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歡迎收看河南衛視!這裡是《金色夢舞臺》,我是昊東。首先歡迎一下我們的老年問題專家張愷悌老師,歡迎!歡迎一下我們的觀察員杜衛東老師,歡迎!在我們的節目當中出現了很多很多各式各樣的快樂老人,有的呢,是從書法當中找到了快樂;有的呢,是從跳舞當中找到了快樂。而今天這位嘉賓呢?他的快樂來源於傳播傳統國學。那麼到底是哪一位老人呢?來看一個短片了解一下。
顏景松教授(錄像音):「無為而無不為」,這個「無不為」就是該做的你要做到。
配音:這位鶴髮童顏的老人叫顏景松,今年(2014年)八十九歲,1952年畢業於北京輔仁大學。做為當年的高材生,畢業後為了支援地方建設,分配到了新鄉市教書。1988年退休後,老人說他只做了三件事:讀書,寫書,教書。二十六年來,老人將《周易》、《論語》、《大學》、《中庸》、《孟子》、《道德經》、《詩經》、《離騷》八部國學經典著作逐字翻譯,寫成講義,一共230萬字。二十六年來,老人堅持每周六、周日義務向社會教授傳統文化,累計六千多課時,聽課學生幾十萬人。八部經典,四十萬字,一萬三千多課時,幾十萬學生,面對這些數字,如此大的工作量,許多年輕人都擔心身體吃不消,而如今顏景松依然精神矍爍、鶴髮童顏的與講臺為伴,重複著讀書、寫書、教書這三件事。而問及他養生的秘訣時,老人的回答很風趣。
顏景松教授(錄像音):還是那幾句話,「沒心沒肺,吃飽就睡」。
主持人:掌聲歡迎顏景松教授,歡迎!
顏景松教授:(朝大家揮手)大家好!
主持人:您請坐!老爺子今年是八十九歲高齡了,身體還這麼好,腰杆兒特直。你看,往這兒一坐,您看我這兒有一份您的體檢報告,一個是有點輕度脂肪肝,還有一個就是收縮壓偏高,收縮壓偏高就是,是不是就是有點低壓,是吧?
顏景松教授:是。
主持人:其它就沒有什麼毛病?
顏景松教授:沒有啥毛病。
主持人:就是你看89歲高齡了,身體這麼好,基本上沒什麼毛病。您是怎麼保養的呀?給大家介紹介紹您的經驗唄!
顏景松教授:「沒心沒肺,吃飽就睡」。能夠做到這個很不容易。有一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我家的孩子沒有下崗的、沒有打離婚的,所以用不著替他們操心;還有一個就是我的老伴兒身體雖然不好,可是還能自理,這也用不著很操心。所以自從退休以後,就把思想都用到教書備課上,退休了以後就怕思想沒事兒。你「沒事兒」就是事兒。有這樣的一句話,「一切無掛礙」,什麼也沒有想頭,就光想著在這兒備課。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說,你在備課、講課當中能夠挖掘出來,原來這好幾千年以前的講的那個事情,和我們現在的國家路線、方針、政策幾乎是一致的,這非常地高興!
主持人:你看老爺子編了這麼多書,這是《周易》,《周易》的這個經解,都在上面了,這都是老先生寫的。這個是《孟子》,寫的《孟子》,等於說我們的這種文學名著,還有我們的國學,好多都在裡面了,都是老先生慢慢地翻譯出來,編著成冊,但是現在還在修改,還沒有正式的印刷,是吧?那您像這樣每年都在反覆的改,每年都在反覆的改,那什麼時候能印刷出來呢?
顏景松教授:這個你隨時挖掘有隨時的現實意義。
主持人:是!因為裡面有一句話叫「溫故而知新」。您不斷地看、不斷地看,不斷地有新的體會。
顏景松教授:是是是!
主持人:不斷地有新的感受。
顏景松教授:是!
主持人:一想,昨天我寫那不對,今天又給再加上一句,再寫一句。
顏景松教授:對對對!
主持人:天天都在改。
杜衛東嘉賓:顏老師您好!我想給您提個問題,也算是向您請教。咱們這個《論語》上,孔老夫子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那麼您老將近九十了,那麼您對這個九十歲這樣一個心態是一個什麼總結?
主持人:老爺子不是已經說過了嗎?短片裡都說了,「沒心沒肺,吃飽就睡」。
顏景松教授:「沒心沒肺,吃飽就睡」。剛才這位專家說的那個「五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那是孔子說的「孔說」。我是一個普通的老師,我不敢跟孔子相比,不敢跟孔子相比,更不敢說「從心所欲」。「不逾矩」,「逾」是越;「矩」是規矩。「不逾矩是思想上我一想就正好恰到好處。這個很難,這個需要除了你的行動以外,主要的是你的思想能夠一點「不逾矩」,處處合乎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這個很難!我們需要,我們需要從現在開始,所有的老師我們都往這個地方努力,能夠從思想上「不逾矩」。
主持人:前一段,就是在給學生講課的時候,講這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您用自己的方式去講,然後通俗易懂,大家一聽就明白了。您是怎麼講的呀?
顏景松教授:這個《論語》裡邊有核心價值觀。
主持人:那《論語》裡是哪一句提到了這個核心價值觀?
顏景松教授:哪一句提到核心價值觀?「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後邊還有一句,「使民以時」。我們的核心價值觀: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道千乘之國」,就是治理一個能出兵車一千輛的國家。
主持人:這就是強國了,千乘之國。
顏景松教授:這是愛國吧!「道千乘之國」,敬事,這是敬業了;而信,「而」當「又」講信,就是敬事,就是誠信的信。好幾千年以前,我們的祖先就給咱說了,不應該傳承嗎?傳承咋講?「承」是接過來傳下去。所以這個東西好啊!你得好好地讀,不然你讀不出來呀!
張愷悌嘉賓:我的確是個後生晚輩,在您的面前我覺得您是一本非常厚重厚重的書,但是您給自己總結的很富有調侃,「沒心沒肺,吃飽就睡」,我覺得像您這個心態,好在什麼地方?好在呢,就是已經在您那個年齡裡面,在您那個經歷裡面,已經把東西看得很清楚了,很淡定了,您永遠是站在一個講臺上在給學生講,但是講的東西呢?又不僅僅是非常枯燥的東西,又給大家呢,對於我們現代所提倡的一些理念,我們現在國家在追求的一些東西找出論點、論據,這是最有說服力的,找出了我們從祖宗、從根源上找出了它的根所在。這個我是非常非常敬佩的!
顏景松教授:謝謝!
(觀眾鼓掌)
主持人:而且我們聽老爺子說話的思路。
顏景松教授:先別慌!我把這位專家的發言我給說了。
主持人:行!
張愷悌嘉賓:不不!我絕對不敢是專家,我就是您的學生,咱們定位一定要清楚。因為現在說「專家」呢,現在有那麼一個說法,微信裡面我記得曾經這樣說過,「上帝呀,讓專家快回家吧,車票我們來出,現在專家太多,不行!」
顏景松教授:我給你說,不是!我說一個很根本的東西,我讀這個國學的時候,老師是講著念的,講的時候就給說:你讀這個書應該聯繫實際,結合自己,無為並用。我早晨聽新聞廣播,我中午聽新聞廣播,七點的新聞一定聽。
主持人:為什麼每天要堅持好幾次要聽這個新聞廣播呀?
顏景松教授:聽這個新聞廣播就是知道這個國家、知道這個社會要往哪個路上走了,我們的書應該怎樣講了。
杜衛東嘉賓:有一句話叫「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其實我們顏老同樣,顏老跟大家看的是同一個新聞,但是我們顏老看得是門道。什麼叫門道呢?他心存國家和人民,也就是實際上他放下了這個「自我」,放下了「小我」,他想要擔當一種「大我」,這個「大我」就是我們的民族、我們的國家。我想補充問一個問題:顏老,在您的生活當中您有沒有生氣的時候?有沒有生過氣?
顏景松教授:有沒有生過氣?我隨時都生氣。
杜衛東嘉賓:那我再問一下,您生氣是為自己生氣,還是為別人生氣?
顏景松教授:我最大的生氣是我感覺著現在電視臺上的那個文藝,已經沒有多少文藝味兒了。你像我們講的這個核心價值觀,這幾個孩子知道嗎?他知道這幾個怎麼講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如何才能和諧?這簡簡單單的他會寫嗎?簡簡單單的該用的這個他會講嗎?你那個電視節目現在不應該在這個地方努努力,叫大家都理解理解。笑也沒值得可笑,不值得可笑都在那兒笑,好像是那些人,就是鼓弄著那些個人故意在那兒鼓掌,不該笑他笑,不該鼓掌他鼓掌,可是現在已經到那個程度了,你能不生氣嗎?!
主持人:老爺子,您要想開點,您要給他生氣,生不完的氣!您要是生氣的時候您就看看咱們《金色夢舞臺》,您就不生氣了。
杜衛東嘉賓:我再補充說一下,我剛才為什麼問這個問題?因為《論語》在「學而篇」前三句話,第三句話「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那麼我們的顏老他的生氣不是為自己而生氣,他還是在憂國憂民,他講到我們電視上的很多的這種有些藝術,這種風格也好、內容也好,沒有起到教化民眾的這樣一個好的引導作用,那麼過去這個《孝經》裡面講:「移風易俗,莫善於樂」。這個音樂藝術它可以教化民眾,但是我們現在有些節目它的內容確實沒有起到教化民眾的作用,那麼因此顏老生氣,他還不是為自己生氣,別人不了解自己,他還不生氣,他生氣還是為民、為國而生氣,所以他還是沒有自己,他的心中還是存著國家民族。
主持人:好,我們都說……
顏景松教授:我再給說一下,加一個。咱剛才淨講《論語》了,我也說一遍「如何和諧」。「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也。』」「孝」是孝敬父母;「弟」是恭敬兄長、愛護弟妹。那個作亂,打、砸、搶、燒、殺、恐怖、暴力,你想想「孝弟」就在家庭和諧了;「不好犯上」,單位和諧了;「不好作亂」,社會和諧了。是不是?
主持人:因為老爺子是扎紮實實做學問的人,研究了一輩子學問,他知道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都在裡面,五千年的文化精髓都在這些書裡面了,只要按著這麼做,什麼方法不懂、什麼問題不會解決、什麼時候想不開的事兒,讀讀書,都在裡面了。其實,老爺子啊,我們知道孔子有七十二賢人、弟子三千,老爺子也是桃李滿天下。今天我們就請來了其中的一位學生,我們掌聲請出老爺子的學生何寶林先生,掌聲歡迎!
主持人:您好!您好!歡迎!歡迎!好,請坐!
主持人:古代的老師拿那個戒尺,一不會,「啪」打你一下,
何寶林先生:現在呢?
主持人:現在老師提問你不會的時候,會怎麼樣?
何寶林先生:他現在不拿戒尺。
主持人:拿什麼?
何寶林先生:他用那個眼啊一瞪你,你都不敢說了,不敢說話。
主持人:內功。
何寶林先生:眼睛很威嚴的往下面一掃,我們好好地聽,就知道自己跑神了。
主持人:那您跟老師學,老師在教課方法上有沒有不同於其他老師的方法?
何寶林先生:我最早也聽講座聽得比較多,我在武漢大學讀博士,讀博士的時候有很多就是剛才講的很多大師去搞講座,比如講《論語》,講論語裡面的「仁學思想」,講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聽過之後,好了,我好像懂得了《論語》裡面的「仁學思想」我知道了,至於具體是什麼我不清楚。跟著顏老師聽的時候,顏老師他是一個字什麼意思、一個詞什麼意思、一句話什麼意思,這一段話的整體大意什麼意思,講到之後呢,真正的跟著老師把這些學好之後,滋潤了我的心。
主持人:那您學了這麼長時間的這個傳統國學之後,您覺得您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何寶林先生:我認識到激起我一種使命感。什麼樣的使命?優秀的傳統文化一代一代地傳下去。
主持人:您能不能從這個古文字當中找出來一句話,來概括一下,描述一下您心目當中的老師。
何寶林先生: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主持人:非常棒,謝謝您!謝謝!
何寶林先生:也謝謝大家!
主持人:好!好像您還有一位學生,是您的家人,我們聽說就是您的老伴兒,也是您的學生,對您非常的崇拜。但是呢,我們的導演在去採訪這個奶奶的時候,她給我們透露了一個消息。她說您看著在這個臺上,你看,一直在保持一種微笑,但是年輕的時候特別好著急、脾氣特別爆,到底怎麼回事呢?我們來看一個短片,聽聽奶奶怎麼說的。
奶奶:他的第一個學生,他有什麼思考、有啥問題都給我說,我跟他開玩笑。我說你這老婆是經書,一心一意都在書上。他是個什麼樣的人?生命不息,教書不止。
解說:顏老的老伴兒餘景娥八十九歲,早年畢業於天津河北省立女子師範學院,與顏老已攜手走過了六十個春秋。
奶奶:不嫌棄我們家是一個單身女工的女兒;而且我當時是一身病,肺結核,可是說起這來我很感謝他,俺倆一塊兒畢業。在畢業生裡頭我們是比較突出的,兩個人也談得來,所以就結合了。
導演:他對你好不好?
奶奶:這不是鬧,也打離婚嗎?!呵呵!言談話語常常有時候會發急,那回不是為了孩子,咋著生氣生氣了,我就說咱不過了,俺倆就跑到北街區政府門口。那個時候兩個石墩上頭有一個就是高門檻兒,一邊石墩坐一個,他坐一邊、我坐一邊,人家出來進去,也沒進政府裡頭去,在門墩上坐了很長的一段時間。後來天晚了,孩子該吃奶了,起來拉著我的手那就回來了,那也打離婚,那也是常事。
我1926年生人,1996年摔腿,摔腿時70歲、乳腺癌75得的,這個眼睛已經神經壞了,都睜不開了,光這個眼還能睜,看人,光模模糊糊的看出來,那男女都聽不見。他對我真好,一直到現在,我從1996年這個腿摔斷了以後,大小便失禁,夜裡起床我一夜起三次都是他照顧我。離不開,那就是說!就是離不開,真的就是離不開!就是他出去,我揪心;我在家,他在外頭他也不安心,這叫啥?
導演:這叫啥?
奶奶:親!不就是愛嘛,他親,你不就完了,那非得嘴上「我愛你」、「我愛你」,是吧?!現在人的「我愛你」、「我愛你」,離婚不誤。
主持人:奶奶說話也是特別有意思,而且也是思路挺清晰的。
顏景松教授:她說的那個離不開,的確是離不開。我體會人老了:第一,你自己身體得好;第二,最好有個好老伴兒,一直跟著你。
主持人:六十年啊,不容易!
顏景松教授:這個可不容易了,六十年了呀。
主持人:而且我聽我們導演說,您老是說自己是上門女婿,是怎麼回事啊?
顏景松教授:上門女婿是怎麼回事?來的時候,來到那個學校裡面,兩個女老師沒結婚,一個在這兒,一個在那兒,一人一個屋子,一個屋子;這個男老師,好幾個男老師住一個屋。等到談戀愛了,談好了,一塊兒結婚了,我都把我的被子拿到她那個屋去了。
主持人:沾了奶奶的光了。
顏景松教授:拿到她屋去了,還不是上門女婿呀?!
主持人:就是從您的角度,您給大家講一講,就是家庭它對於社會當中,它起一個什麼樣的作用?
顏景松教授: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我都這樣講,在家庭裡面沒理可講,講什麼?一個是情,一個是愛;一個是忍,一個是讓。小小不然,掀過去算了。
主持人:老爺子說得特別好!你看家裡有矛盾了,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既然難念你就別念了唄,幹嘛自找麻煩呢?!有時候你講理講不通,講理講不通就別講理啊。家裡是講愛的地方,幹嘛講理啊?!是吧,老爺子?老爺子一講咱們就明白了。你看老爺子剛才說在家裡你要忍讓。其實也就是這麼回事,你說你讓給家裡人、忍忍家裡人,他不吃虧。老爺子,你看這話說回來,你看你家庭,您處理得這麼好,兒子也孝順,奶奶對您也挺好。那您評價一下奶奶唄,您覺得奶奶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啊?
顏景松教授:要說她呀,她眼睛也看不著了,她不是說,那個電視(短片中),她掰都掰不開了,聽也聽不著了、掰也掰不開了是我一大損失。如果不是眼看不著、聽不著,我這個書整理的還會再好!
主持人:嗯,她會幫您一塊兒整理。
顏景松教授:另外來說,就是目前來說有一些個地方我一下子想出來了,她也能同時地想出來。我給她講,她也能夠這樣講。這種親情就不是張嘴說的「我愛你、我愛你」,俺倆從來沒說過「我愛你」。
主持人:「夫唱婦隨,琴瑟和鳴」,這是人們嚮往的一種境界。但是呢,這個奶奶好像對您,好像有點不太滿意的地方。您對奶奶評價挺好的,奶奶對您評價好像有點意見。我們來看看奶奶對您怎麼評價的吧!
主持人:來!看條短片。
奶奶:這現在生活條件不也好了嗎?我說六十年咱倆共同過在一塊,鑽石婚咱買個鑽戒吧!他不(同意):(說)唉呀,俗氣。所以他不買。俺有個兒子叫顏秉翔,顏秉翔花了三千多塊錢買了倆鑽戒,給俺倆一人帶了一個,鑽石婚的時候給俺倆帶的,準備還給孩子呢。
導演:他說過「我愛你」沒?
奶奶:沒說過,俺倆那個時候不興!
導演:現在呢?
奶奶:現在也不說。
主持人:看完這個短片啊,我有兩個感受:第一,對於首飾來說,女性不分年齡,什麼時候都喜歡,無論是二十多歲、十幾歲的,還是像奶奶這樣八十多高齡的,也喜歡鑽石啊。您看在裡面還念叨呢,鑽石婚的時候也沒給買個首飾什麼的;還有一個我的感受,就是這個奶奶其實心裡埋怨您呢,一直沒說過「我愛你」。但是我覺得任何一個女人,她都希望自己的愛人對她說「我愛你」。
這樣,今天你看來一次《金色夢舞臺》也不容易,您能不能滿足一下奶奶這份心願?衝著攝像機,奶奶也不在身邊,今兒也沒來現場,您也不用害羞、也不用不好意思,衝著攝像機說,對奶奶說「我愛你」,回到家以後她一看電視,哎!說了,這多開心呀!
顏景松教授:是這個同志叫我說「我愛你」。
主持人:這老爺子不好意思,非要找個藉口。
導演:是不是可以再錄一條?剛才好像那個錄的不清楚。
主持人:那沒說了還。
導演:對,再錄一條、再錄一條。
主持人:來,老爺子,您衝著攝像機。
顏景松教授:我愛你!
主持人:我們還為您準備了一份禮物,您回去之後啊您送給奶奶(送上鮮花)。好,您坐,老爺子。您看,我知道在學識上咱都是小學生,不敢跟您說什麼。但是呢?我給您提醒一下,老爺子,你看女人有三大愛:第一,她愛首飾,咱們剛才驗證過了;第二呢,她愛花,不分年齡;第三呢,她愛聽甜言蜜語,特別是「我愛你」。所以說咱們這個電視播出之後啊,您看這個奶奶在看電視的時候,一看,哎喲!看,說了三個字「我愛你」,特別高興;再有您把這花您再送給她,她就更高興了。
顏景松教授:好好好!
主持人:在節目最後咱們也聽聽咱們兩位專家,怎麼來表達一下自己心裡的感受的,好不好?來!張老師。
張愷悌嘉賓:我覺得您是一個和藹可親的老人,又是一個厚厚的一本書;同時呢,在跟您交流的過程當中呢,非常的流暢,我衷心的祝願您和您的家人以及其他的老年人,生活愉快、長壽。謝謝!
杜衛東嘉賓:顏老今天給我們的感覺,雖然他很謙卑、很謙虛,但是我覺得在顏老身上已經體現出了孔老夫子的「溫、良、恭、儉、讓」五種品格,非常好!顏老的家庭,我們看到了,他的夫妻非常的和睦,他的子女非常的孝順。所以我也希望願天下所有的家庭、所有的夫妻能夠和諧,所有的子女能夠孝順。謝謝!
主持人:從今天的聊天當中,我們感受到這個老爺子他有一種,那種就像剛才杜老師所說的「溫、良、恭、儉、讓」的謙謙君子之風;也有那一種傳道、授業、解惑的師者之風;而且我們感受到的是那種「學而時習之」的學者之風。在今天我們感受到老爺子的那種快樂,特別是老爺子也把他的快樂傳遞給我們,讓我們在明白很多道理的同時,也感受到那份來自老爺子內心的那份快樂!
再次祝老爺子身體健康、快樂,也希望您再次來到我們《金色夢舞臺》做客,好不好?謝謝您!
下期節目再見!謝謝您!謝謝您!謝謝大家!(2014年8月)
很多初入佛門的善男信女對學佛很茫然,不知道如何下手;還有很多人認為信佛就是去寺院燒香、拜佛求神仙保佑;或者認為經懺法會就是信佛。這是錯誤的想法。
佛教是教育,佛教不是經懺法會。真正的學佛必須學佛經,用佛陀的教誨指導我們的人生,這就是「依教奉行」。學佛能改變命運,進入佛門讀的一本書是《了凡四訓》,這是改善命運的榜樣。
佛陀教育網【學佛共修系統】,給初學佛者提供如裡如法修學的修行平臺;同時發現、挖掘真正的學佛人,有機會面對面分享和探討學佛體會。
我們的【學佛共修系統】,是按照淨空老法師倡導的教學理念學佛的,是當前正確的學佛方法。現在學佛人很多,學歪、學偏、學邪的佔百分之八十多,真正掌握正確的學佛方法的,不到百分之二十。只要按照這個修學次第學佛,不會學歪、學偏和學邪。
當代高僧大德——淨空法師,年已九旬,為了世界和平、國家富強和人民的安樂,每日講經不輟。聽淨空老法師講經,力行淨空老法師講經,一定能改變你人生的命運、能提高你人生的質量。
在【學佛共修系統】裡一塊跟著淨空老法師學佛,我們就是同參道友;我們不是老師,但我們有信心做好共修的教練。歡迎有緣人的加入!
打開【佛陀教育網】(www.foxdwedu.com),在首頁左上側「點擊加入」,然後一步步跟著提示註冊。首頁右下側有【修學體會分享】,是發布共修系統裡同修的學佛體會文章,歡迎您閱讀、參考!
【淨土釋疑網】微信號:amtbedu。
手機版網站應用:安卓版。郵箱:foxdw_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