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桿菌的呼氣試驗檢測方法

2020-12-24 中核海得威

隨著人們對幽門螺桿菌(Hp)認識的重視,好多體檢項目中也加入了Hp檢測這一項重要內容,尿素呼氣試驗檢測方法是最常見的檢查手段,也被稱之為幽門螺桿菌金標準檢測方法之一,包括碳-13和碳-14,二者的準確度基本無差別,都在95%以上。

檢測方法:

患者空腹時或是在飯後2小時,使用20ml溫開水完整的口服一粒膠囊,需要注意的是,(膠囊如果在口中破裂就會影響檢測結果),然後患者在靜坐15分鐘後,禁止抽菸、飲水或進食,儘量保持安靜;然後向專用的集氣卡或集氣袋中吹氣,再將集氣卡插入專用的檢測儀內,就會得出準確的診斷結果,整個診斷過程僅需25分鐘。

此試驗無痛苦、無風險、準確率高,是目前最為廣泛採用的檢測方法。

建議:

1. 做呼氣試驗前,一定要停用一些幹擾的藥物,例如:抗生素、鉍劑、質子泵抑制劑等藥物;空腹4小時以上,檢查前3小時不抽菸、喝刺激性飲料,吃過藥後,不要說話,以確保結果的準確性;

2. 如有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者,如果陰性,最好再結合其他檢測方法相互印證。

相關焦點

  • 體檢查幽門螺桿菌,呼氣試驗和抽血哪個更好?醫生告訴你該怎麼選
    跟想像不同的是,抽血檢查(學名血清學檢查)並不是查血液裡是否有幽門螺桿菌(別笑,很多人都這麼認為),而是查血液中對幽門螺桿菌產生的抗體。幽門螺桿菌如果侵入體內引發感染,就會刺激我們體內的免疫系統產生相應的抗體,我們稱之為抗幽門螺桿菌抗體。其中有一種分類為IgG的抗體能夠長期存在血液當中,因此只要抽取少量血液標本,加入特定的檢測試劑,就可以判斷是否存在此抗體。
  • 胃鏡檢查幽門螺桿菌結果陰性,是否還需要做C13呼氣試驗?
    最近2周之內吃過抗生素或者奧美拉唑類、鉍劑等抑制胃酸的藥物沒有(大家做C13試驗時,都需要滿足上面要求)?我說都沒有。醫生說,胃鏡要預約,C13呼氣試驗今天可以做。我說我呼氣先查一下幽門螺桿菌吧。我去做C13呼氣試驗我機器上掃碼,交過費,穿過一個走廊就到了檢驗樓。
  • 幽門螺桿菌呼氣試驗值85,嚴重嗎?可以不服藥嗎?醫生告訴您答案
    幽門螺桿菌呼氣試驗檢測結果85,嚴重嗎,需不需要用藥呢?如何檢查知道自己有無幽門螺桿菌感染?檢測幽門螺桿菌,目前可以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在胃鏡下取胃液或胃黏膜組織進行細菌培養、塗片或進行尿素酶試驗,這種方法屬於侵入性操作,可能會給患者帶來一定不適;另一種方法稱為同位素跟蹤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C14呼氣試驗,檢測時患者只需要對著集氣瓶內呼氣即可,是一種非侵入性、靈敏度高、特異性強、快速、簡便的檢測方法,除了有微量輻射,不太適合孕婦檢測外,對大多數人是非常安全的
  • 幽門螺桿菌檢測、胃鏡檢查……一文掌握最全胃病相關檢查
    幽門螺桿菌檢測是胃部疾病的常規檢查項目,有無幽門螺桿菌感染也決定著治療方案的選擇。其檢測方法分為侵入性及非侵入性兩種:非侵入性檢測包括率13C或率14C尿素呼氣試驗、糞便幽門螺桿菌抗原檢測、血清抗幽門螺桿菌IgG抗體(就是抽血化驗)。
  • 「幽門螺桿菌」的前世今生(建議收藏)
    我想了想,腦袋裡馬上出現了一個預判:極有可能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果不其然,後面朋友經過一系列檢測後,真的證實了我的猜測! 隨著年齡增長,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逐漸增高,25歲人群Hp感染率接近50%,35歲人群感染率>60%,70歲以上老年人感染率達到80%。 此外,生活環境和習慣、飲食衛生、吸菸等也與幽門螺桿菌感染有關。
  • 口臭可能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哈醫大四院松北C-14尿素呼氣試驗室可...
    哈醫大四院松北院區消化科孫德榮醫生通過詳細的病史採集和因素分析,判斷他們的口臭可能是幽門螺桿菌感染導致的,立即為他們做了「C-14尿素呼氣試驗」,結果無一例外呈陽性反應。通過個體化的綜合治療,這些病人的幽門螺桿菌得到了徹底根治,口臭也都徹底清除和明顯減輕,「大大方方」的美好生活又回來了!
  • 什麼是幽門螺桿菌?快看看你是否也感染了
    這個討論的「主角」正是幽門螺桿菌,在我國幽門螺桿菌的平均感染率已經達到了59%。這就意味著,每兩個人中可能就有一個攜帶者。什麼是幽門螺桿菌?為什麼幽門螺桿菌感染率這麼高?感染幽門螺桿菌有哪些症狀和危害?今天,長沙東大肛腸醫院胃腸科醫師餘仁貴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下。幽門螺桿菌是何方妖孽?
  • 為什麼要根除幽門螺桿菌?
    很多人問我:體檢的時候醫生推薦做的一個「呼氣試驗」是什麼?有的時候我們肚子不舒服去醫院檢查,醫生也會建議做這個檢查,究竟是為什麼呢?「呼氣試驗」這個項目非常簡單,目的就是要看一下我們胃裡面到底有沒有幽門螺桿菌。它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細菌,特別是在我們中國人裡面,平均感染率超過六成。
  • 家裡有幽門螺桿菌感染者,其他人該怎麼辦?馬上告訴你正確做法
    相信大家都有聽過「幽門螺桿菌」這個詞,通常在體檢單上我們能看到這種檢測項目。幽門螺桿菌是一種可以存活於人體胃部的細菌,且其就有較強的傳染力,可通過共同進餐、接吻、食物、糞便等途徑進行傳染。目前,我國幽門螺桿菌感染人群比例高達55%,臨床上常見的胃炎、消化道潰瘍,甚至是胃癌等消化道疾病都可能與幽門螺桿菌感染有關。察覺到身體有哪些症狀,需要警惕幽門螺桿菌感染?
  • 呼氣試驗不能替代胃鏡檢查!
    ,讓他們陷入一個誤區,以為呼氣試驗就可以替代胃鏡檢查來診斷胃病了。 呼氣試驗可以檢測幽門螺桿菌,而且沒有胃鏡檢查的痛苦,絕大多數患者都會選擇呼氣試驗。但是,呼氣試驗不能替代胃鏡檢查! 呼氣試驗檢測幽門螺桿菌感染,試驗結果呈現陰性時,並不等於沒有胃病。
  • 真是幽門螺桿菌在作祟嗎?
    口臭是否真的是傳說中的幽門螺桿菌導致的?今天,我們來認識下讓人尷尬的口臭。 2.幽門螺桿菌感染。幽門螺桿菌中的重要毒性物質尿素酶可以分解口腔內的尿素等物質,產生難聞的、嚴重的氨臭味,就是大家聞到的口臭;同時幽門螺桿菌可以產生硫化氫和甲硫醇,這正是口腔異味中最主要的氣體成分。
  • 呼氣試驗結果越大,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就越重?在線醫生請別亂說
    不過常聽有人說碳13/14呼氣試驗的檢查數值越高就證明體內HP越多,患胃癌的機率就越大,甚至有些在線問診的醫生也會這樣跟患者交代。今天吳醫生就針對這個謠傳來闢辟謠。對結果的錯誤解讀容易引起恐慌因為HP致病的廣泛性,在體檢中心的套餐項目中,HP的檢測慢慢地成為了標配。
  • 感染一次就可能引發胃癌,小心「1類致癌物」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能侵入人體並在消化道內存活的細菌。經過多年的繁殖,幽門螺桿菌能引起患者胃或小腸上段糜爛,也就是潰瘍。對某些患者來說,感染一次就可能會引發胃癌。 幽門螺桿菌的感染很常見。世界上約有三分之二的人體內都有這種病菌。對大多數人而言,它並不會引起潰瘍或任何其他症狀。
  • 根除幽門螺桿菌會傷身體?關於幽門螺桿菌,你一定要知道的10大真相
    全球幽門螺桿菌研究權威、美國的Graham DY教授指出:唯一好的幽門螺桿菌就是死的幽門螺桿菌,意即「所有活的幽門螺桿菌都是有害的」。  《幽門螺桿菌胃炎京都全球共識,2015》也強調:「建議治療所有幽門螺桿菌感染者,除非有抗衡因素」。
  • 37歲高管,幽門螺桿菌從1045降到6,坦言方法很簡單,殺菌又養胃
    37歲的王某是一家房地產公司的高管,工作強度很大,熬夜加班、三餐不定時是常有的事情,他們公司每年都有員工體檢,今年拿到體檢單的時候王某嚇到了,查出幽門螺桿菌(HP)陽性,且指數超高1045+。領導建議到醫院做個胃鏡檢測!什麼是幽門螺桿菌?
  • 一人中招全家難躲,今天聊聊胃裡面的「網紅菌」幽門螺旋桿菌
    1 基本病因 感染幽門螺桿菌是基本病因,許多人在兒童期就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成人也可以感染幽門螺桿菌。在症狀出現前,幽門螺桿菌可在胃黏膜定植多年,幽門螺桿菌感染的誘發因素與傳播途徑有關,主要包括與感染者的長期密切接觸、使用感染者用過的不潔飲食器具、直接口對口餵食/接觸等。
  • 幽門螺桿菌(Hp),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您是不是在自己的體檢報告上見到幽門螺旋桿菌陽性的診斷後驚慌失措?是不是擔心會得胃癌? 今天就跟隨閆強主任了解一下這個糟心的幽門螺桿菌! 1、什麼是幽門螺桿菌?
  • 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分餐制應該普及嗎?
    近日,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接診一位30歲的患者,胃痛不舒服,後被檢測出幽門螺桿菌感染,在醫生建議下,他的妻子和父母也進行了檢測,結果都感染上了幽門螺桿菌! 感染幽門螺桿菌後,胃黏膜細胞會發生一系列變化:正常胃黏膜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腸化生異型增生胃癌。
  • 胃的自愈能力非常強大,但幽門螺旋桿菌仍是致癌元兇
    幽門螺桿菌對生長環境要求非常苛刻,各種常用的消毒劑都能將其殺死,在室溫空氣中只能存活數小時,該菌產生尿素酶豐富,能分解尿素,這也是呼氣實驗檢查是否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原理所在。
  • 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上熱搜!小心細菌「口口相傳」!
    近日,南京一男子因胃痛不舒服做檢查,進而檢測出全家人都感染了幽門螺桿菌! 無獨有偶,去年年底,職場人孫小姐體檢發現"幽門螺桿菌"超標。更令她感到震驚的是——一個辦公室8個小夥伴,4人都查出幽門螺桿菌"超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