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年末,總是難免落俗要回首過去,2020這一年仔細想來其實充滿了魔幻現實主義色彩。年初曾被困於家中不得不接受自己糟糕的廚藝,也曾在寂寥的餐廳裡默默感嘆著蕭條,後來學會了以各種理由在灰暗的世界裡想方設法犒勞自己,也逐漸在各種無頭蒼蠅般的嘗試中慢慢堅定自己的喜好。
這一年顯然是動蕩不安的,儘管一切都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食物總是維持著一如既往的溫暖形象。而要論撫慰人心之甚,高級的米其林可能並比不上踏入家門聞到的熱湯香氣。家庭料理的魅力正在於此。
做飯其實並不稀奇,尤其是在封閉隔離的那一兩個月內,幾乎人人都拿起了鍋鏟。但要做出餐廳的出品的確需要一些本事。地獄廚房裡死活煎不熟的牛排並不是劇情需要,而是真真切切的廚房噩夢。
回顧這一年來的出品,因為隔離自然而然地開始熟能生巧,從溫泉蛋苦手成為了egg master這一點就足以令自己滿意,更不要說開發出幾道signature dish,想想還是很自豪的。
選出十道本年最佳家庭菜餚,以紀念他們陪我走過的跌宕起伏的2020。
1.
煎三文魚佐青口貝、蛤蜊及意式蔬菜清湯
把這道菜放在第一位,實在是因為太好吃,實在有甚至超越米其林餐盤餐廳出品的能力。
選用超厚的三文魚菲力,用極小的火慢煎,魚皮變得焦脆,帶著一股子焦香,切開魚肉卻仍然有著鮮嫩的粉紅色。底下的蔬菜清湯挾裹著清爽的貝類鮮味,入口仿佛清風拂面,平日肥膩的三文魚在這樣的做法之下顯得異常優雅,甚至有滿園春色之感,若是作為春季菜單真的再合適不過了。
2.
牛排系列 / 28天乾式熟成安格斯M3肉眼配黑松露
如果說上一道是春季菜單,則這一道是秋季菜單無誤了。
牛排系列 / 和牛M5菲力佐季節時蔬
牛排大約是最常出現在家裡餐桌的食物,本無甚可寫,實在是那次黑松露盛宴太過驚心動魄,以至於成為招牌之一。
家裡做牛排一向都選品質極高的,而那次為了搭配從雲南帶回來的新鮮黑松露,特地買了最好的乾式熟成肉眼,儘管那日火候略微過了一些,接近7分熟,熟成肉的嫩度仍舊令人驚嘆。加上自給自足毫不手軟的黑松露用量,甚至有一種美好到迷幻的奢侈感。
不過即便沒有黑松露,搭配季節最時令的蔬菜也很不錯,冬天的南瓜夏天的番茄,只要牛肉本身夠出色,就是一道完美的主菜了。
3.
煎帶子佐黑牛肝菌和蘆筍
這道菜是對Gordon Ramsay的中式致敬。著名的死亡扇貝是地獄廚房從始至終的主角,無數選手都在扇貝上翻過車,「fucking raw」和「taste like rubber」之間的分界線似乎根本就是虛無縹緲,但事實上,只要有夠熱的鐵鍋和黃油,以及珍惜自己努力成果的心情,自己做起來並沒有節目裡那樣艱難。
學習了Gordon的西式方法煎制帶子,搭配了牛肝菌和蘆筍呈現了中式的風味。蘆筍用平底鍋幹煎出香氣,再加入些許芹根湯煮軟,牛肝菌則是劃上十字花刀,更加入味,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在這同一盤中相遇,絲毫不起衝突,反倒是互相增光添彩。
在這道菜上,真切地感受到高級餐廳價格高的道理。手指般粗細的蘆筍比普通的貴上幾倍,且幾乎一半都必須棄之不用,只取上半最嫩的部分。高品質原料和高損耗率註定帶來高價。不過在家裡倒是可以充分利用邊角料製作"員工餐",不至於太過浪費了。
4.
煎帶子配以魚子醬,蘋果沙拉和蘋果泥
仍舊是帶子,這道則是復刻了地獄廚房的出品。蘋果泥也是學習了Gordon的做法,帶子和水果甜味實在是天造地設的一對,一同入口猶如清晨的海風,滿嘴都是鮮甜。
5.
開放三明治系列 / 水波蛋蘋果色拉
開放三明治系列 / 三文魚水波蛋
開放三明治系列 / 北非風格餐蛋吐司
一份開放三明治幾乎是brunch的標配,三文魚牛油果水波蛋的經典組合很容易就在家復刻。自從掌握了水波蛋的精髓,也開發出各種開放三明治的搭配,蘋果堅果沙拉就很不錯,北非風格午餐肉也很好吃。其實這些都不難做,真正難能可貴的是周末中午悠閒地吃一頓brunch的愜意時光啊。
6.
意式燴牛肉配酸麵包
牛肉、胡蘿蔔、番茄、洋蔥,小火慢燉至酥爛,也許是中西方通行的comfort food。中式的番茄牛腩煲和意式的做法,可能只是香料的差異。端出這一鍋溫暖妥帖的家常風味,無論是配米飯、麵包還是麵條,全都是無法阻擋瞬間光碟的美味。
7.
紙包三文魚
另一道樸實無華的家庭料理,把三文魚換成海鱸魚、龍利魚之類也都行得通。橙子去皮後墊在底部,穩穩噹噹地擺上魚肉,蓋上小茴香,再倒進小半瓶白葡萄酒,封的嚴嚴實實送入烤箱,三十分鐘後,葡萄酒的果香,橙子和檸檬混合的芬芳,伴隨著幾乎帶有侵略性的魚香味,隨著紙袋的打開一股腦兒撲面而來,讓人幾乎想要立刻開動。
8.
胖子最愛:
什麼都有堡堡
作為漢堡狂熱愛好者,在吃遍了幾乎所有漢堡店之後,總免不了自己動手。買到的牛肉餅總不如外面的厚,不過自由隨意搭配才是家庭漢堡的高光時刻,煎蛋培根都是尋常,芝士往往融化的更加到位,魚子醬和松露醬更是無敵的關鍵。
秉持著什麼搭配都要試一下的實驗精神,終於開發出了一款令人驚嘆的產品:
南瓜芝麻蒔蘿三文魚貝果
這個搭配真真是無心之舉,出自Fascino的芝麻貝果並不是想像中揉進麵團的芝麻顆粒,意料之外的擁有超豐富的芝麻醬夾心。甜味並不明顯,芝麻的獨特香氣和煙燻三文魚竟然搭配的天衣無縫,慄子南瓜泥是對穀物香氣的有力助攻,蒔蘿醬則給三文魚增添一絲清爽。和上面天馬行空的漢堡不同,這一款可是真真正正的招牌產品。
9.
法式吐司 / 傳奇
法式吐司 / 低卡
到了冬天總是對高熱量情有獨鍾,法式吐司這樣的熱甜品,實在是太適合冬日的午後。
吐司切到5cm厚,在使用脫脂牛奶的蛋奶液裡浸泡一整夜,隨後無論是烤箱烤還是平底鍋煎都可以。仍然是一道幾乎沒有難度的料理,唯一的要點也許只是對火候的把握。
烤箱版的火候稍微過了一點點,但因此帶來的薄脆外殼實在是令人驚喜,撒上零卡糖粉甚至可以媲美焦糖脆殼;切開則是軟軟的蛋糕一般的口感,大口吃下毫無罪惡感。
平底鍋的版本則更加誘人,說是傳奇法式吐司也不為過。黃油煎出的奶香味極其濃鬱,內在的口感更加溼潤柔軟,幾乎接近於奶凍和布丁,再淋上一層蜂蜜,切下一塊入口,除了微笑再也沒有別的念頭了。
10.
舒芙蕾鬆餅 / 莓莓盛宴
舒芙蕾鬆餅 / 楊枝甘露
日式舒芙蕾鬆餅是前一陣的網紅,在被迫封閉隔離的日子裡,不得不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做起來並不難,只是出爐之後的鬆餅就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坍縮,擺盤和拍照都是加速其滅亡的過程,不過即便是浪費了幾分鐘,入口仍然鬆軟又有空氣感,仿佛吃進了一口蛋奶雲。自此以後對那些網紅舒芙蕾也都失去了興趣,畢竟自己做的太好吃又是零卡糖,何苦出門排隊找罪受。
彩蛋
完全沒有技術含量的烤蘋果
烤蘋果幾乎不會出錯,烤到柔軟綿密的質地幾乎接近蘋果泥,再配上燕麥和巧克力醬就是一頓完美的冬日早餐,或者直接撒上糖粉也是一道出色的甜品。冬天家裡總是有吃不完的蘋果,這樣的做法比直接啃更有趣。
—————————————————
最後分享一下家庭料理的不靠譜心得
1.會擺盤
2.會拍照
3.會P圖
4.不煮糊
—————————————————
2020轉眼就到了尾聲,願2021年仍有溫暖的食物陪伴你我。
無論如何都要好好吃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