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Alec Soth做了一本書

2021-02-08 假雜誌

The Space Between Us,Alec Soth



去年,我們與MACK Books合作請Alec Soth來中國做了兩場講座。在上海攝影中心(SCoP)那場結束之後,Karen Smith對我說,明年SCoP會做一場Soth的個展,如果有興趣,我們希望和假雜誌合作出版展覽圖錄。我毫不猶豫就答應了下來。


受疫情影響,四月份的展覽推遲到了八月開幕。開幕日,SCoP出現了空前的排隊看展盛況。而我們為此次展覽編輯設計的畫冊也隨之出版。「我與你之間的距離」,既是作為內向者的Alec Soth與這個世界之間的距離和空間關係,也是Soth也被拍者、觀眾的距離,當然也可以是與中國藝術家、策展人、寫作者的距離和空間關係。除了精選展覽中的40幅作品,畫冊還包含了上海攝影中心主任劉香成先生撰寫的前言,策展人Karen Smith的評論文章。藝術家張文心為《假雜誌》創刊號撰寫的文章和長訪談、評論家施翰濤去年為澎湃新聞撰寫的文章也重編入書。我們希望通過不同身份的人的參與,讓整本畫冊更貼近展覽的主題。




無論如何發展變化,Alec Soth是燈塔一樣指引過假雜誌前行的人。在新銳攝影獎相識,到去年邀請他來做講座,再到今年為他做了這本書,夢想一步步變成現實。感謝SCoP讓我們實現了這個夢想。我們希望這是一本紮實的展覽圖錄。


編輯 / 言由



👇書籍細節圖👇









本書已完成印刷,為保證質量,印後裝幀還需要一些時間,預計在8月15日左右發貨。一如既往,預售期優惠20元(拍下後自動減免)。新書預售期間,Alec Soth其它攝影書也有相應優惠。



書籍信息

圓脊精裝,160頁

尺寸:185*260 mm

定價:280元,預售260元

淘寶請自行搜索





The Space Between Us: Alec Soth


上海攝影藝術中心 (SCoP) 榮幸呈現:美國攝影藝術家埃裡克·索斯(Alec Soth)首次中國個展——《我與你:埃裡克·索斯》。埃裡克·索斯的獨到之處在於他用攝影對「人」本身的探索。在運用攝影的社會紀實功能之外,索斯從平凡的社會光景中觀察大時代裡的小人物,通過鏡頭與被拍攝者產生了微妙的化學反應。他喜歡走進人們的生活,無論是步入居住空間內部,或是拍攝袒露在鏡頭前的與被拍攝者相關的細節,又或是通過相機焦點的移動來控制觀者的視覺重心。索斯始終在小心翼翼地探索他與被拍攝者之間的距離和空間關係。


I Know How Furiously Your Heart Is BeatingVince, New York City, 2018

索斯用他的作品向人們展示了挖掘生活深度的意義,證明了攝影是可以通過捕捉私密場景,來展現與拍攝宏大公共圖像同樣強大的世界觀。作為一位耐心的觀察者,他在創作過程中常常花大量的時間精力與被拍攝者相處,因此他的作品往往能夠表現出超越靜止畫面的,優美的詩歌特質。「親密與孤寂」在索斯的攝影中隨處可見,這樣的氛圍也成為了他的圖像語言特點。他將自己完全沉浸在某一時刻的情緒中而創作出的非常規肖像,讓觀者能夠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2004年,索斯憑藉《眠於密西西比河畔》這一拍攝美國小鎮人物肖像的系列第一次受到關注。隨後幾個系列分別探索了從「愛」到「可見(不可見)」再到「逃離」的各種主題,每個系列都與美國中西部的生活背景息息相關。因其獨特的視角,索斯被譽為當今描繪美國社會及地理圖景最傑出的攝影師之一。


 Sleeping by the Mississippi

Charles, Vasa, Minnesota, 2002

© Alec Soth

《我與你:埃裡克·索斯》不僅僅是他的個人回顧展,而是包含了他對自己、對攝影回溯和思考的一次全新藝術實踐。「一個偉大攝影師的標誌不是拍出一張驚豔的照片,而在於構建出一個完美的作品集合。」 索斯如是說道。本次展覽《我與你:埃裡克·索斯》在他跨越了20多年的攝影生涯中精選了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囊括了:《完美陌生人》、《尋找愛》、《眠於密西西比河畔》、《尼亞加拉》、《破碎手冊》、《歌本》和最新系列《我知道你的心跳有多劇烈》,藉此觀眾們可以透過索斯不同時期的作品與我們一起見證他心路歷程的變化。


Looking for Love

Couple in Hoodies, Minneapolis, Minnesota, 1995

© Alec Soth


埃裡克·索斯形容自己是一個內向且害羞的人,而攝影提供了他一個接近陌生人的理由,攝影是他與世界連接的橋梁。作為展覽的中心系列,《我知道你的心跳有多劇烈》是索斯在長達一年的沉寂之後所創作的。在那一年中,索斯反覆思考並追尋著一個問題: 「一張照片究竟能夠告訴我們什麼?」或者說,「在如今這個每一秒都有50萬個圖像誕生的世界裡,還有可能創作出有意義的照片嗎?」在本次展覽中,他的思考將通過他攝影生涯中這44幅非凡作品逐漸揭曉答案。上海攝影藝術中心也試圖以此,邀請大家與埃裡克·索斯一起,在本次展覽中尋找我們平凡生活裡容易受忽略卻值得被記錄的痕跡。


I Know How Furiously Your Heart Is Beating



埃裡克·索斯(Alec Soth)生活工作於明尼蘇達州的明尼阿波利斯市。他因創作攝影書而聞名,迄今為止已經出版了25本著作,其中部分發行於他2008年在明尼蘇達創辦的小棕蘑菇出版社。他曾經在各大國際美術館舉辦個人展覽,同時作品也被各大藝術機構納入永久收藏,其中包括布魯克林美術博物館、洛杉磯郡藝術博物館、芝加哥當代藝術博物館、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明尼阿波利斯沃克藝術中心和紐約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等。


相關焦點

  • 【人物】通往邊緣世界的道路——Alec Soth
    通過牆壁上的汙痕及床墊上的皺褶,我們可以感受到人居住在這裡的痕跡,可以感受到從這種生活中滲透出來的鄉下生活的無聊與悲哀。《睡在密西西比河》系列Frankie明尼阿波利斯城的另一位攝影師為soth做過很多次助理,認為soth成功的原因是他的個性使然。
  • 馬格南攝影師Alec Soth:攝影是參與世界的一個藉口
    通過牆壁上的汙痕及床墊上的皺褶,我們可以感受到人居住在這裡的痕跡,可以感受到從這種生活中滲透出來的鄉下生活的無聊與悲哀。《眠於密西西比河畔》系列Frankie明尼阿波利斯城的另一位攝影師為soth做過很多次助理,認為soth成功的原因是他的個性使然。
  • Alec Soth的《Sleeping by the Mississippi》攝影筆記
    「我們去了紐奧良,」她說,「太棒了,我們在波旁街喝了酒,還參觀了墓地。那裡的墓地太神奇了。但是很遺憾,我們把所有這些照片都拍了下來,然後把相機落在了公共汽車上。我沒有那趟旅行的照片。」他的家人在1937年的洪水後從農場撤離,這是在他1959年的歌曲《五尺男兒成長記》中所銘記的:我媽媽總是教導我,如果我們相信上帝,好事就會來自逆境。我們在洪水中看不到什麼好東西讓我們不得不離開家,但是,當水位下降的時候,我們發現它在我們的土地上衝刷了一堆肥沃的黑色底泥。第二年,我們收穫了有史以來最好的收成。
  • IMA 特輯 | Alec Soth: 無盡的旅程
    雜誌內頁「From Here to There: Alec Soth’s America」板塊聚焦在Alec Soth以美國為主題的作品《Sleeping by the Mississippi》《Niagara》《Broken Manual》《Songbook》。每個系列作品對應的地圖則為讀者梳理了藝術家的創作思路和攝影筆記。
  • Alec Soth對話荒木經 :你都出了幾百本書了,有沒有過瓶頸 VS 你為什麼拍那麼悲傷的照片?好像在墓地拍的
    那時候,我晚上大多會在一家叫「DUG」的爵士酒吧碰到他,兩杯馬丁尼酒下肚後,我們會再一起去新宿續攤。當我們一起拍照時,他一般用他的8x10相機、駕著三腳架拍照,而我都在他旁邊轉悠,有點像尤金·阿傑和他的狗之間的關係,呵呵。  Alec Soth:這樣形容起來挺有趣的。你如何看他的作品?我覺得《鴉》是深瀨昌久的自傳之作。
  • 《推薦一本書》作文350字,我來為你推薦一本書
    今天,我要給大家推薦一本書,這本書的名字大家都知道,叫做——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這本書的故事非常的多,一共有264個小故事組成,這本書在中國叫《天方夜譚》,在西方被稱為《阿拉伯之夜》。《一千零一夜》還被譽為世界民間文學創作中的「最壯麗的一座紀念碑」。他是世界上最具有生命力、最負盛名、擁有最多讀者和影響力最大的作品之一。
  • 問答丨是什麼原因讓你決定做一本書?
    在你們的經驗中,有沒有一個瞬間,或是出現了某種感覺,促使你們做出買一本書然後出版它的決定?比如是在喝酒的時候,或是查郵件的時候靈光乍現,突然就做出了決定。能不能和我們分享一下你們得到靈感的時刻? 譚光磊:我從2009年開始做版權輸出,前兩年做的都是中國大陸的作家。
  • 宅家,為了不憋出內傷,我們為你推薦一本書
    他在鏡頭裡一晃而過:武漢國際會展中心的方艙醫院裡,穿藍衣戴口罩,手捧一本厚厚的硬皮書,美國政治學者弗朗西斯·福山的《政治秩序的起源:從前人類時代到法國大革命》。 有人調侃,大概是手機無法全面消毒帶不進去,或是這本書夠厚夠難啃,才被他選中。
  • 梁文道:這是做讀書節目以來,最想為你介紹的一本書
    《一千零一夜》23-27期久違的《一千零一夜》裡,梁文道曾用整整五個夜晚介紹了一本書,並且少見地說道:「這大概是我做讀書節目,從廣播電臺到電視,到現在做視頻十幾年來,最想最想給我的觀眾們介紹的一本書。」這本書就是《生活與命運》。
  • 以史為鏡|什麼是最好的時代?這本書從歷史的角度為我們做了解答
    打開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溫伯陵在他的《一讀就上癮的中國史》中所言,「我們今天的一切都來源於歷史,而歷史也並不遙遠。只有知道從何處來,我們才能在面對抉擇時,明白該向何處去。」你心中的疑問,除了問這個時代中的人,還可以問問歷史。
  •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好的讀書習慣,是我們一輩子的財富
    本書從2016年6月到2018年2月期間經歷12次印刷,由此可見這本書的暢銷程度和實用性。他的一元化筆記讀書法貫穿了本書的全部內容,從選書、購書、讀書、記錄到重讀等五個方面,提供了一整套科學、高效的讀書方法。今天不介紹具體的讀書方法,想跟大家聊得是讀書習慣的養成,因為它將成為我們一輩子的財富。
  • 我們始終覺得一本書的基本要義在於文字
    2015 年上半年,在谷歌創意實驗室裡發生了一場關於「一本書的基本要義何在」的對話。究竟是什麼能夠讓書被稱之為書?他們最先想到的是紙張,但紙張只是書的具象,僅僅有紙張而缺乏深度內容也不能被稱之書,所以他們認為網絡的存在就意味著紙張不再是構成書的必需品。
  • 每天為你分享一本書之《總有一次流淚讓我們瞬間長大》
    言歸正傳,如何定義這本書呢,有些矛盾,它是治癒類故事書,但與心靈雞湯卻又不大相同,所以我並不認為這是一本「假大空」的心靈雞湯,反而是溫馨簡潔的故事書,作為喜歡故事的人來說,這算得上清新的人間寶藏了。如果要追溯時間,這恐怕是我網購實體書的開端了,是很早以前購買的一本書,對我來說它不僅有紀念意義同時也讓我可以分清何為溫馨何為雞湯,這本書,好像並沒有想像中的火爆,尤其對比某些著名心靈雞湯作品那就是小巫見大巫了,可能這也是我所認為它並非是心靈雞湯作品的原因吧。講故事,是人間最有趣的事情,人人都愛聽故事,故事會吸引人,但油膩虛假的故事反而會勸退人,那麼這本書呢?
  • 我們為什麼要為這種「垃圾」照片出本書?
    在一陣「滋~滋~」的聲音後,一張方形的白色的相紙被吐了出來,在手中揮一揮,或是用體溫捂一捂,圖案和顏色就會慢慢地、神奇地顯現出來。 在那個年代,寶麗來可是個稀罕貨,當攝影師掏出這個巨大方盒子的時候,瞬間就會圍過來一群人,他們踮著腳尖探頭探腦,看看你在拍什麼。
  • 當我們用一本書談論烹飪時,要談些什麼?
    何安安 新京報書評周撰文|何安安所謂《食憲鴻秘》,可以簡單地理解為清代版「飲食寶典」——也有人解讀為「食物的法則與秘密」。既然是「寶典」,自然包羅萬象,才能成為日常生活中必備的實用指南。與《隨園食單》相比,《食憲鴻秘》卻更加回歸本初,也更為看重烹飪一事。在時任工部右侍郎的年希堯為朱彝尊所作的序言中,年希堯先是說:「聞之飲食,乃民德所關」,「治庖不可無法,匕箸尤家政所在,中饋亦須示程」。他又說「蓋大德者小物必勤」,可見對烹飪之事的看重與認同。那麼,朱彝尊究竟在這本《食憲鴻秘》中寫了什麼?
  • 我最喜歡的一本書
    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書我們看了不少,但是有幾個我們記住了。讀者、知音、銷售與市場、小說。我記憶最深的是玄幻的小說《凡人修仙傳》,是忘語寫的。《凡人修仙傳》介紹一個普通的山村窮小子,偶然之下,進入到當地的江湖小門派,成了一名記名弟子。他以這樣的身份,如何在門派中立足?又如何以平庸的資質,進入到修仙者的行列?和其他巨梟魔頭,仙宗仙師並列於山海內外?我為啥對它記憶深刻,那是網絡文學剛剛興起的時候,忘語是幾天一更新。
  • 特稿:十二年,一本書
    一本書,12年,這背後就是時間。也正是在這12年中,我們也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寫一本書是容易的,寫好一本書是不容易的,寫一本好書更是不容易的。我們不能太期待速成的東西,因為速成也往往意味著速朽。做成一件事情花費多長時間,事情的價值往往就能持續多長時間。
  • 壹拾壹:如何高效、快速地閱讀一本書,懂得人是這麼做的
    讀書是有方法的,特別是高效閱讀方法,不僅能把書讀完,還能讀懂,讀得明白,理解書裡面的內容,為自己所用。下面跟隨我開啟閱讀一本書的行程。一、選擇一處安靜的空間,放空自己,心無雜念。準備筆、筆記本或者電腦做讀書筆記用,一本自己想要看的書。
  • 推薦一本書——《草房子》
    一本好書就像一位朋友。今天我來給大家推薦一本書——《草房子》。《草房子》的作者是我國首次獲得安徒生獎的作家曹文軒。《草房子》內容新奇有趣、曲折感人。主要講了主人公桑桑在油麻地小學度過了六年刻骨銘心、終身難忘的校園生活,目睹或直接演繹了一連串看似尋常但又催人淚下震撼人心的故事。這本書的語言優美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