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勳:命運給了她苦難,她卻報之以歌

2021-03-03 蔣勳

英蓮這個女孩子才三歲,抱在奶媽手中。她是《紅樓夢》中的重要角色,是甄士隱的女兒。

這個女孩子一出場,家族的命運就開始改變了。

 

先是丟女兒,接下來,他們住的葫蘆廟邊,忽然香火燒起來,把整個一條街都燒光了,甄家的全部家產也都燒完了。

 

 

所以,甄士隱只得退隱到鄉下,在太太的娘家寄住。嶽父封肅每天給他白眼,他領悟到生命空幻,出家了。

 

我們講命運,「命」跟「運」是兩個不同的東西。有一個朋友形容得蠻好,可以參考。

 

他認為「命」是本命,命有點像車子,比如你是奔馳車,還是大發車,這是命。「運」,是那條路。

 

你可以是奔馳,可是總開在坎坷顛簸的路上,那就是「命」好「運」不好。你是一輛小破車,可是開在坦途上就是「命」不好「運」好。

 

 

英蓮生在一個很好的家庭,爸爸甄士隱是蠻有錢的地方鄉紳,所以她命不錯。可她的運不好。

 

《紅樓夢》裡詩出來的時候都是預言。「慣養嬌生笑你痴,菱花空對雪澌澌。」

菱,是香菱,這個女孩子後來改名香菱;雪,是薛蟠。

後來香菱被薛蟠買去做妾,一直受折磨。事情還沒有發生,詩是看不懂的暗示。

 

 

人生不到那個關頭,是不會領悟的。沒有經歷自己人生的領悟多半是假的。

英蓮才三歲,「菱花空對雪澌澌」已經講出了她的命運。

 

這個悲劇是在講,人怎麼繞都繞不出宿命。這是讓人痛苦的悲劇,一生無論怎麼逃,就是逃不掉註定的命運。

 

「好防佳節元宵後,便是煙消火滅時。」意思是在元宵節之後,你們的緣分就盡了。

 

 

《紅樓夢》覺得人活在迷夢當中,如果夢沒有醒,沒有辦法知道夢的本質是什麼。

我們用各種方法,想去解釋夢,可是夢超過我們理智可以達到的範圍。

 

就像「菱花空對雪澌澌」,或者「好防佳節元宵後」,即使已經點到眼前的災禍,大禍臨頭了,還是聽不懂。

02 詩讓苦難得到解脫

香菱這麼個苦命的女孩子,終於有了一個機會,完成她生命中的夢想——讀書、寫詩。

 

所以下面你會看到,香菱學習寫詩,學到有一點像瘋了一樣,白天、夜晚都在想怎麼起承轉合、怎麼押韻。

 

我一直認為大觀園是一個青春王國,在這個青春王國裡,每個生命,都有著對自己的承擔跟對自己的疼惜。

我們活在人世間,常常渴望別人的疼惜,可是我相信一個不疼惜自己的人,他人的疼惜是沒有用的。

 

 

所以香菱在這裡,讓我們看到了再卑微的生命,也可以不甘墮落和沉淪,也可以有自己生命的追求。

尤其在前面寫了賈赦的不堪、薛蟠的不堪之後,寫香菱的這一段,是特別有深意的。

 

香菱作了一首詩給黛玉看,但詩不怎麼好,黛玉說「皆因你看的詩少,被他縛住了。把這首丟開,再作一首,只管放開膽子去作。」

 

 

「香菱聽了,默默的回來,率性連房也不入,只在池邊樹下,或坐在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摳土,來往的人都詫異。」

 

一個人專注、痴迷到這個程度,渾然忘我,你會覺得蠻好玩的。

 

所以「李紈、探春、寶釵、寶玉等聽得此信,都遠遠的站在山坡上瞧著他笑。只見他皺一會眉,又自己含笑一會」,就像神經病一樣。

 

 

寶釵就笑她說:「這個人定要瘋了!昨夜嘟嘟噥噥直鬧到五更天才睡下,沒一頓飯的工夫天就亮了。我就聽見他起來了,忙忙碌碌梳了頭就找顰兒去了。一回來,呆了半日,作了一首又不好,自然這會子另作呢。」

 

寶玉笑道:「這正是『地靈人傑』,老天生人再不虛賦性情的。」

這是寶玉的觀點,他覺得每一個生命,都有他存在的意義跟價值;不會因為別人作踐你,你這個生命就沒有意義了。

 

 

「我們成日嘆說:可惜他這麼個人竟俗了!誰知到底有今日!可見天地生人至公。」

寶玉就發出感嘆:雖然香菱總是被賣來賣去,跟薛蟠這樣人在一起,可老天是公平的,不會偏袒哪個人,也不會對哪個人特別不公。

 

「話說香菱言還未盡,金桂將脖項一扭,嘴唇一撇,鼻孔裡『哧』兩聲。」

 

注意這三個形容都是表明某種自大,人一旦掉在這樣的表情裡,其實已經很不快樂了。

 

這種不快樂是因為他對別人的存在很不屑,這個情緒很難控制。

 

夏金桂這個女孩子父親早逝,母親寵她寵得不得了,養成了獨尊自大的個性。

 

她嫁進薛家,馬上表現出對其他生命的踐踏,如果一個生命去踐踏別的生命,就很難有美的特性。

我想夏金桂最深的痛苦,在於她只能看到自己的美。

 

 

而夏金桂一直沒有辦法發現,所以脖子一扭,嘴唇一撇,鼻孔哧哧兩聲,「拍著手冷笑」,對生命的踐踏、排斥已經非常明顯了。

 

她問香菱:「菱角誰聞見香來著?」接著她就質問香菱:「若說菱角香了,正經那些香花放在那裡去?可是不通之極!」

 

當一個人壟斷、包辦生命的獨特性時,根本就失去了跟別人分享的那種快樂,夏金桂把自己當成帝王,不準別人在她面前提「桂」字。

 

 

想想看,一個十幾歲的女孩子,如果不是嬌寵過度,大概不至於如此。

 

但香菱講了真話,這其實是她唯一覺悟的機會。香菱說:「不獨菱角,就連荷葉蓮蓬,都是有一股清香的。但他原不是花香可比,若靜日靜夜或清早半夜細領略了去,那一股清香皆比是花兒都好聞呢。」

 

香菱的審美從花轉移到了植物的葉子、果實和根,為的是讓夏金桂有機會認識人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有存在的意義跟價值。

 

 

所謂的「香」是一種生命的精華,通常我們認定什麼東西香,只是因為它很容易被發現。

 

也許我們更大的快樂是在聞燻衣草或佛手柑等有名的香料之外的香味,那更能讓我們感受到生命的富裕和快樂。

 

其實香菱所講的香是嗅覺上的一種美好。

玫瑰、牡丹、曇花都很香,但香菱想要告訴她的是,不要小看那個荷葉、蓮蓬,它們的清香是花香不能比的。

 

 

「就連菱角、雞頭、葦葉、蘆根得了風露,那一股清香,就令人心神爽快的。」

 

香菱不斷把夏金桂帶到大家認為最卑賤的植物面前,這是一個極重要的指點。

特別注意這些只要有陽光、有土壤、有水分,就會呈現出非常美麗的生命景象。

 

 

這兩個年齡差不多的女孩子,遭遇完全不同,一個五歲就被拐賣,受盡折磨跟虐待。

另一個嬌生慣養。可是真正能看到美的是香菱,而不是夏金桂。

 

最後香菱特別告訴夏金桂說:所有的生命一旦得了風露,它會有一股清香,令人心神爽快。

可見美不是知識,而是一種生命狀態,能不能感受到那個美,使它變得越來越豐富,是人的一種福氣。

相關焦點

  • 《我與地壇》:上帝以痛吻我,我要報之以歌
    文:不雨亦瀟瀟 來源:十點讀書(ID:duhaoshu)泰戈爾曾說:「上帝以痛吻我,我要報之以歌」。我們應該很想知道,苦難為何能成就這個年輕而不幸的靈魂?而他為何能對人生的困境報之以歌?如果你也深陷人生的困境之中,那不妨來聆聽一下史鐵生與地壇之間所迸發出的生命強音吧!苦難面前,是愛在閃耀如果你問,《我與地壇》是史鐵生獨自面對地壇的掙扎嗎?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 朱迅,世界以痛吻她,她卻報之以歌
    特別是她的留學日本的經歷,極大地豐富了她的內外。一度成為中日文化的核心交流成員。在日本主持了多檔電視節目。 她是一個內涵的人,不顯山不露水,純淨的感覺寫在臉上。而內心情感又極為豐富,表面淡定其實內心已經翻江倒海。而她有的一個能力是,儘管如何的起伏,仍然能夠非常淡定地面對眼前的一切。運籌帷幄於瞬間。作為一名主持人,對舞臺的掌控感非常好。
  • 聽蔣勳講《紅樓夢》
    黛玉在大觀園裡陪葬了她的青春,而寶釵決意入世。她自認為不可能永遠保有青春的天真無邪,必須進入充滿糾結的現實世界。紅樓夢,是蔣勳自己的故事。蔣勳之母是清末正白旗貴族,家道中落,舉家逃亡到臺灣。在課上,蔣勳說紅樓裡讓他最震驚的就是晴雯之死。晴雯臨死時,話都說不出來,為了表達愛意,她和寶玉交換了內衣。結課後,菜販子模仿晴雯對寶玉做的,送蔣勳一條紅內褲,用最私密的衣物表達對他的感激。蔣勳說:「曹雪芹了不得,他能看見所有的人。」
  • 世界以痛吻她,她仍報之以歌——張含韻
    而她為什麼沒有準備好?也不僅僅是高考的壓力,更多的是來自有心之人的造謠誹謗。面對毫無實據的惡意造謠和誹謗,她百口莫辯、無計可施,以至於她的父母都曾被這鋪天蓋地的謠言所動搖,問她是不是真的。,還逼問她到底是不是她。
  • 蔣勳:大地之歌,少年臺灣 | 誠品人會員福利 購票8折專屬通道
    通常,一出音樂劇中只要有一首歌走紅,就算是成功(比如《音樂之聲》中的「雪絨花」)。《少年臺灣》的藝術總監楊忠衡是愛樂管弦樂團團長,曾獲第十屆金曲獎「最佳唱片製作人獎」。 2003年,開始涉入音樂劇的領域,以一部辛曉琪主演的音樂劇《梁祝》開啟臺灣音樂劇場新篇章,被稱為臺灣音樂劇的拓荒者。
  • 《聽蔣勳講紅樓夢》每天15分鐘,最好的催眠藥
    黛玉在大觀園裡陪葬了她的青春,而寶釵決意入世。她自認為不可能永遠保有青春的天真無邪,必須進入充滿糾結的現實世界。紅樓夢,是蔣勳自己的故事。蔣勳之母是清末正白旗貴族,家道中落,舉家逃亡到臺灣。原來的富貴人家,為了「活命」而四處奔波,轉瞬身無分文。
  • 蔣勳講《紅樓夢》,究竟跟旁人有何不同?
    紅樓夢,是蔣勳自己的故事。蔣勳之母是清末正白旗貴族,家道中落,舉家逃亡到臺灣。蔣勳想要勸阻,卻突然想到:她是不是跟林黛玉一樣,是來還眼淚的?於是溫柔地由她去了。在課上,蔣勳說紅樓裡讓他最震驚的就是晴雯之死。晴雯臨死時,話都說不出來,為了表達愛意,她和寶玉交換了內衣。結課後,菜販子模仿晴雯對寶玉做的,送蔣勳一條紅內褲,用最私密的衣物表達對他的感激。
  • 蔣勳的後半生:林青霞的半顆安眠藥
    ,她痛苦地日夜難眠,林懷民跟她講,要從黑洞中走出來。她也想,但完全不知道該怎麼做,痛整團凝結在心裡,哭都哭不出來。 後來看到一首詩,詩的末尾說:當你埋葬土中,我願是依伴你的青草,你是灰,我便成塵,如果你對此生還有眷戀,我就再許一願,與你結來世的姻緣。 那是一份有聲讀物,當聽到作者溫潤清朗地念出這幾句話,她大哭一場,終於從壓抑的黑洞中走了出來。
  • 蔣勳:紅樓一夢,逃不開的命運
    迎春、惜春的重要性很輕,秦可卿是重要人物,但是到第十三回就死了,她像一縷魂魄,陪伴賈寶玉長大,是這個男孩青春期第一個性幻想的對象,也是家族從繁華到沒落的徵兆。巧姐年紀小,戲份很少,書一開始寫她跟板兒搶東西玩,兒童情狀描繪得極好,如果他們此後有因緣,作者應該比現在的結尾寫得更好。
  • 佛說:心善之人,熬過苦難,必有福報!
    然而,人生實苦,一個人要善良的活著,就必須經歷很多人世間的苦難,只有熬過去,才能迎來好的回報。苦難是讓人痛苦和煎熬的事情,讓人陷入落魄的困境,可是踏過苦難之後,就會浴火重生,將會迎來不一樣的自己,不一樣的人生。一個善良的人,只有熬過苦難,最終會有好的回報,但是所有的回報都不是輕而易舉的,你必須熬過生活的所有艱難,讓自己變得更好,變得有資格承受起這些回報。
  • 蔣勳:講給「大家」聽的人
    我那時候有一個朋友的女兒,是我的乾女兒,她剛好15歲,讀中學,我寫一段就念給她聽,她沒興趣我就改,改到她每次聽了就有興趣。所以我還是有信心,再難的東西、再複雜高深的文明都可以用簡單的方法講給孩子聽。我覺得這是我的一個心願,這個文化要傳遞下去,大概也必須要用這樣的做法。最後,我們沒有用『孩子』而用『大家』,因為老董覺得我們都是孩子,很多人對美術史都不了解。於是書名就成了《寫給大家的中國美術史》。」
  • 蔣勳:她命運的悲劇,其實是性格的悲劇
    這裡用了一個典故,當年,周幽王寵愛褒姒,她是「一笑傾人城,再笑傾人國」的美女。褒姒生性不喜笑,但她一笑有百二十種媚態。為了博得她一笑,周幽王曾以千金徵集能讓美人歡笑的點子,這便是「千金難買一笑」的由來。 但耗去很多錢財,嘗試了很多辦法,她就是不笑。後來,朝中有大臣獻上一主意——烽火戲諸侯。周幽王故意將烽火燃起,看到諸侯們紛紛趕來,褒姒站在城樓上哈哈大笑。
  • 知書 | 蔣勳:閱讀《紅樓夢》,就是閱讀自己的一生
    ——蔣勳 蔣勳是帶著一顆慈悲之心來看《紅樓夢》的,對書中的所有人物,他都不會一味誇讚或指責,而是去探尋藏在他們行為背後的更深層次的原因。 比如他寫賈瑞。賈瑞這個人可以說是《紅樓夢》中「色慾薰心」的代表了,他妄圖調戲鳳姐兒,結果反倒被王熙鳳的步步陷阱害得丟了性命。
  • 2018年度催淚影片:世界以痛吻我,我仍報之以歌
    來源:視覺志(ID:iiidaily)作者:柚子如果有一天醫生告訴你你的生命裡只剩下3個月的時間必須靠氧氣罐和助聽器度日你會如何面對?這些,都是《奇蹟男孩》裡的情景這部被譽為「2018年最催淚」的影片一上線就在這個寒冷的冬天溫暖了無數人的心小男孩奧古斯特天生臉部畸形一生下來就被醫生斷定活不過三個月在經歷了27次大小手術後他頑強地活了下來可他的命運並沒有因此改變因為臉上的傷疤
  • 別人帶給她苦難,她卻沒抱怨
    第二天便要接受手術,震驚之餘,我問:「上帝啊,禰為什麼總是選中我?」因為在九歲時,我遭受一場慘重的車禍,在橫越馬路時被拖拉機撞倒,所有的腸子冒出體外。又因車速過快,沒能及時剎車,我整個人連同冒出體外的腸子被拖出去一米多遠。腸子上沾滿了馬路上的汙物:頭髮、砂子、泥土。所以,童年時我已飽嘗了病痛的折磨。對我及我的家人,那是一場誰也不願回憶的噩夢。萬萬沒想到,二十年後,噩夢又一次向我襲來。
  • 她的歌治癒好多人,命運卻對她非常殘酷,39歲患癌40歲去世
    她24歲正式以歌手的身份發專輯,39歲查出了宮頸癌,一年後因不慎失足摔下樓梯受重創而離世,享年40歲。雖然她是當時日本歌壇紅得發紫的人物,但是為人低調謙虛,沒有任何緋聞;她的歌詞基本都是由她自己創作的,被評為貼近人們的內心,十分積極正能量,治癒了好多人。她留下的151首歌曲至今仍是許多日本年輕人的心靈之樂。
  • 齊邦媛、白先勇、席慕蓉、蔣勳,他們如何體現中國文字之美?
    身兼畫家與作家的席慕蓉,文字中經常加入對花卉的描寫,她的文字看起來華美,而不流於濫情。她的作品中也經常流露著古老東方哲學的韻味,看似充滿禪意的字句,其中雖然盡顯典雅之氣,但又不時帶點蒼涼之影。佛說: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能換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那麼,我要用多少次回眸才能真正住進你的心中?
  • 蔣勳:藝術之上,是人的溫度
    即便是在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蔣勳的母親一直保持著聽戲的習慣,時常在西安的城門口聽瞎子講封神榜演義的故事。「她的文化浸潤在她的生活裡,母親是我美學的啟蒙者。」蔣勳說。  小時候,蔣勳喜歡圍繞在母親的身邊,母親會跟他講一段段有趣的故事,他說自己最早的文學啟蒙不是看而是聽。聽母親講《白蛇傳》時,他能體會到母親對白素貞的疼惜,對許仙找法海感到「不爭氣」。
  • 蔣勳破解高更之美:解讀「後印象派大師」高更爭議一生
    《蔣勳破解高更之美》 蔣勳著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2015.10《蔣勳破解高更之美》是美學大師、百萬暢銷書作家蔣勳先生的經典作品——「蔣勳藝術美學」系列第六本,也是本系列的壓軸之作。蔣勳先生現任臺灣《聯合文學》社長,其文筆清麗流暢,說理明白無礙,兼具感性與理性之美,有小說、散文、藝術史、美學論述作品數十種,並多次舉辦畫展,深獲各界好評。代表作:《美的沉思》《蔣勳說<紅樓夢>》《孤獨六講》《漢字書法之美》《美的曙光》《蔣勳說唐詩》《蔣勳說宋詞》等。1. 「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什麼?我們要往哪裡去?」蔣勳從高更畫作中,聽見了最原始的探問。
  • 帶呼吸機的男孩高考考了662分,命運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可是,王唯佳不知從哪裡抄來這樣一句話,這句話是:「命運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家人為王唯佳的精神所感動,他們決定和孩子一起共同面對。王唯佳一邊接受治療,一邊堅持學習。6年來,他幾乎他幾乎都是每天早上5點45分起床,晚上11點半才入睡,三年,天天頑強地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