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一覺揚州夢。一句詩是寫不盡一座揚州城的,她是一座需要慢慢走的城。在這風軟花嬌的慢裡,想像著當年的風流杜牧,睡在江南多少個綺麗的夢裡。揚州,因「州界多水,水揚波」得名,東關街就坐落在古運河畔,自古以來就是揚州城市水陸交通要道,見證了揚州依河而存、因水而興的發展歷史,也經歷了「維揚雄富冠天下」「一路樓臺直到山」的興盛輝煌。
整條老街1公裡有餘,東至古運河畔,西到國慶路,始建於唐代中葉。舊時歲月裡,東關街不僅是揚州水陸交通要衝,而且是商業、手工業和宗教文化中心。街面上市井繁華、商家林立,行當俱全。一條東關街,是流淌著的運河水鄉風韻。
街上的建築至今還留著古時的影子,入眼所見儘是一些有故事的小樓與園子。街道上很多塑像讓人回憶起老揚州的記憶與技藝。
就像南京的夫子廟、成都的寬窄巷子、西安的回民街一樣,揚州東關街也是一條頗受遊客喜愛的商業街,為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之一。
穿街過道,時不時能撞見同樣的旅遊者,還有在路邊休息的人……三三兩兩,讓眼前的街上充滿煙火氣。
街上有許多知名老字號,最早的一家四美醬園於1817年開業,已有200多年歷史。其他的如謝馥春香粉店、潘廣和五金店、夏廣盛豆腐店等也都有百餘年歷史。
烽火歲月,宋代東門城門樓由於戰爭形勢,成為南宋年間的城壕、堡壘,成為宋大城結構最複雜城門。作為前線重鎮,南宋揚州的東門修建得比唐、五代、北宋任何一個時期都精心得多。「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遙可知當年。昔日的古揚州已經無從尋覓,歲月只留住了斑駁舊影和巍峨門樓。
《卜算子》中寫道: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其實,若到江南逢揚州,千萬留在揚州住。慢慢走,慢慢吃,慢慢走街,慢慢串巷,慢慢來,一切都慢得剛剛好。(歡迎您在評論區點讚留言,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 落榜進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