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預測報告顯示,受新冠病毒影響,今年全球經濟預料將大幅衰退至-3%。這數字是1930年代美國「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遠超過2008年金融危機。臺灣地區經濟被IMF下修為-4%,全球最大經濟體美國為-5.9%。IMF強調,新興亞洲是今年唯一維持正成長區域。
IMF昨發布以《大封鎖: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經濟衰》為題的報告,臺灣地區經濟成長從2%被大幅向下修正成-4%。失業率則提高到4.4%。不過IMF對2021年臺灣經濟表現樂觀,提高到3.5%。在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方面,IMF預測臺灣相對持平,今年分別是0.5%,明年1.5%。失業率在2021年小幅減低到4%。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大陸今年GDP大幅下滑,但IMF預測明年大陸經濟成長率將為9.2%,同時將領導亞洲走出經濟陰霾。
IMF專家戈皮納特表示,各國為控制疫情採取必要的隔離措施和保持社交距離做法,讓世界陷入「大封鎖」狀態。隨之而來的經濟活動崩潰規模和速度也前所未見。
此外,根據IMF公布,日本也深受打擊,今年預測GDP-5.2%,英國-6.5%,歐元區為-7.5%,最慘的義大利全年經濟負成長9.1%。據IMF統計,疫情將導致全球損失高達9萬億美元,相當德、日本國內生產總值的總和。
IMF是首個將臺灣地區經濟成長率大砍6個百分點的預測機構,震驚島內預測機。臺灣「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指出,IMF預測太悲觀。但他直言,3、4月以後歐美疫情急轉直下,歐美是全球主要消費市場,封城,經濟停擺,需求萎縮,衝擊甚大,以外貿導向為主的臺灣,下半年出口備受挑戰,臺灣地區經濟成長衰退機率確實很高。
對於國際貨幣基金會的預測,臺當局「主計長」朱澤民晚間表示,那個數字就臺灣目前來講不會發生,當局對經濟成長預測在1.3%到1.8%間。
朱澤民說,他有看到這個消息,但不相信這個數,因為IMF的推估是跑模型跟方程式,但臺灣有紓困等措施,他們都沒有掌握,所以他不認為是這個數值,除非臺灣經濟出現很大的打擊否則不會出現這個數值,更何況臺灣有刺激景氣的政策,他們是用以前的資料來推估,以臺灣目前的情況不會如此。
朱澤民並說,臺灣經濟跟以前不同,很多產能都移回島內, 不是都靠海外出口,臺灣的經濟結構已經改變,且臺灣現在油價都一直往下探,都會影響物價權數,最近物價上漲率都是零點幾,所以要說臺灣經濟成長變成-4%, 不知根據何在。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