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人的名字有個特點,普遍用「漢姓」,壯族和漢族是什麼關係?

2020-12-21 帶你萬水千山走遍

漢族是我國人口最多的民族,而壯族則是我國55個少數民族中人口數量最多的民族。如果把兩個民族放在一起去研究觀察,我們會發現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壯族人的名字中,幾乎無一例外的使用著漢族姓氏,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其實壯族最早起源于越人,而越人普遍是沒有姓氏的,歷代越王也都是採用壯語中的父親「PO」的近因漢字來慣於名字之前的,比如無 夫 元等字。直到後來越國吞併了吳國,勢力不斷擴大已經問鼎中原,這時候他們才意識到自己沒有姓氏之間事情,而且意識到沒有姓氏是非常不體面的一件事情。於是開始有少量的越人貴族在記得名字上冠以羋 等一類的高貴姓氏。

當歷史的腳步進行的秦漢以後,隨著秦始皇進軍嶺南,漢文化也不斷的傳入嶺南地區,而此時,生活在嶺南地區的百越人也不斷的接觸漢文化,被漢化,此時效仿漢族人的姓氏也稱為一種潮流,取姓大潮就此拉開。與此同時,中原王朝的統治者為了跟百越人搞好關係,也非常支持他們的取姓大潮,並賜予他們趙,李等帝王姓氏。再後來到了明朝,壯族與外族人的通婚現象越來越多,這個時候的漢族姓氏更是充分的融入到了壯族的姓名文化中。

近些年來,壯族人中也湧起了一波向漢族認親的浪潮,比如他們會耗費大量的精力和資金,去山東 江蘇 湖北等地尋找自己的祖先。其實不僅是漢族和壯族,其他各個民族之間雖然是相互獨立的,但也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畢竟我們都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還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做華夏民族。

相關焦點

  • 壯族人為什麼都使用漢姓?背後的歷史淵源頗深
    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疑惑」,廣西明明就屬於「壯族自治區」,為何他們的生活習慣、飲食、穿著等都與漢族無異,甚至可以說, 如若不說明,一般人很難將「壯族人」和「漢族人」區分開來。甚至連姓都是使用漢姓,這是為何?
  • 壯族明明是少數民族,為何要用漢族的姓氏?壯族和漢族有什麼關係?
    除了漢族之外,中國人口最多的民族就是壯族了,約為1700萬。壯族起源較早,按照現今流傳下來的史料,歷史學家們進行了仔細的研究,確定了他們的祖先應該是秦漢時期中原人常稱呼的「西甌」和「駱越」,他們生活的地方也被叫做「百越之地」。
  • 為什麼很多廣西壯族人不會說壯話
    為什麼很多廣西壯族人不會說壯話?在全國來說,很多人都知道有個廣東,也都知道廣東還有個窮兄弟叫廣西。但是很多人卻以為廣西也是和廣東一樣,是一個省:廣西省。其實真不是,廣西不是一個省,而是一個自治區,廣西全稱:廣西壯族自治區。
  • 愛好唱山歌的壯族人,都有哪些獨特習俗?習俗背後有什麼文化淵源
    當地人用竹葉裹鹽巴用荷葉包食品,在冬季時他們還會用鵝毛裝填的被褥抵禦冬寒,實際上這應該是古代歷史上最早的「鵝絨被」。壯族在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眾多習俗中,有一種習俗時至今日依然長生不衰,這種習俗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唱山歌」。壯族山歌又可以稱為壯族民歌,簡而言之就是壯族人用壯話演唱的民間歌謠。
  • 廣西壯族民族服裝的設計元素和特點是什麼?
    除壯族外,還有苗族、瑤族、侗族、彝族、回族、京族)、水族等多個少數民族,然而壯族服裝有許多不同的款式,他們因地域性、生態性、生產性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圖騰崇拜社會經濟和審美觀念的不同,產生了不同的文化內涵。
  • 滿族用漢姓對照表改姓氏,滿族人為什麼要改漢姓?
    從現在滿族人的姓氏來看,姓「唐」的滿族人還是有一定的規模的。2、用滿族姓氏中的一個字來做漢族姓氏。這種改姓的方式相比之下還是最容易的,取滿族姓氏中的一個字來做漢族姓氏,而且,這種改姓的方式往往是取滿族姓氏中一個最接近漢族姓氏的字。
  • 我國有55個少數民族,你知道哪個族,是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嗎?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大家庭,全國一共有56個民族。除了漢族以外,其他55個民族,因為人口數量較少,都屬於少數民族。在這麼多個少數民族中,壯族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在我國31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都有分布,而廣西省是壯族分布最多的一個省份。
  • 遠離中原大陸的民族,人口八十萬,新中國成立後劃入漢族
    海南島有「天涯海角」之稱,在交通閉塞的古代,生活在中原的人要想去趟海南島,沒個三五個月根本到不了。中國歷代都把這裡當作流放犯人和貶官的所在,正常百姓和官員沒事誰也不肯來一趟。除了我們熟知的黎族、苗族、白族等海南島常見的少數民族之外,有一個群體奇蹟般地綿延至今,成為五十六個民族之外的人群,他們就是臨高人。臨高人主要聚居在海南省臨高縣、澄邁縣和儋州市的部分地區,他們擁有屬於自己獨特的臨高話,與其他各族都有所不同。而且還是劃分臨高人的主要依據,只有臨高人才會說臨高話。
  • 壯族9• 三月歌魂 / 壯族釀酒的歷史/ 劉三姐的傳說(黃佩華)
    黼洛陀是壯族的智慧祖神,壯語之意,「黼」是對德高望重老者的尊稱,「洛」是知曉或懂得;「陀」含普遍、全部之意。「布洛陀」三個字,通譯為無所不知的智慧老人。《經詩》被認為是壯族巫教的經文,通篇唱誦始人文祖神布洛陀創造天地萬物,規範人間倫理道德,啟迪人們智慧,祈禱還願消災祛邪,追求幸福生活。經詩貫穿著壯族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的原始宗教意識。
  • 現實生活的苗族的姓名是什麼樣子的,如何取一個正宗的苗族名字呢
    外人了解苗族的渠道多來源於網路遊戲和武俠小說,裡面的苗族角色名字漏洞百出,基本上不符合苗族的取名規則。那麼,苗族的名字是什麼樣子的呢?或者說如果有作者在寫苗疆類型的小說的時候如何給自己的角色取名呢?「姓名」包含「姓」和「名」兩部分組成,而且苗族的姓名取名規則和順序與漢族有較大差別。
  • 體驗壯族文化,享受壯族風味
    在我國,廣西壯族的文化十分有特色,那麼有什麼特色文化呢?跟我來看看下文,你或許就知道了,相信你會被他們豐富的民族文化所吸引。一、廣西壯族文化特色:山歌  壯族人民能歌善唱,壯族的山歌因南北方言不同而有「歡」、「西」、「加」、「比」、「掄」等不同稱謂。
  • 越南我國的跨境民族:漢族京族互相同化,壯族為兩國最大少數民族
    相對於擁有14億人,劃分為56個民族的我國,越南的民族劃分還是比較細化的。由於中越兩國山水相連,土地相接,擁有多個相同的民族,多個民族跨境而居。今天,我們來看一下越南的民族,以及中越兩國的相同民族。越南民族兩國的主體民族:京族和漢族,文化和相貌相近,在彼此國土上大量互相同化。
  • 廣西有個壯族分支,習慣住在高山上,喜歡穿黑衣服!
    廣西有個壯族分支,習慣住在高山上,喜歡穿黑衣服!中國是一個包容性很強的國家,56個民族兄弟姐妹和諧共存,在各民族中,族群看起來很特別,這個族群全是黑色。黑色衣服是廣西壯族的支系,一般指布瓦、布明兩族,主要居住在廣西和雲南相鄰的那坡縣,總人口有5萬人以上,佔當地壯族人口的3成之2左右,黑色衣服最大的特徵是黑色為美,包括衣服和帽子都是黑色,他們住在深山裡,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為了尋找黑衣壯家的故事,我翻山越嶺來到了海拔1000多米的那條坡道。
  • 母語不為漢語卻認同漢族,海南80萬臨高人究竟算不算少數民族?
    這種情況表明,臨高人的族源可能主要並不源於漢族,而應該是來自大陸的百越移民,他們到海南島的時間比黎族晚,但是比漢族早。而且,臨高人很可能是百越移民和後繼的漢人移民融合而成的。根據現在很多人類學特點分析,臨高人是由漢族、黎族、傣族、壯族融合組成的可能性更大。不過既然漢語(包含漢語方言)沒有取代臨高語,說明可能是原始百越的成分更多。
  • 我的老婆是壯族
    我瞄了一眼老婆的身份證,就覺得好像哪裡與我的有所不同,也許有人會說:廢話,當然不同,名字不同,性別也不同。我說你才廢話呢,連這些都不知道,我的書豈不是白讀了?知道我在我老婆的身份證發現了什麼?她是個壯族!當時我有點意外,老婆怎麼會是個壯族?正在我發愣的時候,老婆推了我一把:不願意啊?不願意就算了!
  • 廣西壯族民族服飾圖案元素及特徵有哪些?
    廣西壯族自治區是一個以壯族人數居多的少數民族自治區,廣西除壯族外還有苗族、瑤族、侗族、彝族、回族、京族、水族等眾多的少數民族,然而壯族服飾就有多種不同風格的圖案樣式,他們因地域、生態、生產生活方式、圖騰崇拜、社會經濟以及審美觀念等的差異,產生不同的文化內涵。
  • 臺灣原住民的漢姓竟由射箭和猜拳決定
    現在經臺灣當局認定的少數民族約有十五、六個族群,頗有名氣的要數阿美、泰雅、賽夏、布農等。作為臺灣最早的居民之一,他們見證了這片土地的滄桑巨變。1895年甲午慘敗後,臺灣被清政府割讓給日本成為了殖民地,到1945年整整50年半個世紀。日本殖民期間一直推行日化殖民政策,要求臺灣居民更服易俗,改用日姓等實同化政策。
  • 滿洲八大姓都改為了什麼漢族姓氏?
    那麼他們的滿族姓氏是什麼呢?各滿族姓氏是如何改成漢姓的呢?下面讓我們來扒一扒那些改漢姓的滿族姓氏吧滿族改漢姓其實古已有之。當滿洲女真還沒改大清的時候,關外就有一些貴族開始滿漢雙名並行了。皇太極的名字就有著強烈的漢名特徵。滿姓改漢姓大量出現在清亡之後,八旗滿族從昔日的貴族一夜之間變成了過街老鼠,這就讓他們產生了改名換姓的念頭。
  • 滿漢姓氏對照表,滿族人為何要改漢姓?看看你的姓是不是滿姓改的
    在離我們最近的歷史當中,最常讓人稱道的就是清朝的歷史,因為距離我們較近,所以人們對於這段歷史的探究也從來沒有停止過,特別是對於滿族姓氏改漢以後的種種討論,更是讓我們對滿族有了更大的好奇。通過一個滿族姓氏改漢的對照表,我們就能夠看出滿族人為什麼最終大多會改為漢姓,他們改的漢姓到底都有些什麼樣的姓氏呢?
  • 民俗魅力--壯族「螞拐節」[組圖]
    中國網圖片庫 彭寰攝    2013年2月21日,壯族「廣紅水河螞拐民俗文化節」活動在廣西河池天峨縣六排鎮納洞村舉行。群眾現場領略了螞拐祭祀,吹嗩吶,敲銅鼓,唱山歌,跳螞拐舞、耙田和犁田舞、打魚撈蝦舞、紡紗織布舞等「壯族螞拐節」的獨特民俗魅力。    壯族螞拐節,主要流行於廣西西北部紅水河流域的東蘭縣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