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梨園呈舞影 展演譜曲聲——「梨園廣場粵劇粵曲進校園」展演圓滿結束
9月15日,2020年佛山市私夥局聯盟之「梨園廣場粵劇粵曲進校園」展演的第二場演出在三水區白坭鎮中心小學體育館舉行。
-
臺灣劇團在瓊參加閩南語系劇種研討活動
臺灣劇團在瓊參加閩南語系劇種研討活動 2011年11月30日 17: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戲曲發展的出路——從地方戲曲劇種面臨的困境談起
特別是從事地方戲曲工作辛苦勞累,工作環境差,生活待遇差,不少演職人員難安其業,很多人另謀出路,造成了人才流失十分嚴重,藝術隊伍日益萎縮等問題。藝術學校的狀況也不景氣。上海滬劇院院長茅善玉指出,地方劇種在人才的培養上出現嚴重斷層。
-
河南明星擂主大愛劇團公益展演將於9月1日至5日舉行
2017年9月1日至5日,河南明星擂主大愛劇團將在鄭州鐵路局老幹部活動中心劇院舉行為期五天、共十場經典大戲的純公益展演,每天下午、晚上各一場。本次展演是在劇團成立兩周年之際,為感恩回饋各界朋友一直以來對劇團的關心、關注、支持和幫助而專門舉辦的。即將上演的劇目均由觀眾通過網絡投票從劇團常演30餘場大戲中精挑細選而出,每場大戲均由劇團籤約的明星擂主領銜主演,本次展演也將為廣大觀眾送上一波戲曲的饕餮盛宴。
-
梨園呈舞影 展演譜曲聲——「梨園廣場粵劇粵曲進校園」白坭鎮中心小學專場展演圓滿結束
9月15日,2020年佛山市私夥局聯盟之「梨園廣場粵劇粵曲進校園」展演的第二場演出在三水區白坭鎮中心小學體育館舉行。
-
說說中國八大戲曲劇種
-
...戲越精彩廣東省地方戲曲傳統折子戲展演」啟幕,18出「壓箱好戲...
新快報訊 記者徐紹娜報導 許建梅 / 供圖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廣東省藝術研究所主辦、友誼劇院協辦的 "2020 粵戲越精彩 廣東省地方戲曲傳統折子戲展演 " 於 12 月 11 日拉開帷幕,活動歷時三天。
-
《中國戲曲劇種全集·蒙古劇》審稿論證會在呼和浩特市舉行
《中國戲曲劇種全集·蒙古劇》審稿論證會在呼和浩特市舉行12月12日,《中國戲曲劇種全集·蒙古劇》審稿論證會在呼和浩特市舉行。會議由內蒙古文化和旅遊廳主辦,自治區藝術研究院、鄂爾多斯市文化和旅遊局承辦,鄂爾多斯市文化藝術創作研究所協辦。
-
非遺戲曲進校園 河南永城柳琴戲將亮相清華大學
稀有劇種唱主角,活態傳承進清華。11月26日下午,中國非遺戲曲進校園河南稀有劇種展演媒體見面會在清華大學舉行。永城柳琴戲等來自全省的7個稀有劇種將於11月27日至29日在清華大學集中展演。這是永城柳琴戲第二次亮相京城。
-
全國梨園群星匯聚上海大世界
瀋陽 攝 主辦方供圖作為2020大世界「鬧傳統」系列活動暨第三屆長三角非遺節重頭演出,《九州百戲·梨園群星鬧九州》全國戲曲展演,10月6日下午在大世界中心舞臺上演,這場演出也是2020上海廣播節系列活動之一。
-
送別著名戲曲劇作家王仁傑:巨匠雖逝 戲留梨園
中新網泉州6月1日電 (記者 孫虹)6月1日,著名戲曲劇作家王仁傑的追悼會在福建省泉州市舉行。追悼會現場,各界敬獻的花圈、花籃排成了一堵堵寄託哀思的花牆,述說著無盡的懷念和敬意。著名戲曲劇作家王仁傑逝世。 林良標 攝 得知王仁傑老先生逝世的消息,不少文藝界人士、戲迷從全國各地趕來,向王老遺體依依告別。
-
百戲盛典:觀九州大戲 護劇種生態
圍繞『劇種』這一核心要義,組織開展了劇目展演、專家研討等系列活動,成功鍛造了百戲盛典這一具有深厚內涵的文化名片,百戲盛典已經成為加強劇種建設、推動戲曲傳承發展的重要平臺,由此引發的『劇種熱』將引領全國戲曲劇種建設進入新的歷史階段。」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司長明文軍說。保護一個地方劇種就是保護一個地方的歷史和文化,就是連接歷史與今天的時空隧道,讓人們記得住鄉音、留得住鄉情、解得了鄉愁。
-
中國戲曲像音像工程梨園戲《呂蒙正》錄製完成
近日,中國戲曲像音像工程梨園戲《呂蒙正》一劇在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梨園古典劇院錄製完成,該劇為福建省首部入選像音像工程的劇目,主演曾靜萍為福建省首位入選像音像工程的戲曲演員。像音像工程是由文旅部啟動的一項保護傳統戲曲的工程,入選劇目要求能代表本劇種的經典劇目及本劇種獨有的瀕臨失傳的傳統骨子劇目,具有傳承價值,思想內容積極向上,能體現中華優秀傳統美德、凝聚劇種表演藝術精粹、展現戲曲藝術獨特魅力
-
電視戲曲的發展出路
節目主打內容是傳統戲曲,邀請不同劇種的戲曲名家重返競技場,代表自己的劇種進行展演,爭奪「伶人王中王」的冠軍稱號。該節目雖明顯有借鑑《我是歌手》的痕跡,但它依舊為電視戲曲綜藝節目的發展開闢了一條新路。但2018年3月開播的第三季《伶人王中王》令很多觀眾大失所望,無論是舞美還是名家的選擇,更或是節目的編排剪輯,都與前兩季相距甚遠。
-
劇場年輕了 戲曲青春了
「很忐忑,老祖宗創造了這麼好的戲曲藝術,我們這樣做到底行不行。」楊陽說,「但我們還是要去探索邊界,為的是尋找崑曲的源頭,尋找崑曲的未來。看似先鋒,其實是追尋中國傳統戲曲基因裡的DNA。」而為《319·回首紫禁城》這樣的實驗戲曲創作提供展示平臺的上海小劇場戲曲展演,到2020年也已走到了第六個年頭。
-
第四屆湖北地方戲曲藝術節展演結束 20天51臺戲惠民2000多萬人次
11月23日晚,荊州花鼓戲《河西村的故事》在「雲上劇場」線上展演。至此,歷時20天的第四屆湖北地方戲曲藝術節暨「頌祖國、奔小康」小戲展演圓滿落幕。本屆展演由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全省各市州、神農架林區文化和旅遊局承辦。
-
浙江推傳統戲曲演出季:涵蓋多劇種 五地聯動共演78場
浙江推傳統戲曲演出季:涵蓋多劇種 五地聯動共演78場 2020-09-03 22:49:09浙江崑劇團供圖 中新網杭州9月3日電(童笑雨 錢柯羽)9月3日,2020浙江省傳統戲曲演出季新聞發布會在浙江杭州舉行。據悉,到今年10月,杭州、寧波、溫州、紹興、金華五地將聯動46個院團(院校)演出78場,涵蓋崑劇、京劇、越劇、婺劇等多個劇種。
-
《梨園春》:世界上播出時間最長的戲曲節目,童年回憶!
《梨園春》是位「90後」梨園春作為一檔家喻戶曉的戲曲綜藝節目,陪伴了幾代人的青春。1994年在河南衛視晚間黃金檔推出,至今已有26年的歷史,作為一個和這個節目一起出生的我,每個禮拜天晚上都會等到新聞聯播結束以後,陪著爺爺奶奶一起收看,小時候聽不懂這些咿呀咿呀的各地戲曲,看著就看著也就睡著了。孔瑩,牛欣欣,鄧鳴賀,都是這個節目的名人。《梨園春》的梨園含義是什麼?梨園的本意是戲班。
-
京劇的產生,原來是安徽、湖北、陝西等地方戲「北漂」的結晶
我國地方戲曲種類眾多,而京劇獨樹一幟。很多人就顧名思義,認為京劇原產於北京,是因為首都的影響力而成為「國劇」。其實不然,京劇是融合了安徽的徽劇、湖北的漢調、陝西的秦腔以及江蘇的崑曲等地方民間戲曲,集中華民族傳統戲曲文化之大成的產物。那麼,這些地方戲曲是怎樣走在一起而形成京劇的呢?
-
中國戲曲種類及其簡介 中國戲曲知識大全
比較流行著名的劇種有:京劇、崑劇、越劇、豫劇、黃梅戲、評劇、粵劇、廬劇、徽劇、淮劇、滬劇、呂劇、湘劇、柳子戲、茂腔、淮海戲、錫劇、婺劇、秦腔、碗碗腔、關中道情、太谷秧歌、上黨梆子、雁劇、耍孩兒、蒲劇、隴劇、漢劇、楚劇、蘇劇、湖南花鼓戲、潮劇、藏戲、高甲戲、梨園戲、桂劇、彩調、儺戲、瓊劇、 北京曲劇、二人轉、二人臺、拉場戲、單出頭、河北梆子、漫瀚劇、河南墜子、河北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