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松用作品喚醒民謠音樂

2021-01-18 手機鳳凰網

本報訊(實習生 蔣肖斌)《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鋪的兄弟》、《戀戀風塵》……這些曾經風靡一時的民謠即將重回舞臺。4月28日,高曉松將在北京萬事達中心舉辦他時隔16年後的第二場作品演唱會。屆時,老狼、葉蓓、小柯、鄭鈞、水木年華等民謠歌手將同臺演唱高曉松的經典作品。

儘管民謠音樂在近幾年風頭不似當年,但此場演唱會開票僅一天,部分票檔就已經售罄。高曉松笑稱:「這場作品演唱會,是我喚醒民謠音樂的最大動作。」除了眾民謠歌手,歌唱家劉歡也將在這場演唱會上,獻上他病癒後的第一場個人演出。而薩頂頂、譚維維、鬱可唯等歌壇新星,也將演繹民謠音樂的全新面貌。

今年,高曉松接棒那英成為音樂風雲榜的主席,並在獎項設置上特地新增民謠單元。高曉松表示,民謠的發展經歷過《同桌的你》時代的鼎盛,和一長段相對的落寞階段,現在日漸喧囂的物質社會,使民謠再度成為了許多年輕人的精神呼喚。民謠獎項的設置,可以鼓勵更多音樂人創作出更純粹、更優秀的民謠作品。

相關焦點

  • 青春民謠之行光臨杭州 高曉松作品演唱會給你冬日溫暖
    原標題:青春民謠之行光臨杭州 高曉松作品演唱會給你冬日溫暖   始於90年代的「青春民謠風潮」曾陪伴了一代人的成長,在燦爛的青春歲月裡,總會有那麼一群人,陪你哭,陪你笑,陪你嬉戲,陪你鬧。陪你聽歌,陪你看電影,陪你去到任何一個你想要去的地方。如今的你還記得青春時光裡的那個人和那首歌嗎?
  • 中國民謠音樂史:民謠從何時起變成了流行歌曲?
    校園民謠風起雲湧之際,恰值市場經濟發展初期,那時的音樂還未脫離1980年代文學和理想情懷,清新詩意的人文氣息,成功的商業運作,促使校園民謠迅速風靡了整個社會,並產生了極大反響。代表人物鬱冬、老狼、葉蓓、高曉松、小柯等,《同桌的你》、《青春無悔》、《冬季校園》等經典歌曲至今依然被反覆吟唱。九十年代的老狼(左)和高曉松(右)中國當代民謠的開端,應追溯於90年代初的校園民謠。
  • 中國民謠音樂史:從《同桌的你》到《南山南》,民謠變成了流行歌曲?
    如今它已經不算小眾音樂門類,快男左立把宋冬野的《董小姐》一夜唱紅,馬頔的《南山南》也被《中國好聲音》冠軍張磊演繹成了最新流行曲,高曉松、李健等人的名字也已經家喻戶曉。接下來的這篇推送,是一篇梳理民謠音樂發展史的舊文。民謠如今可以和流行音樂畫等號嗎?這要從中國民謠音樂史的發端講起。
  • 英菲尼迪「敢愛青春」高曉松作品演唱會傾情唱響深圳
    由英菲尼迪獨家冠名贊助的「敢愛青春」2014高曉松作品全國巡迴演唱會,即將於10月25日在​華潤深圳灣體育中心"春繭"體育館開唱。演唱會由高曉松擔任總監製,以青春校園民謠為線索,將老狼、葉蓓、陳楚生、譚維維、金志文、周子琰等各個年齡段的標誌性的民謠音樂人聚集在一起,演繹高曉松各個時期的經典作品。
  • [小米音樂] 夏日裡吹來的民謠風
    當青春走過,所有的過往都化為一段段清澈旋律沉澱在一代代人的心中,並不斷撥動著心靈的琴弦,這就是校園民謠,我們的純真年代。校園民謠,它記錄了一個時代、一種學校的文化氛圍、一代莘莘學子的夢想與追求和對易逝的青春歲月的懷念。老狼1996年校園民謠風作品《模範情書》。民謠風的分類和發展校園民謠不知曾讓多少學子沉醉。
  • 樸樹、老狼和高曉松,許巍,20年前的民謠男孩們長大了
    前幾年火了一首《成都》之後,民謠確實一度成為大眾眼裡炙手可熱的音樂。不過也造成了許多資本力量觀望,很多廠商看準這個商機,出產的歌都能貼上民謠標籤,導致後面出來歌曲顯得十分粗製濫造,也搞得民謠失去了最初的味道。民謠原本作為一種小眾流行音樂,因為一些佳作被眾多聽眾逐漸捧到大眾視野裡。
  • 當民謠遇上轉基因
    民謠頂多算是騷柔小調,根本不入流。 民謠的生存空間被擠佔在校園一角,只有寫詩和搖滾都玩不了的青年抒發鬱悶時才會想到民謠這種音樂形式。 1993年10月8日,詩人顧城自殺。報紙上登著《詩人死了》的標題。高曉松看到顧城去世,盯著報紙看了一整天,連地兒都沒挪。 那個年代學生書包裡都會有一兩本詩集,最受追捧的是顧城和海子。
  • 你真的了解民謠麼?不知道這些人,真的不能算上民謠迷!
    之後李雙澤創作出《美麗島》,《少年中國》等民謠歌曲,但是就在李雙澤為了民謠音樂不斷努力的時候,在77年因為下水救人,溺水身亡了,當時的李雙澤才28歲。雖然他沒有辦法繼續為民謠音樂作出自己的貢獻,但是他當年的一聲吶喊,振奮了很多中國民謠音樂人的心。3.五年時間,創作出三百首民謠
  • 高曉松和宋柯,兄弟消失在2020|高曉松|宋柯|蝦米音樂|刀郎|阿里音樂
    投資大佬徐小平評價音樂賽道:「音樂是藝術,投資也是藝術,除了懂音樂、愛音樂的必要,創業團隊中一定要有懂音樂的管理者。」而高曉松是中國民謠的旗手,宋柯是內地唱片業的頂尖操盤手。藝術和管理,倆人都佔了,阿里音樂,似乎不成都難。阿里音樂的醞釀,足足八個月,阿里星球也被寄予厚望——但半年之後,它就涼了。
  • 中國民謠三十年
    聽說這裡收作品,他連demo都沒錄,直接就帶著吉他來現場演唱。 宋柯和高曉松聽完他的作品後,沒買他的作品,直接把他籤了。據說當時宋柯聽到他唱到《白樺林》和《那些花兒》時,猛男落淚,久久不能釋懷。 他叫濮樹,藝名叫樸樹。
  • 黃家駒羅大佑高曉松王菲 那些九十年代的經典音樂(1993-2000)
    Beyond 樂隊從 1998 起逐漸掀起翻唱以往黃家駒創作的歌曲,主力黃家駒的多數鼓舞人心至今的經典作品,這一時期港臺搖滾風格的流行歌曲也伴隨著他的歸寂在處在繼承與緩慢發展的階段。臺灣校園民謠在這一時期悄無聲息間的回歸至人的耳畔,如 1981 年由羅大佑創作《童年》在 1996 年春節聯歡晚會上再次被唱響。
  • 校園民謠的30年,黃粱一夢終將散場
    八十年代後期,臺灣民謠之風漸漸吹到了大陸。那時,在清華讀電子工程的高曉松沉迷上了音樂,和家人打賭獨自一人分文不帶地背著一把吉他去天津的街頭唱歌。一天下來,他只賺了5毛錢。高曉松和老狼一夜成名,沈慶、金立、鬱冬等作為民謠運動的主將,同樣風靡一時。毫無疑問,《同桌的你》開創了校園民謠的鼎盛時代,是它成就了校園民謠。
  • 高曉松心中的作家,麥家對他非常崇敬,魯豫:「他喚醒了我」
    作品用反諷和「黑色幽默」的手法,寫一代青年的「黃金時代」是在勞動之餘講黃色笑話中自我放輕鬆的。王小波曾對一個朋友說過:「人們認為最羞恥、最該隱諱的東西,恰恰是最不值得羞恥、隱晦的東西。」高曉松心中第一作家,麥家非常崇拜他,魯豫:「王小波喚醒了我」高曉松曾經在節目中曾言:「王小波在我讀過的白話文作家中絕對排第一,並且甩開第二名非常遠,他在我心裡是神一樣的存在。王小波是可以和卡夫卡媲美的。」
  • 老狼,校園民謠的先驅,《同桌的你》《模範情書》堪稱經典
    大家好,很高興您能來讀我的文章,今天我人扒一下老狼和高曉松,兩位民謠大伽。老狼給大家的印象就是那首久經不衰《同桌的你》,可以說,幾乎是一首歌代表了一個人。校園民謠,或者把他與高曉松聯繫起來。他們二人幾乎是中國校園民謠的代言人,在這裡要提到一個人叫高原,她就是竇唯的第二任妻子。
  • 民謠43年:他們都老了吧,他們在哪裡呀
    從此之後,老狼一躍成為了大學生們最喜愛的歌手,高曉松成為了著名音樂人,校園民謠的名稱正式確立。兩人也再次合作,於1995年發布了專輯《戀戀風塵》,再一次火遍了校園。與此同時,高曉松與朋友創建了麥田音樂,開始了招兵買馬。沒過多久,他們就迎來了兩員大將,樸樹和葉蓓。
  • 從籍籍無名到爭得一席之地,中國的民謠音樂人們在堅守什麼?
    曾經,在高曉松、樸樹、水木年華的歌循環播放在街頭巷尾的時候,民謠也曾擁有過屬於它的黃金時代。
  • 揭秘高曉松精彩人生:曾從清華退學 考北影落榜
    在內地樂壇,似乎沒有哪個幕後音樂人能像高曉松這樣引起持久的關注,十多年來,無論是他的作品、婚姻還是口無遮攔的言論,總能引起轟動,成為媒體焦點。儘管近年他已經低調很多,但對於他的傳奇經歷和精彩人生,仍有不少人心存好奇。
  • 《樂隊的夏天》:音樂鄙視鏈有多嚴重?高曉松的回答引人深思
    每個人聽歌都有自己的喜好,有的喜歡流行歌曲,有的喜歡民謠,有的喜歡搖滾……並以此形成一個聽歌的圈子。但誰也不服氣誰,慢慢變成了音樂圈中的鄙視鏈。這時候卻很少有人站出來問,帶著偏見聽歌到底對不對?現在聽音樂的風氣很不好,聽歌存在著嚴重鄙視鏈:大致就是古典看不起爵士,爵士看不起電音,電音又看不起搖滾,搖滾覺得民謠太假,民謠又覺得流行太俗,而流行又覺得說唱能算歌嗎……還存在著這樣的優越感,外語歌,日韓歌,粵語歌,國語歌,網絡神曲的一條鄙視鏈。其實音樂沒有高低之分,就像《樂隊的夏天》裡高曉松說的,音樂只有好與不好,任何一種音樂類型都有臭大糞。
  • 十年前她是最火的民謠女歌手,如今隱退江湖,鮮有人知
    時光追溯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國也曾有過民謠的好時光,無論城市民謠還是校園民謠,都有傳唱大街小巷的優秀作品。按照一般慣例,乘著如今民謠復興的春風,那些曾經的民謠前輩也該抓住機會再度回到大眾視野才是。然而並沒有。那一撥唱民謠的人,大多已經隱沒於茫茫人海了。今天我們要講述的這位主人公,她曾是華語城市民謠的代表人物,如今卻已輕易不再談起民謠歲月,而轉身成了職業藝術家。
  • 蝦米音樂關停,高曉松和宋柯,兄弟消失在2020
    投資大佬徐小平評價音樂賽道:「音樂是藝術,投資也是藝術,除了懂音樂、愛音樂的必要,創業團隊中一定要有懂音樂的管理者。」而高曉松是中國民謠的旗手,宋柯是內地唱片業的頂尖操盤手。藝術和管理,倆人都佔了,阿里音樂,似乎不成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