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刷到一篇文作者講自己北漂五年租七次房,經歷坎坷室友不靠譜房東事兒多,不少網友起鬨:這麼奇葩有拼湊的嫌疑。不禁想起自己北漂的經歷——北漂五年租過四次房,在通州、望京、安貞門住過,沒有找過中介,直接通過某網站找室友,入住順利退房爽快租金沒有超過2000;直到在豐臺退房遇到刁難,才知道之前的經歷簡直堪稱幸運了。都說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除非你也經歷過同樣的事,否則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感同身受。沒有人願講述自己的不堪,願意講出來就是一種警戒後人的勇氣,但奇怪的是說出來的人,收穫的不是支持卻往往是嘲笑,甚至劈天蓋地質疑「不完美受害者」。
租房哪有那麼多壞人?
北漂租房的途徑有很多,中介是最大眾的一種,需要交一個月手續費;前三次租房,室友都是租房子蠻久的了,而且合租的姑娘要搬離臨時找室友,因此並沒有附加費,費用還比市場要便宜很多。第一次搬進通州,每個月1000塊我住上了100平的兩人合租房;第二次望京是個同齡二房東,1600元住進了十幾平次臥,雖然貴點但在望京性價比也很高了!第三次安貞門,三個人住90平的房子,我的次臥最小隻要1900元。
沒有遇到過奇葩情侶,大家也是各自宅在屋子很少有衝突,遇到過室友養寵物但她很愛乾淨困擾也不是很大,房東基本只有退房的時候才出現;第四次看完房子搬到豐臺,交了定金對方卻沒有籤協議的意思,我有些不放心,對方拿出小區大門鑰匙:這個你先拿著,下個月搬過來就好!心裡雖然打鼓猶豫了幾下,我又想了想,這個世界上哪裡有那麼多壞人呢?住進來倒也相安無事,中間漲過一次200塊包含房租和日常公共用品,退房的時候卻出事了。
微信上提前一個月知會好退房當日退押金,退房當天卻不對勁,交還鑰匙後對方磨蹭起來:你先走吧,這個周日我再退你押金,周末不要忘了提醒我哦。我走到門口停頓了一下,莫不是有什麼變化?看著大門關上,我又想:這個世界上哪裡有那麼多壞人?時間一點點過去,周六微信裡冒了個泡,二房東煩躁起來:錢會退你的,而且我和你說的是周日吧,今天周六。為什麼退房幾天了,卻還不退錢?心裡越發不安,到了周日晚上18點微信還一點消息沒有,一催微信群裡炸了起來,二房東妹妹說她在刷牆,還發過來一堆圖說是我把房子糟蹋了。我面對指控一臉懵逼:二房東指控房間沒有打掃乾淨,牆面睡覺擦碰的地方需要刷牆彌補,還有床面磨損的地方也需要換。我反問臨走前褥子洗過了,對方堅持褥子下面的床墊起毛了,所以換的是床墊。
我滿頭問號,堅持自己並不是故意的這是正常磨損,反問對方為什麼交房子的時候不說。一邊在往上搜起了退房問題,發現「房子需要刷牆、打掃不乾淨」這些指控都是二房東刁難人的管用招式。但我現在依舊有些不敢相信,平時交流不多但大家也都算和平相處,真的刁難只為了訛錢?我直接問:是不想退押金了嗎?對方說:不是不給你退,你造成的損失要補償。我一看單子,還有衛生紙洗衣液費,這不是漲200塊說包含裡面了嗎?現在對方卻不承認了。第一次,我理解了「空口無憑」這個詞的含義,突然開始懷念起上一任房東,那對格外龜毛的夫婦,無論什麼都要寫在合同裡,還一邊嘟囔著:免得日後扯皮說不清。反而是這種前期打親情溫柔牌的二房東,結算的時候不清不楚還反罵你添麻煩心裡沒數。
遇到糾紛要怎麼辦?
對方不情不願退了我錢扣了我幾百塊,我越想越不對勁,沒有協議就很被動但更不甘心。迅速在網上搜到了解決案例:第一、向所在城市住建委專項寫信舉報,有深圳市民靠此找房東要回了被剋扣的200塊,北京恰好也有這個專項,但寫信後一直沒有回音。第二、向市長信箱正常申訴,得到的反饋是建議走司法程序。其實法律還真管這件事,就算沒有合同,但有銀行轉帳證明存在租賃關係,就默認雙方是不定期租賃。第三、現在不少法院出了小程序,可以通過司法立案,房屋租賃立案只需要25塊。但是我申請兩次接到的消息是不予立案,需要到相關網站查看理由,這個入口嘗試了三次不順利我就放棄了。
同類糾紛網上的聲音很多:
如果你被房東剋扣2000以內你就認栽吧,別浪費那幾個錢。
這種事件不在警察的範疇,去找法院的流程太長了,你一說要找法院就知道沒啥社會經驗。
在北京租房子被二房東坑被中介坑不是正常的,還真有想要回押金?
···········聲音多種多樣,每個人講起自己的經歷,我不是最慘的,但是想到我之前租房的經歷就覺得這次很魔幻,那麼格格不入就像是扎在喉嚨裡的刺。我有的時候會想,對方的友好是什麼時候開始崩壞的呢?也許從一開始沒籤協議她們就想好了狡辯,所以這一年的相處都是幻覺?就是所謂的「人心隔肚皮」。
之前每次租房子都會籤協議,我覺得只是走個形式,就算對方毀約或者相處時給你下絆子,你都無法做什麼。但這種一開始就不籤協議的,是真的很可怕,維權起來連憑證都難尋,雖然法律上租房人明顯受保護,但在現實生活裡哪有那麼容易。之前在上海的朋友說起北京還嘆氣,同樣一件事在上海投訴各種渠道反饋就很快,在北京就··········畢業就在北京生活,並沒有明確的對比經驗,但這件事還是讓我陷入無力的迷霧,我曾努力攢首付但看著房價又放棄,現在卻因為幾百塊再次起了奇怪的念頭:是不是沒有自己的房子,就要遇到各種破壞心情的破事?是不是沒有房子,就要在人際相處中處處對人防備?是不是沒有房子,就沒辦法安穩生活,租房子是真的行不通的?難怪那麼多人高喊:房子是不過盛的剛需,房子給予人安全感,買房咬咬牙就上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