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四卦之遁卦,濃雲蔽日之象

2020-12-23 騰訊網

天山遁卦,遁者避也,退避不出,故有濃雲蔽日之象。就像一個太陽,正當響午時節,天下照耀,忽然來一切濃雲遮蔽其光,佔遇此卦者謀事不遂心之兆也。

在唐朝初期,名將薛仁貴少年時,家境貧寒卑微,以種田為業。

一天他告訴其妻子,想遷葬祖宗先輩們的墳墓,其妻柳氏對他說:「你是一個非常有能力、有抱負的人,只是需要機遇才能發揮出來。現如今皇帝親徵遼東,正在全國各地招募驍勇善戰的將領,這是建功立業的好機會,你可以先投軍,以建功立業,等到他日富貴之後,再來扦葬祖宗先輩們的墳墓,這樣不是更好?」

聽了妻子說的話,薛仁貴覺得有理。於是,便決定投軍,以建功立業。在去投軍的路上,偶遇卦師,就上前佔測吉兇,曾經佔得此卦,解為濃雲蔽日之象。

後來,薛仁貴投在張士貴軍中。果然被將軍張士貴多次打壓,所得軍功都被張士貴奪去,長期不能顯達,正應了濃雲蔽日之象。

直到一天,唐太宗李世民遇險求救,偶遇薛仁貴相救,薛仁貴才得以榮華富貴。就天山遁卦來看,濃雲蔽日之象雖然不夠吉利,但濃雲蔽日,只在一時,終有出頭之日,只是遲慢而已。

天山遁卦,以體用來看,上乾下艮,老父配少男,內土生外金,生出也,耗洩之象。

遁卦,外卦為乾,內卦為艮,在四季之月為得令,巳午之月吉利,寅卯之月不利,申酉之月利於乾金而耗洩艮土,是為不吉。

從方位來看遁卦,仍以體用來分析,則離方和坤艮之方吉利,乾兌之方耗洩,震巽之方不吉。

以六爻來分析天山遁卦,世居六二爻,為官鬼午火持世,應爻位居九五,申金兄弟為應。

世應來論吉兇,世爻官鬼午火克制應爻兄弟申金,為我克他,於我吉利之象。

六爻卦來看,官鬼午火持世,除了求官求貴為吉利之象外,多為不吉之事,皆因官鬼持世也。

斷卦之時,在於變通,關鍵還要看五行生旺之象,與時令相結合,靈活運用,才能斷驗準確。

濃雲蔽日不見光,婚姻求財不吉祥。

交易合夥事平淡,佔病不安訟見官。

功名慢成難遂意,口舌不斷到家堂。

本文由易道承原創,歡迎關注,我們一起成長。

相關焦點

  • 地風升卦_易經六十四卦詳解(46)
    阮元《校勘記》曰:「石經、嶽本,宋本、閩本、監本、古本、足利本,象作彖,按象字誤也。」今據改。柔以時升,升卦的初爻為陰爻,為柔,第四、第五、第六爻均為陰爻,這種結構有陰爻逐次上升之像。②「巽而順」三句,本卦上卦為坤,坤義為順;下卦為巽,巽義為遜,所以謙遜而又和順是升卦的義蘊。九二陽爻,為剛,居下卦中位,所以說「剛中」。六五陰爻,為柔。居上卦中位,與九二為同位之爻,剛柔相應。
  • 周易六十四卦下經第51卦_震卦(震為雷)_震上震下
    虩:象聲詞,象老虎發出的令人心驚的聲音。笑言:有說有笑。啞:象聲字,與「啊」字意義相同。匕:舀東西的長把兒勺子。鬯:高腳杯子。匕鬯:匕與鬯的組合如同現代的電話話筒。爻辭解釋【經文】初九 震來虩虩,後笑言啞啞,吉。【譯文】本條繫辭為「震之豫」卦的佔辭。
  • 火水未濟_易經六十四卦詳解(64):人生沒有終點
    卦中也是三陰三陽,兩兩相應,有同舟共濟之象,故此卦「亨」。但六爻均位不正,陰差陽錯,若「小狐汔濟,濡其尾,無攸利」。小狐過河尾向上舒,可剛要到河邊尾巴就被沾溼了,沒有過去,以此喻事情尚未完結,還要向前發展。未濟是2:5卦的卦名,2:5是未濟卦的代號。2:5卦的主卦是2卦坎卦,卦象是水,陽數是2;客卦是5卦離卦,卦象是火,陽數是5。
  • 周易六十四卦卦序歌
    六十四卦拼音1.乾卦:讀 qián2.坤卦:讀 kūn3.屯卦:讀 zhūn4.蒙卦:讀 méng5.需卦:讀 xū6.訟卦:讀 sòng7.師卦:讀 shī8.比卦:讀 bì9.小畜卦:讀 xiao xù10.履卦:讀 lǚ11.泰卦
  • 3月1日周一同人卦周期遁卦日:大盤外陽內陰,正是逃跑之時
    23:00-23:40遁陰進陽退,逃跑之象。23:40-0:20乾奇點之時,無象之象。0:20-1:00無妄天下雷行,無妄之象。1:00-1:40家人風火激蕩,陰虐之象。1:40-2:20離天羅地網,陰陽相繼之象。2:20-3:00革革暴為柔,變革之象。3:00-7:00姤:傳檄天下,垂簾聽政。3:00-3:40乾奇點之時,無象之象。
  • 三生萬物:六十四卦如何演繹世界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屈原在《天問》中,也發出這樣的疑問: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誰能極之?馮翼惟象,何以識之?明明暗暗,惟時何為?陰陽三合,何本何化?並據此製作出「六十四卦方圓圖」。
  • 澤雷隨卦_易經六十四卦詳解(17):豫必有隨,故受之以隨
    《象》曰:孚於嘉,吉,位中正也②。【譯文】九五:俘虜了不少嘉人,吉利。《象辭》說:信守中正之道,諸事吉利,因為九五之爻居上卦中位,像人守中正之道。【注釋】①孚,同俘。《象辭》釋「孚」為信守。嘉,李鏡池認為是小國名。《象辭》釋為嘉美,即中正之道。②位中正,此以九五爻象、爻位為據,九五,陽爻,居上卦中位,是謂得位。
  • 解讀《易經》智慧第三十三卦(二)天山遁卦
    遁卦第一爻,爻辭:初六:遁尾;厲。勿用有攸往。《象》:遁尾之厲,不往何災也?尾:指後面。厲:指危厲,危險。從卦象上看,初六為陰爻,陰爻居於柔位,具有優柔寡斷、辦事遲疑不決的特點。危機來臨,本來應該早些撤退,可是由於遲疑貽誤了時機,這時再做退避已經來不及了,定會有兇險。
  • 易經六十四卦全圖解
    《周易》裡的「六十四卦」,圖像上是由兩個八卦上下組合而成。按照一定的規律演化。在陰陽的變化中,闡述哲學思想。
  • 周易六十四卦下經第54卦_歸妹卦(雷澤歸妹)_震上兌下
    切勿用任何隨機數方式起卦,否則此卦沒有參考價值。這個卦是異卦(下兌上震)相疊。震為動、為長男;兌為悅、為少女。以少女從長男,產生愛慕之情,有婚姻之動,有嫁女之象,故稱歸妹。男婚女嫁,天地大義,人的開始和終結。上卦與漸卦為綜卦,交互為用。
  • 《周易》六十四卦卦名閒說(下)
    《周易》六十四卦卦名閒說(下)想快速的學習《周易》,弄熟六十四卦的名稱很重要——卦名中帶有很重要的信息。序卦中對卦的名稱作了認真的解釋。孔子對名稱的重要性作了總結,孔子的認識是:「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周易·序卦傳》中對文王六十四卦的作用作了分類。就是上經講國,下經講家。
  • 六十四卦思維意義
  • 周易六十四卦上經第27卦_頤卦(山雷頤)_艮上震下
    周易六十四卦上經排列請點擊下面藍字:周易六十四卦上經第26卦_大畜卦(山天大畜)_艮上乾下周易六十四卦上經第25卦_無妄卦(天雷無妄)_乾上震下周易六十四卦上經第24卦_復卦(地雷復)_坤上震下周易六十四卦上經第23卦_剝卦(山地剝)_艮上坤下周易六十四卦上經第22卦_賁卦(山火賁)_
  • 地水師_易經六十四卦詳解(7)
    軍隊必須是正義之師,統帥必須中庸、公正,老成持重,不可好戰喜功。戰爭必須得到人民的支持,才能戰無不勝。 這是師卦的主要精神。這個卦是異卦(下坎上坤)相疊。"師"指軍隊。坎為水、為險;坤為地、為順,喻寓兵於農。兵兇戰危,用兵乃聖人不得已而為之,但它可以順利無阻礙地解決矛盾,因為順乎形勢,師出有名,故能化兇為吉。大象:養兵聚眾,出師攻伐之象,彼此有傷,難得安寧。
  • 周易六十四卦上經第28卦_大過卦(澤風大過)_兌上巽下
    上澤下木,水漫過樹,洪水之象,水多方釀成洪水。「過」是過分的意思。「大過」,太過分。卦形上本卦中間為四陽,上下為二陰,象徵陽氣過剩而失調。當前形勢對於主方來說是一個太過分的負擔,主方不容易對付,但也不是災難,只是主方需要謹慎處理。易經六十四卦第28卦。 澤風大過(大過卦)非常行動。簡析, 這個卦是異卦(下巽上兌)相疊。陰陽爻相反,陽大陰小,行動非常,有過度形象,內剛外柔。
  • 天澤履_易經六十四卦詳解(10):剛健守中,前途光明
    履卦是《易經》六十四卦之第10卦,屬中上卦。天澤履(履卦),君子坦蕩蕩。在《說文》中有這樣的解釋:「履,足所依也。」
  • 坎為水_易經六十四卦詳解(29):天下沒有過不去的坎
    險之時,用大矣哉。【譯文】《彖辭》說:習坎,就是指險阻相重。又指水長流而不停蓄。坎為險,人行險道而不違其信諾,可見其心亨美,因為爻象表明,九二、九五之爻居下卦、上卦之中位,像人有剛健中正之德。其秉心如此,「所行必獲賞」,所往必有功。天之險,在於無階可升,地之險,在於山川交錯,丘陵起伏。王公高築城郭,深挖壕塹,設置險阻,其意在於保衛國家的安全。
  • 周易六十四卦下經第48卦_井卦(水風井)_坎上巽下
    繘得,綆汲之具也。未有功也。虞翻曰:謂二未變應五,故「未有功也」。羸其瓶,是以兇也。荀爽曰:井,謂二。瓶,謂初。初欲應五,今為二所拘羸,故 「兇」也。孔穎達曰:計覆一瓶之水,何足言兇?但此喻人德行不恆,不能善始令終,故就人言之兇也。《象》曰:木上有水,井。王弼曰:木上有水,上水之象也。水以養而不窮也。
  • 【星晨股市知識點】六十四卦與六十甲子
    同理,把六十四卦看作整體,六十四卦就是太極。把六十甲子看作整體,六十甲子就是太極。那麼,六十四卦和六十甲子都為整體,它們之間有什麼異同,有什麼聯繫呢?  六十甲子是由天幹和地支交互而成,十天幹就是全部的天,十二地支就是全部的地。也就是說,六十甲子是天地相交所生,是代表著天地間的萬事萬物。
  • 《易傳》之「雜卦傳」
    雜卦傳·白話 《雜卦傳》是將繁雜的六十四卦卦名,加以精要的解釋,因不依《序卦》的次序,所以叫《雜卦》。 乾剛坤柔。比樂師憂。臨觀之義,或與或求。屯見而不失其居,蒙雜而著。震,起也;艮,止也。損益,盛衰之始也。大畜,時也;無妄,災也。萃聚而升不來也。謙輕,而豫怠也。噬嗑,食也;賁,無色也。兌見,而巽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