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醫大一院心血管外科病房護士張躍難忘當地醫護含淚說:「感謝你們...

2020-12-23 東北網

生活報4月13日訊 「在我的印象中,武漢是一首詩,是一座橋,是一汪湖,是一碗麵;是時尚之都,是繁華之都,更是歷史之城,是文化之城。但我從未想過,自己會以這樣一種方式與你相見……」哈醫大一院心血管外科病房護士張躍說,回想起出徵前,醫療隊不到24個小時就集結完畢,奔赴湖北進駐武漢第一醫院。

當時,醫護人員們面對對新冠病毒的未知、對新的工作生活環境的不適應等諸多困難。她清楚地記得,支援醫院的護士長楊英含著眼淚說:「感謝你們能來,病人們有救了!」其實大家更想說的是:「感謝你們的堅持,用生命守護著武漢,等著我們來!」

臨別時患者一家握住他們的手不放

在隔離病房裡,隊員們每天至少工作4到6個小時。為了省下一套防護服,隊員們不吃不喝穿著尿不溼是常態。由於不能開空調,防護服裡的溫度達到40攝氏度左右,悶熱無比。口罩和防護服脫下來時,臉上、手上留下的並不是「天使痕跡」,而是一條條血口、一道道傷痕……

張躍回憶,支援期間,在醫療隊接管的病區有一家「祖孫三代」:98歲高齡的老婆婆、79歲的女兒和46歲的外孫女,經過醫療隊的精心救治,三人全部治癒康復。「出院那天,一家三口與醫療隊員們依依惜別,握住醫療隊員的手,久久不願鬆開。」還有一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血氧飽和度一度降低到60%左右,在死亡線上徘徊時,是醫護人員們拉住了他的手。撤掉呼吸機那一刻,患者用盡全身力氣向白衣天使們豎起了大拇指。「那一刻,我們的護目鏡模糊了,不知是淚水還是汗水模糊了雙眼。」

難忘快遞小哥自掏腰包送來水餃

在武漢時,醫療隊領隊趙長久書記說:「從大局來看,每一次死亡只是一個數字的更換,但是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每一個生命都是百分之百。我們是醫生,我們不能放棄,只要還有最後一線希望,我們都會堅持,這種守護是值得的。」

如今雖然支援結束了,但發生在武漢的一幕幕卻永遠留在每一個隊員的記憶中。「我時常會想起武漢的順豐小哥,因為怕我們吃不慣湘菜,自掏腰包給我們買水餃送來;轉移駐地的時候,附近的居民不知從哪裡知道的消息,紛紛從窗戶探出頭來,大聲喊著辛苦了!謝謝你們!為一位患者進行核酸檢測時,阿姨怕咳嗽傳染我,讓我一定站在她後面;三八節那天,一位患者說,今天你們過節,我給你們唱首歌吧。」每當回想起這些,張躍常常感動得淚流滿面。張躍說:「人們常說,我們是英雄,其實,我們只是普通的醫護工作者。救死扶傷,這本就是我們應該做的。從不停歇與死神的抗爭,是我們共同的心聲。」

相關焦點

  • 哈醫大一院耳鼻喉科被封,醫護人員被隔離?官方正式回應
    真相近日,一則「哈醫大一院耳鼻喉科被封,醫護人員被緊急隔離」的消息在網絡和微信朋友圈瘋傳,引發廣泛關注。14日,記者就此採訪了哈醫大一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李慧軍教授。對此,他表示,網上流傳的消息是謠言,疫情以來,哈醫大一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始終都在堅持臨床工作,並根據疫情形勢變化結合專科特點參與了我省耳鼻咽喉專科防疫指導工作。全科醫護人員均嚴格按照國家防控有關規定的流程進行科學防護,同時對患者也進行相應的保護相關防疫宣傳,科室包括門診、急診、急診手術、普通病房手術都在有序進行中。
  • 十幾個醫護人員一擁而上!發生了什麼?事發哈醫大一院
    當電視劇情跳出屏幕,現實中患者真的突發疾病,面對這種情況,哈醫大一院的醫護人員們交出了滿意的答卷。2月25日上午,在哈醫大一院心內科二病房醫生辦公室門口,一名七旬老人突然心臟驟停,暈倒在輪椅上。十幾名醫護人員一分鐘沒耽誤,爭分奪秒全力搶救,終於把老人從死亡的邊緣拉了回來,醫院走廊監控記錄下暖心的一幕。
  • 今天,哈醫大二院、哈市一院、五院、兒童醫院紛紛支援我省抗「疫...
    外科一病房孫佳是一位活潑善談的女孩,她對記者說:馳援湖北,我報名了,沒去上。這次我必須來,因為我是護士,在這場戰役中,我就是一名戰士,總要有人上,我沒有負擔,我不去,誰去!沒有豪言壯語卻字字鏗鏘。
  • 哈爾濱:網傳「哈醫大一院耳鼻喉科被封」不實
    來源:央視網近日,由於哈爾濱市再次出現確診病例,在對外公開確診病例行動軌跡中,包含其在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就診的經歷,隨後,一則「哈醫大一院耳鼻喉科被封,醫護人員被緊急隔離」的消息在網絡和微信朋友圈瘋傳,引發廣泛關注。
  • 哈醫大一院神經外科救治9歲女童
    近日,哈醫大一院神經外科三病房史懷璋教授團隊成功為一名右側顱內動靜脈畸形、基底節腦出血的9歲女童實施經靜脈途徑血管內介入栓塞治療。這是哈醫大一院神經外科開展經靜脈途徑血管內介入栓塞治療後,該術式在臨床高難度複雜病例上的又一次成功應用。
  • 哈醫大一院內科危重症病房開創心臟病治療嶄新方式
    經多方打聽,得知了哈醫大一院內科危重症病房在治療心衰方面有新技術,許多類似患者都得到了治癒,便住進了哈醫大一院內科危重症病房。  哈醫大一院內科危重症病房主任劉鳳岐教授介紹,如劉大爺這樣的長期冠心病、房顫引起心衰的患者目前較多見。
  • 哈醫大一院心內科醫生宋濤:「不是生而英勇而是選擇無畏」
    生活報4月8日訊 回想起在武漢戰「疫」的48天,哈醫大一院第二批支援武漢醫療隊四組,心內科醫生宋濤仍然會清楚地記得那一個個難忘的瞬間。2月13日,哈醫大一院第二批支援武漢醫療隊緊急出徵,這支醫療隊由160人組成,其中80後、90後醫護佔90%。宋濤記得,出發那天,天降小雪,寒風刺骨,隊員們來不及與家人告別,就匆匆地從醫院趕赴機場。
  • 哈醫大一院醫生感染?耳鼻喉科封科?官方闢謠:網傳是謠言
    對此,哈醫大一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哈醫大一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在疫情期間嚴格做好專科防護,門診病房工作一直在有條不紊持續進行中,網傳耳鼻喉科封科等信息系謠言,大家勿信勿傳。哈醫大一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李慧軍介紹,疫情期間,為了最大限度防止院內感染的發生,哈醫大一院設立有門診預檢流程,所有門診病人均由網上預約掛號,進入診區前掃碼、測溫,如遇疑似病例立即組織專家會診,會同發熱門診檢測出來的確診病例會統一送到定點醫院進行收治。
  • 哈醫大一院護士和家屬原創歌曲《重見陽光》為逆行者加油!
    」這是哈爾濱醫大一院心血管內科護士孫凌男和丈夫一同創作的歌曲《重見陽光》的歌詞。昨日這首歌曲上線後,不管是身在武漢前線,還是在冰城隔離病房裡奮戰的醫護人員均為之感動,為之振奮。孫凌男說,疫情來襲後,自己第一時間寫了請戰書,並做好準備,等待組織的召喚。同時她也想給所有戰鬥在一線的逆行者加油,用音樂傳遞溫度和力量,向舍小家為大家的戰士們致敬,「相信人定勝天!期待白衣戰士們平安凱旋。」
  • 哈醫大二院將整建制接管武漢市第一醫院重症病區;哈醫大一院再派...
    2月12日22時,哈醫大二院接到省衛健委指令後,迅速反應,在40分鐘內火速集結了160名精銳醫護人員,組成了哈醫大二院第二批支援武漢醫療隊。他們均是醫院中青年骨幹人オ,精兵強將,來自於呼吸內科、感染科、重症醫學科、心內科、神經內科、內分泌科、腎內科、消化內科、老年醫學科、風溼免疫科、眼科、胸外科、 骨科、心外科、泌尿外科、普外科感染監控管理辦公室等專業,具有精湛的醫術和豐富的救治護理實踐經驗,是一支實力強勁、專業齊全、醫護配合默契的精銳之師。
  • 哈醫大一院榮獲CDQI國家標準化心血管專病中心建設三大卓越中心稱號
    9月5日,全國心血管疾病管理能力評估與提升工程(CDQI)國家標準化心血管專病中心建設第二次工作會議在北京正式召開。國家標準化心血管專病中心分別設立卓越中心、示範中心和建設單位三個等級,其中卓越中心為最高級別。會議公布了國家標準化心血管專病中心最新評估標準並舉行五大中心部分獲認證單位的授牌儀式。哈醫大一院作為省內建院最早和規模最大的醫療中心,獲得首批CDQI國家標準化胸痛中心、房顫中心和心衰中心建設的三大卓越中心授牌。
  • 哈醫大一院新生兒科:守護寶寶不受疫情威脅
    在疫情發生後,哈醫大一院新生兒科立即為醫護人員培訓,熟練掌握新冠肺炎的防控知識、方法與技能;並關注新生兒科醫務人員健康,合理排班,避免過度勞累;做好病房清潔消毒管理工作;制定新生兒入院時分診流程,詢問並記錄圍產相關接觸史
  • ...中看更中用——第四代達文西手術機器人在哈醫大一院泌尿外科...
    說這句話的正是哈醫大一院泌尿外科二病房倪少濱主任。最近倪少濱主任新添了一位得力的助手「達文西」,它不僅名字洋氣,樣子也十分炫酷。遠遠的一個操作平臺、四隻機械手臂、一個三維攝像系統組成了一個全新的手術方式。
  • 哈醫大一院神經外科應用經靜脈途徑栓塞腦血管畸形術救治9歲女童
    近日,哈醫大一院神經外科三病房史懷璋教授團隊成功為一名右側顱內動靜脈畸形、基底節腦出血的9歲女童實施經靜脈途徑血管內介入栓塞治療。這是哈醫大一院神經外科在國內率先開展經靜脈途徑血管內介入栓塞治療後,該術式在臨床高難度複雜病例上的又一次成功應用。
  • 哈爾濱醫大一院舉辦第八屆盤古大血管疾病論壇
    東北網4月18日訊(陳英翔 記者 葛金鑫) 近日,由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心血管外科技術與工程分會、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外科分會大血管專業委員會、白求恩公益基金會心臟外科專業委員會、中國醫藥教育協會心臟外科專業委員會、首都醫科大學心臟外科學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中華胸心血管外科雜誌聯合主辦,哈醫大一院心臟大血管外科承辦的第八屆盤古大血管疾病論壇在哈爾濱隆重召開。
  • 哈爾濱市公安機關邀請哈醫大一院專家為民警健康把脈問診
    哈爾濱市公安局黨委經與合作單位哈醫大一院協商,由哈醫大一院副院長劉宏宇帶隊,由8位醫療專家組成的診療組,於7月15日在哈爾濱市公安醫院為民警進行了義診。為民警的健康把脈問診,提出合理化治療方案和增強體質建議。據介紹,哈爾濱市公安醫院前期做了大量準備工作,根據民警體檢分析提出擬邀請專家的意見,安排專人對體檢中發現的患有較重疾病的民警逐一進行通知,安排醫護人員負責接待、導診、配診。
  • 探秘醫大一院、瀋陽六院隔離病房……令人淚目!
    、瀋陽六院的隔離病房醫大一院中國醫大一院傳染樓,這個曾經是2003年救治非典工作的戰場,現有正有越來越多的醫護人員匯聚到這裡,和曾經那些抗擊非典、甲流、禽流感等重大疾病救治的同志一樣,此刻他們正站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第一線。
  • 哈醫大一院完成經心尖TAVI手術
    今年開始老人反覆出現胸悶氣短、雙下肢水腫等心衰症狀,前往多家心臟外科中心求治均因年事已高、自身病情較重,而不敢貿然接手。此時,反覆的心臟功能衰竭,造成患者胸腔積液「潮漲潮落」,胸悶、氣短、不能平臥等症狀,折磨得老人痛苦不堪。最終,她和家人輾轉來到哈醫大一院心外科病房。得知老人的情況後,科主任謝寶棟教授仔細為大媽進行了評估。
  • 哈醫大一院感染監控科姚源:「守護天使平安回家」
    生活報4月8日訊 來自哈醫大一院感染監控科的姚源是黑龍江省第一批、哈醫大一院第一批援鄂醫療隊隊員。經歷過「非典」、「甲流」,從事感染控制工作十多年的她,面對這次支援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絲毫沒有猶豫,主動請纓參戰。
  • 哈醫大一院援鄂護士機場隔空求婚:「國家交給的任務我完成了,你...
    醫療隊抵達武漢天河機場後,臨上機前,來自哈醫大一院的心內科護士黃東東,帶著激動喜悅的心情,鼓足了勇氣,在機場隔空向女友求婚:「國家交給我的任務我完成了,你準備好嫁給我了嗎?」黃東東說,女友也是一位護士,在哈爾濱市兒童醫院工作,當疫情發生後,女友也想到武漢支援,雖然沒有機會,但在這段時間也一直在醫院工作。31日剛下夜班,還沒完全睡醒,就被求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