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電影中的城市,每個影迷心中都有自己獨特的回憶。
伍迪·艾倫留下布魯克林橋影的《曼哈頓》,
《新橋戀人》裡飄雪聖誕夜煙花燦爛的塞納河,
《重慶森林》《花樣年華》裡霓虹喧鬧、街角巷弄的香港,
《蘇州河》裡的上海,
《春風沉醉的夜晚》裡的南京
……每一座特殊的城市都在銀幕影像裡散發著自己特殊的氣韻。
這些地名,巴黎、曼哈頓、香港、東京,浪漫到不足為奇……
但如果我們換一座城市名,比如——
東莞,你會想到什麼?
東莞,十分特殊的一個名字,在知道莞字讀「guan」,而不是「wan」之前,也許你都不曾關注到它也曾在世界銀幕中的屢屢現身。
在紀錄片導演周浩的處女作《厚街》裡,東莞作為珠三角地區以製造業崛起的新興城市,眾生態盡顯,厚街出租房裡外來打工人口群居,孩子出生,世俗又深沉的愛情,迷惘和觀望的打工男女,統統被周浩用攝影機記錄了下來。
毗鄰廣州、深圳、香港,優越的地理位置讓東莞在改革開放後吸引了大批來自臺灣、香港的資本和中國內地的廉價勞動力,東莞由一個農業小城迅速發展為一個勞動密集型的工業城鎮,外來人口一度達到了本地人口的兩倍不止,很快被貼上「世界工廠」的標籤。
東莞,獨特的發展路徑,吸引著各國電影人的目光……
像德國著名研究中國的學者弗蘭克·澤林所形容,它曾是「邁阿密與矽谷的混合體」,但是根據近幾年公開的全國15座新一線城市名單,東莞赫然在列。
短短十幾年的跨越式發展,東莞這個經濟之都、世界工廠,恐怕早已不再是我們舊印象的那座嶺南小城了。它現代、朝氣、充滿戰鬥力;但同時又溫柔、恬淡 、擁有煙火氣。
「世界工廠」的標籤讓人們看到了東莞的蓬勃經濟,以至於很少人知道東莞這個城市真正的魅力。
2013年,賈樟柯導演的《天註定》在坎城首映,全世界也見到了電影導演鏡頭裡的東莞,這些都是東莞的影像記錄。
在東莞人心中,東莞就算拋開世界之都的名號不談,也是那座洗盡鉛華,依舊美麗而充滿風土人情味兒的嶺南城市。
不同於深圳,它的複雜和豐富是在新與舊、傳統與發展的交疊碰撞沉澱中凝結的。只關注東莞的新,而忘記它的歷史人文,是一種武斷,更是一種罪惡。
所以東莞人在他們為東莞正名的第一條裡,就要說,東莞最獨特的地方不是什麼其他,而是,它正宗地道的特色美食。
後來才知道,這句話一點兒也不假。
東莞的優秀,不止在它的經濟發展命運,也在它文化和歷史的獨特。
東莞之美是需要細品的。食在東莞,說到底,東莞人是真正懂得生活的。
美食作家蔡瀾說:「桂味荔枝無一處比得上東莞。」
這位老人家對東莞荔枝的愛到了在微博屢次提及並撰文的地步——
「這裡的荔枝也有很多因大雨和暴陽而破裂,荔民們把果全拿去餵雞,看到那群肥肥胖胖的荔枝雞,恨不得馬上吃下肚去,試試看可不可以安排抓到餐廳去,等大夥來的時候一齊吃,即使是白切,肉也一定很甜。」
不僅說到荔枝,如果你有心在蔡瀾的微博搜一搜「東莞」,還能發現蔡瀾曾撰文記錄他和東莞食物的相逢——
「東莞人口才不好,贊菜能力沒順德人高,其實美食亦佳,二地距離不遠。」
「當晚的菜有常平陰菜燉牛腱、大嶺山風味鵝、香煎沙田白鴒蛋、高埗冼沙魚丸、鹽焗虎門烏頭、厚街腊味三並、豉油皇焗爽肚、清溪客家豆腐丸、禾花鯉魚炊糯米、石排煮大魚、東莞炒米粉、原湯鮮蝦米麵條、道滘裹蒸粽和家鄉糖不甩,僅是那道炒米粉,已勝香港早餐的百倍。
[…]第二天一早到「東莞山莊」飲茶,不見吃慣的蝦餃燒賣叉燒包,看到的是東莞茅根粥、排骨腸粉煲、鹹湯圓、豬紅粥等等。東莞人還喜歡吃又鹹又甜的點心,有缽仔糕、紅團、富貴果、賴角等,也都是未嘗過的。「
除了蔡瀾,《風味人間》總導演陳曉卿也一力宣傳過東莞的美味,瀨粉、東莞燒鵝、知名的棉記糖水,糖不甩、紅豆沙全部登、過他的微博。
對東莞美食的愛,光靠文字無法表達。
他的團隊還親歷打造了一檔節目,《尋味東莞》。
廣東人應該知道,美食不止有順德,還有東莞。
而如果這是你第一次聽說東莞這座城市的另一面,那你一定要看一看《尋味東莞》。
從第一集開始,你就會發現,《天註定》裡構建出來的東莞、《厚街》裡昏暗無光的東莞,好比知道法式浪漫和艾菲爾鐵塔的巴黎,對其文化背後更傳統內斂、細膩悠長的一面,終歸是不覺的。
《厚街》捕捉到的東莞都是呈現向外的那一面,是發展的那一面。但要說回到東莞更沉靜傳統的一面了,可參照的影視資料就難免寥寥了。
而《尋味東莞》裡的東莞,則是把傳統而深厚的一面重新洗磨了出來,讓大眾記得。
三集影片,《得天獨厚》、《山水相逢》、《歡宴流轉》,分別從順應天時、依山傍海、遷徙交融三個角度來展現這片地域誕生的食物歷史。
《風味人間》的團隊習慣將拍攝重點放在東莞人的傳統習俗和歷史環境裡,將人與食物最純粹也最古老的關係表現了出來。
《尋味東莞》的第一集茶山,講到農耕文明在現代東莞人生活中的留存,因循時節,善用天時。
春天的艾角艾粄,
夏天的荔枝涼茶,
秋天的腊味陰菜,
冬天的鹹丸冬團,
人們追隨季節的變化,辛勤勞作,收穫自然的饋贈。
新與舊的更迭,底色加上時代的畫筆,東莞是一座適合被記錄在攝影機下的城市。
它的一夜發展,它的多樣殘酷,它的豐厚過去,它的文化悠揚,好像一部濃縮並快進了的中國當代發展史。
而要拍好一座城市,則需要夾藏對拍攝地飲食風貌的細緻了解,《海南雞飯》裡的新加坡,《食神》裡的香港,《火鍋英雄》裡的重慶,《老店》裡的北京,《雞排英雄》的臺北……
想像一下攝影機下的東莞,
或許是單純天真的打工妹吃著文胸粉或者燒鵝瀨,
或者來自東南亞家庭的小孩在荔枝山裡經歷了一次青澀的愛情;
夜晚的東莞,渴慕愛情的四川女孩在第一口廣東糖水遇到了讓她記住這一分鐘的人。
許多年過去了,我們也仍然記得《甜蜜蜜》裡面,張曼玉到了紐約狹小的公寓,用手指直接撕著吃廣式燒鵝,蘸醬,舔指。
那樣美妙的對舊事物的記載融入到銀幕中,新的融合的生活裡。
所以除了《天註定》《厚街》《一路向西》,或許你也可以打開電腦,看一看《尋味東莞》裡的東莞。
東莞這座城市太紛雜也太豐富,太古老也太嶄新,簡單的幾個標籤是無論如何說不清的。
有一天,也許我也會來一趟美食之旅,第一站就去東莞看看。
撰文:中號蜥蜴
配圖:來自網絡,侵刪
-END-
· 感謝關注·
陀螺電影
豆瓣 |陀螺凡達可
微博 | @torovandarko
微信公眾號 |陀螺電影
B站 |陀螺電影
知乎 |陀螺電影
今日頭條 |陀螺電影
西瓜視頻 |陀螺電影
網易新聞 |陀螺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