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大衛·鮑伊

2021-02-07 搖滾天堂

《大衛·鮑伊:偶像(David Bowie: Icon)》是一本不一樣的影集,在這本書裡,集合了25位曾經拍攝過搖滾變色龍的攝影師,他們不僅奉上了關於大衛·鮑伊的經典照片,更講述了這些照片背後的私人回憶。

今天我們將通過這一些照片和回憶,從這些片段裡重溫大衛·鮑伊。

譯:楊子虛

編:桃子

傑夫·麥科馬克:「首先,我在70年代的時候曾經是大衛·鮑伊的樂隊成員,我為『Aladdin Sane/Ziggy』、『Diamond Dogs』和『Young American』巡演擔任伴唱、打擊樂演奏、舞蹈和動作編排,另外我還參與了他的六張專輯的錄音。」

「1973年4月,當我和大衛坐船到東京巡演的時候,鋤田正義(日本攝影師)為我購置了一臺尼康瑪特相機。我給大衛拍的第一張照片是跨越西伯利亞的快車車廂旁的外景,這是我收錄在這本選集中的圖片之一。」

安德魯·肯特:「我被聘用的依據是:如果你和大衛相處融洽,他又喜歡你的照片,你就會得到這份工作。後來我跟他們一起去美國和歐洲進行巡演,他們不斷地增加新的演出日程。在最初的幾場演出之後,我們在深夜進行了一次會議來審閱照片。」

「我在照片上做好了選擇標記,大衛說:『你的選擇很好,我們後面不用再這麼做(審閱)了。』我是第一個獲得大衛全面認可的攝影師,我可以使用任何我想要的東西,並且可以拍攝任何東西。大衛不喜歡相機一直對著他的臉,所以我只在有價值的時刻拍攝。我對時機的把握感覺良好。」

「1976年,我們坐著火車,在俄羅斯和波蘭的邊境的邊境被克格勃特工攔住了,我們有過境籤證。他看到我們的時候說:『我們可沒想到是你們。』我們被帶到了克格勃的總部,他們沒收了我們的一些雜誌,然後就讓我們走了。」

「伊基·波普當時也和我們一起在旅行,當我們接近邊境的時候,他們對他和大衛進行了脫衣搜身。在旅途中我帶著一把瑞士軍刀,還收集各種奇怪的東西,我甚至收集了一個火車廁所的小牌子,上面用四種不同的語言寫著『廁紙』。我把所有的東西都藏在我們的車廂裡,幸運的是,他們沒有搜車廂。」

「媒體在車站等著我們,當時的頭條新聞是《大衛·鮑伊在蘇聯失蹤了》。」

珍妮特·馬科斯卡:「1978年,鮑伊在美國進行『Isolar II』巡演,我聽說他禁止所有攝影師來拍攝他的演出,但我反而下定了決心。」

「當地的演出推廣人讓我提前來拍攝鮑伊獨特的舞臺設計,以放入他們的檔案,我答應了,而他們的條件是讓我在演出大樓裡只有活動,假裝不記得我了。大衛在舞臺兩側都安排了大個子的安保人員,為的就是阻止攝影師。他們甚至會進入觀眾席,把發現的相機膠捲收走。」

「當時有一排很好的人掩護了我,所以我就可以伸出身子來拍大衛。有一次,他直接站在了我前面,笑著對我搖了搖手指,因為他抓了我的現行。但他讓那些保安的大個子不要打擾我,我被允許拍攝了整個演出,上帝保佑。」

格雷格·戈爾曼:「見到這樣一位創作天才,一位真正的傳奇人物,我不免有點緊張。所以,當我們面對面的時候,我驚訝地發現他不僅平易近人,而且非常非常有趣,非常有幽默感。我無疑幫我放鬆了心情,在接下來的十年裡,我還為他拍了許多照片。」

「我記得在洛杉磯一月的一天,大衛打電話邀請我參加他的小型生日派對,地點是一家比較陌生的餐廳,叫松久。他問我是不是知道那裡,我說不知道。大衛用他獨特的方式回答我說:『好吧,用你的話來說,格雷格,那裡會把你的蛋給炸了。』經典的鮑伊式發言。」

鮑伊在倫敦為1974年專輯《Diamond Dogs》拍攝宣傳照

特裡·奧尼爾:「最開始,我只是被要求拍攝一些大衛和一隻狗在地上拍pose的參考照片,這些照片將被用來幫助比利時藝術家Guy Peellaert繪製肖像,並且最終用在唱片封面上。在接下來的環節裡,按照同樣的主題,那些圖片會被用於宣傳,也可能是專輯內頁,演唱會宣傳片,諸如此類的。」

「到了拍攝的日子,他帶著幾個助手走了進來,其中一個牽著一隻巨大的狗。那隻狗原本應該趴在他腳邊,到這時候為止一切都還很順利,鮑伊在椅子上伸了個懶腰,然後我開始工作。」

「但我的相機每拍一下,狗就更激動一點。相機的喀嚓聲和燈光的啪啪聲相配合,一定是把狗激怒了。有一次,盤旋在鮑伊和狗頭頂的頻閃燈惹得那隻狗吠叫著跳了起來,圍觀的人們驚叫著躲避不迭。我安全地躲在我的相機後面,而大衛呢?大衛完全處變不驚。」

攝影師傑拉德·費恩利拍攝了大衛鮑伊首張同名專輯的封面照片。

珍妮特·馬科斯卡:「在1983年『Serious Moonlight』巡演期間,我被派去拍攝克利夫蘭站的演出。正是在這次演出上,我拍攝了一張我現在認為是我最喜歡的鮑伊的照片,也是我46年的專業攝影師生涯中拍攝的所有照片中最喜歡的一張。這張照片看起來像是棚拍,但其實是在舞臺上拍攝的。」

「在1/60秒的瞬間裡,畫面中的鮑伊左手插在褲袋裡,解開了領結。當他的右手握住身邊的話筒時,他的頭朝我左邊低下,臉上布滿冷笑。演員/啞劇演員/音樂人/時尚達人在這一刻融為一體,這就是大衛鮑伊,既是偶像,也是英雄的完美形象。」

「1995年,我在大衛鮑伊和九寸釘樂隊一起進行『Outside』巡演的期間得到了一個見他的機會,然後我把這張我最喜歡的照片裝裱以後送給他了。大約三個星期以後,我收到一個從瑞士寄來的信封,但我不認識任何瑞士的人。」

「那是一封鮑伊的手寫信,用他的壓花信紙寫的,感謝我送他照片。他請我原諒他遲來的感謝,那張手寫的紙條彬彬有禮,多麼完美的英國紳士啊!這只會讓我更加愛他。」

鋤田正義:「當我看到大衛·鮑伊在舞臺上的時候,我看到了他的創作天才。我看了他和盧·裡德一起演出,如此強大有力。鮑伊和其他的搖滾人不同,他有一些特別的東西,我知道我必須要拍他。」

凱文·卡明斯:「我永遠努力做到最好,很多年以後,我告訴鮑伊,他要為我的職業選擇負責。他看起來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說:『哦,不,我被指責過很多,我可不想還為這個負責。』然後他笑了起來。」

傑夫·麥科馬克:「能有這樣一本圖集記錄我60年友誼的朋友,記錄那個時代,並和大家分享,對我來說這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

賈斯汀·德·維倫紐夫:「Twiggy和我飛到了巴黎,大衛在那裡錄製他的新專輯《Pin Ups》,於是我訂了個攝影棚來拍攝肖像。當他倆坐在我面前的時候,我意識到我們遇到了個問題,當時我和Twiggy剛剛從巴哈馬回來,她曬黑了,而大衛則白得像個幽靈。」

「他倆站在一起看起來很奇怪,所以我和化妝師決定在他倆臉上畫上相同顏色的面具,問題就這樣解決了。當我通過鏡頭取景器看大衛的時候,我才發現他的眼睛顏色是不一樣的。以前我見過他那麼多次,我都沒有注意到過!」

「當我把這幅圖像的寶麗來照片給大衛看的時候,他很喜歡,並問我能不能把照片用來做他新專輯的封面。我回答說:『但是這是《Vogue》雜誌的特別委託啊。』然後我問他,他認為自己的這張專輯能賣出去多少張,他說『一百萬張』。」

「我意識到《Vogue》頂多也就發行八萬冊,但很快就會被人忘記,所以我同意了大衛把它用做他下一張專輯封面。但《Vogue》後來就再也沒理過我了!」

馬庫斯·克林科:「2001年,我和Iman共事,我剛剛為她拍攝了她即將出版的咖啡桌書《我是伊曼》封面,我們安排了一次編輯會議。令我大吃一驚的是,她的陪同者是大衛。他就像所有人所期待的那樣有魅力,在編輯會議開始半個小時後,大衛轉過身來問我是否有興趣為他的下一張專輯拍攝封面。我真的是太激動了。」

Ref:

https://www.rollingstone.com/music/music-pictures/david-bowie-icon-book-terry-oneill-mick-rock-norman-parkinson-masayoshi-sukita-1074360/04-tif/

相關焦點

  • 鏡頭:大衛·鮑伊
    今天我們將通過這一些照片和回憶,從這些片段裡重溫大衛·鮑伊。「我記得在洛杉磯一月的一天,大衛打電話邀請我參加他的小型生日派對,地點是一家比較陌生的餐廳,叫松久。他問我是不是知道那裡,我說不知道。大衛用他獨特的方式回答我說:『好吧,用你的話來說,格雷格,那裡會把你的蛋給炸了。』經典的鮑伊式發言。」
  • 大衛·鮑伊:最後的時光
    2016年大衛·鮑伊去世後,2月11日期《滾石》雜誌封面痛感來襲的時候,大衛·鮑伊正在唱《Reality》。這首歌出自此前發表的同名專輯,內容關於面對死亡和放棄幻想。2004年6月下旬的一個布拉格夜晚,巡演舞臺上的大衛·鮑伊57歲,正進入歌中所述的人生階段。他已菸酒全戒,服用降低膽固醇的藥,請了一位健身教練。
  • 海綿寶寶的爸爸:大衛·鮑伊
    戴維·鮑伊1947年1月8日出生在倫敦南部的布裡克斯頓區。他的第一首熱門歌曲是1969年的《太空怪事》。最初的流行變色龍,鮑伊成為一個神奇的科幻角色,他的突破曲奇星塵專輯。他後來與卡洛斯·阿洛瑪和約翰·列儂合寫了《名聲》,後者在1975年成為他的第一首美國單曲。」一個多才多藝的演員,鮑伊主演的《人》誰在1976年墜落地球。他在1996年被選入搖滾名人堂。
  • 大衛·鮑伊與柏林圍牆
    他在1976-1978年生活過的霍普特大街155號放滿了鮮花和蠟燭,柏林市長穆勒(Michael Müller)說,柏林和鮑伊的連接不僅僅是音樂上的,「鮑伊是我們(柏林人)的一份子,我們為此感到驕傲」,「他的《英雄》(Heroes)一曲是對冷戰分裂下的柏林的讚歌,表達了人們對自由的嚮往。」德國外交部甚至在推特上發出悼詞:「再見,大衛·鮑伊。你現在成為英雄(Heroes)了。
  • 他只是在做大衛·鮑伊
    外星、怪客、酷兒,大衛·鮑伊在六十年代末左傾迷幻文化蕭條、嬉皮沒落之際橫空出世,在七十年代大面積的朋克文化與迪斯科文化這兩個極端之間提供了一個饒有魅力的異端形象。(引自玲瓏:董楠譯的大衛·鮑伊語錄)如果不是大衛·鮑伊這樣一種清醒,藝術上的頹廢主義沒有這麼快能進入流行文化。「我每天都在變。我並不是反覆無常,我只是在做大衛·鮑伊。」——年輕時的大衛·鮑伊在一次談及自己的裙子時說。
  • 50張照片帶你緬懷大衛鮑伊
    02. 1966年 14歲的大衛鮑伊03. 1963年夏天,少年時期的大衛鮑伊手持曼陀林在倫敦為《男朋友》雜誌拍攝07. 1969年 25的大衛鮑伊45. 1989年 緹納特那與大衛鮑伊48. 1994年的大衛鮑伊
  • 「搖滾變色龍」大衛·鮑伊與古典音樂
    據BBC報導,英國著名音樂人大衛·鮑伊David Bowie的兒子確認,在與癌症抗爭18個月後,大衛·鮑伊於2016年1月11日離開人世,享年69歲。多變的大衛·鮑伊這位頗具影響力的歌手、詞曲作者和製作人,在長達40多年的職業生涯中涉足過華麗搖滾、藝術搖滾、靈魂樂、硬搖滾、流行舞曲、朋克以及電子音樂,被稱作「搖滾變色龍」作為同時徵服音樂界和時尚界的標誌性人物,大衛·鮑伊實際還十分關注音樂對兒童的積極作用。
  • 緬懷大衛·鮑伊:15首天才之作
    大衛·鮑伊說,「它是我看了電影《2001:太空漫遊》之後的產物……它被英國的電視臺發現並在登月的新聞上作為背景音樂播放,但我確信他們根本就沒聽歌詞……當然,我太高興他們沒有了。」2 《變化(Changes)》1972年1971年,大衛·鮑伊險些成為曇花一現的明星。
  • 大衛·鮑伊:一直美到死!
    他給上世紀七十年代抹上妖嬈風大衛·鮑伊橫空出世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末,那時的搖滾樂壇是披頭四和滾石的天下。在那個時候他魅惑出位的打扮和概念奇特的歌曲根本沒人能懂。1972年,大衛·鮑伊把自己變成太空搖滾歌手Ziggy Stardust。他把搖滾和自己鍾愛的日本歌舞町伎融合在一起,用妖嬈性感的表演為搖滾帶來不一樣的面相。
  • 天堂快樂,大衛鮑伊先生
    勞倫斯·范·德爾·包斯特1927年曾來到日本當記者,因此學會日語了解日本文化,二戰期間他成為一名英國軍官,但卻被日軍抓獲,關在了戰俘營裡,小說講述的就是他經歷的1942年爪窪島日本戰俘營的故事。大衛·鮑伊與大島渚原著作者原想邀請羅伯特·雷德福(《虎豹小霸王》)出演讓日軍夜井上尉意亂情迷的英國陸軍少校傑克,但雷德福不願出現在這樣一部關於日軍暴行的影片裡,因此改由英國搖滾巨星大衛·鮑伊扮演(鮑伊也在同一年出演了託尼·斯科特的導演處女作長片《千年血後》),日本軍官夜井則由有「日本大衛·鮑伊」之稱的音樂人坂本龍一扮演,大島渚是看了坂本龍一的黑白寫真集後想要找他的
  • 搖滾巨星大衛·鮑伊的金融遺產——「鮑伊債券」
    中國日報網1月12日電(信蓮)被稱作搖滾變色龍的英國傳奇音樂家大衛·鮑伊於1月10日去世,享年69歲。就在兩天前的1月8日,他的最新,也是最後一張創作專輯《Blackstar》正式發行,而這一天,也正是他69歲的生日。
  • 一個時代逝去 我們在銀幕上錯過了大衛-鮑伊
    無數驚豔造型引領潮流  搜狐娛樂訊(森月/文)1月8日是大衛-鮑伊的69歲生日,才過去兩天,訃告傳來,大衛-鮑伊突然離世,他來不及接受自己第25張專輯帶來的聲譽,也看不到自己兒子執導的《魔獸世界》了。大衛-鮑伊是一個時代符號,在搖滾音樂的殿堂中有屬於他的耀眼位置。
  • 沒有大衛鮑伊的青春才是被狗吃了
    短短三天時間,沒有一點點防備地重磅炸彈傳來: 「在勇敢地對抗癌症18個月後,大衛·鮑伊今天安詳地在家人守望下離世。」(發表在大衛·鮑伊官方Facebook上的訃告)死訊傳出後震驚古今中外東南西北洋樂壇,英國首相卡梅隆也深感哀戚,發布推特表示『寶寶心裡苦,但寶寶不說大衛是本寶寶的童謠小英雄%#$*^&*(&%'..
  • 大衛·鮑伊:黑暗之星成絕響!
    大衛·鮑伊剛在1月8日度過了他的69歲生日,而他的新專輯《Blackstar》也在生日當天發行。大衛·鮑伊官方社交媒體頁面上這樣寫道:「在與癌症抗爭了18個月之後,大衛·鮑伊在家人的陪伴下於今天安然離世。」
  • 英國發送紀念幣到太空以紀念大衛-鮑伊
    英國皇家鑄幣局推出紀念音樂傳奇人物大衛·鮑伊的新系列紀念幣 這是英國紀念幣首次被送入太空,同時也是為致敬大衛·鮑伊以太空為靈感創作的著名歌曲,包括《星人》、《火星上是否有生命?》以及《太空怪談》。
  • 大衛•鮑伊:我已置身天堂 帶著看不見的傷
    1967年,大衛•鮑伊出版第一張正式專輯《David Bowie》,但沒有產生任何影響,兩年之後,第二張專輯《Space Oddity》出版,大衛•鮑伊的造型開始走花花公子路線,早期拘謹的短髮和厚重的頭髮簾被有些貴族味道的捲髮取代。
  • 誰是大衛-鮑伊?這個男人的死登上了全世界的頭條
    在音樂界和萬眾粉絲扼腕痛惜的同時,這位「搖滾變色龍」的傳奇也給人們以無限遐想,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說一說大衛·鮑伊的個性人生。這位音樂才子在2001美國電影《超級名模》中客串當了一位評委,結果「不小心」就被一MTV獎項提名。
  • 大衛·鮑伊離世 愛子:這是真的,我將離線一陣子
    生於1947年1月8日的大衛·鮑伊剛剛度過了自己的69歲生日,並在生日之際發行了新專輯《黑星》。1月11日,大衛·鮑伊的社交媒體帳號發布了其因癌症去世的消息:「大衛·鮑伊在勇敢地與癌症抗爭18個月後,安詳地離開了人世。在大衛·鮑伊彌留之際,他的家人一直陪伴著他。雖然你們中的許多人會分享這一消息,但我們希望在這一悲傷的時刻能夠尊重其家人的隱私。」
  • 大衛·鮑伊去世 評論:他用什麼影響中國?
    大衛·鮑伊去世 評論:他用什麼影響中國?  在粵港地區的語境,大衛·鮑伊一直是作為「大衛寶兒」存在,濃豔的妝令人印象深刻,小時候覺得娛樂新聞裡提到的這位「寶兒」,跟梅豔芳長得很像,臉上五彩繽紛、「百變」,距離很遠;當我慢慢長大,又覺得他跟黃耀明是一系的,都是雌雄同體、性別模糊。現在看他的言行舉止、舞臺形象,也許稀鬆平常,多少「直男」都在「賣腐」了不是?但在七八十年代,敢於公布自己與眾不同的性取向,那也需要非常大的勇氣。
  • 【影音匯】向大衛•鮑伊致敬 聆聽《彼得與狼》
    【大衛·鮑伊和古典樂情緣】1978年5月,大衛·鮑伊與由EugeneOrmandy指揮的費城管弦樂團合作,推出了他配音的普羅科菲耶夫作品《彼得與狼》。這部交響童話是1936年的時候,普羅科菲耶夫受莫斯科中央兒童劇院所託,為了培養孩子們的音樂愛好和音樂品味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