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文苑】魯釗|「食前方丈」二月河

2021-02-20 南陽文苑

二月河一臉佛像,特別愛笑,整天喜咪咪樂呵呵的,和誰都談得來,什麼事都想得開,任何時候都能做到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大河已然化天河,二月河先生已永遠離開我們。緬念先生軍旅往年軼事,更激勵鞭策我們執著前行。這是久遠的一件趣事,至今翻揀出來,仍讓人不禁莞爾,感悟先生的大氣、質樸和頑憨。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北京東城區王府井大街有一家「湘蜀飯店」,以地方特色菜出名。那年秋日的一天飯時,有位魁梧壯碩面相憨厚的軍人,蹬蹬大步走了進來,掏出錢鈔和全國通用糧票,「服務員同志,我點菜。」他要了一個雞肉絲、臘腸之類的拼盤,一盤拌黃瓜,一盤素炒雞蛋,一盤豆腐條,一缽雞蛋西紅柿湯,四個「墊菜」一份湯,還點了一壺米酒,主飯是一斤二兩糧票的水餃,那盤子足有一尺來長,垛得高高滿滿的,再加上茶壺杯碗醬醋碟子,面前的方桌子擺得嚴嚴實實的,真是「食前方丈」,好生氣派。服務員開始還以為是數人聚餐,沒想到轉身之間,卻見這位解放軍同志獨自大吃大嚼,鯨吞虎噬,風捲殘雲,酣暢淋漓,盆淨缽光,把個北京嬌花弱柳樣的小姑娘驚得目瞪口呆,繼爾都笑得花枝亂搖。那位軍人不以為然,認真地說:「你們笑什麼?要不是省錢,我還能再喝一缽湯呢!」假若服務員姑娘知道面對的就是日後「一朝成名天下聞」的「皇帝作家」二月河,更得杏眼圓睜柳眉攢起瞠目結舌了。原來,年輕力壯尚值二十四五歲的解放軍某部幹事凌解放(二月河),風塵僕僕從遼寧到北京出差,他在解放軍總後勤部機關很順利地辦完了事,心情爽快,就想大吃一頓,犒勞自己。二月河不僅「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吃苦」,也「特別能吃飯」。以前為尊者諱,似乎只能說「能幹」,說到「能吃」就如何如何。其實,「能吃」是二月河自己親口承認並寫下文字發表的「定論」,在他心中,「能吃」是「能幹」的物質基礎,這並不是什麼缺點或難言之隱,頓餐鬥米,那是本事。「孩子,只有吃進肚子裡的東西,才真正是你的,別的一切都要扔掉。你要學薛仁貴,鬥米盆肉,才會有力氣做事,建功立業。」「我們不要奢侈,其實我們也奢侈不起來。不管好歹,一定要吃飽,人的高下不在衣裝上比。」「你將來可能會遇到各種場合,見到各種人物。不管是誰,再大的官,一道吃飯不要空著肚子忍。」「組織上給我工資做什麼?不是叫我發財的,也不是叫我穿得花花的,是要我保證有個好身體,好做工作——要有這個清醒認識。」這些話幼時二月河不完全懂,但他覺得父母的說話新鮮,實惠,得勁。不就是吃飯麼,這任務好完成,他把父母的話牢記心中,無論在哪裡,幹什麼,身體力行去做到。父母對吃不加講究,認為只要吃夠吃飽就中,但他們認為吃飯是件幸福的事。父母早年參加八路軍,與日本鬼子作戰,風餐露宿,隨時行動,他們經常轉戰深山野林,藏身古墓荒溝,居無定所,三兩天吃不上飯常事,吃上頓不知下頓在哪兒,腦袋拎在手裡,隨時會有犧牲「光榮」,今天吃一頓不知明天能否還能安然再吃上,故只要有飯,就大吃海喝,爭取一次吃個夠,最好能管上三兩天。二月河在其《密雲不雨》中有母親回憶一件吃飯的事:1944年,我剛參加工作頭一年年三十,在區婦救會,我們幾個女同志一起。上頭分配來二斤肉,都高興的不得了,商量著吃餃子。剛把面和好,肉還沒剁,正切蔥,外頭一陣狗咬(1944年,我剛參加工作頭一年年三十,在區婦救會,我們幾個女同志一起。上頭分配來二斤肉,都高興的不得了,商量著吃餃子。剛把面和好,肉還沒剁,正切蔥,外頭一陣狗咬(叫),接著聽見三四聲槍響。我回頭趕緊一口吹熄了燈。幾個人黑地裡緊收拾,面、菜、肉一包,噌噌的都跑出來上山。我們到山上一個破廟裡,接著過年,把廟門摘下來當面板,揉面、剁餡,也不敢點燈,怕下頭敵人照見動靜。剛支起鍋點著火,山底下又是幾聲槍響,接著聽見下頭敵人嚷嚷「在上頭!女八路在上頭!在廟裡——衝上去,抓活的呀!」我們幾個又是一個「緊收拾」,抬腿就跑。跑到天快明,到北界都玉皇廟,才算安定住,支鍋包餃子,吃完飯天已經大亮。雖然一夜緊張,我們總算吃上了餃子,大家心裡很高興,只是異樣,餃子餡怎麼剁得那麼粗?第二天返回頭一個小廟裡看,剁餡的門板上厚厚一層牛糞,只剁餡那一小塊凹下去了露出木頭。父母認為:能吃,吃好,才有基礎幹,才能保障幹好。父母重視孩子的吃飯,作為大事,分外認真,即便孩子犯了錯,要挨打,這時尚未開飯,那就沒事,因為挨批評影響心情就影響吃飯效果,即便挨打,也得耐心等到放下飯碗後才祭家法。幼時的二月河好吃,善吃,能吃,在眾親朋處是有名的。媽媽曾不止一次笑說:「解放是個吃僧」,是個「吃谷堆嘴」。媽媽是正話反說,貶中有著濃濃的對兒子的褒意嘉許。二月河比同齡人飯量要大些,媽每次做飯,一做就是一大盆,二月河一個人比個大人還能吃。「半大小子,吃窮老子」,雖然他並沒有吃窮老子,還因能吃而得到父母誇獎。父母是職業革命者,名利看淡,所以,對二月河的學業要求不高,只希望兒子能健康長成大小夥子就中。那時家中情形經常這樣:解放一碗剛了,接著又是一碗,凌媽媽還要看著兒子,把自己碗裡的飯菜再撥一些到兒子碗裡。三餐之餘,晚上媽加班熬夜了,就叫二月河去買「火燒饃」,媽吃一個,解放吃兩個。發工資了,手頭寬綽,改善生活,到機關食堂去打肉菜,常常要端個大臉盆——二月河太能吃了。能吃與能幹確有聯繫,十來歲的二月河,就能當成個勞力幫父母幹活,父親種樹澆菜或母親洗衣要用水,二月河一手一桶,提著兩桶水行走自如,健步如飛,震得地皮亂顫。凌媽媽高興地說:「看,解放真有勁,拎兩桶水像拎棉花包。」二月河特別愛吃媽媽做的「頭腦餃子」,餡是這樣的:炒兩個雞蛋剁碎,豆腐切得米粒一樣大,加上碎蔥、姜沫、碎韭菜,拌起來作料,再加上香油。媽媽自擀皮兒自己包,絕對不要別人插手。媽媽包的餃子像是機器做的,個個一模一樣,都是拇指大小,一排排像士兵一樣「站」在她寫字桌上。接著再炒「頭腦」,細蔥姜用油煸一煸,加上豆腐、胡蘿蔔、幾根粉條,加水,滾了再加糖,端下來放在一邊,再重鍋煮餃子。這個飯從來沒在夏天做過,都是冬天,這一炒一煮,滿屋都是霧一樣的「白氣」,加著撲鼻的餃子香、菜香。屋子裡通紅的煤火,暖融融的,真有說不上來的溫馨。星期天,值班的都在前院,這個東廂房裡充滿的是山西母子情味。媽做的「頭腦餃子」,二月河每次都是「冒尖兒三大碗」,現在回想起來,依然是氤氳不盡的香味。還有媽媽做的「撥魚兒」:鐵鍋座在煤火爐上,把切成丁的豆腐、紅蘿蔔和菠菜煮進去,媽媽坐在火爐邊,用筷子攪麵糊,黏糊糊的,一直攪得非常勻,然後用筷子壓著碗邊,一點一點把面抿成小細條撥進翻花大滾的飯鍋裡,最後用筷子蘸一點香油,也就那麼幾滴,立刻滿屋子鮮香四溢,這就是山西名吃「撥魚兒」,也叫「剔尖」,那吃起來叫個美,二月河掂起碗就不忍放下,狼吞虎咽,肚兒溜圓。二月河幼時「能吃」,還吃出「事故」(不是故事)來。有一次媽媽開會,將他託付給公安局的一位叔叔管照,叔叔就帶他玩,到食堂吃飯。那次吃的是拉麵,正合愛吃麵的二月河胃口,二月河幼時「能吃」,還吃出「事故」(不是故事)來。有一次媽媽開會,將他託付給公安局的一位叔叔管照,叔叔就帶他玩,到食堂吃飯。那次吃的是拉麵,正合愛吃麵的二月河胃口,平常在家都是蘿蔔白菜,李逵語「口裡都淡出個鳥來」,這次口味新鮮,還有肉滷,油熗肉末那個香啊,他就放開了吃,一碗兩碗三碗……那個年輕的警察叔叔沒有帶孩子經驗,想不到小孩子這麼能吃,也動了好奇心,想看小傢伙到底能吃多少,只要二月河要,就「再添一碗」,不停地添,結果小解放就吃壞了——急性胃擴張,實話表述難聽,就是「撐壞了」,吃藥化食,輸水消炎,踏踏實實住了三天院。

二月河到部隊,工作的性質迫使他更能吃了:先是推翻鬥車,運石頭,砌汾河堤岸,建設營區;接著是抱風槍鑽眼,填滿炸藥裝上雷管,爆破作業後,再往外運碎石,往內送沙子水泥,護頂砌牆;隨後,到塞外下煤礦,每天推連煤帶車共兩噸重的載車,一個班共得出煤100噸,那不是一般的勞其筋骨,可以想像出是多麼高強度的勞動。二月河就得大吃海吃,吃不夠數,幹活時一消耗,力氣就跟不上。以能吃為基礎,二月河虎背熊腰,孔武有力,無論汾河灘上砌堤岸,還是開洞建國防工程,塞北鑽地底挖煤,都圓滿完成任務,深得領導嘉許。1969年底,二月河初從煤井上來,不再挖煤,調入機關工作,有一次餐是蒸饅頭,他大快剁頤,惹得周圍的人都停住了口,滿臉驚奇圍觀他。同事給他端來一大盤子:「你到底能吃多少,今天測驗你一下。」結果是:二兩半的大個饅頭九個,外加三大碗蘑菇燉肉湯,他輕鬆地消滅掉,讓久在機關了無生氣的戰友們看得目瞪口呆,政治處主任見狀,贊之:豪吃客。「頓餐鬥米」的氣概,二月河養一副強健的身體,保障工作需要,曾經一人包攬總後勤部在其部隊召開的現場會的會議簡報,白天開會,聽報告,參與討論,寫報導材料,晚上整會議簡報,刻字(用鐵筆在蠟紙上刻),油印報。一人寫,一人刻,再用油印機自己印400份,第二天會前發到會議代表和領導手中,然後再參加會、聽討論……這樣連幹七天七夜衣不解帶,只能偶爾歪在椅子上假寐一會。這樣能熬,「能踢能咬」,相信沒幾個人做得到,沒有吃之基礎,強健之魄,絕對受不了。在寫作「落霞三部曲」時期,那更是心神俱疲的高強度腦力活。許多時候腦力勞動比體力勞動更累人,體力勞動之後,躺下睡一大覺,體力就能恢復,而腦力勞動則未必。二月河自己說是穿越撒哈拉大沙漠,魯釗認為那是攀登珠穆朗瑪雪峰,需要足夠的物質、營養等保障。二月河夫人每隔三五天,都要買只悶死雞,燉上土豆,讓他大快朵頤。或是兩斤牛肉,幾碗米酒下肚,馬上疲憊頓消,精神抖擻,執筆如飛。夫人為了二月河能保證營養,就節衣縮食,省錢讓他吃好,有一個良好的身體,想方設法為他改善生活,調劑夥食。二月河愛吃米,夫人就蒸米,配以熘肥腸,紅燒肉。他想吃麵,夫人就撈麵條,肉末配椒絲澆面,二月河三筷子兩扒拉,狼吞虎咽,十口八口就是一大海碗,胃口大開,分外舒服。吃為二月河寫作煌煌巨著奠定了基礎,他要堅持正常上班,只能利用業餘時間創作,每天夜晚九點半到凌晨三點,早上七點鐘起床,送孩子上學,上班——這不是三天兩天、三個兩個星期,也不是三個月兩個月,而是——整整二十年,吃不好準得累死。二月河一臉佛像,特別愛笑,整天喜咪咪樂呵呵的,和誰都談得來,什麼事都想得開,任何時候都能做到得意淡然,失意泰然。大作橫空出世,紅透海內外後,生活中的他依舊不講究穿戴,不修邊幅,在吃喝上仍然不講究,不矜持,不追求,吃喝無拘。有一年他應邀去某高校講學,學校領導中午請他吃飯,大概是飯菜比較對口味,吃得多,也吃得舒心隨意,真正是酣暢淋漓,把衣服前襟上滴沾了不少油漬,看著很不雅觀。下午作報告時,他靈機一動,把衣服前後對換了一下。聽報告的師生摩肩接踵濟濟一堂,竟然誰也沒有看出來,有人還以為是大作家穿著時髦服裝呢。回去後他把這件事講給家人聽,笑得大家直不起腰,他還洋洋得意地說:「怎麼樣?我的聰明才智我的隨機應變無人可比吧?」正是:美酒入豪腸,微醺換服裝。觀者謂時髦,誰知是原樣。我曾多次隨侍在側伴「皇叔」省親、講學、開會、座談等活動,親眼看到他大塊吃肉,大把夾菜,大口喝湯,「叭嘰呼譁」,吃得津津有味,啖得嘖嘖有聲,奮然不顧身有糖尿病等雜症會、座談等活動,親眼看到他大塊吃肉,大把夾菜,大口喝湯,「叭嘰呼譁」,吃得津津有味,啖得嘖嘖有聲,奮然不顧身有糖尿病等雜症。二月河吃得痛快,吃得精彩,他把「落霞三部」中有關皇帝王子、貴侯顯臣的「吃場」也寫得分外精彩,朋友若有興趣,可以在閱讀二月河作品時加以注意和感受。呵,「皇叔」,魯釗祈願您在天國,也能始終「保持狀態」,永遠都是牙口倍好,胃腸倍棒,風捲殘雲,缽淨盆光,大咀特嚼,無忌無殤,吃嘛嘛香,吃得舒暢,笑口常開,如意吉祥。

【作者簡介】魯釗,筆名路漫漫,獲「冰心散文獎」、《人民文學》散文獎、「河南五四文藝獎」等省級以上文學獎二十餘次,作品多次被轉載併入選中小學教輔試卷及各種選集,出版(主編)有各題材著作5部,散文隨筆集《直面「皇叔」二月河》發行全國各省市及臺灣、香港等地區。現為南陽作協副主席、二月河研究學會會長、臥龍作協主席。

相關焦點

  • 《二月河先生紀念文萃》入選南陽人愛讀書籍十佳
    《二月河先生紀念文萃》入選南陽人愛讀書籍十佳 2020-06-18 16:18:50 來源:中國網  |  作者:徐浩 張文華永別二月河先生,是中國文壇和華文文學的巨大損失,研究整理二月河的文藝成果,追隨探究二月河的成長曆程,緬懷追思二月河高尚人格,學習承繼二月河的精神作風,二月河研究學會及臥龍作協的作家、學者們化悲痛為力量,歷時年餘編纂出版了這部文萃。
  • 初識二月河
    圖片來自網絡於是我趕緊給與二月河聯繫較多的朋友一一打電話核實。不少人表示,他們也是剛從網上看到,正在了解情況。最後,我們才從二月河先生的弟弟凌解斌和一直照顧先生的侄女處獲悉,先生確實已撒手人寰。先生的夫人和侄女正護送先生從北京往家鄉河南南陽趕。
  • 帝師二月河
    到1984年5月,二月河已經完成第一卷「奪宮」前十章,馮其庸來看望他,只見二月河十六平米的小屋裡堆滿書籍和文稿,滿地滿床鋪開清史典章。當時,二月河一家三口在南陽的家不足30平米,妻子和女兒從堂屋經過時,常常邁不開腿。
  • 二月河的「三」字經
    2018年4月,因腦栓塞入住北京解放軍301醫院住院治療前,二月河一直居住在河南南陽市臥龍區政府內的一個紅磚小院內。他的好友、同是南陽籍作家周大新稱,曾在中秋節去醫院看過二月河,當時他已說不了話,但病情在好轉,逐漸恢復意識。2018年12月15日凌晨,二月河先生突發心衰,猝然離世,享年73歲。
  • 《雍正皇帝》出版前,二月河在文壇是寂寞的
    ▼戳視頻看《康熙王朝》經典片段▼二月河介紹1945年二月河生於山西省昔陽縣。1966年高中畢業後入伍,由戰士而及副指導員。1978年轉業南陽市委,現任河南省作協副主席。中國《紅樓夢》學會河南理事,南陽市文聯主席。平素散漫不羈,敦厚於友而擇友甚嚴,酷愛讀書。
  • 想給二月河蓋棺定論,你們都還沒有資格
    二月河是個胖子,我不喜歡二月河。後來,我變成了胖子,而且是滿臉橫肉的那種。偶爾照照鏡子自我欣賞,突然覺得胖子挺可愛。二月河死了。本來人有生老病死,這沒有什麼大驚小怪的,網上卻出現很多評論二月河的文章,有罵的,有贊的。這些作者也真是的,二月河活著的時候不敢罵、不讚美,等人死了都想站了來說兩句。我不喜歡這些作者的做人品質。
  • 逝者已矣,二月河的作品具有怎樣的地位!
    在2018年期間,有兩位很是知名的作家,相繼去世,一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金庸先生,再者就是二月河先生。這兩位的離世,是中國文學界的璀璨星輝的消逝,是我們精神世界的巨大損失。二月河先生的正面照。魯迅曾說過:有些人活著,其實他已經死去;有些人死了,他們依然還活著。金庸和二月河先生,就可以說是雖死猶生的精神人物。
  • 二月河是怎麼煉成的:初戀另嫁、仕途幻滅、名師情結
    夜來一笑寒燈下,始是金丹換骨時,他是南陽二月河,臥薪十年願打磨,疾風四起不言棄,「落霞」三部道情誼。時人曾不識他這棵「凌雲木」,待到此人巨作問世之時,便感受到了他如二月黃河般的澎湃格局,二月河,寫出《康熙大帝》的男人,又經歷了怎樣一番錘鍊?
  • 73歲《康熙大帝》作者二月河逝世!身家千萬的他仍住農家小院…
    來源:綜合人民日報微博、書香吉林、共產黨員、南陽報業傳媒
  • 二月河欺騙了所有中國人
    二月河,本名凌解放,河南南陽人,因帝王系列《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走紅。2006年,他的版稅收入達1200萬元,可見其暢銷程度。首先是,從二月河開始,清宮戲一直紅火到今天。當美國屏幕主人公進化為蜘蛛俠、變種人、星球大戰等等時,我們打開電視卻唯見大辮子飛呀飛、奴才聲聲震華夏。
  • 著名作家二月河病逝:21歲高中畢業,40歲提筆寫作,他說隨緣讀書做學問
    15日凌晨,著名作家二月河病逝。二月河(本名凌解放),南陽作家群代表人物,因其筆下五百萬字的「帝王系列」:《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三部作品,被海內外讀者熟知。一路走好!在中國作家圈,二月河算是一個特例:21歲高中畢業,沒上過大學,卻是大學的博士生導師。40歲開始寫作,卻大器晚成,寫成《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成為歷史小說中難以逾越的豐碑,被拍成各種影視劇廣為流傳,並因此在作家富豪榜中名列前茅。即便紅遍半邊天,這位「帝王作家」至今仍住在河南南陽的一個農家小院中。
  • 二月河曾被金庸比作喬峰,為何給《雍正王朝》電視劇評分不及格?
    二月河先生離開我們是在12月15日,就在13年前的這一天,他來到深圳,剛下飛機就接受了我們的採訪。而第二天,在他和金庸先生深圳「論劍」的講臺上,金庸先生把他比作喬峰,一個典型的北方大俠,一個值得做朋友的好人。版稅收入千萬,打扮如老農民還記得初次見到二月河先生,圓頭大耳,滿臉掛笑,身材高大,留著一個大平頭,操一口濃重的南陽方言,頗有幾分像彌勒佛,乍一看似乎是個粗人。
  • 二月河:反腐未到官不聊生程度 和王岐山僅兩面之緣
    二月河  昨日,中紀委官網開通「聆聽大家口述實錄」欄目,開講的第一位大家就是著名作家二月河。訪談中,二月河說,「我們黨的反腐力度,讀遍二十四史,沒有像現在這麼強的。」新京報記者 王姝  ■ 人物簡介  二月河  著名歷史小說作家,本名凌解放,河南南陽人。因其筆下五百萬字的「帝王系列」:《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三部作品,被海內外讀者熟知。
  • 二月河走了,真正可惜的是那部《乾隆王朝》!
    文/看笑了剛聽說,二月河去世了!他的書,我看了很多遍!嚴格意義上來說,我算是初中文化,很難評價二月河藝術水平的高低!我不知道人們到底看沒看過小說,還是僅僅看了電視劇!如果看了小說,欣賞與否和個人喜好 ,各有不同。有人說,二月河在替統治階級張目。
  • 劉勇|勸君慎讀二月河
    文|劉勇從1984年起,用了15年時間,河南作家二月河寫出了總計500多萬字的三部大作:《康熙大帝》、《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被譽為「落霞三部曲」。二月河的清宮帝王系列小說一問世,便引來坊間廣泛關注。特別是改編成電視劇後,走進了千家萬戶。
  • 二月河是一個成功的作家
    說起文學創作,我得說,二月河是一個成功的作家。怎麼個成功法呢?應該說,非常成功。試看中國這麼多作家裡,有誰能憑藉他的文學作品,改變了世人對一個歷史人物的評價?這樣的人,不能說沒有。有,確實是有,但非常之少,鳳毛麟角。這樣的作家,恐怕中國幾千年來,也沒出幾個。
  • 在這些電視劇裡,我們重溫二月河
    12月15日,據河南日報消息,著名作家二月河(原名凌解放)凌晨在北京病逝,享年73歲。二月河是歷史作家,因「帝王系列」《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三部作品被讀者熟知。此舉大約發端於他的「紅學」研究。
  • 二月河:腐敗分子像在太陽山上拾金子
    因為在過去的一年對反腐問題密集發聲,著名歷史小說作家二月河,再一次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二月河的第一本反腐文集《二月河說反腐》近期面世,昨天,他還通過時下流行的微信發布會的形式,與眾媒體記者大談反腐。 《二月河說反腐》由訪談、散論、小說節選三部分組成。
  • 生不逢時《大秦賦》,恰到好處二月河.
    二月河的《康熙王朝》在改編成電視劇《康熙王朝》的時候,不知道別人怎麼樣,那個時候就把這部劇當成真正的歷史事件來傳播,這可能與當時人們普遍歷史知識的匱乏有關,有多少人真正的讀過《清史稿》,至少自己到現在也沒讀過,對康熙、雍正、乾隆這爺仨的了解,都是來自於二月河的電視劇,也就是二月河的這三部曲,而不是來自真實的歷史。
  • 2018河南省食安協會南陽食品從業人員安全知識培訓(第一期)
    8月23日上午,南陽2018秋季食品安全培訓在南陽理工學院多功能廳舉行。河南省食品安全協會,聯合河南省豫菜文化研究會、南陽市飲食文化產業協會、南陽市酒店行業商會、豫宛商會火鍋行業協會南陽分會、南陽食品流通行業協會等食品行業協會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