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大觀園學詩,該是她生命中最美的時光吧?

2021-01-10 紅樓風採
香菱

一. 香菱入住大觀園

薛蟠跟著薛家的鋪內攬總張德輝出遠門做生意了,薛姨媽平時非常溺愛兒子薛蟠,她很不舍的。

寶釵勸慰母親: 這麼大人了,若怕他不知世路,出不得門,幹不得事,今年關在家裡,明年還是這個樣……只怕比在家裡省了事,也未可知。

薛蟠走了,薛姨媽便吩咐香菱去她那屋裡睡。

薛寶釵說: 媽有人作伴,不如叫香菱姐姐和我作伴去,我們園裡又空曠,夜長了,每夜做針線活,多一個人豈不更好?薛姨媽很高興地答應了。

香菱便收拾了衾褥妝奩,搬進了大觀園裡的蘅蕪苑。

寶釵對香菱說,我知道你羨慕這園子不是一日兩日的了,每來一趟都是慌慌張張的,如今索性住上一年,我也多個作伴的,你也遂了心願。

香菱便央求薛寶釵教她作詩。

香菱

薛寶釵說,你得隴望蜀了吧,你剛剛進來這園子,得去賈母那兒,還有各處姊妹那兒打個招呼,才是正經事呢!

香菱是個很清純可愛的女孩子,雖然寶釵不肯教她學詩,但她一點也不生氣,聽從薛寶釵的話,挨家挨戶的與長輩們、姊妹們打了招呼,最後來到了林黛玉的瀟湘館。

香菱知道林黛玉非比尋常,具有一流詩才,況且黛玉見到她住進來也非常歡喜,香菱便笑著對黛玉說,我這一進來,也得了空,好歹教我作詩就是我的造化了。

黛玉笑道,想跟我學作詩,得拜我為師。香菱非常高興的應允了。

香菱雖然命苦,年幼時就被拐子賣了好幾次,但她是甄士隱的女兒,甄士隱也算是名門望族,性情賢淑,深明禮儀,喜歡酌酒吟詩,觀花修竹,是神仙一流的人品。

甄士隱和甄英蓮

這香菱原名就叫甄英蓮,自幼便是苦命的女娃,被癩頭跛足的仙僧判定為有命無運、累及爹娘之物,英蓮諧音應憐,她是很可憐的一個女孩子,她悲苦短暫的一生,也是令人無限唏噓……

然而,香菱骨子裡淌著甄士隱的血液,所以也繼承了甄士隱神仙一流的品格,著實有大家閨秀之氣度與風範,雖然命途多舛,落魄至此,但骨子裡與生俱來的東西自然也是無法泯滅的。

二.香菱刻苦學詩

香菱學詩

林黛玉看到香菱是真心實意想學詩,便把李白、杜甫、陶淵明等等詩人的詩集都拿出來給香菱去看。

香菱拿了詩,回到蘅蕪苑中,什麼也不管什麼也不顧了,一門心思在燈下一首一首的讀起來。

次日,香菱便去黛玉那裡與她交流心得體會,什麼「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什麼「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青」,還有「渡頭餘落日,墟裡上孤煙」等等詩句,向黛玉請教,與黛玉共同探討。

香菱和黛玉探討古詩

探春與寶玉也來了,叫香菱入詩社,香菱便說,何苦打趣我,不過是羨慕你們學著玩罷了。

黛玉便說,誰不是玩呢!若是我們認真作詩,出來這園子,把人的牙都笑掉了。

香菱拿出自己的詩讓黛玉評判,黛玉說她措詞不雅,叫她不要被束縛,放開膽子去寫便是。

香菱聽後,便出去了,一會兒在池邊樹下苦思,一會兒又在山石上冥想,或者又在蹲在地上摳土。

一會兒皺眉,一會兒又眉開眼笑。

香菱學詩

李紈、探春、寶玉、寶釵等等遠遠地站在山坡上看到這一幕,笑話那香菱學詩學傻了。

寶釵笑道,這個人定要瘋了,夜裡嘟嘟噥噥,直鬧到五更天才睡下,沒一頓飯功夫,天就亮了,她忙忙碌碌梳了頭,就去找黛玉。這會子可能沒作好,又另外去作了吧?

好不容易作好了詩,香菱又拿去給黛玉等人看,這次又是乘興而去敗興而歸,又沒作好,香菱還不死心,又苦苦思索起來。

香菱學詩

各自散了之後,香菱又對著燈出神,直到五更才朦朧睡去。天亮了,寶釵看她睡的那麼熟,沒忍心叫她。

忽然聽見香菱從夢中笑道: 可是有了,難道這一首還不好?

寶釵又是覺得可嘆又是覺得可笑。

香菱便急忙起了床,把夢中得到的八句詩趕緊抄寫下來,省的再忘了呢!

脂硯齋批曰: 一部大書起是夢,寶玉情是夢,賈瑞淫是夢,秦之家計長策又是夢,今作詩也是夢,一併風月鑑亦從夢中所有,故《紅樓夢》也……

有時,夢中就會靈感突發,平時得不到的,夢中卻得到了,人生就是這樣玄妙!所謂人生如夢,夢如人生,真的如此啊!

香菱

香菱一生命運悽慘、悲苦,讓人扼腕嘆息。

但香菱清純可愛,善良單純,無論在什麼環境下,從不怨天尤人,她學詩那麼刻苦,堪稱學霸級別了!也著實令人欽佩不已……

大觀園裡學詩的這一段,應該是她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吧?

相關焦點

  • 香菱學詩,這原本應是她的日常
    這一席話雖是閒話,卻可以看出,也在香菱心中放了好些時候了。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願望,有人爭寵,有人逐利,有人貪圖玩耍,而浮萍一般的香菱,她心心念念的,卻是讀書學詩。作為一個姨娘,她的這個想法很別致,也許來自於生來的書卷氣息,也許是因為見到了大觀園裡的女孩們舞文弄墨,也受到了感染。香菱其實是聰明的。她一開始就選擇將心事告訴黛玉。
  • 香菱為什麼學詩
    這樣的過去夠黑暗了吧。可我們看到的香菱在夏金桂沒有粉墨登場之前經常是「笑嘻嘻」的。當然,這不是因為薛蟠對她有多好,薛蟠,本就是一個粗俗無知,荒淫無度,得新厭舊的人。他哪能對香菱有什麼善待呢?對香菱來說,誰買下了她,誰就是她的救世主。縱然不曾得到珍愛和善待,她也必須好好服從新的主人。
  • 和尚品紅樓:香菱為何學詩,嚮往大觀園,紅樓夢中誰最有詩人氣質
    香菱是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雖然命運坎坷,屢遭磨難,但是她一直保留純真的本性,在大觀園眾金釵中也沒有「泯然眾人矣」。特別是「香菱學詩」一回,更讓人見識到了香菱追求浪漫美好的努力與堅韌。香菱為何如此執著地學詩呢?為何像襲人、晴雯、乃至鴛鴦、平兒等從沒有動過學詩的念頭,反而是命運更為悲慘,看似也更為呆氣的香菱如此嚮往大觀園,嚮往寫詩呢?
  • 香菱學詩:香菱生活中唯一的美好回憶,悲情結局中的一點紅
    陸機的《文賦》曾寫過「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在《紅樓夢》中不乏緣情賦詩的情節,但是其中有一節,雖然作者著墨不多,但是對於揭示人物命運卻有很重要的作用,那便是「香菱學詩」。我們高中的時候學習這一節的時候,大多覺得這一節算是《紅樓夢》中比較無聊的一節,都是黛玉教給香菱學詩,然後香菱讀完黛玉推薦的詩集,在黛玉的指點下詩文一次比一次出色。但是細究起來,香菱學詩和其悲劇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了。
  • 說說紅樓夢裡,香菱為何要學詩
    歸屬薛家,生活是衣食無憂的,其小姑子薛寶釵還為其改名,即香菱,有「想憐」之意。在賈府裡尤其隨寶釵入駐大觀園,可謂香菱最為快樂的一段時光,不僅跟黛玉學詩,還與小戲子們鬥草。可惜好景不長,薛蟠迎娶了「妒婦」夏金桂。因忌憚寶釵香菱,其馬上將其改名秋菱,即「求憐」,從此陷入水深火熱中,最後竟被折磨致死。其次是與寶釵黛玉的關係。
  • 薛寶釵為何不肯教香菱學詩?她對黛玉和湘雲說出了原因
    香菱是《紅樓夢》中最苦命的女子。從三四歲時被拐子拐走,她幾乎就沒有過一天好日子。被拐子打罵,被薛蟠收房,被夏金桂折磨,直到「致使香魂返故鄉」。不幸的香菱,人生中也有一段難得的、短暫的幸福時光。那就是她在大觀園中,跟著黛玉學詩的時光。
  • 回憶錄:香菱學詩後有感
    讀香菱學詩後,很為香菱的學詩精神所感染。如果香菱幼時沒有遭遇拐賣,那她將是能與元迎探惜春等風流人物比肩的人物。真是太可惜了。這也給我們一個提醒:拐子從古至今都有,在熱鬧的地方,一定要看好自己的孩子。香菱進大觀園後,拜黛玉為師學詩。
  • 痴香菱學詩的時候,林黛玉堅決不讓香菱學陸遊,這有什麼原因
    痴香菱學詩的時候,林黛玉堅決不讓香菱學陸遊,這有什麼原因大家都知道,香菱原本不是一個丫鬟,是甄士隱的女兒,一個真正的千金小姐,但是偏偏人就像名字一樣的可憐,從小就被拐走,還只能給薛蟠那樣一個人做妾,後來還遇見了夏金桂那樣一個厲害的女主人,最後葬送了自己的性命,但是其實香菱還是有過開心的時光
  • 細節之中見人品:香菱學詩,林黛玉傾力教學,薛寶釵卻嘲諷破壞
    香菱進入大觀園的第一件事就是想學作詩,而大觀園眾多姊妹,論詩才之高,當然是林黛玉和薛寶釵兩人,按理說薛寶釵與香菱朝夕相處,應該幫助其學詩,可薛寶釵雖然自己才華橫溢,但卻深受封建禮教的束縛,她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因此就不想教香菱學詩,且看原文:香菱笑道:「好姑娘!你趁著這個功夫,教給我作詩罷。」寶釵笑道:「我說你得隴望蜀呢!
  • 《紅樓夢》香菱學詩,遠方是詩,回憶也是詩
    說起《紅樓夢》裡香菱學詩,眼前便跳出一句話: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香菱是紅樓夢第一回出場的女孩,也是個苦命女孩。她五歲時被人販子拐走,受盡了拐子打罵威脅。「葫蘆案」一回,門子說,她本是拐子打怕了的,只說那拐子就是她親爹。那拐子為了多賺點銀子,竟將香菱連賣兩家,薛蟠為此打死了馮淵,香菱落到「呆霸王」薛蟠這裡,成了薛蟠的侍妾。
  • 紅樓夢十大名場面:黛玉葬花驚豔,寶釵撲蝶引爭議,香菱學詩勵志
    「鴛鴦拒婚」,在《紅樓夢》中是一個比較經典的名場面,但因為鴛鴦只是一個小丫鬟,看《紅樓夢》的人對她關注不多,導致「鴛鴦拒婚」的知名度相對較低。第八名:香菱學詩香菱是《紅樓夢》中第一個出場的重要角色,基本貫穿了整個《紅樓夢》,她在劇中戲份不少,最有名的就是「香菱學詩」。
  • 《紅樓夢》|跟黛玉學詩是香菱的幸福時光嗎?不,她的幸福來自與薛蟠的恩愛
    作為紅樓中「有命無運」的代表,香菱短暫的人生有過兩次大起大落。而且,這兩次大起大落,都不是她自己造成的,都是命運送給她的,所以她是「真應憐」。第一次大起,就是投胎投得好,生在望族,還是家中獨女,被父母視為掌上明珠。
  • 香菱學詩,為何不問寶釵,而捨近求遠勞煩林黛玉?
    《紅樓夢》中香菱學詩,走了一條捨近求遠的拜師之路。她身邊關係最為密切的薛寶釵,寫詩就是一把好手。第二點,林黛玉對香菱的雙向賞識。林黛玉素來有孤高之名,時常被誤會不好溝通、不好接觸。其實並非如此,她只是對眾人深陷紅塵名利中虛榮又做作的種種寒暄、無甚興趣。從本質上來說,她是一個非常良善好相處的人。
  • 同樣誇獎香菱學詩,薛寶釵和賈寶玉的重點,完全跑向兩個極端
    《紅樓夢》中香菱學詩,堪稱整本書中最著名的勵志故事。她幼年被拐賣,少年被薛蟠所擄,身世悽涼、命運悲慘,但她絲毫不怨天尤人、不以淚洗面,反而活得積極、快樂、明媚,元氣滿滿、叫人讀之都心生愉悅和敬佩。學詩對香菱來說,沒有任何功利的現實層面的好處。在她的生活處境中,決定她生活質量的有哪些人?薛蟠,薛姨媽,薛寶釵。她家那個薛大傻子,根本不懂欣賞詩,更不會因為她會寫詩就尊重她。
  • 痴香菱為寫詩種草,入海棠詩社,痴迷學作詩
    薛蟠剛一離開家,寶釵要香菱跟她一起進大觀園。香菱笑道:「好姑娘,你趁著這個工夫,教給我作詩罷。」 好可愛的女孩兒,這句話在心裡默默無數遍了吧。香菱痴迷學詩已經不是一日兩日了,每天只要得空,就跑進大觀園。香菱仰著小臉兒,可憐巴巴的眼神,敬慕和崇拜著大觀園的女孩兒們。香菱因詩生命輕盈豐滿,穿梭在梨香院和大觀園的香稜,眼睛是透亮的,空靈的。
  • 香菱懷孕、妙玉發情,是《紅樓夢》續寫中的大敗筆
    大觀園是個相對潔淨、美好的地方,倒顯得「外面」的環境陰暗汙濁了。香菱隨薛寶釵來到這裡,像是找到了新大陸。寶玉、黛玉、探春等人雖然是她眼裡的「貴族」,但都對她挺友好。 她是嚮往美好的生活的,因此,會想著去學詩。詩歌是「上層建築」,是精神追求,香菱也算是「腳踩泥巴,仰望星空」了。 入園前,儘管家務繁忙,她依然堅持忙中「偷空兒」讀幾首詩;入園後,她聽黛玉講詩,悟性非常好。
  • 紅樓夢:香菱的詩和薛蟠的遠方
    不管娶了夏金桂之後,薛蟠如何再一次凌辱香菱,但在其外出遊藝的大半年時間裡,不僅他自己有所收穫和成長,他的外出也為香菱創造了一生中最難得的幸福時光。香菱的詩意:入園學詩,詩意生活,那一束短暫的幸福之光自從三歲那年被拐賣,香菱的一生都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但她畢竟是甄士隱之女,長大後的她,似乎繼承了母親封氏「情性賢淑,深明禮義」的品性,並遺傳了父親「稟性恬淡,不以功名為念……每日只以觀花修竹,酌酒吟詩為樂」的人品。
  • 《紅樓夢》的神奇結構,香菱為何好人無好報?人只有美好無法存活
    不還是愛的是其中的文化生活,寶釵真是看出香菱這個願望,將她帶進大觀園,給了她這個機會,怎麼能說寶釵反對香菱學詩呢?寶釵笑著說:「我說你『得隴望蜀』呢」,是真說香菱得寸進尺?這怎麼可能!黛玉教香菱學詩,一是香菱跟她一般單純,她與香菱相處不累,她有一肚子話,平時不知該對誰說,遇上香菱這個傻白甜,就突突突開起了機關槍;二是黛玉骨子裡有個好為人師性子,她自幼在家的人際關係極為簡單,一個是與父母的關係,一個是與賈雨村的師徒關係,沒有與同輩姐妹相處,到了賈家也不是很適應,跟誰都不親。遇上香菱肯求教,她就高興了,也不管合適不合適,先定下師徒名分。
  • 香菱:從雲端墜入深淵的千金小姐
    我們也許無法想像,在拐子手中的那十年,香菱是怎麼過來的,原文說她是被拐子打怕了的,不敢說出自己的父母故鄉,只認拐子是她親生父親。別人一問,她只有不斷地哭泣。一個三四歲的小女孩,本該在父母身邊享受錦衣玉食的生活,卻在拐子的打罵中生活了整整十年。這十年中,她吃了多少苦?誰又說得清呢?
  • 永遠的經典 - 87版《紅樓夢》之香菱
    香菱,是金陵十二釵副冊的女子,卻是整部劇中最先出場的人物,也是相當重要的一個人物,排行金陵十二釵副冊第一位。曹雪芹對她的判詞是:根並荷花一莖香,平生遭際實堪傷。香菱剛出場時還是三歲的小兒女,到後來大觀園諸芳流散,我們看到了她一生的跨度。而她的一生,也暗含了整個家族由盛而衰的過程。林黛玉進京和薛寶釵進京都跟賈雨村有關,而賈雨村進京趕考最後科舉中榜是甄士隱資助的路費,甄士隱的女兒就是英蓮,也就是香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