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組織預測臺灣地區今年經濟增長率為-4%,民進黨當局官員嘴硬

2020-12-24 海峽導報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預測報告顯示,受新冠病毒影響,今年全球經濟預料將大幅衰退至-3%。這數字是1930年代美國「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遠超過2008年金融危機。臺灣地區經濟被IMF下修為-4%,全球最大經濟體美國為-5.9%。IMF強調,新興亞洲是今年唯一維持正成長區域。

IMF昨發布以《大封鎖: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經濟衰》為題的報告,臺灣地區經濟成長從2%被大幅向下修正成-4%。失業率則提高到4.4%。不過IMF對2021年臺灣經濟表現樂觀,提高到3.5%。在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方面,IMF預測臺灣相對持平,今年分別是0.5%,明年1.5%。失業率在2021年小幅減低到4%。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大陸今年GDP大幅下滑,但IMF預測明年大陸經濟成長率將為9.2%,同時將領導亞洲走出經濟陰霾。

IMF專家戈皮納特表示,各國為控制疫情採取必要的隔離措施和保持社交距離做法,讓世界陷入「大封鎖」狀態。隨之而來的經濟活動崩潰規模和速度也前所未見。

此外,根據IMF公布,日本也深受打擊,今年預測GDP-5.2%,英國-6.5%,歐元區為-7.5%,最慘的義大利全年經濟負成長9.1%。據IMF統計,疫情將導致全球損失高達9萬億美元,相當德、日本國內生產總值的總和。

IMF是首個將臺灣地區經濟成長率大砍6個百分點的預測機構,震驚島內預測機。臺灣「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指出,IMF預測太悲觀。但他直言,3、4月以後歐美疫情急轉直下,歐美是全球主要消費市場,封城,經濟停擺,需求萎縮,衝擊甚大,以外貿導向為主的臺灣,下半年出口備受挑戰,臺灣地區經濟成長衰退機率確實很高。

對於國際貨幣基金會的預測,臺當局「主計長」朱澤民晚間表示,那個數字就臺灣目前來講不會發生,當局對經濟成長預測在1.3%到1.8%間。

朱澤民說,他有看到這個消息,但不相信這個數,因為IMF的推估是跑模型跟方程式,但臺灣有紓困等措施,他們都沒有掌握,所以他不認為是這個數值,除非臺灣經濟出現很大的打擊否則不會出現這個數值,更何況臺灣有刺激景氣的政策,他們是用以前的資料來推估,以臺灣目前的情況不會如此。

朱澤民並說,臺灣經濟跟以前不同,很多產能都移回島內, 不是都靠海外出口,臺灣的經濟結構已經改變,且臺灣現在油價都一直往下探,都會影響物價權數,最近物價上漲率都是零點幾,所以要說臺灣經濟成長變成-4%, 不知根據何在。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

相關焦點

  • 2020年臺灣經濟:民進黨當局「不能說的秘密」
    新華社北京12月28日電 題:2020年臺灣經濟:民進黨當局「不能說的秘密」  新華社記者查文曄 黃揚 鄧倩倩  盤點2020年臺灣經濟,人們有不少問號。全年經濟增長率比預期小幅上調,臺灣突破「悶經濟」了嗎?臺灣經濟表現中,什麼是民進黨當局「不能說的秘密」?
  • 在2020年臺灣經濟表現中,有很多是民進黨當局「不能說的秘密」
    但是臺當局為了吹噓自己的「成績」,把臺灣地區的經濟發展歸功於民進黨當局的領導。臺灣「主計總處」發布最新預測,臺灣人均GDP在2021年首次突破3萬美元。臺當局行政機構把臺灣地區2020年經濟增長預測從1.56%調至2.54%。臺當局藉此宣揚這些都是他們的「成績」,是執政黨的功勞,但是真實情況並不是這樣的。
  • 吹噓臺灣經濟,民進黨有多少「不能說的秘密」?
    【兩岸快評第1151期】去年11月,臺當局行政機構將臺灣2020年經濟增長率預測值從1.56%上修至2.54%,也就是說島內去年經濟增長率比預期小幅上調。臺灣「主計總處」日前也發布最新預測,臺灣人均GDP在2021年首度衝破3萬美元,聲稱突破所謂「發達社會」門檻。
  • 臺灣第二季度經濟增長率為負2.35%
    記者:8月17日島內主計處宣布,臺灣今年第二季度的經濟增長率為負2.35%,這個消息傳開後,島內一片譁然,百姓群情激憤,島內的經濟究竟怎麼了?百姓的出路究竟在哪裡?臺灣的經濟該如何走出困境?  8月17日是周末,剛從桃芝颱風重災之下緩過氣來的百姓,本想過一個輕鬆的周末,但當天所公布的一則消息使大家失去了外出度假的興趣,臺灣「行政院」主計處發布統計數字,臺灣第二季度經濟增長率為負2.35%,全年的經濟增長率預估為負0.37%,這個數字已經創下了74年來的最低點,遠比兩次石油危機時都要來得嚴重。
  • 民進黨吹噓經濟政績,臺灣民眾:what?!
    臺灣「主計總處」日前發布最新預測,臺灣人均GDP在2021年首度衝破3萬美元,突破「發達社會」門檻。民進黨當局據此宣揚「執政有成」,綠營政客大肆吹噓說「這一切都要歸功於蔡英文過去4年在拼經濟上的政績」。
  • 民進黨當局「不能說的秘密」是什麼?
    2020年臺灣經濟增長率要比預期小幅上漲,那麼,臺灣真的突破「悶經濟」了嗎?而在臺灣經濟表現中,民進黨當局「不能說的秘密」又是什麼呢?臺灣真的突破「悶經濟」了?據了解,臺當局行政機構在2020年11月份就將臺灣2020年經濟增長率的預測值從1.56%上調至2.54%。
  • 港臺腔:民進黨吹噓經濟政績,臺灣民眾:what?!
    來源:海外網臺灣對大陸出口依存度(圖源:臺媒)臺灣「主計總處」日前發布最新預測,臺灣人均GDP在2021年首度衝破3萬美元,突破「發達社會」門檻。民進黨當局據此宣揚「執政有成」,綠營政客大肆吹噓說「這一切都要歸功於蔡英文過去4年在拼經濟上的政績」。
  • 民進黨稱大陸經濟「全靠」臺灣
    作者:秋白編輯:枯木2020年11月,民進黨當局行政機構經濟部門指出,臺灣的經濟增長率預計將會從1.56%提升到2.51%,民進黨當局對外聲稱島內2020年經濟增長率已經略有上浮。民進黨當局的統計機構最新發布預計結果稱,臺灣民眾的人均GDP將會在今年第1次突破3萬美元。民進黨當局的自欺欺人民進黨當局如此進行高調宣傳,就是對外聲稱他們"執政有方"。民進黨及其他綠營人士甚至大肆吹噓到蔡英文在擔任臺灣地區領導人之後因為積極推動經濟的發展,才有了今天台灣經濟建設的"輝煌"。
  • 炒作「國際防疫缺口」,民進黨當局「獨」火攻心!
    民進黨當局最近臉腫得厲害。俗話說「夜路走多了,難免遇到鬼」。更何況,他們撒謊成性,屢屢露出馬腳。近日,在世界衛生組織的記者會上,專家範科霍芙提到,她在今年2月和4月15日曾跟臺灣科學家、公共衛生人士交換意見。
  • 柳英:2018年臺灣地區經濟形勢回顧與展望(下)
    主要國際機構均對今年全球貿易形勢表示悲觀:HIS Markit認為,受中美貿易摩擦風險的影響,2019年全球商品出口將由9.5%縮減至3.1%,降低6.4個百分點;世界銀行將全球貿易量增幅由2018年的3.8%調整為3.6%,遠不及2017年的5.4%;OECD將全球貿易增長率由4.5%下調至3.7%。
  • 3個月資遣4萬人!臺灣經濟的「畫皮」還能撐多久?
    臺灣民眾黨團總召賴香伶4月21日指出,目前臺灣減班休息勞工達1.6萬人、600多家企業,而2月到4月資遣通報人數比同期多1.7萬人、總計4萬多人。這些被減班休息、裁員的勞工面臨租金壓力,民眾黨呼籲當局應將租金補貼租客的適用範圍擴大因疫情受到影響的待業青年、無薪假勞工,及弱勢族群。
  • 「疫」中的臺灣經濟:淺碟型經濟能靠誰?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性大流行,給世界經濟按下了暫停鍵。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預測,由於疫情影響,2020年全球經濟預計將急劇收縮3%。而在經濟全球化時代,任何一個經濟體都難以獨善其身。      「臺灣是淺碟型的小型經濟體,仰賴全球化的運作,整合世界資源市場來發展自己。」
  • 菲律賓《聯合日報》:臺灣民進黨當局四方式對美國遊說滲透
    民進黨在臺灣上臺執政,對美遊說滲透主要渠道有:通過「駐美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TECRO)、「臺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全球檯灣研究所」(GTI)等在美機構、人員直接遊說;通過卡西迪、BGR集團等公關公司進行間接遊說;通過美親臺反華分子、在美臺灣人等人脈關係牽線搭橋遊說。
  • 臺灣網軍霸凌國際,民進黨當局這下玩大了
    先是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例行記者會上公開表示,臺灣網軍以「黑鬼」等帶有種族歧視性的字眼對他污衊長達三個月,原因是認為他阻礙了臺灣加入世衛組織。後因新加玻總理夫人何晶在個人臉書帳號上寫下了「Errrr…」(呃…)這個字回應民進黨當局捐贈口罩一事,被臺灣網友視為不領情,進而以大量負面用語攻擊她,掀起了臺灣與新加坡之間的網絡論戰。
  • 臺灣地區開放日本核食 民進黨當局緩議止血
    國民黨2016年舉行「反核食、站出來」遊行活動,當時黨主席洪秀柱(前左四)與抗議民眾一起走上街頭,向蔡當局表達堅決反對核災食品進口的訴求。(本報資料照片)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華夏經緯網12月25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民進黨推動萊豬成功闖關,下一步是否開放日本核食?據了解,由於臺灣地區積極爭取加入CPTPP,民進黨當局對於開放福島5縣食品進口態度明確,不過因萊豬進口讓民進黨形象大傷,行政部門希望緩一緩,黨政人士昨天表示,將依據島內外情勢評估,目前未有明確時程。
  • 蔡英文四處兜售「新南向政策」,妄圖依靠美國來幫扶臺灣經濟
    臺灣經濟不景氣,蔡英文和民進黨當局的對策卻是一再寄希望於所謂「新南向政策」。一有機會,蔡英文就四處兜售她的「新南向政策」。蔡英文:我們希望等疫情趨緩後,臺灣跟「新南向」國家(地區)的交流和合作能夠更加緊密。
  • 蔡英文四處兜售「新南向政策」,妄圖依靠美國來幫扶臺灣經濟?
    蔡英文四處兜售「新南向政策」,妄圖依靠美國來幫扶臺灣經濟臺灣經濟不景氣,蔡英文和民進黨當局的對策卻是一再寄希望於所謂「新南向政策」。蔡英文:我們希望等疫情趨緩後,臺灣跟「新南向」地區的交流和合作能夠更加緊密。那麼尤其是面對後續的國際經貿局勢,「新南向政策」將持續是臺灣非常關鍵的戰略,來因應變局的挑戰。除了要在所謂「新南向政策」上一黑走到底外,蔡英文還緊抱美國大腿,甚至妄圖依靠美國提升臺灣經濟。
  • 或許,這就是蔡英文口中的「兩岸經濟脫鉤」?
    導讀:近日,我國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針對臺灣地區2020年經濟增長率的預測數字發表言論稱,那是一組「令人感到興奮的數字」。據悉,臺灣地區2020經濟最新增長預測由臺灣「主計總處」做出,該機構在最新的預測之中大幅上調了相關數值。
  • 煽動文在寅政府與大陸脫鉤,韓媒竟給出藥方:向臺灣學習?
    報導截圖報導截圖社論全篇都在煽動文在寅政府要與大陸經濟脫鉤,並在標題上就定下臺灣「完勝」韓國的總基調。社論中,《朝鮮日報》直接援引民進黨當局此前公布的預測數據,以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韓國和大陸的預測數據,稱「如果臺灣的預測順利成真」,臺灣2020年的經濟增長率將大幅超過韓國和大陸,在人口2000萬以上的經濟實體中也將登頂世界第一。
  • 臺灣地區想參與國際組織 關鍵鑰匙還在大陸
    圖片來源:臺媒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芙特明「訪臺」,這是臺灣地區與美國「斷交」後,第一位來訪的美國現任駐聯大使,層級不低,她過去支持臺灣的言論,令臺灣推動入聯的民間團體倍生信心,但可惜的是,要解決臺灣地區參與國際組織的問題,始終不是光憑美國就有答案,大陸才是臺灣國際參與的關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