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國紀念柏林圍牆修建59周年
本文轉自【中新網】; 1961年8月13日,柏林圍牆開始動工修建。1989年11月9日,柏林圍牆倒塌。次年,兩德完成統一。59年後的今天,德國柏林舉行活動紀念這一歷史事件。圖為當地時間8月13日,一位路人凝視著柏林圍牆遺址紀念公園內擺放的花籃。
-
行走德國「柏林圍牆」下.「原創」
在我的記憶中,對柏林圍牆印象最為深刻,我真的想看看這柏林圍牆,是怎樣一座世界著名的牆。莫斯科用盡最後的力氣殊死抵抗,最後一搏的德國軍隊潰敗在莫斯科城外。蘇聯軍隊調動全國軍事力量,一路反攻追擊德國軍隊。美國、法國、英國也形成盟軍合圍德國。德國最後守衛柏林的部隊與首先攻入柏林的蘇聯紅軍殊死作戰。蘇軍250萬兵力進攻柏林,德國80萬兵力憑藉城市的複雜建築,保衛首都柏林。
-
大衛·鮑伊與柏林圍牆
謝謝你幫助推倒了柏林圍牆。」並附上了鮑伊在2002年柏林演唱會的《英雄》一曲的視頻連結。德國外交部在推特致意大衛·鮑伊,感謝他「幫助推倒了柏林圍牆」。鮑伊幫助推倒了柏林圍牆?這樣的讚譽是德國外交部長施泰因邁爾(Frank-Walter Steinmeier)一年多前就提到的。2014年,柏林圍牆倒下的25周年,大衛·鮑伊國際巡展在柏林展出,吸引了多達十五萬訪客。
-
柏林,牆
據說兩德統一後,不少人主張重建柏林圍牆,甚至還要加高3米。戲仿也好,懷舊也罷,德國人對於東德時代的感受絕非簡單的愛恨兩分可以定義的。電影裡有句臺詞,我深有感觸:「我仿佛通過自己的努力,把民主德國變成了理想中的模樣。」聽起來有一種無奈的悲涼。當統一的狂喜消退,後遺症開始凸顯。貧窮而性感的柏林,必須承擔高失業率和高財政赤字的沉重負擔。東
-
有形的鐵幕:柏林圍牆是怎麼形成的?
《氣球》,電影講述了1979年兩個東德家庭自製熱氣球、飛躍柏林圍牆奔向自由的故事。戰敗後,德國被一分為四,分別由美蘇英法佔領,德國首都柏林,也被四國分區佔領。柏林在東德境內,這意味著美、英、法三國佔領的西柏林是一塊飛地,只能依靠幾條固定的公路、鐵路以及航線,與西方世界保持聯繫。
-
有形的鐵幕:柏林圍牆是怎麼形成的?
《氣球》,電影講述了1979年兩個東德家庭自製熱氣球、飛躍柏林圍牆奔向自由的故事。70年代的東德年輕人《氣球》中所呈現的東德社會很扭曲。影片開頭,企圖翻越柏林圍牆的青年,被巡邏士兵擊斃,平行交織畫面卻是:學生們在禮堂歌德,並接受校長的洗禮——為主義效忠。朝夕相對的鄰居,是刺探陰私的秘密警察。幼兒園的老師,時常打探小孩子的家庭情況。商店裡售貨員見有人要購買大量的布,立即上報給了政府。沒有自由,沒有隱私。
-
柏林,原來有名的不只是「柏林圍牆」還有這些,真是漲知識!
柏林的歷史是一段勝利與悲劇、暴政與變革並存的歷史。她曾屈服於兩次世界大戰的戰火,和隨後冷戰時期的分裂局面,但柏林已再次崛起,發展為全球重要的金融和創意樞紐之一。但是除了「柏林圍牆。」之外,您還知道柏林哪些比較有名的嗎?
-
柏林圍牆兩邊的那些事
有點跑題,本篇說說柏林圍牆兩邊的一些奇聞異事,同時輔以圖片,這些圖片有些是我照的,有些是引用的,因為很多重大歷史時刻本人沒有親身經歷當然就不可能拍攝照片了。 很多來柏林的旅遊者都會問這個著名的柏林圍牆到底在哪?可現在的不少柏林年輕人都已經不知道了。你說不定還真找不到。事實上兩德統一之後,老百姓們都全力拆除了這面牆,如今僅保留了幾個區域。
-
柏林圍牆倒後,東德末代掌門人的尷尬「晚年」
真實的史塔西的末代部長,曾經不可一世的米爾克,本人還算是條漢子,雖然手上也不乾淨,但卻並沒直接選擇「跑路」,而是在柏林圍牆倒後的不久被逮捕,獲刑20年,但僅僅關了不到十年就趕上了「大赦」,給放了出來。最後好不容易湊齊了資料,證明自己在1930年代,因為反納粹活動遭受過希特勒的政治迫害,要到了一筆相關津貼,才有錢住進了一所收費便宜的養老院,勉強活到了本世紀初。這裡咱們要介紹的主角,東德末代總書記埃裡希·昂納克,跟潦倒的米爾克部長比,倒還稍微留了些體面,最終出逃成功。但流離輾轉多國的經歷,也讓這位老人家受盡了寄人籬下的白眼,嘗盡了世態炎涼。
-
一夜之間建起了阻隔幾百萬德國人的柏林圍牆
2019年11月7日,德國柏林,德國迎來柏林圍牆倒塌30周年,一段於上世紀70年代連通東西德國的秘密隧道向公眾開放參觀。11月9日,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在柏林圍牆倒塌30周年紀念活動中獻花並致辭。
-
德國導演文德斯:柏林圍牆倒的那晚,我們喝光了全部的酒
德國導演文德斯:柏林圍牆倒的那晚,我們喝光了全部的酒 澎湃新聞記者 程曉筠 編譯 2019-11-08 14:12 來源:澎湃新聞
-
低調的柏林,特殊的德比,獨特的德國足球文化
一堵牆分割了一座城相比起巴黎、倫敦、羅馬和馬德裡這幾個歐洲大國的首都,柏林是相當低調的存在。作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首都,柏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3世紀。這座城市經歷過無限風光的王朝時期,也曾是奢靡貴族們的現世溫床,在戰爭年代陷入過孤立無援,有過極度低迷也有過無上輝煌。這就是柏林。冷靜、理智、恢弘、莊重。
-
德國柏林旅遊不可錯過的十個景點
在歐洲背包旅行時,柏林是無法忽略的地方。作為世界歷史重要的節點,柏林也是20世紀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如今,柏林集商業,藝術,時尚,文化於一體,景點紛繁,但是其中有十個是你旅遊柏林不該錯過的十個景點,每一個都給你帶來柏林所獨有的體驗。1.柏林圍牆–東區畫廊它由一系列的壁畫直接畫在1316米長的殘餘的柏林圍牆,位於柏林的中心。
-
柏林圍牆是什麼樣子的?它是怎樣倒塌的?
1961年8月13日,柏林圍牆動工修建。 柏林圍牆是兩堵牆 很多人認為柏林圍牆是一堵牆,實際上,柏林圍牆是兩堵平行的牆,相隔約150米之遙,中間的區域是所謂的「死亡地帶」,內有警犬、瞭望塔、泛光燈、鐵絲網、防車輛路障和武裝警衛
-
一位戒毒的搖滾明星曾用一首歌推倒了柏林圍牆
1977年,搖滾變色龍大衛鮑伊(David Bowie)發行了自己的第12張錄音室專輯《「Heroes」》,這張專輯全程在德國柏林創作錄製。那一年,距離1961年柏林圍牆的建立已經有16年之久。同名歌曲《Heroes》從此響徹全球,在十年之後的1987年,大衛鮑伊在柏林舉辦了一場演出,場面震撼而動人。
-
柏林是一座電影院
這個冷戰時期遭遇柏林圍牆隔絕的「無人之境」,如今重回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榮光。除了最具人氣的索尼中心和樂高堆積的長頸鹿,這裡還有德國電影資料館——電影電視博物館(Deutsche Kinemathek - Museum für Film und Fernsehen)。 在這裡,可以回顧德國百年電影史及50年電視史,觀看《大都會》、《藍色天使》等影史經典。
-
他們用生命翻牆:柏林圍牆的血色記憶
柏林圍牆上著名塗鴉:「兄弟之吻」,系蘇共總書記勃列日涅夫和東德總書記昂納克兩人。由俄羅斯藝術家弗魯貝爾與1990年(柏林圍牆倒塌第二年)根據真實照片創作。這堵被前德國統一社會黨總書記昂納克稱作「將存在100年」的柏林圍牆為世人留下了太多故事。這其中,東德人民的「翻牆史」便是不可磨滅的一環。
-
《柏林蒼穹下》:既是「柏林圍牆之殤」的寓言,也是對歷史的回望
《柏林蒼穹下》的故事背景,設置在二戰末期的柏林。自二戰以來,德國長期處於狂熱和動蕩的狀態。先是希特勒和納粹思想的統治將它推向了苦難的深淵。接著,它又被迫卷進了美蘇冷戰的漩渦,分裂成了東德和西德兩個國家。
-
柏林處方:Club-Mate
對於一個初觸網際網路狂熱的國家來說,比可樂含多達兩倍的咖啡因 Jolt Cola 立刻成為了一種隱秘、奇特的網絡文化代名詞。不過 Jolt Cola 在2000年初便漸漸消失在市場上。美國各地的黑客開始尋求一種全新的途徑以助推他們的深夜任務,而德國的黑客早已找到了答案。
-
這個隱藏在「牆」後的一流樂團,是柏林愛樂的最強競爭對手
就像幾十年前,柏林圍牆東側的音樂世界,吸引著卡爾·伯姆、卡拉揚、費舍爾·迪斯考等一眾古典音樂大師,越過鐵幕,和民主德國不出世的一流樂團合作。除了走出國門,西方的唱片公司還熱衷於將音樂大師們帶入民主德國錄製唱片。錄音被安排在東德的錄音室,設備卻均來自西德,一大批經典唱片就此誕生。脫離政治,回歸音樂1952年,蘇聯文化當局為了和聯邦德國進行「文化冷戰」,在東柏林成立了柏林交響樂團(Berliner Sinfonie Orchester),以和西德的柏林愛樂樂團相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