菱的聰明,沒用在正途,沒能用聰明扭轉呆。如果把這份聰明勁用在日常生活中,何至於被夏金桂算計?
學寫詩固然好,但寫詩這種雅事,必須建立在穩定且富足的生活基礎上。香菱的命運如飄萍,又有什麼閒情逸緻去寫詩?這也是寶釵不肯教她寫詩的原因。世人不懂寶釵的太多了,總是用斷章取義和自己的短識去給她強加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