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遺囑將500億新臺幣身家財產和長榮總裁寶座傳給二房獨子張國煒,然而大房三兄弟豈會善罷甘休,把長榮拱手相讓?長榮集團上演「奪嫡」大戲!
臺灣「海上皇帝」、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2016年1月逝世,史上最偏心的遺囑曝光:
名下的存款、股權和不動產全部歸二房獨子張國煒繼承;
由二房獨子張國煒接任長榮集團總裁;
指定「顧命大臣」集團次席副總裁柯麗卿、次席副總裁謝志堅及副總裁林榮華,「要多多指導四子張國煒」。
張榮發曾一手打造橫跨海、陸、空的長榮王國,集團資產估計超過4000億元新臺幣(約合800億人民幣)。張榮發娶妻兩房。大房林金枝育有長子張國華、次子張國明、三子張國政、長女張淑華(已去世),二房李玉美僅有獨子張國煒。前兩年,87歲高齡的張榮發執意再婚,「扶正」二房,外界就猜測此舉意在為四子張國煒接班鋪路。
張國煒一路受到老父栽培,曾於2006年不顧老父反對,執意離婚迎娶空姐葉淑汶,張國煒更將持有的長榮航空、長榮國際股權歸還給張榮發基金會,赴美國學習駕駛飛機,逐步考取各式飛機駕照。2009年,張國煒重返集團,從修飛機做起,一步一步穩紮穩打,重獲老父對自己能力的認可。2013年,張國煒接任長榮航空董事長。
自古豪傑偏愛小兒子,袁紹劉表都幹過「廢長立幼」這事。2014年12月,張榮發立下遺囑,百年之後名下所有財產和長榮總裁寶座一併傳給二房獨子張國煒,遺囑中對大房隻字未提。
張榮發去世後一個月,四子張國煒拿出張榮發的「遺詔」宣布繼位。2月18日,長榮航空發布內部公告,宣布遵照張榮發遺囑,原長榮集團副總裁張國煒即日起升任集團總裁,併兼任長榮航空董事長。
僅憑藉一紙遺囑就想讓大房俯首稱臣,張榮發和張國煒真是太天真了!即便是當年的四爺,也要靠著九門提督隆科多掌握的兵馬支持才得以順利繼位。在張榮發身前的股權分配,長榮集團的股權優勢已經是掌握在大房手中。長榮集團雖有長榮海運、長榮航空、長榮儲運、中再保等多家上市公司,但集團最重要的控股公司是長榮國際。長榮國際的股權皆為張家人所有,是集團海、空運事業的最上層的控股公司;然後,再由各公司交叉持股。因此誰能掌控長榮國際,便可以掌握長榮集團。
(小編特地辛苦整理了長榮集團旗下最重要的長榮海運和長榮航空股權結構,拿走不謝。)
----大房張國華、張國明、張國政三兄弟各持有長榮國際18%的股權,大房同心合作總計持有長榮國際過半股權,擁有主導權。此外,張榮發基金會和張榮發慈善基金會合計擁有長榮國際近34%股權,亦是舉足輕重。而張國煒經過「不愛江山愛美人」事件之後,手上掌握的長榮股權實在可憐。
----2月19日,大房掌控的長榮國際發布一紙公文:「自2月22日起,取消長榮集團總管理部」。
----所謂長榮集團總管理部只是具備管理職能的機構,而非持有股權的實體。張榮發在世時總管理部是發號施令的最高權力機構,總裁是長榮集團掌門人。現如今,大房一紙公文裁撤總管理部,總裁職位自然消失了。可憐張國煒,除去雙休日,僅僅在長榮總裁寶座上呆了兩天,榮膺「史上最短命的總裁」。
----隔天,長榮集團追加一份人事變動名單,原集團副總裁林榮華「奉準辭職」、原集團次席副總裁謝志堅調任顧問等。這份人事變動完全在打張榮發遺囑的臉,張榮發為四子指定的「顧命大臣們」紛紛下臺。
----大房張國華裁撤總管理部和布置人事變動,並要求旗下各子公司直接匯報至長榮國際,籍此已將原來長榮集團的權力核心由總管理部轉移到大房控制的長榮國際。
----張國華談笑間,張國煒的總裁夢灰飛煙滅。
----張國煒痛失總裁寶座後,計劃控制長榮航空,圖謀與大房「海空分治」。張國華也對外放出煙霧彈,聲稱3月底長榮航空董事會才要決勝負。
----張國煒信以為真毫無防備。3月11日,張國煒為了保持飛行時間按計劃執飛臺北至新加坡的航班。從張國煒駕機臺北起飛到降落新加坡,短短5個小時,大房霹靂手段,長榮航空易主!
----張國華一方先是撤換掉張國煒的張榮發慈善基金會法人代表身份,使其自動失去長榮航空董事席位,緊接著召開臨時董事會改選董事長。從張國煒辦公室接獲通知到開會,時間不過2個多小時,人在國外的張國煒完全措手不及。此時,長榮航空9席董事,大房握有長榮海運指派的2席、張榮發慈善基金會指派的2席,加上3席獨立董事也倒向大房,張國煒不得不拱手讓出長榮董事長之位。更嘲諷的是,大房還以張國煒情緒不穩為由發布「禁飛令」,不允許張國煒駕機飛回臺北,只能以乘客身份返回。
----隨後的第三發也在意料之中,大房故伎重施再次撤換掉張國煒長榮海運董事席位。張國煒大勢已去,所謂的反擊,也不過是其代表律師拿出「遺詔」的大棒,演一演「哭靈」的戲碼。
----張榮發生前自是長榮帝國說一不二的「皇帝」,然而想著一紙「遺詔」,就能讓子孫和老臣按照自己的遺命擁立張國煒,實在是高估了自己過世後的權威。事實上,張榮發遺囑已淪為廢紙一張:欽定的「太子」張國煒徹底喪失長榮集團控制權;指定的「顧命大臣」離開的離開,背叛的背叛。「願眾子女及孫輩們,皆能和睦相處,互相照顧」,現實中卻上演兄弟鬩牆!
----遺產傳之後代,都是希望成為子孫的遺澤。然而牽涉到財產巨大,子孫眾多,容易出現爭執,處理不慎,遺產反而成為身後永遠的遺憾。除了遺囑之外,家族信託也是一種財富傳承方式。通過家族信託,提前安排好身後財產的繼承,也不失為減少遺產紛爭的方法。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莫讓遺產和遺囑成為遺憾。
(部分圖片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