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犯的10大伏地挺身錯誤,看看你練對了嗎?

2020-12-26 騰訊網

伏地挺身雖然是一個基礎的自重健身動作,但訓練得當,不僅能刺激、強化胸部、上肢肌肉,更可以提升綜合力量、核心穩定性等。如果小夥伴們想通過伏地挺身,收穫顯著的提升效果,那下面這10個錯誤可一定要留心、避免!01幅度不到位一些小夥伴在練伏地挺身的過程中,不是屈臂向下時,胸部沒有貼地便向上;就是延展手臂向上時,沒有完全伸直便向下。不管是哪個,這樣幅度不到位的訓練都會影響肌肉受力、提升效果;久而久之,更容易把幅度不到位的壞習慣帶入到其他推舉健身動作中去,這對長期訓練效果的影響、削弱自然是更為「致命」的。

因此,小夥伴們一定要注意屈伸手臂做每個伏地挺身時,都確保幅度到位——屈臂向下時胸部接觸地面,再推起至雙臂完全延展伸直,照此重複練習!02手肘外展在日常練習伏地挺身時,屈臂向下過程中、手肘向兩側展開的錯誤姿態十分常見。這麼練習,並不能產生任何額外的提升效果,卻會導致肩關節大幅內旋,由此逐漸磨損肩袖部位,尤其是那些肩膀靈活性不太好的小夥伴們,後果則更為嚴重。

因此,出於自身關節、肌肉的健康考慮,小夥伴們在練習伏地挺身時,務必要注意,保持手肘朝向斜後方,並始終貼近身體。

03後腰姿態在練習伏地挺身時,保持後腰平直,整個身體始終呈一條直線,才是最為準確、高效的! 而常見的錯誤有3個:首先後腰明顯下榻,這主要是由於核心鬆弛無力所導致的;不僅影響整體肌肉的訓練效果,更容易造成腰椎過度受壓,出現腰酸背痛的症狀。

再者,一些小夥伴在屈臂向下時,核心緊收,後腰姿態準確;但在上推身體時,卻會出現核心肌肉放鬆,後腰彎屈的錯誤姿態。整體動作看起來格外怪異!

最後,還有一部分小夥伴會在練習伏地挺身過程中,出現大幅上抬腰背、髖部的錯誤,整個身體在頂峰時,大幅弓起。這都是一定要糾正、避免的!

04駝背彎腰駝背的姿態,不僅在日常生活中,影響形象氣質;如果把這樣的不良姿態帶入到伏地挺身訓練中,更會顯著影響訓練表現,讓效果大打折扣!那主要是因為,駝背會大幅抑制肩部肌肉,在動作中充分發力。

因此,不管是生活中、還是訓練上,小夥伴們都要記住保持挺胸抬頭,精神滿滿的狀態!

05脖頸姿態在練習伏地挺身時,如果脖子大幅前屈,如鵝頸姿態,則必然會限制動作幅度,影響肌肉受力、提升效果!

另一方面,大幅向後延展脖頸,也是要避免的!以這樣的姿態練習,不僅影響整體動作的流暢發揮,而且容易引發脊椎的強烈不適、甚至是傷病問題!

06訓練節奏在練習伏地挺身時,有些小夥伴誤認為訓練節奏越快,效果越快!實際卻恰恰相反。尤其對於新手小夥伴而言,節奏過快,很容易失去對整體動作的掌控力,出現各色各樣的錯誤姿態、技術發揮,由此顯著減損整體的肌肉力量提升效果!

因此,大家一定要注意在練習伏地挺身時,確保節奏緩慢,富有控制力地屈伸手臂,注重每個要領、環節的準確發揮,才能練得最高效、安全!

07跪姿伏地挺身跪姿伏地挺身,通常是為那些力量基礎較弱、無法完成常規伏地挺身的小夥伴們準備的。但問題是,它完全無法模擬常規伏地挺身的動作模式,尤其是練習時,會不可避免地呈現後腰下塌、臀部高抬的不良姿態,且肩部運動非常不流暢、不舒適。因此我們並不推薦。

更為適合新手小夥伴們,高效過渡到常規伏地挺身的練習方式為:首先支撐於一定高度的平臺上練習伏地挺身屈臂下放階段,也就是肌肉離心收縮階段。

然後在肌肉逐漸強化後,再逐漸過渡到支撐於平地上,練習下放階段。

接著便是支撐於平臺上,練習上斜式伏地挺身,注意動作要領準確、幅度到位。最後逐漸降低平臺高度,直至能在地面上正常練習!

08肩胛姿態首先,在伏地挺身練習過程中,小夥伴們一定要避免聳肩的錯誤姿態,這不僅會影響肩部肌肉的正常發力,更會加劇斜方肌緊張、僵硬的問題。

再者,一些小夥伴認為在伏地挺身過程中,應始終保持肩胛向中央收攏的姿態,這實際上也是不正確的!

最準確的練習方式應為:屈臂向下時,肩胛向中央用力回收,但延展手臂向上時,則應該隨之向外延展。這樣才能保障整體肩部肌肉流暢、充分地發力運作。

09手腕疼痛在練習伏地挺身的過程中,手腕疼痛症狀有時候不可避免。但當問題出現時,與其忍痛,繼續照舊訓練。不妨找一對小支撐架,甚至是啞鈴來抓握支撐練習。這麼一來,雙手掌心相對,手腕位置更加中立,能避免、改善腕關節受壓疼痛問題。

10只增加訓練量隨著自身水平的提升,如果單單只增加伏地挺身的訓練量,對提升肌肉耐力,可能頗有效果。但對於促進肌肉增長、力量提升而言,並不理想。這肯定不是大部分小夥伴所想要的成果! 因此,如果你的目標是不斷強化肌肉、力量,則應該循序漸進地去練習更有難度的伏地挺身變形,例如弓箭手伏地挺身,甚至最終過渡到單手伏地挺身!

相關焦點

  • 伏地挺身做對了嗎?3個動作細節分析,糾正錯誤姿勢提高鍛鍊效率
    導語:伏地挺身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上肢鍛鍊動作,在小編小的時候體育課上首先接觸的就是這個動作,不管那種體能鍛鍊伏地挺身始終是必練動作之一,它的練習條件比較簡單隨時隨地都可以操練起來,它的鍛鍊實效性是蠻高的,深受很多健身小夥伴們的喜愛。
  • 在家健身小心越練越醜!伏地挺身、深蹲等 10 個常見動作,一次講清楚
    但如果沒有教練引導,有些常見的健身動作很有可能做錯,不僅磨損關節,損害骨骼,甚至練出體態問題,越練越「醜」。下面10 個常見健身動作,都是一些常見,並且經常出現問題的動作,快來看看你有沒有踩坑吧!01 平板支撐鍛鍊部位:核心、全身長久練錯容易:傷腰、損傷肩膀平板支撐應該很多人都做過。
  • 啞鈴運動中容易犯的錯誤大集合,快看看你練對了嗎?
    如今帳號已經吸引了近16萬的粉絲,用簡單易懂的畫風,來糾正我們健身時的錯誤動作非常實用。下面,大家就對號入座,看看你平時訓練時有沒有犯這些錯誤呢?(✅表示正確動作,❌表示錯誤做法)在做槓鈴臥推的時候,槓鈴杆要位於雙手虎口處,握緊後手腕要不要後折,以免對手指以及手腕造成傷害。
  • 別再瞎練伏地挺身了,你的動作都是錯的!正確的伏地挺身應該這樣做!
    今天林同學來給大家糾正一下在做伏地挺身的時候大家最常犯的幾個錯誤,並且告訴你,真正能鍛鍊肌肉且不損傷身體的伏地挺身到底該怎麼做!說起伏地挺身大家一定都不陌生,無論是不是喜歡健身的人,肯定都接觸過這個動作。伏地挺身不僅是鍛鍊上半身肌肉最經典的徒手動作,同時也是健身小白們必練的動作。因為這個動作不僅簡單,而且對於增強上半身力量的效果十分明顯。
  • 你的伏地挺身達標了嗎?做不到「這個次數」的還不快點練起來!
    對於有在健身的型男們來說,隨時隨地來個5下10下可以說是家常便飯般輕鬆,然而你有試過自己一次最多能做幾下伏地挺身嗎?只能算是平均值的水平,以20歲~30歲的男性來說,35下以上的伏地挺身才能夠被認為是「還不錯」的,而「練得很好」的境界,至少就需要能完成連續45下以上的次數才行。
  • 德國兄弟Calimove:8種花式伏地挺身,幫你練胸、練背、練腹肌
    看看上半身的肌肉劃分:紅色——胸肌藍色——腹肌綠色——三角肌紫色——斜方肌黃色——肱三頭肌>一個簡單的伏地挺身能同時練到這麼多肌肉嗎?只要學會使用相應的變體,用伏地挺身練腹肌、練背就很容易。德國兄弟Calimove最近就對此進行了展示。1、練胸和肱三頭肌↓使用側向伏地挺身,雙手間距越大,難度越高。標準-鑽石伏地挺身,雙手可以稍離地,變為爆發性動作。
  • 伏地挺身的好處不只練胸,常見錯誤與問題分析,避免損傷正確伏地挺身
    而錯誤的動作方式不僅會影響整體訓練效果,還會引起不必要的損傷,所以下面來看一下在伏地挺身動作過程中的常見錯誤:常見錯誤一:塌腰塌腰是在動作過程中最為常見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除了習慣因素以外,主要原因在於核心薄弱、胸部、手臂及肩部力量不足而引起的。
  • 每天100個伏地挺身,能練出寬大的胸肌嗎?
    可奈何自己對健身增肌不是很了解,但是聽大家都說伏地挺身能練胸肌,而且練起來也比較方便。那麼如果每天堅持100個伏地挺身的話,能練出寬大的胸肌嗎?這個問題即比較入門、又很經典,大多數朋友也都想嘗試每天堅持多少個的訓練計劃。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簡單聊一下這個問題。
  • 伏地挺身練不下去了練引體向上可行麼?
    說了這麼多,我給你分享一下我的經歷,我在考初級教練證書的時候。當時要求伏地挺身是連續40個,我剛剛開始入職這個行業的時候做伏地挺身一次最多就只能做10個,所以40個對於我來說實在實在太難了後來為了達到考試的標準,我給自己規定一個計劃,隔天都要堅持做完100個伏地挺身,不管這100個伏地挺身到底用多少組, 累到做不動就停下,少有恢復之後馬上繼續把剩下的做完,直到做完100個。
  • 伏地挺身的8個常見錯誤,每個都能毀掉你的胸肌!
    好的計劃再加上以下要說的訓練技巧,就能快速練出胸肌,可以撩妹裝X了: 下面這個6個最為愚蠢的錯誤 你有沒有中招 NO.1 全程伏地挺身的幅度 伏地挺身時,應該將身體下降多低、抬起多高是最常見的問題。
  • 伏地挺身找不到胸肌發力感,哪裡出問題?不怪你,伏地挺身不是練胸的
    伏地挺身找不到胸部發力感很正常,新手完全不必糾結,因為伏地挺身是個複合動作,很多肌肉會參與發力;但如果你想用它針對性練好胸肌,那麼就得用一些小「技巧」了……廢話少說,內容走起。伏地挺身,不僅僅是練胸伏地挺身這個動作,是一個非常好的上肢力量練習動作。為什麼不說是「練胸」?
  • 每天早起做10個伏地挺身,堅持30天會發生什麼
    如果早起也一直是你解決不了的問題,不如給自己設置一個早起運動的flag,即使只有10個伏地挺身,也大有作用!  即使每天只做10個伏地挺身,1個月下來,Kristen的胸圍也足足上漲了2釐米!  她還在自己博客裡寫:「雖然胳膊線條不像米歇爾·歐巴馬一樣好看,但整個大臂的肌肉線條都出來了。」
  • 你真的會做伏地挺身嗎?可以看看這些部位的姿勢,讓你遠離錯誤
    導語:新手鍛鍊胸部,是小白們健身的第一個目標,但是在自重鍛鍊過程中,經常會出現胸部沒有發力的感覺,今天我們就給小白們帶來福音,聊聊如何用伏地挺身正確的鍛鍊胸部肌肉,讓它充滿泵感,趕緊看看你做錯了沒有。其次我們選用的伏地挺身動作沒有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出發,本來自己是第一次用伏地挺身鍛鍊胸肌,但是自身的肌力根本無法保證自己完成一個伏地挺身,更不要說感受胸肌的發力了,如果我們降低伏地挺身的難度,改為跪姿伏地挺身進行練習,那麼胸肌的發力感會有明顯的感覺。
  • 你練過伏地挺身的進階鍛鍊嗎?這幾個動作,讓你輕鬆掌握伏地挺身
    導語:喜歡鍛鍊胸肌的健友,對於伏地挺身這個動作一點也不陌生,但是對於沒有肌力基礎的小白來說,成功的完成一個伏地挺身存在著很大的難度,有的小白會通過跪姿伏地挺身來輔助完成,實踐證明效果是非常不錯的,當遇到伏地挺身瓶頸期的時候,我們訓練者就會不知該從哪裡下手,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伏地挺身的進階鍛鍊
  • 12種伏地挺身高難度練胸!徒手練出大胸肌
    雖然伏地挺身能鍛鍊到的肌肉群很多,但我們主要用它來鍛鍊胸大肌,伏地挺身對胸肌的刺激效果非常好,而且通過不同角度的變化,可以調整刺激到胸肌的各個角落。如果新手沒有器械條件,那麼伏地挺身是個非常不錯的選擇,當然如果要用伏地挺身鍛鍊胸肌,課程計劃的設計一定要科學合理,這樣才能練出更完美的胸肌。
  • 那麼多種伏地挺身,具體練哪裡,你可知道?
    愛樂氧  愛健身相信很多看官都對伏地挺身有所了解,一方面知道伏地挺身練胸,另一方聽說伏地挺身有很多種
  • 做了這麼多年伏地挺身居然沒做對?這4個錯誤一定要避免
    伏地挺身正確做法在講錯誤姿勢之前,先來看看標準的伏地挺身應該怎麼做:雙手打開與肩同寬,虎口或者食指朝前,手臂垂直地面,收緊腹部,夾緊臀部,收緊肩胛骨,骨盆微微後傾位保持,挺直身體,從側面看肩膀、髖關節、膝關節在同一直線上,此為起始位置;
  • 每天100個伏地挺身能練出肌肉嗎?想練出肌肉,什麼方法最科學
    如果堅持這樣練習,可以練出夠三頭肌的肌肉,同時胸部發力,可以練出胸肌,同時對三角肌前束有著一定的刺激,同時還能強化腰部和腹部的核心肌群。伏地挺身是一種複合型的鍛鍊方式,做標準的伏地挺身可以鍛鍊到全身。動作一:上斜伏地挺身上斜伏地挺身針對肌肉:下胸肌肉上斜伏地挺身和標準伏地挺身的區別則是手部有一定高度的支撐物,標準伏地挺身主要訓練中胸部位。在進行上斜伏地挺身時,肱二頭肌不需要特別大的力量,簡單易操作。
  • 伏地挺身的5種變式動作,讓你練到全身肌肉
    伏地挺身是我們最熟悉的健身運動,也是所有男士不用練都會做的基礎訓練動作,有些中學體考和大學體育考試的時候會用伏地挺身作為測試項目,有些調皮的男生在學生時代沒少被老師用伏地挺身作為處罰工具,可以說伏地挺身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算是一個非常普遍且易學的鍛鍊動作了,可是你知道變形,進階後的伏地挺身如何做嗎?
  • 伏地挺身一組做多少個合適?你的伏地挺身標準嗎?再看看你適合做多少
    常見錯誤:臀部過高撅起;腰屈過大,骨盆前傾;聳肩或者肩過分的外展。常見危險:過度的聳肩,缺乏控制力,手部受力不均勻,力量不足身體出現軀幹不穩定性的晃動。伏地挺身個數因人而異伏地挺身每組做的個數因人而異,對於身體素質比較好的人來說,可以接受的運動量當然會比較高,可以做更多的伏地挺身;但是如果你的身體素質比較差,做伏地挺身的個數也會相對少。對新手來說,不宜急於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