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紅樓:世人都道香菱痴,其實她的生命智慧你們都不懂

2021-01-13 博書

如果要在古典小說《紅樓夢》中評出一個最單純的人物,那我想這稱號非香菱莫屬。《紅樓夢》作為一本世情小說,其中塑造的大部分人物以及設計的場景矛盾體都滲透著作者對人性的洞察。

這樣一本奇書,無時無刻不在向人們呈現何為「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紅樓夢》所述雖閨閣之事,但是所傳達之理無不站在人性和社會的高度。

故事發生在侯門公府,雖然不在社會,卻是另一個江湖。作者以「窺一斑而知全豹」的手法為我們撕開社會最殘酷的一角。

這些作者塑造的紅樓兒女們,他們透過自己的視角,看著身邊迥異的世界,在繁雜的小社會中小心翼翼地經營各自的人生。

香菱在這樣一個小社會中的存在相當奇特。她的一生經歷了諸多磨難,但是,無論何時何地,她都能秉持著一份孩童般的天真。當然,這般美好的純粹也在同時預設了她的人生結局。

無論是書中之人,還是眾多讀者們,人們對香菱的評價大多是「呆香菱」、「痴香菱」,我們往往認為,若非她的痴與呆,她的命運斷不會有如此濃墨重彩的悲傷。

但是,我卻認為正是香菱的「痴」與「呆」讓她活出了最真實的自我。若非她秉持這樣一份天真與不世故,她的人生定要少卻幾米陽光。

香菱的身世

香菱本名甄英蓮,乃甄士隱之女,是第一位出場的紅樓女子,也是作者筆下極具悲劇色彩的薄命女。

對於香菱真實的一生,普通人用放大鏡去看待,充斥著無限心酸與磨難。

在作者的筆下,香菱的一生是被命運作弄的一生。她原本出身富貴,父親甄士隱嚴正清廉,樂善好施;母親封氏賢良淑德、深明大義。如果她不出意外,平安長大,必然出落成一個知書達理的富家千金。

但是命運給她的劇本裡已經早早註明,她只能是一個「有命無運,累及爹娘」的苦命丫頭。

四歲那年,在萬家歡慶的元宵佳節,因家中僕人的疏忽,她不幸被拐子拐走,此後不久,家中接連遭難,發生巨變。她自此一生,不知家在何方。

拐子為另她改頭換面,便喚她香菱,這個名字也為她之後的人生悲劇埋下了伏筆。香菱的人生就此發生轉折,像極了一朵離了根莖,四處飄零的菱花。

被拐走那年,香菱尚且年幼,只好對那拐子認賊作父。在十二三歲的豆蔻之際,那拐子見她頗有姿色,又將她賣與當地鄉紳之子——馮淵。

對香菱而言,這其實是改變命運的一大轉機。因那馮淵真心愛她,又兼同她白首之心。只恨那拐子貪得無厭,轉手又將她賣與薛蟠。適逢薛霸王又是個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紈絝子弟,他為強搶香菱,便命底下的人三兩下打死了馮淵。

香菱就這樣陰差陽錯地被薛蟠霸佔,入了賈府。可恨的是,薛蟠不過是個「三分鐘熱度」的主,香菱嫁入不久後,薛蟠過了新鮮勁,便開始對她置之不理。好在香菱的模樣性情頗合薛姨媽的心意,薛姨媽便將她正式收入房中。

香菱的命運悲劇

只是薛姨媽的看重並未能改變香菱的天真性格。香菱還是不問家務,一如既往地沉醉在自己安逸的小世界裡。

香菱不曾想過自己的身份有任何危險,她的世界裡沒有居安思危的意識,以及保全自我的先見,她還是沉溺於自己童真的小世界,終日熱衷同丫鬟們嬉鬧,時不時逛個大觀園。

安逸的生活讓她忘卻了自己的命運之悲。在她的世界裡,沒有什麼深謀遠慮與爾虞我詐,只有當下最真實的快樂:和丫鬟們鬥草的歡愉,同姑娘們學詩的樂趣,漫遊大觀園的快活……才是她真正關注的東西。

因此,待薛蟠正式將夏金桂迎娶入門後,她便受盡了二人所給的屈辱與折磨。香菱縱然天真浪漫、與世無爭,但是她的地位註定了她會成為正室的眼中釘、肉中刺。

夏金桂從進門起便不待見香菱,她直接將香菱改名為秋菱,給了香菱一個下馬威。然而,秋天並非菱花盛放的時節,這個名字也預示了賈府之中再無香菱的容身之地。

通行本中香菱的結局是難產而亡。但是根據她的判詞「根並荷花一莖香,平生遭際實堪傷。自從兩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鄉。」 我們大概可以推測出,香菱的真正結局是被夏金桂折磨致死。

香菱的一生,在她有記憶以來,都是被磨難相繼夾擊的過程。接連幾次命運的重錘,終於讓這個樂觀、呆憨的女孩倒下了。

香菱的性格特質

你也許會有發自內心的疑問:「如果香菱在這些磨難之中,能夠奮力同命運抗爭,為自己謀劃未來,會不會有更加美好的人生?」

我只能說,也許會。但是,對於香菱的人格特性而言,事實上,享受生命的一切贈予,以開闊的心境去看待接踵而來的苦難,就是於她而言,最好的一種生活方式。

香菱在性格上完全繼承了父親甄士隱出世的格局。在所有事件中,她沒有捲入任何爾虞我詐的紛爭,仿佛就是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天外來客。

在外界開來,香菱之悲在於背井離鄉、遭人欺凌。但是在我看來,心胸開闊、樂觀豁達更是香菱之幸。

我們不妨細數一下賈府之中同香菱同等地位的姨娘們的經歷。趙姨娘因其過度抗爭,活生生活成了眾人眼中的過街老鼠,在賈府之中孤立無援;平兒何等聰慧,卻也躲不過獨守空房之苦,還要終日操勞府中大小事宜。

甚至是高高在上的正房夫人,她們真的幸福嗎?王熙鳳為照管一個家,成為上上下下的眾矢之的,最後因操勞過度而患上血山崩;秦可卿深得公婆丈夫和府內下人的歡心,卻因思慮過多而早早夭亡。

這些人,她們有的同命運激烈抗爭,謹小慎微地活著;有的為名為利,從白珍珠變成了魚眼睛;有的為世俗的眼光所累,活得太過小心周全,從未做過一日真實的自己。這些人就真的比那個終日只知找丫鬟們鬥草嬉戲,央人作詩的香菱幸福嗎?

香菱的人生智慧

香菱作為金陵十二釵又副釵之首,可見作者對她的厚愛。作者塑造香菱這麼一個至純至善之人,一方面是為了通過香菱與那些聰明靈巧的姑娘們之間的差異,構建人物性格的多樣性,另一方面也在向我們暗示一種別樣的人生智慧。

在這個世界上,人最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以自己的經驗去丈量他人的人生。莊子有一句名言:子非魚,安之魚之樂乎。當我們認為某件事發生在自己身上不利時,我們常常會覺得這件事對他人來說也是不利的。

但是,事實上,有時候我們反而會看到很多「甲之砒霜,汝之蜜糖」的現象,因為人們總是慣於總結規律,反而忽略了規律也有一定的適用條件。

反觀香菱的人生,她從小被迫背井離鄉,從被拐到被賣,再到被毒打,期間歷經了世人的種種惡意。在她身上,我們關注到更多的可能是這些悲慘經曆本身。但是,你有沒有發現香菱的每一次出場都是笑嘻嘻的?她從未有過怨天尤人的抱怨,也沒有傷春悲秋的愁緒。

相反,書中描寫了不少屬於香菱自己的歡樂。第二十四回中,香菱找黛玉閒話,兩人一面看書,一面談論刺繡,興趣盎然;在四十八回中,香菱向寶玉、姑娘們學習作詩,受到眾人的鼓舞;第六十二回中,香菱和幾個小丫鬟們鬥草,不亦樂乎。

可見,香菱的世界當中特別容易發現快樂。她樂觀、積極、惹人憐愛,在賈府中的人緣極好。

雖然這些歡樂對於她的苦難來說可能十分短暫,甚至都不值一提。但是,你有沒有發現香菱身上可貴的一種人生哲學?

有的人將來到這個世界的目的作為自我實現的終極意義,有的人將體驗生命的樂趣作為自己生活的真正目的,香菱絕對屬於後者。

她總是以放大鏡,甚至是顯微鏡去看待那些生命中短暫的快樂,同時又以一顆包容、順應之心去對待人生之中的逆境。

我們看不到她身上特別的反抗意識,但是她有一種超強的,自我化解的正能量。這種正能量能夠超越苦難本身。

縱觀我們自己的生活,人類的憤怒和悲傷總是比快樂更容易被觸發。一點雞毛蒜皮的不如意可能會在很長時間內支配著我們的情緒。香菱則相反,無論她遭受了什麼,她對這個世界的態度總歸是樂觀、曠達的。

她的積極與樂觀貫穿著她並不漫長的一生。無論世事如何變化,周圍如何爾虞我詐,她還是她,還是那個善於用放大鏡放大所有幸福快樂的孩童。

我們對香菱的同情從何而來?

《紅樓夢》中悲劇性的人物實在太多,王夫人、趙姨娘、賈環,及至各房的小丫頭們,她們的人生都有各自悲劇性的一面。但是香菱比起這些人來更容易觸發我們的惻隱之心,這一切正是來源於她心中自始至終的天真與純粹。

香菱的一生縱然還有諸多遺憾,但是這份純粹之心也為她吸引了世界上真摯的友誼與關愛:寶釵的憐惜照應,黛玉的知遇之恩,寶玉、襲人等的周到與同情,以及小丫頭們的信任與親近。

其實比起那些高高在上,但是半輩子說不得幾句肺腑之言,還有那些只知攥著財富和權勢不放,每日寢食難安之人,香菱反而是整個賈府之中數一數二的逍遙自由之人。

玫瑰如果沒有生命的憂患與恐懼,它怎會喜歡長出一身刺來?如果人的一生永遠可以順風而行,誰又願意披上沉重的鎧甲?

生活就是這樣,一群渴望活成寶釵,事事周全的人,最後發現自己還是羨慕那個能一生常懷赤子之心的香菱。

END.

相關焦點

  • 痴香菱學詩的時候,林黛玉堅決不讓香菱學陸遊,這有什麼原因
    痴香菱學詩的時候,林黛玉堅決不讓香菱學陸遊,這有什麼原因大家都知道,香菱原本不是一個丫鬟,是甄士隱的女兒,一個真正的千金小姐,但是偏偏人就像名字一樣的可憐,從小就被拐走,還只能給薛蟠那樣一個人做妾,後來還遇見了夏金桂那樣一個厲害的女主人,最後葬送了自己的性命,但是其實香菱還是有過開心的時光
  • 年少只道香菱傻,讀懂瞬間淚潸然
    第一次讀劉墉這句話,我首先想到了香菱。香菱無疑是美的。什麼樣的美呢?顯然又與黛、釵、平、晴、探等各不相同。她的美掛著一道道血淋淋的傷口,令人心疼到窒息。血淋淋,怎麼還能——美?其實,這也是我一直疑惑的地方:香菱極短暫的一生,豈止血淋淋!可是我們翻來覆去,依然不能漠視她的美。
  • 痴香菱為寫詩種草,入海棠詩社,痴迷學作詩
    薛蟠剛一離開家,寶釵要香菱跟她一起進大觀園。香菱笑道:「好姑娘,你趁著這個工夫,教給我作詩罷。」 好可愛的女孩兒,這句話在心裡默默無數遍了吧。香菱痴迷學詩已經不是一日兩日了,每天只要得空,就跑進大觀園。香菱仰著小臉兒,可憐巴巴的眼神,敬慕和崇拜著大觀園的女孩兒們。香菱因詩生命輕盈豐滿,穿梭在梨香院和大觀園的香稜,眼睛是透亮的,空靈的。
  • 香菱大觀園學詩,該是她生命中最美的時光吧?
    薛蟠走了,薛姨媽便吩咐香菱去她那屋裡睡。薛寶釵說: 媽有人作伴,不如叫香菱姐姐和我作伴去,我們園裡又空曠,夜長了,每夜做針線活,多一個人豈不更好?薛姨媽很高興地答應了。香菱便收拾了衾褥妝奩,搬進了大觀園裡的蘅蕪苑。寶釵對香菱說,我知道你羨慕這園子不是一日兩日的了,每來一趟都是慌慌張張的,如今索性住上一年,我也多個作伴的,你也遂了心願。
  • 香菱學詩,這原本應是她的日常
    這一席話雖是閒話,卻可以看出,也在香菱心中放了好些時候了。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願望,有人爭寵,有人逐利,有人貪圖玩耍,而浮萍一般的香菱,她心心念念的,卻是讀書學詩。作為一個姨娘,她的這個想法很別致,也許來自於生來的書卷氣息,也許是因為見到了大觀園裡的女孩們舞文弄墨,也受到了感染。香菱其實是聰明的。她一開始就選擇將心事告訴黛玉。
  • 章子怡,世人都說我是物質女,其實你們不懂我的心
    因為體弱,母親送她去練舞蹈,其實她並不喜歡,只是看到父親開心的樣子,她就努力去練好。因為骨子裡的這個她,才是真正的自己。一個從小聽話懂事的女孩子,其實活得很壓抑。她的選擇都是別人定的,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父母更高興,臉上有光,但是她內心的自我一直都是在反抗的,還好她將這種反抗做了升華。
  • 香菱的夫妻蕙、寶玉的並蒂菱,都暗示了什麼?
    外面小螺和香菱、芳官、蕊官、藕官、荳官等四五個人,都滿園中頑了一回,大家採了些花草來兜著,坐在花草堆中鬥草。香菱聽了,紅了臉,忙要起身擰他,笑罵道:「我把你這爛了嘴的小蹄子!滿嘴裡汗(左火右敝)的胡說了。」荳官見他要勾來,怎容他起來,便忙連身將他壓倒,回頭笑著央告蕊官等:「你們來幫著我擰他這謅嘴。」兩個滾在草地下。眾人拍手笑說:「了不得了!那是一窪子水,可惜汙了他的新裙子了。」
  • 南懷瑾老師:「貪瞋痴慢疑」都是與生俱來的
    有一位朋友來談,他什麼都不要,現在住在山上,最喜歡他那個茅蓬,那個清風明月。我說:你真了不起,快要證道了,當心啊!還要被老鼠咬。貪一個茅蓬也是貪,真修行是修這個,不要以為打坐氣脈通了,眼睛放光,以為那個是道,那個不是的!道在心念!在這個「思」念裡頭,這個東西叫思惑,在思想觀念裡頭,這一點解不開是不行的。
  • 將夜:道痴葉紅魚對寧缺的愛戀
    葉紅魚「道痴」之名葉紅魚是年輕一代「天下三痴」中的「道痴」,與「書痴」莫山山和「花痴」路晨迦並列。三人不僅修為和各自擅長的領域強於常人,更是天下絕美的三位少女。從稱號就可以看出來,「書痴」鍾情於書法,「花痴」鍾情於花卉,「道痴」自然是鍾情於道。
  • 香菱為什麼學詩
    在紅樓夢的第一回和第五回通過癩頭跣腳僧預言和寶玉神遊太虛境道出了香菱的身世:癩頭跣腳僧曾對抱著英蓮(即香菱)的甄士隱念了四句言詞:慣養嬌生笑你痴,菱花空對雪澌澌。好防佳節元宵後, 便是煙消火滅時。拐子求饒,兩家人都不肯收銀,只要領人。薛蟠豈是個便宜的主,仗著人多,將馮淵打了個稀爛,抬回家三日便死了,生拖死拽,把個英蓮拖去。薛蟠因此惹上了人命官司。當然,審判此案的賈雨村大人,深諳做官之道,道貌岸然一番說辭後,放過了薛蟠,向王府賈府還了個人情。這樣的過去夠黑暗了吧。可我們看到的香菱在夏金桂沒有粉墨登場之前經常是「笑嘻嘻」的。
  • 香菱和寶玉有曖昧關係
    那就是香菱因和豆官打鬧,弄髒了新裙子,換上了襲人的裙子。這件事情的重要性,其實在這一回標題就點明了,所謂「呆香菱情解石榴裙」。如果僅僅理解為寶玉和襲人關愛香菱之情,就膚淺了。 首先看這裙子,香菱弄髒的裙子居然和襲人的裙子一模一樣,巧不巧?寶玉道:「你快休動,只站著方好,不然連小衣兒膝褲鞋面都要拖髒。我有個主意:襲人上月做了一條和這個一模一樣的,他因有孝,如今也不穿。竟送了你換下這個來,如何?」
  • 香菱和她的裙子
    香菱便說:「我有一枝夫妻蕙,他們不知道,反說我謅,因此鬧起來,把我的新裙子也髒了。」寶玉笑道:「你有夫妻蕙,我這裡倒有一枝並蒂菱。」口內說,手內卻真箇拈著一枝並蒂菱花,又拈了那枝夫妻蕙在手內。香菱道:「什麼夫妻不夫妻,並蒂不並蒂,你瞧瞧這裙子。」寶玉方低頭一瞧,便噯呀了一聲,說:「怎麼就拖在泥裡了?可惜這石榴紅綾最不經染。」香菱道:「這是前兒琴姑娘帶了來的。姑娘做了一條,我做了一條,今兒才上身。」
  • 蔣勳:命運給了她苦難,她卻報之以歌
    英蓮生在一個很好的家庭,爸爸甄士隱是蠻有錢的地方鄉紳,所以她命不錯。可她的運不好。 《紅樓夢》裡詩出來的時候都是預言。「慣養嬌生笑你痴,菱花空對雪澌澌。」 就像「菱花空對雪澌澌」,或者「好防佳節元宵後」,即使已經點到眼前的災禍,大禍臨頭了,還是聽不懂。02 詩讓苦難得到解脫香菱這麼個苦命的女孩子,終於有了一個機會,完成她生命中的夢想——讀書、寫詩。
  • 紅樓夢:香菱在薛家過著什麼樣的日子?賈寶玉一句話洩露了真相
    當癩頭和尚對著甄士隱,念出了那首詩,「慣養嬌生笑你痴,菱花空對雪澌澌」時,就已經將香菱(英蓮)和薛家的命運,緊緊地捆在了一起。香菱,註定要成為薛家的一個悲劇人物。通過強取豪奪的手段,薛蟠將香菱弄到了薛家。最初,香菱是服侍薛姨媽的。
  • 為什麼寶釵認為香菱呆,黛玉認為香菱聰明?有誰看懂了
    她的祖父是為了保護香菱被清官府殺死的,然而,商女不知亡國恨,竟甘願去清廷當奴才,選什麼秀女。這是賈寶玉最厭棄她的原因。在寶釵眼裡,她的哥嫂、寶玉等都是認死理的人,不知道趨利避害,自然就認為他們呆。而寶釵恰恰又是這方面的處世高手,香菱在她眼裡,做事當然益顯呆頭呆腦,不會察言觀色,見風使舵,很難討得主子歡心。當然,香菱之呆是與她的被拐賣的身世有關的,飽經坎坷與驚恐,不呆才怪!而林黛玉認為她聰明靈慧,為什麼兩人有這樣的分歧呢?
  • 同樣誇獎香菱學詩,薛寶釵和賈寶玉的重點,完全跑向兩個極端
    《紅樓夢》中香菱學詩,堪稱整本書中最著名的勵志故事。她幼年被拐賣,少年被薛蟠所擄,身世悽涼、命運悲慘,但她絲毫不怨天尤人、不以淚洗面,反而活得積極、快樂、明媚,元氣滿滿、叫人讀之都心生愉悅和敬佩。香菱學詩其實未必是苦學,而是痴,她痴心其中很快樂、醉心文字裡很享受。薛寶釵讚許的苦讀是什麼?是縱使不喜歡,也要為了家族利益、為了榮華富貴而苦苦求學。香菱是這樣嗎?
  • 紅樓夢:香菱一生永遠無法抹掉的「汙點」,其實都是賈璉惹的禍
    薛蟠得知香菱被賣兩次後,垂涎香菱的美色,不管不顧的讓下人把馮淵給打死了,從此再沒有人和他爭香菱。馮淵的死對於薛蟠而已無關痛癢,對於香菱來說則是命運發生大轉變的開始。薛蟠因著馮淵這件人命官司,就帶著香菱舉家上京,而後香菱也開始了不一樣的人生際遇。香菱跟著薛蟠來到賈府後,一直都是跟著薛姨媽左右。
  • 《紅樓夢》香菱學詩,遠方是詩,回憶也是詩
    在香菱,無論生活有多少苦難和不堪,她心中都有一部美好存在。她的行事做人,更是受人稱讚。寶玉見過香菱,嘆道:可惜她這麼個人,竟俗了(那言外之意,竟是成了薛蟠屋裡人)。賈璉第一次看見香菱,禁不住讚美「長得好齊整模樣兒。」給了薛蟠「那薛大傻子真玷辱了她!」
  • 紅樓夢:黛玉命運結局與香菱同出一轍,成為皇妃,被正宮迫害致死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看的開心可以點個好看 《紅樓夢》中有諸多線索表明,香菱其實就是黛玉命運的縮影。亦可以說她們本來就是同一個人,香菱是黛玉的一縷魂、一個「分身」。
  • 薛蟠娶夏金桂,寶玉替香菱擔心香菱為何不領情?
    不想遇到了香菱,二人說起了薛蟠娶親定下了,寶玉聽完香菱介紹薛蟠的相親過程以及夏金桂其人,為香菱不安於是冷笑道:「雖如此說,但只我聽這話不知怎麼倒替你擔心慮後呢。"這些話明明是為香菱好但這次香菱卻惱了:香菱聽了,不覺紅了臉,正色道:「這是什麼話!素日咱們都是廝抬廝敬的,今日忽然提起這些事來,是什麼意思!怪不得人人都說你是個親近不得的人。」一面說,一面轉身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