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小夥伴們都知道日本是一個都市傳說盛行的國家,日本的綜藝節目中也有很多「靈異」事件的介紹,像「裂口女」「如月站」等等,但是這其中大多數都是無法證實的事件,僅僅停留在「傳說」的程度上,但是,就在兩天前真真實實的發生一件異常詭異的事件,U醬剛剛看到新聞的時候寒毛戰慄!
一架35年前墜毀遇難的飛機驚現羽田機場的「上空」!清晰的飛行軌跡,JL123次航班的字母拼寫赫然入目。不僅如此,更離奇的是距離航班失事的紀念日還有七天...
8月6日午夜12時,【JL123】編號的航班忽然出現在航班位置信息APP「Flightradar24」上,於一小時後同日午夜1時忽然消失 ...
如此詭異的事件不由得引人發寒和聯想,立刻引發了日本網友的熱烈討論:
啊?為什麼是。。。。日本航空123航班(JL123)
我的天,這也太恐怖了吧....固定對地高度50ft,航向【隨機】【不斷轉換狀態】,相比這些這JL123是個什麼鬼?!
JAL123航班恰好是在這個時候的35年前的1985年8月12日墜毀出現了大量死傷,從此以後【123航班】的航班號應該是永久欠航才對,但是這次出現的【JAL123】航班是哪裡來的飛機,又要去哪兒...
香港網友也加入了討論大軍
事故簡介
日本航空123號班機空難(日語:日本航空123便墜落事故/にほんこうくう123びんついらくじこ Nihon kōkū 123 bin Tsuiraku Jiko ),發生於1985年8月12日,為世界上涉及單一飛機的空難中死傷人數最多者,也是飛航史上第二大嚴重空難。此班機是日本航空由東京國際機場飛往大阪國際機場的定期班機,使用波音747SR-146型客機,全機搭載509名乘客及15名機組員。
伴隨著眾多疑慮,恐怖的心情,讓我們走進35年前事故發生充滿謎團的那個夜...
1985年8月12日時值夏末,數以百萬計的日本人正要返鄉歡慶盂蘭盆節。日本人傳統上在此時回出生地拜祭祖先、同時和家人團聚,因此每年均有大量的返鄉運輸需求,且位於羽田機場81公裡外的筑波市(當時羽田機場為筑波市接近的機場)正舉行世界博覽會,使得客量進一步增加。而在盂蘭盆節的情況下,該班機的乘客大多為日本籍,但也有21名外國人(中國籍1名)。
(事故飛機JL123次航班事故出發前照片)
18時04分:機組成員以及乘客共524人登機完畢,但滑行道有另外的班機滑行而在預定時間後4分鐘出發。
18時12分:JAL123從羽田機場的18號停機坪駛至15L跑道後滑行起飛...
18時24分35秒:JAL123起飛12分鐘後,在相模灣爬升至巡航高度24,000英尺(7,300米)時突然發生巨響,機艙內發生爆炸性減壓,導致機尾化妝室天花板崩塌及液壓系統故障,事後調查顯示此時垂直尾翼更有一大半損毀脫離,客艙內的氧氣面罩直接落下,並開始播放預先錄製的廣播。巨響發生後,機長立刻解除自動駕駛並要求駕駛艙成員對各系統進行檢查,雖然引擎和電力系統正常運作,但飛航工程師回報液壓系統壓力開始下降,機長最終做出返回羽田機場的決定。
18時24分42秒:JAL123調整應答機編碼識別號碼為7700,宣布班機發生緊急狀況,信號被位於埼玉縣所澤市的東京航空交通管制部(以下稱TACC)接收。
18時27分02秒:TACC確認JAL123宣布發生緊急狀況,機長回復確認。但TACC繼續詢問出現的問題時機長並沒有回答,因此TACC向日航本社通知JAL123發生緊急狀況,此時機內的液壓系統已全部失效。
18時28分30秒:TACC在指示JAL123向正東方向飛行時被告知無法控制飛機,這是TACC第一次確認JAL123無法控制。
18時31分14秒:TACC向JAL123提出就近於名古屋迫降的方案,但JAL123要求返回羽田;同時TACC為順利指引JAL123,向機長告知之後可使用日語進行通訊,之後的通訊內容因此有部分使用了日語;飛航工程師收到了空服員「客艙置物空間損毀」的報告。
18時33分:日航本社利用社內無線電嘗試向JAL123取得聯絡;飛航工程師在客機進行緊急下降的同時向正副機長提出戴上氧氣面罩的請求。
18時35分33秒:JAL123向日航本社告知R5門(機體右側尾門)破損後,發出了緊急下降的請求,日航本社表示確認狀況。
18時40分44秒:TACC為了和JAL123有更好的通訊品質,為JAL123準備了特定的無線電頻率,並要求JAL123改變通訊頻率,但是無人回應。此時JAL123為利用重力拋甩放下起落架,從富士山東麓北上並在山梨縣大月市上空進行了向右急迴旋,高度從22,000英尺(6,700米)一口氣下降15,000英尺(4,600米)至6,000英尺(1,800米)並成功往羽田方向飛行,但在埼玉縣上空因風勢而被迫左迴旋往群馬縣山區方向飛行;同時在東京都奧多摩町,有民眾拍下了失去垂直尾翼的JAL123照片,這張照片也成為了JAL123失事前的最後身影...
(事故發生時機艙內乘客的狀況)
事故發生時,客艙內的氧氣面罩直接落下,並開始播放預先錄製的廣播,乘客們也按照廣播與空服員指示戴上氧氣面罩、繫上安全帶並熄煙;另外,因為有迫降於海上的可能性,因此有部分乘客穿上了救生衣;根據生還者的證詞,客艙內沒有混亂,非常平靜,帶小孩的乘客根據提示為孩子戴好氧氣面罩。之後乘客皆以「安全姿勢」因應迫降後所帶來的衝擊,由於班機自意外發生到墜毀有半小時以上的時間,這段期間內有部分乘客已經抱有最壞的心理準備,因而在機上寫下了遺書。
很難想像,在如此的狀況下,人們的腦海中是否會閃過過往的一生,那些重要的人,難以忘記的瞬間,未曾釋懷的事和牽掛的所有。
事故是如此的無情,粗暴的一把奪過人們選擇的權利,只能靜靜等待宣判,幸運的是在如此慘烈的事故中,竟有四人生還,但是,具生還者證言表述因日本正值經濟崛起最昂揚驕傲的時候斷然拒絕了美軍的救援請求導致大量傷者因救援不及時而失去生命... 既是天災,也有人禍,導致了這場人類航空史上排名第二的空難,也是單體客機事故傷亡人數最多的事故。
*下方圖片有血腥畫面,謹慎觀看
事故的原因我們不去探究,那些本應受到懲罰卻逃離懲罰的人們我們也無權去查證,但是,事故的深遠影響卻延伸至今,空難重挫了日本民眾對本國籍航空公司的信心,也使坂本九時代在同年10月1日終結,當時國內航線乘客數量大減三分之一。群馬縣警方以業務過失致死罪名將日航及波音公司的相關人員共20人移送前橋地檢署起訴,但最後都獲不起訴處分。日航董事長因此次事故引咎辭職,公司維修部經理、數名基層職員以及波音公司的一位工程師更以自殺謝罪,雖然他們與事故原因並無直接相關。而當時日本社會盛傳事件內幕是波音為重要客戶頂罪,導致日航訂票率大幅下降,新幹線客流量在空難後也相應增長,事件也成日本鐵道在87上半年民營化之導火線;1986年,因部分乘客轉乘全日空,日航的新年假期海外航線乘客數在史上第一次少於前一年,日航直到多年後才從這次打擊中恢復過來,事件也間接促成全日本空輸公司於1987下半年在香港投入服務之最大原因。
另外就是【123】的航空編號成為日本唯一廢編的一個航班號...永不使用
整理心情,讓我們來一探究竟,為何恰好時隔35年後的近日,已經廢編的「鬼航班」重新出現在了成田機場的上空,是死傷者的靈魂仍未得到安慰嗎?還是,有別的不可言說的理由。
隨著甚囂塵上的言論充斥網絡,日本航空公司緊急發布的事件的調查結果,
「我們以0123的順序使用了一個號碼,因為有必要為維護工作設置一個任意的航班號碼。」
被解釋。換句話說,「 0000」或「 9999」可以是任何數字,但似乎是由於意外設置「 0123」而引起的幹擾,
「我們希望將來制定一個設置航班號的規則。對此我們深表歉意。」(又是道歉)
``Flight Radar 24''在2020年2月28日在成田機場以及空中巴士工廠於2019年8月28日在法國土魯斯出現了。看起來這是因為與這次的情況一樣,在維護時航班號被設置為「 0123」。
原來是虛驚一場,但是,細細想來,真的是虛驚一場的巧合嗎?
2017年8月12日,18時出發的ANA(全日空)NH37次航班進行了緊急著陸,最詭異的是這架航班也正是東京出發,伊丹機場到著,同一出發時刻,同一出發目的地,而且,事故原因的編號也是驚人一致的【7700】
2017年全日空NH37航班 VS 1985年日航JL123空難雷同的細節:
1.航班日期都是8月12日;
2.兩架飛機都是從羽田機場飛往伊丹機場、6點檔的航班;
3.JL123調整應答機編碼識別號碼為7700,於18:24宣布緊急狀況…而NH37航班在18:30左右,也是用這個編碼發布的;
4. JL123班機在18:56墜毀,NH37航班18:50在羽田機場著陸;
5. 兩架飛機均是油壓系統故障。
這就不得不引人懷疑,是否真的有某種神奇的「連接」讓這一系列的「巧合」成為現實。
各位看官是否遇到過這種驚人巧合時「靈異事件」呢?請在下方留言,大家交流一下~
最後由於現在日本疫情複雜,我們華人身在異鄉,U醬的小馬甲在此特意建立了一個【華人互助群】,在此期間互相幫助,有需要的朋友可以掃碼下方二維碼,添加小助手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