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誇獎香菱學詩,薛寶釵和賈寶玉的重點,完全跑向兩個極端

2020-12-23 閱讀後遺症

《紅樓夢》中香菱學詩,堪稱整本書中最著名的勵志故事。

她幼年被拐賣,少年被薛蟠所擄,身世悽涼、命運悲慘,但她絲毫不怨天尤人、不以淚洗面,反而活得積極、快樂、明媚,元氣滿滿、叫人讀之都心生愉悅和敬佩

她甚至在那對她「無用」的詩歌之中,找到了莫大的快樂和昂揚的價值感。

日夜痴心學詩,苦思冥想、幾乎瘋魔。

賈寶玉感慨,都可惜她這樣一個人卻俗了,如今這番學詩可見「天地致公」(沒有浪費才女)。

當時薛寶釵如何回答呢?

她沒有順著寶玉的話頭誇獎香菱,反而藉機敲打賈寶玉:「你能夠像他這樣苦心就好了,學什麼有個不成的」。

寶玉不答。

薛寶釵素來愛敲打賈寶玉,愛想方設法激勵他好好讀「正經書」、努力考取功名,但往常她多是直接勸說,和湘雲將「經濟文章」等字眼掛在嘴上一個路數。

這次,薛寶釵卻將的重點切換成了「學習的苦心」。

寶玉沒有當場發作,但默然不語。

這段對話的氛圍,非常微妙。

薛寶釵言語之間暴露她對賈寶玉真實的看法,她看不起寶玉頑劣、認為他不肯下功夫苦讀。

寶玉也無法將萬能的寶姐姐看成知己,他同樣覺得她不能理解自己至真至純的真性情。

最重要的是,寶玉恐怕會認為薛寶釵對香菱學詩的態度也是誤讀。

香菱學詩其實未必是苦學,而是痴,她痴心其中很快樂、醉心文字裡很享受

薛寶釵讚許的苦讀是什麼?

是縱使不喜歡,也要為了家族利益、為了榮華富貴而苦苦求學。

香菱是這樣嗎?

恐怕不是,至少不完全是。

學詩對香菱來說,沒有任何功利的現實層面的好處。

在她的生活處境中,決定她生活質量的有哪些人?

薛蟠,薛姨媽,薛寶釵。

她家那個薛大傻子,根本不懂欣賞詩,更不會因為她會寫詩就尊重她。

她家的婆婆薛姨媽,是非常功利的冷漠商人,不懂文字也不懂詩歌。

她家唯一懂詩的薛寶釵,卻秉持著「女子不該講究這些」的態度。

從功利的、世俗的角度來說,香菱學詩,不如費心學女紅、學烹飪、學任何一件有實際作用的手藝,學可以賺錢可以變現或者至少可以省錢的技藝。

但香菱偏偏學詩,她真心愛詩。

常人眼中瘋癲的苦,在她眼中卻都是甜。

所以,她才有動力這樣努力。

賈寶玉雖然懶,但卻很能理解這份發自真心的真性情

不喜歡的,他連多看一眼都覺得是浪費人生。

喜歡的,顛來倒去如痴如狂也不覺得苦。

這種真正由心出發、由興趣出發、由「熱愛」出發的感受,薛寶釵恐怕很難理解。

從某種程度上說,寶玉和薛寶釵對於香菱學詩的理解,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也都未必全面。

二人都從自己的三觀出發,給出了偏向性情和偏向努力的兩個最極端的解讀。

香菱內心真正的源動力,或許是這兩大因素的綜合體。

所以,同樣是讚許香菱學詩,薛寶釵和賈寶玉本質上的態度和觀點,實際上卻有著非常巨大的差異。

既然如此,薛寶釵為何又讓香菱學詩呢?

首先,香菱和薛寶釵不是小姐和丫頭的關係,而是小嫂子和小姑子的關係。縱使薛寶釵想要阻止,以她的身份也不適合做出類似舉動。

香菱雖然不是薛寶釵有身份的正經正房嫂子,但二人依舊是姑嫂關係、而非主僕關係。

當然,薛寶釵也樂得看香菱向黛玉學詩,並無明顯的阻止之意。

其次,薛寶釵欣賞香菱在過程中體現出的毅力。

香菱苦苦學詩是源自熱愛,被薛寶釵誤讀為她有苦心、她毅力驚人。

這份品質,薛寶釵很敬重。

所以雖然她言語中時常開玩笑,說「你本來就呆頭呆腦的,這樣一來更傻了」,實際上她對於香菱學詩卻是支持的、甚至是讚許且敬佩的。

再次,薛寶釵在小事上對身邊人寬厚。

學詩這件事情對於薛寶釵來說,和鬥花鬥草做手工一樣,都屬於無傷大雅的小愛好。

在不傷害誰的情況下,培養一些小愛好,這是薛寶釵認為很健康的方式。

她對身邊人素來寬厚,不會想要阻止香菱追求她唯一的愛好。

同樣是看待香菱學詩,寶玉和薛寶釵看見的,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

如此差異化的兩個人,因為家族聯姻要捆綁一輩子,這不幸福的苗頭很早就已經埋下了吧?

相關焦點

  • 細節之中見人品:香菱學詩,林黛玉傾力教學,薛寶釵卻嘲諷破壞
    香菱進入大觀園的第一件事就是想學作詩,而大觀園眾多姊妹,論詩才之高,當然是林黛玉和薛寶釵兩人,按理說薛寶釵與香菱朝夕相處,應該幫助其學詩,可薛寶釵雖然自己才華橫溢,但卻深受封建禮教的束縛,她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因此就不想教香菱學詩,且看原文:香菱笑道:「好姑娘!你趁著這個功夫,教給我作詩罷。」寶釵笑道:「我說你得隴望蜀呢!
  • 香菱學詩,為何不問寶釵,而捨近求遠勞煩林黛玉?
    《紅樓夢》中香菱學詩,走了一條捨近求遠的拜師之路。她身邊關係最為密切的薛寶釵,寫詩就是一把好手。這和她知曉畫畫門道、精於生意之道一樣,僅僅是一門技藝而已。同樣擅長寫詩,但林黛玉將詩歌視為重要的精神寄託,薛寶釵將詩歌貶為不入流的「興趣玩意兒」。香菱想學詩,自然更願意尋求林黛玉的幫助。
  • 薛寶釵為何不肯教香菱學詩?她對黛玉和湘雲說出了原因
    香菱,遺傳了父親甄士隱的「觀花修竹、酌酒吟詩」的雅致天性。曾經,她羨慕大觀園中的姑娘們,每天吟詩作對,吟風弄月的雅致生活,薛蟠的遠行,讓她也有了這樣的機會,有了《紅樓夢》中的「慕雅女雅集苦吟詩」。而這個機會,最初其實是薛寶釵給她的。薛寶釵對香菱,其實是頗有善意和關心的。
  • 香菱大觀園學詩,該是她生命中最美的時光吧?
    薛蟠走了,薛姨媽便吩咐香菱去她那屋裡睡。薛寶釵說: 媽有人作伴,不如叫香菱姐姐和我作伴去,我們園裡又空曠,夜長了,每夜做針線活,多一個人豈不更好?薛姨媽很高興地答應了。香菱便收拾了衾褥妝奩,搬進了大觀園裡的蘅蕪苑。寶釵對香菱說,我知道你羨慕這園子不是一日兩日的了,每來一趟都是慌慌張張的,如今索性住上一年,我也多個作伴的,你也遂了心願。
  • 《天真派:紅樓夢之桃花詩社》香菱學詩
    這部桃花詩社講了香菱的悲劇,但是同時也在講香菱努力追求自己嚮往的生活的精神。雖然小時候被拐走,但是有幸遇到薛姨媽和薛寶釵這等好人,可以保證溫飽。然後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薛寶釵讓她和她進入園子居住,香菱趁機讓寶釵教他作詩,可見香菱早就對作詩嚮往已久。
  • 紅樓夢:薛寶釵的結局,被香菱無意間道破
    在四十九回,林黛玉看著賈府中眾人都有親戚來走動,想起自己孤身一人,不免心中傷感,又掉下淚來,賈寶玉趕忙勸她。林黛玉說了一句令人心碎的話:「進來我只覺得心酸,眼淚恰像比往年少了些似的,心裡只管酸痛,眼淚卻不多。」這一句話,已經透漏出來,林黛玉「淚盡而逝」的日子,已經在漸漸逼近。那麼,僅次於林黛玉的薛寶釵,將來會有什麼樣的命運和結局呢?
  • 「茜雪」如何伏薛寶釵之死?請看香菱的石榴裙和寶釵的大紅襖
    香菱道:「好姐姐,你拿去不拘給那個妹妹罷。我有了這個,不要他了。」襲人道:「你倒大方的好。」香菱忙又萬福道謝,襲人拿了髒裙便走。細看之下我們發現關於這條石榴裙,有幾個重點:1:裙子是薛寶琴送的,而薛寶琴到來,拉開了【蘆雪庵聯句】的大幕,也就是說,這條裙子,和雪有關。
  • 說說紅樓夢裡,香菱為何要學詩
    歸屬薛家,生活是衣食無憂的,其小姑子薛寶釵還為其改名,即香菱,有「想憐」之意。在賈府裡尤其隨寶釵入駐大觀園,可謂香菱最為快樂的一段時光,不僅跟黛玉學詩,還與小戲子們鬥草。可惜好景不長,薛蟠迎娶了「妒婦」夏金桂。因忌憚寶釵香菱,其馬上將其改名秋菱,即「求憐」,從此陷入水深火熱中,最後竟被折磨致死。其次是與寶釵黛玉的關係。
  • 痴香菱學詩的時候,林黛玉堅決不讓香菱學陸遊,這有什麼原因
    痴香菱學詩的時候,林黛玉堅決不讓香菱學陸遊,這有什麼原因大家都知道,香菱原本不是一個丫鬟,是甄士隱的女兒,一個真正的千金小姐,但是偏偏人就像名字一樣的可憐,從小就被拐走,還只能給薛蟠那樣一個人做妾,後來還遇見了夏金桂那樣一個厲害的女主人,最後葬送了自己的性命,但是其實香菱還是有過開心的時光
  • 回憶錄:香菱學詩後有感
    讀香菱學詩後,很為香菱的學詩精神所感染。如果香菱幼時沒有遭遇拐賣,那她將是能與元迎探惜春等風流人物比肩的人物。真是太可惜了。這也給我們一個提醒:拐子從古至今都有,在熱鬧的地方,一定要看好自己的孩子。香菱進大觀園後,拜黛玉為師學詩。
  • 香菱為什麼學詩
    在紅樓夢的第一回和第五回通過癩頭跣腳僧預言和寶玉神遊太虛境道出了香菱的身世:癩頭跣腳僧曾對抱著英蓮(即香菱)的甄士隱念了四句言詞:慣養嬌生笑你痴,菱花空對雪澌澌。好防佳節元宵後, 便是煙消火滅時。香菱生命中最華彩的時刻應該是四十八回「濫情人情誤思遊藝,慕雅女雅集苦吟詩」,即我們熟知的「香菱學詩」部分。
  • 為什麼寶釵認為香菱呆,黛玉認為香菱聰明?有誰看懂了
    而薛寶釵則相反,為了攀附權勢,混跡上層,放棄民族尊嚴,有奶就是娘。她的祖父是為了保護香菱被清官府殺死的,然而,商女不知亡國恨,竟甘願去清廷當奴才,選什麼秀女。這是賈寶玉最厭棄她的原因。在寶釵眼裡,她的哥嫂、寶玉等都是認死理的人,不知道趨利避害,自然就認為他們呆。
  • 需要冒名頂替林黛玉嫁給賈寶玉,薛寶釵是高興、憤怒還是委屈?
    第一,薛寶釵終於如願以償,她喜極而泣。薛寶釵喜歡賈寶玉,她千方百計地努力要嫁給賈寶玉。為此,她不惜早早地來到寶玉房裡;不惜自降身份拉攏襲人;不惜在寶玉午睡時,坐在床邊給寶玉繡肚兜;不惜在滴翠亭嫁禍林黛玉……薛寶琴到來後,薛寶釵非常失落,她覺得自己和寶玉的婚姻很懸。
  • 紅樓夢:香菱在薛家過著什麼樣的日子?賈寶玉一句話洩露了真相
    她長得漂亮,周瑞家的說她「有東府裡小蓉大奶奶的品格」,而那位秦可卿,則兼具寶釵的嫵媚,黛玉的嫋娜,足以見得香菱的容貌,也是出類拔萃,數一數二的。香菱聰慧好學。雖然身為奴僕,卻著實羨慕賈府中那些終日裡可以吟詩作對的姑娘們,渴望著自己也能夠成為她們一樣的人物。薛蟠的遠行,給了香菱一個難得的際遇,她在大觀園中,得到了和黛玉學詩的機會。
  • 香菱年紀輕輕得幹血症,知道薛蟠做了什麼,薛姨媽大罵禽獸不如
    書中第四回,門子問香菱關於身世,香菱被打怕了什麼也不敢說。可見不僅過著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還過著非打即罵的日子。身體和精神都在飽受摧殘。後來被薛蟠買走,雖然當時一見香菱便立意買走,甚至為香菱打死人也在所不惜。然而薛蟠卻是個喜新厭舊的,又是男女通吃葷素不忌。對於香菱,他得了新鮮便丟開手。
  • 香菱學詩:香菱生活中唯一的美好回憶,悲情結局中的一點紅
    我們高中的時候學習這一節的時候,大多覺得這一節算是《紅樓夢》中比較無聊的一節,都是黛玉教給香菱學詩,然後香菱讀完黛玉推薦的詩集,在黛玉的指點下詩文一次比一次出色。但是細究起來,香菱學詩和其悲劇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了。
  • 和尚品紅樓:香菱為何學詩,嚮往大觀園,紅樓夢中誰最有詩人氣質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的題目中,提到香菱多用「呆」和「美」。而薛寶釵在評價香菱時也說「呆香菱之心苦」。可見,美、呆和苦是香菱性格和經歷的精妙概括。「苦」自然不用多說,前文已略述香菱命運之坎坷,她所遭受的苦難也是眾金釵中最多的一位。而其「美」卻少有人注意。其實,香菱是很美的。比如周瑞家的曾稱讚香菱說「倒好個模樣兒,竟有些象咱們東府裡蓉大奶奶的品格兒」。
  • 賈寶玉寧死不碰薛寶釵?她褪下麝香串時,賈寶玉的想法已暗示一切
    不過,由於林黛玉先一步進了榮國府,自幼和賈寶玉耳鬢廝磨,日久生情,反而始終未能俘獲表弟的垂青,總是處處晚了林妹妹一步。在曹雪芹筆下,林黛玉是絳珠仙草轉世,原本就是投胎報恩的。不過,儘管賈母曾有心讓雙玉聯璧,卻終究未能敵得過現實。林黛玉總是一副病病殃殃的模樣,仿佛一陣風便能吹倒,還總是醋意頻生,免不了惹得賈寶玉發狂,加之母親、父親相繼過世,自然成了無依無靠的浮萍。
  • 《紅樓夢》香菱學詩,遠方是詩,回憶也是詩
    說起《紅樓夢》裡香菱學詩,眼前便跳出一句話: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香菱是紅樓夢第一回出場的女孩,也是個苦命女孩。她五歲時被人販子拐走,受盡了拐子打罵威脅。「葫蘆案」一回,門子說,她本是拐子打怕了的,只說那拐子就是她親爹。那拐子為了多賺點銀子,竟將香菱連賣兩家,薛蟠為此打死了馮淵,香菱落到「呆霸王」薛蟠這裡,成了薛蟠的侍妾。
  • 香菱學詩,這原本應是她的日常
    但薛蟠本是個喜新厭舊的,沒多久,天仙般的香菱也被看得馬棚風般的了,而他更是不改吃喝嫖賭的紈絝習性,屢屢生事。作為一個失去新鮮感的妾室,香菱倍受冷落,她也並不抱怨或委屈,只是本份的過著日子。她雖然受盡苦難,卻不改骨子裡生來的清高和淡然,不會討好獻媚,更不會像秋桐或趙姨娘那樣的妾室,為了生計和情愛施展本領,千方百計地為自己爭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