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樂 | 夢幻曲

2021-02-19 慕容清讀

歡迎關注 慕容清讀   Indulge in Voice

外文曲名:Träumerei

中文曲名:夢幻曲

作曲:羅伯特·亞歷山大·舒曼

今天酷玩給大家介紹的古典音樂是舒曼的《夢幻曲(德語:Träumerei)》。羅伯特·亞歷山大·舒曼(德語: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是德國作曲家,浪漫主義音樂成熟時期代表人物之一。舒曼的夫人克拉拉(德語:Clara Schumann)是著名的鋼琴家。

羅伯特·亞歷山大·舒曼

(1810.06.08-1856.07.29)

1838年,舒曼創作了一部鋼琴套曲《童年即景(德語:Kinderszenen)》,作品編號為Opus 15,其中以我們今天介紹的第7首《夢幻曲》最為著名。《童年即景》是一部很私人化的作品,可以理解為是舒曼寫給他的戀人克拉拉的情書。

舒曼18歲從家鄉茨維考到萊比錫大學法律系學習,同時,跟鋼琴家弗裡德利希·維克學鋼琴,這時維克的女兒克拉拉只有9歲,父親的精心培養下,鋼琴已經彈得很出色。兩年以後,舒曼的母親不再阻撓他學習音樂,舒曼全身心地投入音樂,他住到老師維克先生家裡,專注於鋼琴學習。維克對這位入室弟子視為己出,舒曼與克拉拉也結成兄妹般的友誼。

舒曼和克拉拉除了在鋼琴上四手聯彈,還一起做音樂遊戲,一起讀書、郊遊,舒曼給她講傳奇故事。舒曼每寫出新鋼琴小品,就由克拉拉試著演奏。隨著年齡的增長,克拉拉與舒曼之間的友誼變成了愛情,這時的克拉拉16歲。

克拉拉·舒曼(1819.09.13-1896.05.20)

克拉拉的父親維克先生知道了女兒和舒曼的關係後勃然大怒,嚴厲禁止女兒與舒曼有男女之情,他要女兒成就為一位偉大的鋼琴家。舒曼此時已弄傷手指,並逐漸開始走上創作道路,而作曲家當時是個很沒有保障的職業。父親帶著女兒離開萊比錫,不準他們會面、通信,甚至不準克拉拉彈奏舒曼寫的曲子。

有一次,克拉拉在德勒斯登演出,舒曼偷偷跑去與她見了一面,維克知道後警告他們,要是再敢見面,就要用手槍幹掉舒曼。這件事在當時的音樂界幾乎成了一樁醜聞,在經歷過啟蒙運動的歐洲,粗暴幹涉年輕人的愛情被認為是極不道德的行為。維克帶著克拉拉到巴黎演出時,蕭邦對此事表示了不滿,維克的好友李斯特竟宣布與之絕交以示抗議,在萊比錫的孟德爾頌也向舒曼表示同情。1835年,克拉拉在門德爾頌和蕭邦面前彈奏舒曼的曲子,1836年,她在德勒斯登攻讀音樂理論和聲樂。

1837年到1838年,舒曼到維也納居住了一段時間,他想在這座音樂之都感受一下維也納樂派的文化氛圍,但是在貝多芬、舒伯特去世之後,維也納的音樂生活發生了很大變化,經典音樂傳統遭到冷落,四處彌散著尚蘭納和施特勞斯的圓舞曲,當局禁止言論,也需要這類歌舞昇平的音樂,舒曼在維也納出版《新音樂雜誌》的申請沒有獲準。這時,舒曼對克拉拉的情況也一無所知。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得知克拉拉在演奏會上演奏了他的作品,這無異於發出一個信號,克拉拉還在等著他!希望重新燃起,回憶起與克拉拉生活在一起的快樂時光,舒曼便寫下了幾十首鋼琴小品,這些小品像一幅幅音樂素描,記錄著舒曼最初與克拉拉相識時的生活片段。

舒曼最初寫了30首小品,從中挑選出13首,每首都加上標題,合成一集,取名《童年即景》。瀏覽一下套曲裡13首小曲的標題,就知道音樂是描寫兒童生活的,如《木馬騎士》《驚嚇》《捉迷藏》《奇怪的傳說》,等等,這些都是普通兒童生活場景。但是,舒曼在描繪這些情景時,是有很具體的生活事件為根據的,作曲家不說,外人是無論如何無法猜測的,只有舒曼和克拉拉兩人在彈起這些小品時才會在妙趣橫生之處彼此送上會心的一笑。所以前面提到,《童年即景》是一部私人化作品,舒曼把它寄給遠方的克拉拉,提醒她不要遺忘戀人。

《童年即景》組曲中流行最廣的當然要屬《夢幻曲》,這首曲子常拿出來單獨演奏,並改編成各種樂器的獨奏與合奏,它的旋律非常簡單,便於記憶,樂曲起伏迴轉,富於浪漫的幻想,有一種朦朧美妙的憧憬蘊含其中。但是,需要說明的是這組鋼琴套曲不是兒童音樂,大致描寫的是克拉拉9歲到13歲之間的生活,是舒曼以兄長般的眼光對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姑娘的觀察印象。舒曼後來對成了他妻子的克拉拉說:「由於回憶起你的童年,我在維也納寫下了這部作品。」

舒曼《童年即景》專輯封面

這份感情在克拉拉的父親百般阻撓下,兩人嘗盡了相思之苦,終於在1840年,有情人終成眷屬。婚後生活雖然充實卻很辛苦。克拉拉在16年之間生了8個孩子,還要照顧患病丈夫,再加上經濟困難,1844年不得不再重新開始在俄國聖彼得堡巡迴演奏以維持家計。這時舒曼因為精神衰弱問題而無法繼續工作,於是他們全家遷至萊茵河畔的杜塞道夫。不久,20歲的勃拉姆斯登門求教,三人深厚的友誼從此紮根。舒曼曾稱讚勃拉姆斯為「貝多芬再世」,後來布拉姆斯也不負舒曼的期望成為浪漫樂派的巨星。勃拉姆斯一直到克拉拉去世前,一有新作完成,就會先請克拉拉指教。

舒曼在克拉拉37歲時逝世。期間也經歷孩子生病和死亡。幸好勃拉姆斯及小提琴手姚阿幸等人幫助她,勃拉姆斯擔心克拉拉的風溼病情,曾勸她停止奔波的演奏生涯,但克拉拉卻因此受到傷害,並寄了一封信給勃拉姆斯:「我一停止演奏,心情就會變得非常不好。對我來說,鋼琴演奏等於是我的生命。」

克拉拉也承認自己到了晚年還能持續熱愛的演奏工作,這都得感謝父親從小的教導。將女兒以天才鋼琴家之名送上音樂舞臺,原是希望她功成名就,並且得到全歐洲人的讚賞,這也難怪這時候羅伯特‧舒曼的出現會引起她父親的堅決排斥。更何況舒曼是個性格內向、愛幻想、神經衰弱又缺乏謀生技能的音樂人。

1878年,克拉拉開始在法蘭克福音樂學院教授鋼琴,同年10月舉行了音樂生涯的50周年紀念演奏會。1896年,克拉拉·舒曼因腦中風而去世,享年76歲。一年後,勃拉姆斯去世。

勃拉姆斯(1833.05.07-1897.04.03)

1947年,美國好萊塢拍攝影片《Song of Love》,描寫舒曼與克拉拉的愛情故事,凱薩琳·赫本扮演克拉拉·舒曼。舒曼《童年即景》組曲中的《夢幻曲》被用作影片的主題曲。

2009年,小說《琴戀克拉拉/Belove Clara》描寫了舒曼、克拉拉以及勃拉姆斯之間的戀情。

圖源:flickr

慕容清讀 世界名畫欣賞

作品名稱: 童年的田園生活/Two Girls (Childhood Idyll)

作者:鮑格雷奧/William Adolphe Bouguereau

年份:1900年

原作材質:油彩 畫布/Oil on canvas

原作尺寸:994×1278mm

館藏處: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美術館/Denver Art Museum

相關焦點

  • 這些古典音樂,慰藉了我的靈魂
    主播:書傑          本期歌單蕭邦 -《降E大調夜曲》蕭邦 -《G小調夜曲》孟德爾頌 -《乘著歌聲的翅膀》舒曼  - 《夢幻曲》柴可夫斯基  - 《船歌》在浪漫主義時期的古典音樂,其風格更加自由奔放,親近自然,帶有濃烈的感性和浪漫色彩。
  • 古典音樂入門與樂曲推薦
    前兩天發過一篇怎麼欣賞古典音樂的帖子,收到很多媽媽回復,希望我們能介紹多點古典音樂的相關知識,ok, here you go, 我們簡單的歸納了下古典音樂的幾個重要時期和一些音樂推薦,希望對媽媽們能有所幫助…另外希望專業搞音樂的媽媽和我們聯繫(添加私人微信號nwlmb2013),希望以後能開一檔音樂的專欄,介紹一些很美的音樂給各位媽媽… 古典音樂的定義
  • 音樂漫筆:空靈美好,如夢似幻的夢幻曲
    1835-1844年,獨自編輯《新音樂雜誌》,並開始創作大量鋼琴作品。1840年獲耶拿大學哲學博士,1843年赴萊比錫音樂學院任教。1844~1850年,移居德雷斯頓繼續從事作曲和指揮。因精神疾病日趨嚴重1854年投河被救,兩年後逝世於精神病院。所有的藝術家都有孩子的一面,能夠寫出《夢幻曲》的舒曼更是一個具有單純透明如孩童的音樂家。
  • 聽這些溫柔流淌的古典音樂,心醉神迷!
    古典音樂雖然流傳百年,依舊有著歷久彌新的魅力。只要你肯沉靜下來,將心注入,一定會從中發現炙熱而絢爛的美。其中聆聽到勝利的喜悅、生活的希翼、情愛的纏綿、莊嚴的歌頌、生死的變遷、西岸的斜陽、街市的喧譁,甚至森林的朦朧和民族的悅動。
  • 中國古代歷史上十大「勾魂兒」古典音樂 你聽過幾曲
    中國古代歷史上十大「勾魂兒」古典音樂,分別是:高山流水、梅花三弄、夕陽簫鼓、漢宮秋月、陽春白雪、漁樵問答、胡笳十八拍、廣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這些古典音樂是中國傳統音樂的精髓,你聽過幾曲?今天跟著小編一起來學習、了解一下吧!中國古代歷史上十大「勾魂兒」古典音樂之高山流水。高山流水出自:列子·湯問,常用來比喻:知音難覓或樂曲高妙。
  • 古典音樂不高冷,疫情不出門,帶孩子一起感受古典樂的魅力吧!
    提到古典音樂,大部分人腦海中都會浮現出「高雅」、「嚴肅」、「冗長」等詞彙,這些詞聽起來就讓人覺得古典音樂貌似「很難懂」,並非如流行音樂那般輕快悅耳,容易讓人印象深刻。但實際上,古典音樂是最能經受住歲月考驗,久盛不衰的音樂,它所承載的厚重內涵和複雜多樣的創作技術是人類文明史上最璀璨的瑰寶。
  • 看片識曲 電影中的經典古典音樂(上)
    小時候對音樂沒啥概念,上音樂課對於我們大部分人來說就是「語數英」之外的「休閒課程」,倒也不怎麼上心,結果就是,上完了課,並不知道學的是什麼,到了高中、大學,音樂學習則越來越少,對於音樂,可能就是 MP3和手機上聽聽流行歌曲了,對於古典音樂,倒越來越遠。「古典音樂」真的是嚴肅的、據普通人之外的陽春白雪嗎?
  • 20首古典音樂,優雅你的生活
    文:丹尼爾 | 圖:Pinterest轉載請在後臺輸入授權貝多芬曾說:「音樂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學更高的啟示。」時尚易逝,風格永存。這是時尚界的一句名言。在音樂界,想必應該也是:流行易逝,經典永存。流行音樂,平日裡聽聽就好。經典音樂,值得收藏,尤其古典音樂。
  • 世界古典音樂20首珍藏版
    古典音樂(Classical Music)是指從巴洛克時期開始到20世紀早期,在歐洲文化傳統背景下創作的、有別於流行音樂的經典音樂。它是一個獨立的音樂流派,追求洗鍊的藝術手法,強調理性地表達情感。古典音樂主題豐富,是無處不在的優美旋律,它能讓我們的心靈得到升華。
  • 古典音樂太高冷?疫情不出門,帶孩子一起感受這些「古典樂」魅力吧!
    提到古典音樂,大部分人腦海中都會浮現出「高雅」、「嚴肅」、「冗長」等詞彙,這些詞聽起來就讓人覺得古典音樂貌似「很難懂」,並非如流行音樂那般輕快悅耳,容易讓人印象深刻。
  • 古典鋼琴曲欣賞(8):德彪西《月光》
    《月光曲》是阿希爾-克洛德·德彪西的作品。
  • 《拉德斯基進行曲》,外國的著名古典音樂,咱們的運動會主題曲
    《拉德斯基進行曲》,歌手:卡拉揚,所屬專輯:惠威T200A試音碟。「運動會主題曲,下面上場的是xx班,他們邁著雄進的步伐來到了我們。。。。。。」「再好的耳機也聽不出來操場的感覺。」「這首曲子是老約翰·施特勞斯作於1848年,題獻給拉德斯基將軍。
  • 11曲把小朋友一寸一寸放倒的睡前音樂
    拉上窗簾、講睡前故事,做睡前放鬆,很多時候,還得來一段睡前音樂……還沒有把小朋友哄睡著,自己先睡著了。就這樣,我由越夜越high的文藝女青年,變成早睡早起的勵志媽媽,生物鐘是被哄睡小朋友改變的。於是,經過漫長的挑選,測試,有了這11首睡前音樂單。以西方古典音樂為主,並非說古典音樂較之其他音樂更高級,如許多朋友反饋所言,中國也有許多這樣經典的中國式古典曲子。日
  • BBC出品的兒童古典音樂動畫片,讓孩子在奇想中聽懂古典、暢遊美妙旋律!
    我一直是古典音樂愛好者,姐妹倆小時候我也經常放古典樂曲給她們聽,但深入講解比較少。這學期,姐姐Suki開始學鋼琴,妹妹Sula在音樂學院上音樂課,她們開始需要更有系統地接觸和了解古典音樂,於是我做了挺多工作,想讓她們懂得欣賞這些似乎「嚴肅和深奧」的樂曲。
  • 迪斯尼夢幻卡通與古典音樂 / 文末有福利
    《幻想曲2000》用了8段音樂,保留了米奇那段精彩的表演,《魔法師的學徒》。其餘的樂曲延續了前傳的風格:雅俗共賞。既有適合兒童的聖桑的《動物狂歡節》、有喜聞樂見的貝多芬《第五「命運」交響曲》《羅馬之松》、考慮了風格多樣,反映都市文化的《藍色狂想曲》、有比較小眾的蕭士塔高維奇《第二鋼琴協奏曲》,有進行曲《威儀堂堂進行曲》,也有現代音樂《火鳥》。
  • 治癒心靈的20首古典音樂,優雅你的生活!
    古典音樂似乎離我們遙遠,有些高深莫測,也聽不太明白。不要緊,慢慢地培養樂感,陶冶情操。音樂可以治癒心靈。不是為了裝優雅格調,而是融入到自己的生命裡。這是一種生活美學和生活哲學。本期特別精選了20首古典音樂,伴隨你每一天的生活。不論開心、鬱悶、急躁或者壓力山大,總有一首能陪伴你。
  • 古典音樂的啟蒙讀本,鋼琴家宋思衡帶你重溫《交響情人夢》
    ▲日劇《交響情人夢》是很多人的古典音樂啟蒙「讀本」
  • 我家孩子愛的古典音樂大師曲,我列了清單給你聽
    我昨天收到很多朋友的分享,給我看了他家孩子在上的視唱練耳的課程,以及還蠻多朋友希望我推薦一下古典音樂清單的。▼今天的文章我主要給大家分享我收藏過的古典音樂大師的經典作品,全部都是mp3的版本,可以直接在文末一鍵下載。如果在古典音樂的薰陶上大家有自身的經驗,或者有好的建議,也可以跟我多多交流哈,我還在繼續摸索這條路上的舒適啟蒙之道。
  • 創雅文化古典音樂免費專欄段召旭第一講《獻給愛麗絲》
    今天我們請到了段召旭老師,來為我們輕鬆講古典音樂。路德維希·凡·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1770年出生於德國波恩,是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貝多芬是集西方古典派之大成,開浪漫樂派之先河的偉大作曲家。
  • 80首古典音樂,經典之作
    音樂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學更高的啟示。11_布蘭登堡協奏曲2號Johann Sebastian Bach - 古典音樂百科A-VOL30_巴哈_巴洛克音樂的傑作巴赫: g弦上之歌舒曼: 夢幻曲德彪西: 棕發少女莫扎特: 第21號鋼琴協奏曲第二樂章(k467)德沃夏克: 幽默曲約翰.史特勞斯: 「藍色多瑙河」圓舞曲葛利格: 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