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為什麼學寫詩,為什麼能夠成功

2021-02-13 珍愛紅樓夢

文/曲徵

香菱,本名甄英蓮(諧音「真應憐」),是《紅樓夢》中第一個出場的女性人物,位於金陵十二釵副冊之首,原籍江蘇蘇州的姑蘇。系甄士隱獨女,一生坎坷崎嶇,命運多舛。四歲那年的元宵節,被家奴霍啟(諧音「禍起」)抱著看社火燈會,霍啟因要小解,便將英蓮放在一家門檻上坐著,待他小解完了來抱時,英蓮已被拐子拐走。拐子將其養大後,先賣給金陵公子馮淵(諧音「逢冤」),又悄悄的賣與薛家,被馮淵知道了,去找拿賣主,奪取丫頭,但是「呆霸王」薛蟠系金陵一霸,倚財仗勢,帶領眾豪奴將馮淵打死了。英蓮到了薛家,寶釵給她改名叫香菱。起初是薛姨媽丫鬟,後為薛蟠之妾。《紅樓夢》第四十八回,薛蟠外出做買賣,香菱便跟隨薛寶釵來到大觀園與寶釵一起居住,然後主動找林黛玉學習如何寫詩。

香菱為什麼學寫詩呢?一則,香菱之父甄士隱未出家前是本地望族,其人「稟性恬淡,不以功名為念,每日只以觀花修竹、酌酒飲詩為樂」,所以香菱幼年時對於書本詩詞耳濡目染,受過薰陶。二則,受薛寶釵的影響。儘管寶釵認為寫詩不比針線、紡織、刺繡、縫紉等女紅重要,但是寶釵畢竟也是一個才女,家裡肯定有詩詞書本,香菱說不定也會不時翻看。三則,大觀園是個比較開放寬鬆的場所,又是眾多文藝青年匯聚的地方,還成立了詩社,香菱想迅速融入其中,也想與各位文藝青年看齊,所以下決心學寫詩。

《紅樓夢》「香菱學詩」這段描寫,既突出了香菱的鑽研精神,也道出了把詩寫好的具體做法。這一點,對於今天想把詩和文章寫好的人們來說,仍有借鑑意義。

香菱學詩找的老師是林黛玉,真是選對了老師。林黛玉才華橫溢,聰慧出眾,其才識唯有薛寶釵可與之比肩。在三十八回大觀園詩社組織的「菊花詩」比賽中,林黛玉的《詠菊》奪得第一,可見其才情非同一般。香菱找林黛玉學習寫詩,可謂找對了人。有了精通詩歌的老師,剩下的就是遵從老師教誨,認真學習寫詩了。

林黛玉首先解除香菱對於寫詩的恐懼心理,「什麼難事,也值得去學!不過是起承轉合……」這其實是林黛玉在消除香菱學詩的恐懼心理,令其先放下包袱,輕裝上陣。如今的許多人害怕作詩寫文章,總認為寫詩寫文章是多麼難的事情,其實這種想法最要不得,「害怕」解決不了問題,反而增加自己的寫作壓力,對於提高寫作水平有害無益。所以要想寫出好詩、好文章,必須先從「不懼怕」開始。

之後,林黛玉要求香菱必須多讀。先讀熟《王摩詰全集》(也即《王維全集》)五言律一百首,揣摩透了之後,再讀一二百首老杜(杜甫)的七言律,然後再讀李青蓮(李白)的七言絕句一二百首,之後再把陶淵明、應(應瑒)、劉(劉楨,一說劉禹錫)、謝(謝靈運)、阮(阮籍)、庚(庚信)、鮑(鮑照)等人的一看。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林黛玉深知閱讀對於寫作的重要性,所以要求香菱必須要多讀、精讀、泛讀。

現實生活中,也有一些人想寫詩寫文章,在文學方面有點成就,但是總是寫不出東西,即使心有所想,也無法成文,原因之一便是讀得太少。不想閱讀,不願閱讀,不會閱讀,造成詞彙枯竭,駕馭文字能力太低,莫說文思泉湧,就是想把文章寫的文通字順都非常困難。

大量閱讀經典文字,不知不覺之中就會被薰陶,被浸潤,被指引,慢慢地就會發覺,許多精美的文字不經意間已經變成自己的語言風格,並不知不覺地從自己的筆端流淌出來。

閱讀很重要,但是寫作實踐同樣重要。只讀不寫,寫作水平同樣不會有很快提高。林黛玉要求香菱一邊讀一邊寫,不管是讀還是寫,香菱都表現出強烈的自主學習精神。林黛玉出了一個「月」的題目讓香菱作詩,香菱為寫詩茶飯不思,坐臥不寧,達到入迷的程度。寫出第一首詩,林老師說「措詞不雅」,她返回重寫。她連房也不入,只在池邊樹下或山石上坐著出神,認真推敲,來往的人都很詫異,李紈、寶釵、探春、寶玉都遠遠地瞧著她,寶釵笑道:「這人定是瘋了!昨夜嘟嘟噥噥直鬧到五更天才睡下……」寫出第二首,林老師還是不滿意,香菱並不氣餒,又搜腸刮肚,殫精竭慮,此時的她一心只在作詩上,聽了探春一句「菱姑娘,你閒閒吧」竟說「『閒』字錯了韻了」,引得大家一片笑聲。晚上三更上床五更才朦朧睡下,夢中笑道:「可是有了,難道這一首還不好?」早晨起來急忙將夢到的詩句寫下來交給林老師,大夥一看,新巧有意趣,確是好詩!夢中得詩,其創作欲望何等強烈。試問,現實生活中,有幾人能夠達到如此境界?

語不驚人死不休。沒有這樣的勇氣是不行的。有了這樣的勇氣,才能做到「文章不厭百回改」,也才能通過一遍又一遍地寫作實踐,來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現實中有些人,空有一腔作詩寫文章的宏遠志向,卻缺乏香菱那種孜孜不倦的讀寫精神,其結果當然作不出好詩,寫不出好文章。

 【作者簡介】曲徵,山東省濟南市長清第五中學高級教師。作品散見於《人民日報》《讀者》(校園版)《雜文選刊》《雜文月刊》《格言》《特別文摘》《詞刊》等上百家報刊;文章被編入《雜文集》《2012中國年度幽默作品》《2012年中國幽默作品精選》《2013中國年度雜文》《全國克服「四風」雜文大賽文選》《中文詩刊汶川大地震專輯》等文集。《齊魯晚報》副刊專欄作者。多家網站專欄作者。評論多次被電視臺新聞評論欄目採用。報紙特約評論員。多次獲獎。其幽默雜文詼諧辛辣、入木三分。詩歌短小精悍,意象豐滿,情思深遠。

期待您關注一下我們這個公眾號「珍愛紅樓夢」,喜歡就分享一下,或點個讚,點個在看。投稿郵箱:492889801@qq.com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寶釵認為香菱呆,黛玉認為香菱聰明?有誰看懂了
    為什麼寶釵認為香菱呆,黛玉認為香菱聰明?有誰看懂了香菱是薛蟠一眼看上,並為之縱使手下大打出手,打死馮淵,搶奪過來的。
  • 香菱為什麼學詩
    精華欲掩料應難——談香菱為什麼學詩香菱,對於整部《紅樓夢》來說,似乎算不上什麼重要人物。她拜黛玉為師,幾經失敗,終於成功,夢中得句,寫出了 「精華欲掩料應難,影自娟娟魄自寒」「博得嫦娥應借問,緣何不使永團圓」的精彩詩句,贏得眾人讚賞,被補為「海棠詩社」的社員。這樣一個情節的設計到底有什麼用意,是不是有些突兀了?這個香菱,她此前在榮國府的表現都很尋常,不過就是送送東西倒倒茶什麼的,憨而呆的性情,怎麼突然跟文學扯上了關係?
  • 痴香菱為寫詩種草,入海棠詩社,痴迷學作詩
    薛蟠剛一離開家,寶釵要香菱跟她一起進大觀園。香菱笑道:「好姑娘,你趁著這個工夫,教給我作詩罷。」 好可愛的女孩兒,這句話在心裡默默無數遍了吧。香菱痴迷學詩已經不是一日兩日了,每天只要得空,就跑進大觀園。香菱仰著小臉兒,可憐巴巴的眼神,敬慕和崇拜著大觀園的女孩兒們。香菱因詩生命輕盈豐滿,穿梭在梨香院和大觀園的香稜,眼睛是透亮的,空靈的。
  • 《紅樓夢》裡為什麼曹雪芹要安排香菱學詩?有何目的?
    但她居然能夠把所受到的傷害和痛苦忘得乾乾淨淨,的確是一個奇蹟。她受了那麼多的和一個爸爸媽媽乖寶寶像對待一個天使一樣的的待遇截然不同的生活經歷,居然忘記得乾乾淨淨真的就是一個奇蹟,香菱不可能是刻意去忘記的,只能說曹雪芹刻意的讓她忘記那些也可以說是地獄般的生活往事,因為對香菱來說忘記是最美好的快樂。
  • 蘇淺丨 為什麼寫詩?
    為什麼寫詩?在這個「為什麼」的後面,幾乎就是一個阿里巴巴的山洞,每一個人都會給出自己的寶貝。而我,最喜歡這個天使說:因為天使叫我寫。尤其對於詩歌寫作來說,我相信確有這樣一個天使,一個正確的,非凡的天使。天使讓我們來做的事當然是快樂的事。所以,寫詩就該是自然表達,絕不是為難自己。詩首先應該是自己的,出於自我內心不可抑止的訴求。
  • 宇智波佐助為什麼娶了春野櫻而不是香菱!
    大家看到兩個人的女兒戴眼鏡時一直懷疑是不是佐助和香菱生的女兒,結果在新一部的博人傳裡面說了是香菱送給他們女兒的禮物。那佐助最後為什麼沒有選擇香菱還是和小櫻在一起。先來說說我們的女主春野櫻,一般來說的最後女主應該是和男主在一起了,而這部火影裡面小櫻卻和男二佐助結婚了,真是不可思議。但是我覺得作者在一開始就寫好了他們的感情路線。
  • 香菱學詩,這原本應是她的日常
    如果不是因為薛蟠闖了禍,挨了打,遠走他鄉,香菱有機會進入大觀園,更學了寫詩,她的人生,又怎麼會擁有這真正屬於自己的快樂自在呢?香菱,幾乎是世間最悽慘的角色了。本是千金小姐,卻前事盡忘,被販子折磨多年,後又淪為一個小妾。無父無母,無愛無歡,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誰,這樣的人生,有何樂趣可言?好在香菱不是個心思敏感的,否則,每每午夜夢回,不知多少次淚水浸溼枕巾。
  • 郗曉波 | 香菱是個好學生
    香菱之所以能夠在那麼短的時間得詩歌三味,成為詩人,首先是和她本身的聰慧穎悟分不開的。黛玉曾誇讚香菱「是一個極聰敏伶俐的人」。這讓我們很容易就想起愛迪生那句被腰斬過的名言:「天才是1%的靈感加上99%的汗水,當然,沒有那1%的靈感,那99%的汗水也只不過是汗水而已!」香菱最令人羨慕的是天生就具有那1%的靈感。
  • 痴香菱學詩的時候,林黛玉堅決不讓香菱學陸遊,這有什麼原因
    ,那就是中間薛蟠不在家,她時常能進大觀園,然後就愛上了作詩,學作詩的那一段時光應該是香菱最開心的時光。而在這樣的美好的時光,陪她度過的不是薛寶釵,寶釵在看她學詩學到魔怔了之後就不願意教她,但是香菱還是找到了一個盡職的老師,這個老師就是林黛玉,林黛玉喜歡作詩,也喜歡願意學習的人,而她和香菱的關係一直都還很好,所以就很願意教香菱,而且她這個老師當的非常的認真,香菱也學習的非常認真,但是林黛玉卻一直不讓香菱學習陸遊的詩,她對香菱說,你們不知詩,見了淺的就愛,入了這個格局就再學不出來。
  • 和尚品紅樓:香菱為何學詩,嚮往大觀園,紅樓夢中誰最有詩人氣質
    香菱是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雖然命運坎坷,屢遭磨難,但是她一直保留純真的本性,在大觀園眾金釵中也沒有「泯然眾人矣」。特別是「香菱學詩」一回,更讓人見識到了香菱追求浪漫美好的努力與堅韌。香菱為何如此執著地學詩呢?為何像襲人、晴雯、乃至鴛鴦、平兒等從沒有動過學詩的念頭,反而是命運更為悲慘,看似也更為呆氣的香菱如此嚮往大觀園,嚮往寫詩呢?
  • 香菱學詩,為何不問寶釵,而捨近求遠勞煩林黛玉?
    《紅樓夢》中香菱學詩,走了一條捨近求遠的拜師之路。她身邊關係最為密切的薛寶釵,寫詩就是一把好手。同樣擅長寫詩,但林黛玉將詩歌視為重要的精神寄託,薛寶釵將詩歌貶為不入流的「興趣玩意兒」。香菱想學詩,自然更願意尋求林黛玉的幫助。第二點,林黛玉對香菱的雙向賞識。
  • 同樣誇獎香菱學詩,薛寶釵和賈寶玉的重點,完全跑向兩個極端
    她沒有順著寶玉的話頭誇獎香菱,反而藉機敲打賈寶玉:「你能夠像他這樣苦心就好了,學什麼有個不成的」。寶玉不答。薛寶釵素來愛敲打賈寶玉,愛想方設法激勵他好好讀「正經書」、努力考取功名,但往常她多是直接勸說,和湘雲將「經濟文章」等字眼掛在嘴上一個路數。
  • 香菱是怎麼死的?
    還有就是老爺最膝下無子僅有幾歲的英蓮那麼就是視為掌上明珠對吧,那麼看燈會人山人海為什麼不多叫一人跟隨,作為監護人也有重大責任。香菱被拐賣是人生的轉折點改變香菱一生的命運就是被人拐走,不僅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也改變了整個家庭的命運,所以說人販子是十惡不赦的人之敗類,就是在今天也依然讓很多家庭支離破碎。
  • 《紅樓夢》中寶釵明明可以救香菱出水火,為何始終沒有出手?
    這不是薛寶釵能夠左右的香菱,小時候叫甄英蓮,從這個名字上就註定的一生的命運「真應憐」。香菱也是作者很喜歡的角色,做為為數不多能夠進入金陵十二釵又副冊丫鬟之一。先看看香菱的判詞:根並荷花一莖香,平生遭際實堪傷。自從兩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鄉。
  • 香菱幼年被拐為何仍能識字?她身上一衣物暴露真實原因,太不堪了
    薛蟠這個家中的頂梁柱走了之後,香菱便跟隨薛寶釵前往大觀園。香菱是個好學的人,她不希望自己渾渾噩噩過一生,於是便請薛寶釵教導她。但是可惜的是,薛寶釵拒絕了,因為她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不願意給自己的哥哥身邊培養一個有文化的人。薛寶釵甚至覺得,香菱能夠跟隨自己進大觀園,已經是天大的福分了,沒有理由讓她學習詩詞歌賦。
  • 《紅樓夢》香菱:苦命女子卻對世界充滿了善意與深情
    香菱經曆命運的跌宕起伏,被拐子擄走並賣給薛家,從此以婢女妾侍的身份在薛家生存,但她始終葆有靈魂的高貴和純真。我認為這種品性是由於原生家庭的遺傳,甄士隱性情恬淡,不追求功名利祿,卻能夠在賈雨村貧寒之時接濟他而不求回報,是一個品性高潔之人,這與賈雨村後來遇到薛蟠之案而沒有挽救自己的恩人之女的小人行徑形成鮮明對比。
  • 賈寶玉和香菱之間的友誼:是大觀園裡的一抹亮色!
    秀麗溫婉的香菱香菱的命很苦。三歲時,她被可惡的人販子拐走了,從此就掉進了火坑裡。後來她遇到了一個真心喜歡她的男子,叫馮淵。可更大的災難還在後面,薛蟠的正妻夏金桂,是個兇狠毒辣的潑婦,她把香菱視為眼中釘、肉中刺,百般折磨她。可憐的香菱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但有一個人一直對她很關心,這個人就是賈寶玉!
  • 香菱為什麼患上「幹血症」?你看薛姨媽薛蟠母子二人,做了啥事?
    那麼,香菱年紀輕輕為什麼會得這個病症?原文對此交代的不清楚。推測主要有這樣幾點原因。第一,香菱小時候被拐走。拐子調教嚴苛。兒時受苦,多會傷及身體。加之沒有父母保養照顧,「五勞」之損在所難免。香菱「血分中有病」身體羸弱,就是由此而起。第二,「七傷」之「憂傷」。
  • 女兒在薛蟠生日聚會上的點菜暗示香菱與此人有染,鐵證如山
    相反,香菱更可疑。在香菱的生日寶玉生日那天,她「玷汙」穿著石榴裙,或者寶玉幫她穿上一條新裙子,讓薛姨媽看不到任何瑕疵,幫助香菱瞞天過海。石榴裙由「汙」製成,本身就很有想像力。你知道,香菱看起來像極像秦可卿,寶玉總是把秦可卿看作夢中情人。寶玉青春期第一次的對象是秦可卿。因為秦可卿不再位於秦可卿前面。
  • 香菱為何閉經?香菱的慘痛病歷,隱藏他對香菱做過的醜事
    其實就是閉經,也因為這個原因,做了薛蟠幾年的小妾,香菱始終未能懷孕。那她為什麼會得此病症,其實和薛蟠有很大的關係,和她悲慘的童年也有很大的關係。香菱自小便被人販子拐賣,作為一個被拐賣的孩子,尤其是女孩子,小時候營養不良,沒有好好保養可能就會有各種貧血的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