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原名甄英蓮,是姑蘇名士甄士隱的獨女,三歲時被人販子拐去,從此開始了不幸的人生。
剛剛長成的香菱,被黑心的人販子同時賣給兩家,引發一樁命案。而呆霸王薛蟠貪圖美貌,搶了香菱,與母親、妹妹等一大家子浩浩蕩蕩投奔賈府而來。
香菱的外表是極令人驚豔的,要不薛蟠也不會一定要弄她到手,而初來時,周瑞家的還特意問她家鄉父母之類的話,連賈璉這個風月慣手都稱她標緻。香菱的美,有些秦可卿的品格,生得嫋娜風流,不是庸脂俗粉。
而香菱的性格,並沒有太大的特點。也許是早年被人販子打罵虐待,她也是逆來順受,從不反抗,在別人看來她就是呆呆的。認命,也許早已烙入了她的心底。家鄉父母,從前的事記不記得又能如何呢?
她生得溫柔恬靜,楚楚動人,連薛姨媽都看不過,覺得自己兒子是玷汙了人家姑娘,因此特地擺了酒席,是過了明路的妾室。對於一個身份來歷都模糊的女孩來說,這也算是莫大的榮耀了。
但薛蟠本是個喜新厭舊的,沒多久,天仙般的香菱也被看得馬棚風般的了,而他更是不改吃喝嫖賭的紈絝習性,屢屢生事。
作為一個失去新鮮感的妾室,香菱倍受冷落,她也並不抱怨或委屈,只是本份的過著日子。她雖然受盡苦難,卻不改骨子裡生來的清高和淡然,不會討好獻媚,更不會像秋桐或趙姨娘那樣的妾室,為了生計和情愛施展本領,千方百計地為自己爭取。貌似男人都更喜歡潑辣野性的女子,如後來的夏金桂和寶蟾。
如果不是因為薛蟠闖了禍,挨了打,遠走他鄉,香菱有機會進入大觀園,更學了寫詩,她的人生,又怎麼會擁有這真正屬於自己的快樂自在呢?
香菱,幾乎是世間最悽慘的角色了。本是千金小姐,卻前事盡忘,被販子折磨多年,後又淪為一個小妾。無父無母,無愛無歡,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誰,這樣的人生,有何樂趣可言?好在香菱不是個心思敏感的,否則,每每午夜夢回,不知多少次淚水浸溼枕巾。變得麻木,也許生存下來,最好的自我保護方式。
薛蟠走後,寶釵將香菱帶進了大觀園。這一來,香菱可就自由得多了,可以隨意走動,也能和其他姊妹來往交流。她首先去了瀟湘館,黛玉見是香菱,也歡喜得很。香菱找黛玉做什麼?她笑著說出想要學做詩的心願,想多向黛玉請教。
這一席話雖是閒話,卻可以看出,也在香菱心中放了好些時候了。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願望,有人爭寵,有人逐利,有人貪圖玩耍,而浮萍一般的香菱,她心心念念的,卻是讀書學詩。作為一個姨娘,她的這個想法很別致,也許來自於生來的書卷氣息,也許是因為見到了大觀園裡的女孩們舞文弄墨,也受到了感染。
香菱其實是聰明的。她一開始就選擇將心事告訴黛玉。她明白,寶釵雖有才,但其更信奉的是,女子無才便是德,覺得那些不是正經事。而黛玉不一樣,黛玉愛詩愛到了骨子裡,寫詩對她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從這一點來說,她們屬於一類人。
果然,黛玉爽快答應,做香菱的老師,並且開始為她講解,說不過是起承轉合之類。香菱笑道,怪道自己常弄一本舊詩偷看,看得似懂非懂的。
原來,香菱不僅一直有這個想法,她還這樣做了,不知從哪裡找來一本舊詩,得空了便看。她沒有書房,也沒有學詩的條件,可是骨子裡的熱愛,讓她想方設法地接近,這樣的執著,也是一種她唯一的痴了。被拐後的顛沛流離,並沒有切斷她的精神之源。是什麼花,終究會開出什麼花。
大觀園裡,雖是人人會寫詩,但真正愛詩的,除了黛玉,第二怕就是香菱了。
得到黛玉親自指點的香菱,十分珍惜這樣的機會,不僅認真聽,更是嚴格執行。拿著黛玉給她的詩,在燈下一首一首地讀起來。連寶釵催她睡覺,都顧不上了。
如此的勤奮,自然進步飛速。沒多久,就能說出詩裡的意境,並且開始作詩,弄得茶飯無心,坐臥不定。寶釵見了,說香菱本來呆頭呆腦的,如此更呆了。寶釵哪裡懂得,香菱沉浸其中的樂趣!而除了這為數不多的樂趣,香菱的人生,可還有什麼是能自主的?
為了作一首關於月亮的詩,香菱絞盡腦汁,煞費心思,先作了一首,未得到認可。她更加投入了進去,連房都不回,只在池邊樹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上摳土,來往的人都詫異。
香菱學詩,就像走火入魔了一般,苦苦覓佳句。這在別人眼裡,覺得太不可思議了。他們不理解這樣的行為,這樣煞有介事地學詩,有什麼用呢?便是大家小姐,也不過認得兩個字就可以了。而香菱卻趁著薛蟠遠走他鄉,完全換了一種生活。
真正理解香菱的,除了黛玉,也就是寶玉了。他笑道:「這正是『人傑地靈』,老天生人再不虛賦情性的。我們成日嘆說可惜他這麼個人竟俗了,誰知到底有今日。可見天地至公。」寶玉的話,是讚美香菱的靈氣,發自內心地為她感到高興。而香菱的苦命,可有誰細思過?連她自己,都喪失了那種能力。
香菱接連兩首詩都被指出不足,她更沒日沒夜牽掛著此事。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竟在夢中得了八句。眾人都贊不錯,還說可以入社了。香菱還不信,怕別人哄自己,還只管問黛玉寶釵等。
開心學詩的香菱,得到了真正的快樂,也有了成就感。這也是她人生中最開心的一段時光,大觀園也成了她暫時的桃花源。縱然命運不能自主,但詩書卻儼然成了她的精神食糧。
每每看到這裡,既佩服香菱勤奮致學,終有所成,又十分心酸。這原本應是香菱的日常啊!她的生命,本應該充滿詩情畫意,而不是一波又一波的磨難!
香菱出自大戶甄家,父親甄士隱是清高飽學之士,不追求功名利祿,生活的內容就是觀花修竹,酌酒吟詩,是神仙一流人品。其妻封氏,情性賢淑,深明禮義。假如香菱未被拐賣,還是甄英蓮,承歡父母膝下,該是多好!
她應該也會像黛玉一樣,受書香世家的影響,寫得一手好詩,凡事也有著自己的見解。她應該也如賈府三春一樣,生活裡充滿琴棋書畫的藝術氣息,無論是想寫詩,還是學別的,愛女深切的士隱夫婦一定都會儘量滿足。
命運無意中的玩笑,讓香菱的人生面目全非了。她只能是一個沒有自我,沒有前途的妾室。然而相較於學詩的痴與執著,香菱對於現實,人性的鈍感,又讓人心疼。她始終有著一股天真氣息,把人性想得太好。
在這一點上,她和甄士隱倒也是十足相似。甄士隱資助出了白眼狼賈雨村,而香菱在薛蟠將娶妻時,居然還心中盼望,自以為又多了一個寫詩之人,可以加入她們了。連寶玉都為她擔憂,她卻覺得寶玉不自重。真是讓人無奈。
香菱這樣的恬淡純真,可惜沒有永遠的大觀園來庇護她。跟黛玉學詩的日子,是她最大的快樂,卻也是最後的快樂。那些詩書,也許是唯一能將她遙遠身世連接起來的事物,也許她還模糊記得,幼年懵懂時,父親依稀念過的詩句,在她的潛意識中,是說不出的親切溫暖。
青春正好的香菱,沒有愛情,沒有明天和過去。更可怕的是,悍婦夏金桂的到來,很快令她受盡折磨,再無寧日。
香菱,如花一般美好,被夏金桂主僕迫害,被薛蟠暴打,甚至差點被薛姨媽再次發賣。無論別人如何傷害她,她只能哭泣傷心,在薛姨媽說出那樣的話後,更如驚弓之鳥,如大限將至,不顧一切痛哭哀求。如果不是寶釵求情,可能她又會落入販子之手,再次經歷被出售,被踐踏的噩夢。
而她再也禁不住命運的無情摧折,悲傷憂懼,身體也垮了的她,不久就香消玉殞,如秋日菱花,屢遭風霜,散盡了最後一縷清香,枯死他鄉。
最後陪伴她的,有什麼呢?她最後想起來的,是那些帶給她快樂時光的詩,還是早已記不得的父母?閉上眼睛,世界就徹底黑了下來,而她的人生,早已沒了光明。
作者:阿五,本文為少讀紅樓原創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