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真實的歷史:賢德皇后抵不過青梅竹馬,成為明朝第一個廢后

2021-01-16 大白讀史

想學習明朝歷史嗎?可以從頭到尾地看一看《大明風華》。但是看完之後,一定要記住劇中的每一個關鍵人物,然後再去找真正的史料。《大明風華》真假摻半,孫若微一路成長為孫太后,指揮北京保衛戰的劇情固然看得人熱血沸騰。但是你要是真的相信那一段,編劇都能去寫史書了。

劇中,胡善祥心狠手辣,張太皇太后只管與孫若微作對,活脫脫一個昏庸老太太,看不慣兒媳的惡婆婆形象。而孫若微,先是背負著家仇國恨,又是一心一意為妹妹著想,後來還放下仇恨為朱瞻基守住他的江山,人設堅韌大氣。尤其是北京保衛戰身披戰甲策馬出城,對敵軍宣言:退出長城,保爾全屍。無比積極正面的一個人物形象在電視劇裡就出來了。

但是在真實的明朝歷史中,這些全反了。胡善祥沒有從小長在宮裡,沒有經歷過宮裡的那些爾虞我詐。張太皇太后也不是只管跟兒媳作對,張太皇太后在世時,孫氏在她面前大聲說話都不敢。孫氏更沒有電視劇裡那麼好,她也不是胡善祥的姐姐。

將兩個情敵塑造成姐妹,不得不說編劇腦洞也是挺大的。

按照明朝的祖宗制度,為防止外戚專權,皇家的媳婦不能是高門顯貴出身。這樣一來民間百姓家的女兒都有機會了,所以朱棣給朱瞻基選妃的時候,紛紛將自己的女兒送上去。胡善祥就是其中之一,她原本是濟寧人,民間女子。

而此時孫氏早已經在宮裡七年了,朱瞻基小時候就和孫氏見面了。當時是張氏的母親彭城夫人將她舉薦入宮的,孫氏和彭城夫人是老鄉。彭城夫人回老家的時候,聽說主簿孫忠任的女兒長得非常美麗,還冰雪聰明。叫過來一見果然如此,於是就帶著孫氏先見了張氏,希望讓孫氏做自己的外孫媳婦。

所以,孫氏的出身原本也是一個民間女子,只是機緣巧合,先一步進宮了。

張氏親自帶著還是小姑娘的孫氏見了朱棣,朱棣看到孫氏確實是個美人胚子,只是小姑娘和朱瞻基都還太小,所以就先將孫氏養在宮裡,張氏親自教導。孫氏與朱瞻基可謂是青梅竹馬一起長大的,而且在張氏的教導下,孫氏熟知宮中禮儀,舉止落落大方,長大後更是出落的美豔傾城,與朱瞻基感情很好。

當時宮裡所有人都認為孫氏一定是未來的太孫妃,但是等朱瞻基成年選妃的時候,司天監奏報說太孫妃應該在濟寧,選來選去就選中了胡善祥。於是胡善祥就這麼從一個民間女子一步登天成了皇太孫妃,而孫氏只能為太孫嬪。

孫氏自然不樂意,朱瞻基也不樂意,但是奈何這事情是朱棣定下的。當時朱棣是唯一的權威,儘管他疼愛這個孫子,也不會為了這件事情讓步,更何況朱瞻基也不會因為這個事情忤逆朱棣。因為按照當時的形勢,如果不是朱瞻基在朱棣身邊長大,受朱棣寵愛,他爹朱高熾的太子之位可能都保不住。

朱棣在位時連年徵戰,打下大片疆土。其中漢王手握重兵,立下赫赫功勞,軍中之人無人不識漢王。相對而言,朱高熾這個太子安居幕後,打理朝政,還屢次勸說朱棣不要再打仗了。朱高熾身體不好,連朱棣都親口對漢王說過:你大哥身體不好,這個位子早晚還是你來接替。

等朱瞻基成年後,太子朱高熾和漢王的鬥爭幾乎已經放到明面上,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朱棣的態度。漢王那邊是赫赫戰功和軍馬,朱高熾這邊則是多年打理朝政的辛苦和太子府能幹的幕僚,以及這個朱棣一直看好親自培養的繼承人朱瞻基。

所以在這場選妃中,即便朱瞻基不滿意,他也沒有多說什麼。張氏的母親彭城夫人三番五次進宮勸說張氏,想讓這件事情迴轉。張氏是個顧念大局的人,儘管從小看著孫氏長大,也不為所動,反而勸說母親以後不要再提這件事。

胡善祥就這樣成了太孫妃,沒有什麼幕後操作,也不是電視劇中那樣求助漢王,最後因為與漢王有染這樣的理由廢后。她什麼也沒做,只是有個賢德之名,本人自身品行也很好。之所以做太孫妃的時候沒人反對,完全是因為這些有影響的人物的政治考量。

但是朱瞻基不喜歡胡善祥,不喜歡到連表面工程都不願意做。他早許了孫氏正妻之位,所以他更加覺得愧對孫氏,此後幾乎獨寵孫氏,而胡善祥幾乎夜夜獨守空房。

八年後,朱棣和朱高熾相繼去世,朱瞻基登基。胡善祥作為太孫妃自然是皇后,孫氏受寵封貴妃,此時張氏已經是張太后。按照大明祖訓,只有皇后冊封時才有金冊金寶,皇貴妃只有銀冊,但是因為朱瞻基寵愛孫氏,特意上報了張太后,為貴妃孫氏加金冊金寶,孫氏成為大明朝第一個有金冊金寶的貴妃。

胡善祥素有賢德之名,據史書記載,朱瞻基好遊玩,他還有蛐蛐天子的稱號。胡善祥便常常勸諫朱瞻基少遊玩,勤政愛民,張太后也非常喜歡胡善祥。面對這些,年輕的天子一開始還是虛心納諫,後來就越聽越煩,自然更加冷落胡善祥。

其實想想也知道,朱瞻基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養在深宮裡的帝王,他跟隨朱棣走南闖北,見多識廣,馬上屢立奇功,肯定是不會滿足於安安穩穩地待在宮裡像他父親那樣天天跟一大堆奏疏一大堆人打交道的。年輕的天子正是熱血的時候,胡善祥屢屢規勸,無疑是在給他潑冷水。

雖然孫氏在張太后身邊長大,但是這個時候張太后更喜歡胡善祥。除了胡善祥經常規勸朱瞻基外,更重要的是張太后看重胡氏的賢德,也憐惜胡善祥的委屈。更何況朱瞻基已經區別對待到大臣都看不下去了,她這個太后再不表態,朝政就不安穩了。

雖然太后和大臣喜歡這個賢德的皇后,奈何朱瞻基不喜歡,朱瞻基的最愛還是孫氏,於是朱瞻基策劃著廢后。此事前無祖例可循,胡善祥也無錯處,只好拿胡善祥經常生病,沒有兒子來說事。

在此之前,胡善祥為朱瞻基生了兩個女兒,孫氏也為朱瞻基生了一個女兒,但是朱瞻基繼位不久,孫氏就生了一個兒子朱祁鎮。朱瞻基非常高興,又起了廢后的心思。他先立朱祁鎮為太子,一般來說太子都是嫡長子,這樣一來就坐實了孫氏的皇后之位。

但是大臣們一看天子不按常理出牌,咬死不能廢后不鬆口。朱瞻基在大臣這裡走不通,居然找到胡善祥,讓她主動請辭後位。胡善祥顯然明白這個天子的薄情,主動請辭。孫氏又假意推辭一番,說皇后還年輕,肯定會有嫡子的。兩人退讓一番,群臣不再出聲,朱瞻基順利立孫氏為皇后。為了顯示他不是薄待髮妻,還封了胡善祥靜慈仙師的名號,吃穿用度上比她當皇后的時候還好。

看到這些,張太后也鬆了口不再堅持。暗地裡張太后對胡善祥更好,每每宮中有宴會,張太后也特意吩咐將胡善祥的座次擺在孫氏之上。孫氏雖然不滿,但終究不敢多說什麼。

張太后去世後,胡善祥痛哭哀悼,一年後也跟著去世了。此時朱祁鎮已然繼位,不知道孫氏是為了出年輕時候的氣還是別的什麼原因,要求朱祁鎮將胡善祥以嬪御之禮下葬。胡善祥作為大明朝第一個被廢的皇后,從此人生畫上句號。

縱觀胡善祥的整個人生,其實她已經算是幸運了。一個民間女子先是因為天象之言做了太孫妃,雖然朱瞻基冷落她,但是有婆婆張氏和爺爺朱棣護著,她的生活還是很好的。後來即使被廢後,吃穿用度也更勝往昔,還掙脫了宮廷的爭鬥,留下了賢德之名。相比古代後宮裡無數個死於明爭暗鬥的女子,她已經很幸運了。

相關焦點

  • 歷史上真實的胡善祥,作為明朝第一廢后,真的是她的錯嗎?
    在《大明風華》裡面的胡善祥,是個滿腹心機並且內心黑化的女子,然而真實歷史上的胡善祥可不是像電視劇上演繹的這樣,她沒有如此複雜的身世,更沒有如此黑暗的心理以及蛇蠍心腸
  • 歷史上的胡善祥真的作惡多端?其實不是,揭秘明朝第一廢后的一生
    歷史上確實有胡善祥這個人,她也的確是明朝自建國以來第一位被廢除的皇后。但是,據《明史》記載,胡皇后沒有過錯卻被廢除,百姓聽了都很同情她,就連朱瞻基之後也很後悔,總是為自己辯解說:當時是我少年不懂事。這就讓許多人一頭霧水了,胡善祥如果沒有做錯事,為什麼會被廢除?雖為正室,抵不過帝妃情深歷史上,胡善祥並不是什麼靖難遺孤,和孫貴妃更沒有任何血緣關係。
  • 明朝第一廢后胡善祥,為何被廢,又為何被天下人同情?
    按理說,這該是一個頗有建樹的皇帝,但是他卻在廢后一事上了犯了糊塗,也成為他一生的汙點。公元1428年,朱瞻基立後僅三年,皇后胡善祥被廢居長安宮,改立皇貴妃孫氏為皇后。胡善祥自此成為一個道姑,跟青燈古佛為伴。明朝自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之初,選擇跟功臣聯姻,之後的妃嬪大部分來自民間選秀,胡善祥也是通過民間選秀進入宮廷。
  • 宣德帝朱瞻基的皇后胡善祥,為啥會成為明朝第一廢后
    歷史上孫氏大約不叫孫若微,這名字是小說家言,但是孫氏應該是個傾國傾城的美人,在《明史》中,居然記載了她的美貌,四個字:幼有美貌。小時候就長得很好看,長大了應該更好看了。正經史書中誇一個女人美,那麼這個女人是真的美,傾國傾城的美。不然史官們也不會在她們身上浪費筆墨,即使只有四個字。
  • 明朝第一廢后胡善祥,朱瞻基為何一定要廢掉她,可以說她非常冤枉
    1426年,朱瞻基即位,當時他冊封了胡善祥為皇后。不過誰也沒想到,看似恩愛的皇帝和皇后,卻出現了很大的矛盾。1428年,胡善祥皇后的位子被廢,她也因此成為明朝第一個被廢的皇后。胡善祥被廢後退居長安宮,賜號靜慈法師,得到張太后眷顧。很多人想不通胡善祥到底做了什麼,朱瞻基要廢掉她。
  • 揭秘朱瞻基廢后之謎 皇后被廢之後怎麼樣了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朝時期「仁宣之治」的繼承者,他與父親一起將明朝的發展推向了一個高峰。這樣看來,朱瞻基也算是一位有作為的皇帝,雖然統治時間很短,但是能夠在不長的時間裡做到這些,也是非常厲害的。不過朱瞻基有一件事情做得還是有些「過分」了,他的原配胡皇后,做皇后期間沒有犯一點過錯,他卻堅持要把她廢掉另立新皇后,這是為何?
  • 歷史上的如懿皇后一生是怎麼樣的呢,為什麼會被乾隆廢后?
    11/25 11:30 歷史我說說《如懿傳》是根據流瀲紫小說《後宮·如懿傳》改編而來,隨著《如懿傳》的開播,劇中女主角如懿的真實身份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歷史上是如懿皇后一生是怎麼樣的呢,為什麼會被乾隆廢后呢,去世後沒有享受到皇后喪禮應有的待遇,甚至連皇貴妃的待遇都不如,是歷史上唯一一個沒有諡號的皇后,乾隆為何對其恨之入骨,對其如何絕情呢?
  • 明朝第一廢后胡善祥,她的被廢讓天下人同情,她為什麼被廢?
    這兩個條件就註定了,胡善祥以後的路。胡善祥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元貝,在朱瞻基還是太孫的時候就素有賢名,她的出生只是一位錦衣衛百戶的女兒。其父親叫胡榮,胡善祥是第三女,她能夠進入宮中或許跟她的姐姐胡善圍在宮中任職有一定的關係。作為原配,朱瞻基登基後就立她為後,這位胡皇后雖然仁善賢德,但並不得寵,因為她在跟隨朱瞻基這麼多年裡,只生了兩個女人。
  • 宣德皇帝為何廢后?歷史上首位沒有過失的皇后被廢的原因
    歷史上真正的胡善祥是個賢德仁厚的皇后,她的被廢讓天下人同情是有史實依據的。《明史·列傳—后妃》裡記載,「後(胡善祥)無過被廢,天下聞而憐之。」意思是胡皇后並沒有犯下什麼過錯,卻無端被廢,天下人聽說這件事都十分同情她。
  • 青梅竹馬想當皇后,皇帝因此廢掉原配皇后,皇帝:我也特別後悔
    封建社會的皇帝是一個國家的根本,皇后是一國之母,就像皇帝不會輕易退位一樣,皇后只要不犯什麼危害到皇室和國家的大過錯,一般也不會被廢,但是歷史上還是有皇后無故被廢的例子,比如孟古青,她被廢的原因很簡單,僅僅是順治帝對她不喜歡就被廢了,她並不是第一個因不得皇帝寵愛就被廢的皇后,在她之前還有一個胡皇后
  • 孫氏歷史名人(四)——明朝孫皇后
    據《明史·列傳第一·后妃一》記載:「宣宗孝恭皇后孫氏,鄒平人,幼有美色。父忠,永城縣主簿也。誠孝皇后母彭城伯夫人,故永城人,時時入禁中,言忠有賢女,遂得入宮。方十餘歲,成祖命誠孝後育之。」此段記載告訴人們:明宣宗的孝恭皇后孫氏是鄒平人,其父孫忠是永城縣的主簿。幼年,她以聰慧和美貌,被當時住在其父親任職地永城的太子妃母親看中,帶入宮中。
  • 胡善祥:明朝第一位被廢的皇后,到底犯了什麼錯誤?
    胡皇后是明朝宣宗的第一位皇后,也是明朝歷史上第一位被廢黜的皇后。和很多犯了錯誤的皇后相比,胡皇后一生忠孝至善,為人方面挑不出什麼錯處,而且還被宣宗的母親張太后所喜愛,所以她當時的被廢,很大程度上引起了朝野的震動。
  • 明朝一代賢后孫皇后以及她的朋友圈
    《女醫·明妃傳》中的孫皇后孫皇后(?—1463),名不詳,明代鄒平縣青陽店人。孫氏幼年進宮,後被選作貴妃。因為宣宗朱瞻基生了第一個皇子,被封為皇后。宣德十年,宣宗去世。英宗即位,孫氏成為皇太后。一、孫忠:孫皇后的父親孫忠,山東鄒平人,字主敬,初名愚,宣宗改名忠。洪武元年(1368年)——景泰三年(1452年),終年85歲。有五子兒女,一個女兒成為明宣宗的皇后,歷經六朝、大有作為;一個兒子孫忠,是掌握軍權並位極人臣的實際「宰相」。這使孫氏家族一躍成為山東歷史上最顯赫的家族之一。
  • 10個古裝劇皇后《大明風華》胡皇后好慘,《皓鑭傳》把蕩婦變賢后
    許多古裝劇中都有皇后,像是近日熱播的《大明風華》,前前後後就出現四位皇后,而該劇是以明朝初年為背景的歷史故事,劇中皇后都有其原型人物,以下10個「古裝劇皇后」歷史原型,《大明風華》胡皇后好慘,吳謹言《皓鑭傳》把蕩婦演成了賢后!
  • 大明風華:皇后胡善祥善良賢淑,卻在劇中成了陰謀叛亂者
    朱元璋作為明朝的開國皇帝,他的氣魄和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電視劇《大明風華》中,朱元璋卻被嚴重醜化了。劇中的朱元璋身穿龍袍,一副陰狠的眼神加上月牙一般的臉型。劇中的朱元璋怎麼看都不像明朝的開國皇帝。有網友評論,劇組不尊重歷史,千古一帝被醜化。而明宣宗朱瞻基的原配妻子皇后胡善祥以賢聞名,忠厚善良,賢良淑德,而在劇中卻與朱高煦相互勾結、陰謀叛亂,更是嚴重歪曲。
  • 唐玄宗王皇后:曾想與你攜手共攬江山社稷,終究抵不過你的涼薄
    玄宗廢后王氏,同州下邽人,梁冀州刺史神念之後。(《舊唐書》) 王皇后這一支呢,算起來並不是太顯赫,但是配當時的李隆基為王妃,還算匹配的。嫁給李隆基時,是李隆基為臨淄王的時候。這是一段什麼時期呢?
  • 如懿歷史原型是誰?烏拉那拉如懿真實歷史裡斷髮廢后原因
    電視劇《如懿傳》即將在騰訊播出,這部劇經歷各種「磨難」終於開播了,如懿和乾隆的愛情故事也將搬上熒幕,可最後如懿還是輸給了魏嬿婉,難道如懿真的鬥不過魏嬿婉?那她成為繼後靠的是什麼?令妃魏嬿婉是乾隆中後期寵妃,而如懿只是空有皇后虛名而已,乾隆對她從深情到無情,只能說一生一世一雙人在深宮從來都不存在。那麼歷史上的如懿是誰呢?
  • 女醫明妃傳靜慈師太歷史上是怎麼死的 為什麼被廢?
    女醫明妃傳靜慈師太歷史上是怎麼死的,為什麼被廢?結局死了嗎?隨著電視劇的播出,永慶安靜慈師太身份受到了劇友們的關注,據歷史人物了解,靜慈師太是明朝第一位被廢除的皇后,那麼靜慈師太為什麼被廢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了女醫明妃傳靜慈師太歷史原型揭秘。  女醫明妃傳手遊下載:進入下載
  • 明皇后胡善祥,朱瞻基將其廢后卻惹天下人同情,背後原因令人唏噓
    不過,《大明風華》畢竟只是一部小說而已,不能當歷史真相對待。在真實的歷史上,胡善祥的被廢得到了天下人的同情。那麼,歷史上真實的胡善祥是什麼樣子的?並且她因何被廢?胡善祥的蝴蝶效應建文四年(西曆1402年),胡善祥生於山東的一個官僚家庭裡。此時的大明朝處于靖難之役的後期。
  • 胡善祥當皇后僅兩年無辜被廢,孫皇后盜子奪位心機深沉
    而孫氏對宣宗玩樂不管不問,宣宗認為她很體貼,就生出了廢黜胡皇后、改立孫氏為後的想法。宣宗想要廢后,張太后、孫貴妃和朝中幾位近臣都是知道的,而胡皇后又是個難得的賢后,沒有什麼過失之處,為此,宣宗和孫貴妃聯手演了一出逼胡皇后主動遜位的大戲。胡皇后身弱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