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小眾消費帶動新業態發展 長沙地區開設超過20家漢服體驗店
漢服館有請,20元帥一次
長沙地區開設超過20家漢服體驗店,小眾消費帶動新業態發展
「2013年,我開始愛上漢服的時候,非常害怕一個人走在街上,覺得別人無法接受。」喜歡漢服已有7年的柳寒,2019年夏天,在太平街開設漢服體驗店。他說:「我是一名80後,小時候大家對新事物的包容度不如現在,如今熱愛漢服的人不會再害怕穿漢服出門了。」
隨著當下瞄準小眾消費的新業態快速發展,漢服體驗館,成為2019年生活服務業新業態增速第三名。12月21日,上德居漢服體驗店店長柳寒告訴記者,陸陸續續有人走近這個圈子,五一廣場這片區域逐漸增設了很多漢服體驗店,現在長沙的這類店鋪早已超過了20家。
「被長輩認為像是在唱戲」
每到傳統節日或者重要節氣必舉辦活動,這是上德居漢服體驗店為了讓漢服愛好者能有更多的聚集機會,一直堅持的營業原則。
12月20日下午2時,20多位著不同風格漢服的姑娘和小夥,來到上德居,參加當日的包餃子活動。在店長柳寒印象中,參與活動的人群主要以年輕的女生為主。
漢服愛好者們互稱「同袍」。來源於《詩經·秦風》名句:「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每一個走進上德居的「同袍」,迷戀漢服的原因都有些許不同。學生黨純粹覺得漢服美;年輕的家長支持孩子從漢服切入了解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設計專業的工作黨痴迷於製作漢服的過程;對於自己身材不自信的人,從漢服裡被認可;還有人出自喜歡熱鬧,喜愛新鮮事物的態度。
在這間兩層樓,40平方米左右的空間裡,顧客總能從不同的漢服展示區找到自己心裡所愛。
如果在成品展示區沒有選中自己喜歡的衣服,顧客還可以從網上找來圖片,挑選好布料,讓店主為他們量身定做。柳寒的太太負責製作漢服,往往手工縫製一件半身裙就需要花費一天的時間,全套下來需要兩天的時間。
對於柳寒和太太來說,他們享受當下這個包容性強的時代,回想過去那些讓他們哭笑不得的經歷:穿漢服被長輩認為像是在唱戲或者在演恐怖片。「我們現在很滿足。」
20塊錢滿足耍帥成本
20歲的鄧雲(化名)是一名調酒師,工作期間,他始終在兩套西裝間來回更換,他最期待的,是每個月一天的休息日。
「在那一天,我可以做盡情享受漢服的自己。」鄧雲喜歡漢服的原因很簡單,第一次在朋友圈曬出漢服照的當晚,被一直暗戀的女生評論了一句「帥」。
從那之後,他開始喜歡上漢服,每次試裝,他都期待著再次被喜歡的人誇獎。
有一段時間,他的消費主要集中在網購漢服,一套下來300元左右,不知不覺,出租房的衣櫃裡不同類型的漢服漸漸多了起來。「那個時候的主要想法,就是奔著每次和喜歡的人出去都可以穿不同的衣服而買。」
有一天,鄧雲通過吧檯客人了解到,長沙有專門的漢服體驗店,每次租衣服只需要幾十元,比購買便宜了許多。通過平臺搜索,他找到了上德居。「在店裡租衣服拍照一次性只要20元,如果穿出去,需要花費70元到80元之間不等。」
鄧雲說,漢服體驗店帶給他的感受主要是:耍帥的成本降低了。
「漢服體驗店是自己的精神家園」
小黃和小劉從來到長沙開始,陸續成為了上德居的常客。
他們分別是高三和大二的學生,每個人喜歡漢服都有5年的時間,每逢傳統節日他們都會參與到「同袍」舉行的活動中,尤其是小劉,幾乎隔兩周就會參加一次活動。
面對男生穿漢服走在路上被旁人議論這件事,小黃認為:漢服就是傳統服飾,我們就是應該穿出去。
對於維護穿漢服這件事,不僅是小黃和小劉堅持的,也是他們父母所堅持的。
他們的第一套漢服都是父母送給他們的禮物。但他們一般選擇購買成品,小劉說,主要是因為私人訂製的漢服對於學生黨來說,價格太高,平價的成品更符合他們的年紀。
作為女生的小劉,第一件漢服是一條齊胸襦裙。在小劉看來,喜歡漢服的人之間沒有年齡代溝,每個哥哥姐姐或者是叔叔阿姨,都能和自己相聊甚歡,在她看來,漢服體驗館就是能給她帶來精神享受的家園。
(文章來源:瀟湘晨報)
(責任編輯:DF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