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好色男女》-第十六章 戀父情結

2021-03-03 咪咕閱讀

戀父情結

妮妮已經20多歲,大學畢業後並沒有急於找工作,依然像從前一樣住在家裡,有時候出去報個外語培訓班,有時候和朋友出去旅遊幾天,也有大把的時間消耗在家裡,看看電視看看書,妮妮的爸爸是大學講師,博學儒雅,媽媽是醫生,常常加班。妮妮是家裡的獨生女,從小備受寵愛,媽媽性格溫柔到近似軟弱,爸爸開朗樂觀風趣幽默,妮妮從小和父親更親近,父親總有講不完的故事和用不完的力氣,妮妮從小就覺得爸爸是世界上最棒的英雄,是自己最親最愛的人。因為媽媽工作忙且累,回到家之後能不做事就不做,爭分奪秒地找時間休息。妮妮的衣服都是爸爸給洗,洗澡也是爸爸幫忙,一直到上小學三年級之後,才讓妮妮自己洗澡。妮妮畢業後在家生活,父母很高興,終於有時間多看看長大的女兒了,爸爸每月還給妮妮兩千塊錢零用錢,有時候帶妮妮看電影逛街買衣服,父親眼光獨到,很有審美情趣,妮妮也樂得聽父親的意見。但父親相貌比實際年齡顯得年輕些,有幾次導購小姐以為是妮妮的男友,隨口誇耀說:「您女朋友多漂亮,穿上這件衣服多合適。」服務員也許不過是為了多賣件衣服說句好聽的話,但妮妮覺得又開心又有些羞澀。每當父親解釋說「這是我女兒」的時候,妮妮覺得反而有些失落。在家裡看電視的時候,妮妮喜歡靠著父親的肩膀,把手搭在父親的腿上或者胸前。媽媽笑呵呵地說:「我看我當初是白生你了,跟你爸爸這麼好,眼裡沒媽媽啦。」妮妮說:「哎呀,你身上都是消毒水味,離你近了我都害怕。」妮妮覺得媽媽不怎麼愛打扮,就說:「媽媽,你還不到50歲,穿得比60歲的還老氣,白天穿白大褂,回家就穿個秋衣秋褲來回溜達,一年也不買幾件衣服,不化妝,不用香水,您再不打扮,我爸就被別的女人搶走啦。」媽媽當然不以為然。

妮妮的心裡是有秘密的,那就是從很小的時候起就對父親有幻想,希望長大後能嫁給像父親一樣的男人。在學校裡儘管有很多男生追求,妮妮絲毫沒興趣,她覺得那些幼稚的男孩根本沒意思,還是像爸爸這樣的男人感覺安全可靠,成熟有魅力。沒有交男友也不肯去上班的妮妮其實是想多點時間陪伴父親,她也會在入睡之前回憶爸爸的大手和味道,甚至幻想自己成了爸爸的女人。這一切,爸爸並不知道,天長日久,妮妮的內心備覺甜蜜而煎熬。她甚至開始轉而怨恨母親,為什麼母親不把父親看牢點,為什麼母親從不制止父親和自己的擁抱親暱?但有時候她又希望母親加班、再加班,好多點時間和自由,能盡情地黏糊著父親,掛在他的脖子上,靠在他的胸前。有時候她會故意撲到父親背上,豐滿的胸脯貼上父親的身體,頓時心跳加快血脈賁張。而父親好似茫然不覺,反而拉過妮妮的手像小時候那樣玩「掛麵條」。

很多人聽說過弗洛伊德(奧地利醫生兼心理學家、哲學家、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以及他那些廣為人知的理論觀點。但大多數人可能只了解到他理論的隻言片語,或者聽說過一些新鮮名詞,比如「陰莖妒嫉」「戀母情結」(俄狄浦斯情結)「戀父情結」(厄勒克特拉情結),還有他著名的人格發展階段論、精神層次理論、精神分析法等。弗洛伊德以身體不同部位獲得性衝動的滿足為標準,將人格發展劃分為五個階段,其人格發展理論又稱性心理期發展論。

口唇期:從出生到1歲左右。嬰幼兒以吸吮、咬和吞咽等口腔活動為主滿足本能和性需要。

肛門期:2-3歲左右。幼兒性慾望的滿足主要來自於肛門或排便過程。

性器期:4-5歲左右。此期兒童表現出對生殖器的極大興趣,性需求集中於性器官本身。他們不僅通過玩弄性器官獲得滿足,而且通過想像獲得滿足。男孩會經歷「戀母情結」(俄狄浦斯情結),女孩則經歷「戀父情結」(厄勒克特拉情結)。

潛伏期:6—12歲左右。兒童的興趣轉向外界,滿足來自於外界、好奇心和知識滿足,娛樂和運動等。

生殖期:13—18歲。青春期性器官成熟後即開始,性需求從兩性關係中獲得滿足,成為較現實的和社會化的成人。

弗洛伊德說:「我從自己身上發現對我母親的愛,對我父親的妒。如今我認為此乃孩童遍存之現象。」也許不是所有人都經歷了類似的心路歷程,但確實有一部分人像弗洛伊德這樣,因為幼年所經歷的事件或者所遭受的挫折而「固著」了某種情結,比如「戀父」或「戀母」。儘管這不符合倫理道德的要求和大部分社會的文化傳統,但在個別人或少數人身上卻真實存在著這樣的困擾。

張愛玲的小說《心經》所描寫的也恰恰是一個生動的戀父情結的故事。年輕女生許小寒愛戀父親許峰儀,從血親之愛發展成男女之愛,同時排斥和打擊「情敵」——母親。父親許峰儀在意識到尷尬無解的性愛危機後,轉而和許小寒的同學在一起。

愛本來是美好的甘甜的,因愛而性更是快樂的滿足的。但人畢竟生活在社會環境之中,愛不能跨越所有的邊界,沒有人有這樣的特權。我不想就道德說教,僅就心理健康角度而言,過分的戀父、戀母是會帶來內心的焦慮、壓抑、憤怒等不良情緒的,因為不被祝福,也不會有長久的結果,更可能傷害最核心的親緣關係,比如母親,或其他近親屬的感情。

對戀父、戀母的問題,首先並不需要過分地自責和羞愧,因為確實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父母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提供了物質保障和情感關懷,孩子愛父母是順理成章的。

其實是作為父母需要有性別意識,特別是在孩子三四歲之後,孩子開始好奇男女之別,從生理結構到文化期許的不同。從三四歲之後,父親要儘快減少與女兒裸體的直接擁抱或幫女兒洗滌身體,母親對兒子也是同樣。擁抱和親吻是正常且健康的,但那是禮節性的,尊敬與慈愛的,而不是男性與女性之間的。

成年之後發現自己有戀父、戀母情結,要有意識地減少單獨相處的機會,並在相處的時候儘量減少身體接觸,有所避諱,這並不會影響真正的父母與子女之愛;然後,做為女兒要和母親有更多的主動交流,增進感情,兒子當然是要去儘量地與父親多主動交流,增進感情;再次是,把自己的愛欲指向家庭之外的人,去經歷屬於自己的獨立的情感歷程,從心理上與被戀的「父母」斷乳。也許你最後會發現,其實你一直以來愛的並不是父親或母親,而是某個品質特徵,比如溫柔、寬容、儒雅、善良、風趣、活潑、樂觀等等。

有人或許會問「我能不能找個像我父親那樣的男人」或者「我能不能找個像我母親那樣的女人」?選擇什麼樣的愛欲伴侶是每個人自己的權利,旁人無法給出「對」或「錯」的判斷。但不得不說的是,不要把現實中的伴侶當成某人的替代品,這對自己和他人都不公平,同時也是助長成癮的戀父情結或戀母情結。比較健康的方式是選擇性格成熟未必年齡差距很大的異性相處,不但能得到比較相匹配的資源和性福,也更容易得到自己內心和社會文化的接納。

❀❀❀❀❀❀❀❀❀❀❀❀❀❀❀❀❀❀

精彩內容明天繼續!等不及?也可以點擊最下面的【閱讀原文】看更多精彩內容!

————————————————

如何訂閱:

查找微信號:cmread365

新浪微博:和閱讀

也可以掃描以下二維碼

相關焦點

  • "戀父情結"的重要影響——你不可不知的情結
    戀父情結髮生時,她在長在成人後仍然會堅持尋找父親的影子,在未來的關係中會尋找與父親形象相似或做法相似的男性。
  • 父親節 聊聊戀父情結的是是非非
    所以,我就改了,還是聊聊一次就能聊個差不多的話題——戀父情結。每次寫點東西以前我都會去網絡上看看大家是怎麼說的,看看有沒有哪位專家、學者說過什麼,畢竟我是個不起眼的小角色,所以說的太離譜了會容易被質疑(哈哈哈……其實,我才不在意。誰會在一個小角色呢。
  • 缺安全感的孩子易有戀父情結,蘿莉愛上大叔,離不開3個心理誘因
    長兄如父,長嫂如母,從這個男孩記事起他就非常依賴嫂子,並且在長大以後勇敢地向離婚後的嫂子告白兩個人成功的在一起了,這就是一個很典型的戀母情結的案例。2、 戀父情結有一就有二,有戀母情結就有戀父情結,在歐洲文學史上戀父情結又被稱之為厄勒克特拉情結。
  • 有父戀情結的女人,是一種什麼樣的心理?她們會幸福嗎
    有父戀情結的女人,是一種什麼樣的心理?她們會幸福嗎?實際生活中,有很多女人都會有父女戀的傾向,她們仰慕和父親年紀差不多的男人,甚至產生愛慕,發生戀情,這樣的感情看似有些扭曲,很難被人們接受。父女戀並不是一件壞事,也許他們在一起才會過得更幸福。
  • 戀父情結,難念的經 | 測試
    最近,阿關看了張愛玲的《心經》,裡面講到了父親和女兒的一場不倫之戀。 作為女兒的許小寒對父親許峰儀百般依戀,峰儀也漸漸被小寒吸引,任由曖昧的情愫發酵。 兩人的親密關係是逾矩的,連家中的擺設也暗示了他們禁忌的感情:鋼琴上的照片一張是小寒,一張是峰儀,卻沒有許太太。
  • 55歲劉雪華新年希望找個老伴 有戀父情結抗拒姐弟戀(圖)
    2015年一開始,愛情至上的劉雪華決定迎接新感情,碰到合適的可以再婚,55歲的她,對象年紀可比她大10歲,但抗拒姐弟戀,「因為我有戀父情結啊。」劉雪華說,鄧育昆離世後,從沒入過她的夢,她也從沒回臺灣祭拜他,因為她認為人走了就沒了,人在的時候最重要,「我當他去旅行了。」
  • 如何正確理解和認識戀父情結
    那麼,對戀父情結模型的建立,好無疑問,也是因應筆跡分析的大量複製,也就是說,有了它一套即可得出是與非。事實究竟如何呢?因此得搞清楚什麼是戀父情結。戀父情結,中譯名為「厄勒克特拉情結」、「伊萊克特拉情結」、「奧列屈拉情結」,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術語,指女孩戀父仇母的複合情緒,是女孩性心理發展第三階段的特點。
  • 我們來聊聊「戀父情結」
    戀父情結也不止發生在女生身上。 戀父情結,是很多人成年後很多年都走不出的一個魔咒。無論男性還是女性,他們甚至沒有意識到,自己在親密關係中的問題,自己和親密的重要他人的關係問題,其實是由自己和父親之間未解決的問題引發的。
  • 戀父情結和戀母情結每個人都會有嗎?
    所以不少懂一些心理學的人會用戀父情結來解釋女孩子愛比自己年齡大很多的男人,用戀母情結來解釋男孩子愛比自己年齡大很多的女人。每當看到這些解釋,你是不是也會懷疑自己是不是也有這個情結?首先我們看情結這個詞的解釋。這是心理學派裡經典的精神分析學派詞彙。
  • 戀父情結:解析蘿莉愛大叔背後的心理原因
    戀父情結,中譯名為「厄勒克特拉情結」、「伊萊克特拉情結」、「奧列屈拉情結」,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術語,指女孩戀父仇母的複合情緒,是女孩性心理發展第二階段的特點。在這一階段,女孩對父親異常深情,視父親為主要的性愛對象,而視母親為多餘,並總是希望自己能取代母親的位置而獨佔父親。這一情結的作用類似於男孩的俄狄浦斯情結。
  • 有戀父情結?22歲宋祖兒想生孩子,理想型和緋聞男友都是大齡男人
    看看宋祖兒的喜好標準就可以看出,她更喜歡大自己最少10歲的成熟男士,很有戀父情結的特點。其實宋祖兒的擇偶標準還是正確的,因為她年齡較小,在家裡被父母寵愛,如果嫁給一個和自己年齡相仿的男人未來難保不像其他明星夫妻一樣離婚。所以,找一個大齡男人才是最佳選擇。不過,想馬上結婚生子確實有點操之過急,勸宋祖兒還是事業第一吧!
  • 【新媒男女】女人好色的四個表現,你有嗎?
    女人經常說男人很好色,老盯著大街上美女的胸部、腿部、面部,撞到柱子都不覺得痛。其實這並沒有公正客觀地看待問題,好色心是一種源自生理本能被異性美貌的吸引,這種本能與道德無關(但是本能驅使某種行動,這就與道德有關了)。男人和女人好色是一樣的,都是源自生理本能。好色傾向不同  男女好色,雖同是源自本能,但是被本能驅使後的心理行動傾向卻不同。簡單來說,男人見到美貌和性感女子,很容易生好色之心,而且產生佔有的想法或欲望。
  • 張雷評段義孚︱無土時代的戀地情結
    他開始書寫關於環境認知、環境心理和行為等方面的文章,發掘地理過程中人的感知,這種探索的結果就是《戀地情結》一書的出版,雖然此書出版於1974年,但是戀地情結最早可以追尋到他1961年的文章。段義孚《戀地情結》的產生大致有三個歷史背景,首先是源於對地理學計量革命的批判。
  • 越來越多的女生不找年輕人,寧願被「老牛吃嫩草」—戀父情緒
    01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做「戀母-戀父情緒」簡單點來說就是女生喜歡大自己年紀很多的人,喜歡跟自己父母差不多大年齡的,心理學上用「戀母-戀父情緒」來比喻有戀父情結的人,同時又因為道德倫理問題,有自我毀滅的傾向。
  • 由張愛玲《心經》談「戀父情結」
    《心經》很可能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描寫父女不倫戀的小說。父女戀題材進入了文學創作,對「為尊者諱」的傳統不啻為一個巨大的挑戰——作為家中權威的父親,即使犯了錯也是禁止被討論和批評的。厄勒克特拉(Electra Complex)是戀父妒母情結,也就是女孩子會對父親產生愛戀,即愛父恨母。在原始社會和文明社會都存在反對亂倫的道德,每個人都知道禁忌,但這些禁忌卻永遠埋藏在潛意識深處,隨時可能爆發出來。大部分人都可以順利度過戀父妒母時期,但如果童年遭遇創傷或缺乏正確的引導,這種情結將持續到青春期甚至伴隨一生。
  • 薦書 李媛媛:《好色男女 》
    這檔節目叫《好色男女》,我只是偶爾看過兩期,真心羨慕臺灣的電視觀眾能這麼歡樂地享受好色話題。主持人是一條老漢高凌風,嘉賓全部是各類美人和開朗男士,大家暢所欲言的都是性福話題。你看過兩集就會驚嘆,這些姑娘真的太會享受了,又會有點疑問:女人也這麼好色的嗎?答案是「當然啦」!  有一個笑話是說女人嘲笑男人說:「你們真是下半身動物,一天到晚想找女人上床。」然後男人反駁說:「哦?是這樣嗎?
  • 好書連載 《我見我聞的福音》—第112章. 耶穌在拉匝祿家,瑪爾大談起瑪達肋納
    自從我和天父在一起時,早已知道了此事…所以,不要沮喪,瑪爾大,抬起你的頭來,舉心向上。」    「師傅,為她祈禱。我也祈求…但無法完全寬恕她,因此永恆之父拒絕了我的祈禱。」    「你說得對,你一定要寬恕,才會獲得寬恕;祈禱才會被俯聽(參瑪6:12)!我已經為她祈求了。但你和拉匝祿的寬恕得交給我!你是個好妹妹,說話的效果及能做的,會比我多…他的傷口太大,太過傷痛,我的手不能輕觸它,但你可以。
  • 當女兒有「戀父情結」,終會結惡果
    有些女孩因此產生了戀父情結,將來找了個跟父輩年紀相差不大的人,覺得這樣的人有責任感,能給自己足夠的安全感。"媽媽,我能和爸爸結婚嗎?"當女兒有"戀父情結",終會結惡果如今社會上出現了一種現象,年齡大的男性更吃香,越來越多的年輕女性對這個年齡階段的男性充滿好感,似乎隨著年齡的增長,男生的受歡迎程度只增不降,認為這是一種成熟穩重的表現。導致這種情況的發生其中有女兒產生戀父情結的原因。一旦女生有嚴重的戀父情結,造成的後果很嚴重。
  • 《男2》第255章 漂亮的妹子(2)(原創連載小說)
    《陳楚全集》 《男2》193章  初中老師孟霄晨(上)(原創連載小說)《男2》194章 初中老師孟霄晨(下)(原創連載小說
  • 《夜的第七章》與《以父之名》
    它最大亮點在於周杰倫首次以電影為藍本進行十分恢弘的格局展開,歌曲既有電影大片的灰色藝術,也有流行音樂的通俗易懂,而周杰倫的作用就是通過音樂手段在兩者之間搭建橋梁,讓兩種較難連接的藝術形式進行「說唱化」,變得更新穎,但在新穎的同時又嚴肅地控制了音樂性(古典手段),將「教父」主題表達得透徹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