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流」在中國大勢已去,韓風文化熱潮迅速消退,再無曾經的輝煌時刻!

2020-12-26 騰訊網

「韓流」在中國大勢已去,韓風文化熱潮迅速消退,再無曾經的輝煌時刻!

韓國文化曾在中國風靡一時,當時出現了許多的「哈韓族」,這些人熱衷於追求各種來自韓國的東西,服飾、妝容、歌曲、影視作品等等。而且追逐韓流的年輕人也非常喜歡韓劇中的浪漫,憧憬自己能夠擁有一段類似的愛情故事。因此,他們也會來到韓國本土,在街頭感受這裡的現代化氣息,期待著一個帥氣的歐巴突然出現在自己的眼前,然而,現實並非影視劇,藝術雖源於生活,但又高於生活,回歸現實才是最重要的。

回顧過去,受韓流的影響,國內的熒幕上、綜藝中以及各類商演、晚會上,都能夠看見韓國文化的身影。那時候韓國文化對中國的影響非常大,可是,許多年過去了,那時候的瘋狂已成為了歷史。這其中和人們的心裡變化有關,畢竟新事物總會在興起過後就走向衰退,但更主要的是中韓兩國在政治上的衝突,薩德反導系統的布置也影響了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一時間國內的韓流文化熱潮迅速消退,時至今日也在沒有出現過曾經的輝煌。

當韓流席捲整個中國的時候,給韓國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隨著這波熱潮的消退,韓國的經濟自然也受到了不小的損失。曾經有人說許多韓星來中國拍戲、商演都是為了賺錢,這裡的報酬要比韓國高得多,為此很多人都是帶著撈錢的目的而來的。那些年韓國的確從中國人身上賺了不少錢,但道不同不相為謀,韓國後來與美國沆瀣一氣,我們也自然而然的選擇了抵制,沒有了中國這個巨大的消費市場,這些年的韓國發展也變得緩慢起來,只能說他們是自食惡果吧。

在中國大勢已去的「韓流」,是否會再次復甦我們不得而知,但國與國之間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起初我國對韓國文化是有非常強烈的抵制,但最近似乎也有鬆動的跡象,限制韓國文化的輸入,是出於政治層面的考量,而適當的文化交流,於兩國而言也是有利的。韓國要想打破現在的僵局,就要做到尊重中國人,尊重中國立場,不要盲目跟風,正所謂遠水救不了近火,改善兩國之間的關係只會利大於弊。

我們都知道物極必反的道理,當年韓流的盛況是前所未有的,那時候的追星族也是相當的瘋狂,然而現在也已經成為了歷史,在國內慢慢消退的韓國文化產業,該何去何從,還要看韓國當局的態度。但是喜歡韓國文化的人們,也要時刻保持清醒理智的頭腦,不要用熱愛來蒙蔽自己的雙眼,人人都有追求美好的權利,但在大是大非面前,當以國家利益為重。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韓流」在中國大勢已去,對韓國影響有多大?
    幾年前,韓流文化在中國受到大眾的歡迎,年輕朋友們喜歡韓流明星,年齡稍長的觀眾們喜歡看韓劇。許多愛美的女孩曾經一度模仿韓流明星的穿搭和妝容,有許多人選擇去韓國旅遊,親身體驗下韓劇中的浪漫場景,這些都推動了韓國影視行業和旅遊業的快速發展。
  • 「韓流」在中國大勢已去,對韓國影響有多大?你怎麼看?
    「韓流」的流行要從韓劇開始,還記得早些年的《浪漫滿屋》《藍色生死戀》《大長今》到後來的《太陽的後裔》《來自星星的你》《繼承者們》;韓國的藝人從Rain、宋承憲、宋慧喬、李英愛到全智賢、宋仲基、李敏鎬,歌手李孝利、張娜拉、權志龍、PSY等,都曾在中國市場掀起一波又一波的熱度,可以說「韓流」影響了一代中國年輕人。
  • 當「韓流」在中國大勢已去,對韓國的影響有多大?你怎麼看?
    韓國是一個國土面積並不大的國家,我國的一個新疆的面積就相當於16個韓國,不過這個國家依舊很吸引中國人,就是因為它的文化輸出做得很好,曾經韓國電視劇、韓國明星,韓國美食在中國非常火爆,順帶著還讓韓國的美妝、飲食、整容行業被帶火,可以說中國遊客為韓國的經濟撐起了半邊天。
  • 「限韓令」三年後,韓流文化是否失去中國市場?
    種種跡象表明,韓國文化要重新進入內地市場,但三年過去,國內娛樂市場結構已經發生變化。回顧此前的國內娛樂市場,「韓國文化」於千禧年進入中國,尤其以韓國明星、偶像明星、電視劇為主的內容對國內市場產生影響,形成屢屢風靡的現象。但隨著2016年政治事件影響,韓流文化逐漸降溫。三年之後,國內影視已經迅速發展,再加上國內受眾心態變化,和國產偶像文化發展,媒介權力分化等客觀因素。
  • H:CONNECT×innisfree,隨心所欲+韓風飄影
    H:CONNECT×innisfree  韓風飄影,美「禮」搶先得!  林允兒  H:Fans,不要急,你也想要一起感受這股韓風潮流,不是嗎?  喜歡美衣的,H:CONNECT款款為你獻上!前往H:CONNECT線下各大門店及天貓官方商城即可購買以下商品!
  • 韓國導師頻繁現身國內綜藝,韓流來襲?還是華流出擊?
    韓流也就在國內爆發,一發而不可收拾了。 韓流在國內又是如何消退的 要談韓流的消退必然離不開中韓關係,具體情況,每一位中國公民都已經了解。就不在此,一一贅述。 除了韓國高層的決策,導致韓流的消退外。韓國娛樂圈總體實力的下降,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 韓風時尚憑什麼抓住消費者?又如何吸引國際眼球?
    韓國文化在亞洲和世界的流行被稱為韓流,還有個專門的英語單詞K-Pop。千禧年之後,我們最早通過電視等大眾媒介接觸到引進國內的韓劇和音樂,哈韓、韓風這類新興詞彙便開始頻繁地出現在媒體與消費者口中,並在時尚領域留下文化印跡。
  • 從BLACKPINK到IZONE,十月韓團扎堆回歸,能否再掀韓流熱潮?
    如今,BLACKPINK、TWICE、SEVENTEEN成為了當下人氣最高的大熱團體,而曾經風靡一時的BIGBANG、EXO的頂流團體光芒似乎逐漸暗淡。韓國團體的更新換代非常迅速,若要追究原因,一是男藝人達到年紀後陸續入伍,雖說鐵粉會心甘情願等待哥哥退伍歸來,但對於大眾來說,入伍即開始一段空白期,對於韓團的人氣影響相當嚴重。而入伍的這段時間,又有無數來勢洶洶的團體脫穎而出。
  • 從BP到IZONE,十月韓團扎堆回歸,能否再掀韓流熱潮?
    如今,BLACKPINK、TWICE、SEVENTEEN成為了當下人氣最高的大熱團體,而曾經風靡一時的BIGBANG、EXO的頂流團體光芒似乎逐漸暗淡。韓國團體的更新換代非常迅速,若要追究原因,一是男藝人達到年紀後陸續入伍
  • 防彈團粉絲仍為偶像說話,禁韓令之下,韓流在國內還有影響力?
    趁著韓國文化產業退出中國導致部分市場空白的時機,國內大量娛樂公司崛起,推出了一大批頂流藝人,打造了自己的造星平臺。韓流似乎在國內就此一蹶不振,甚至有人說:韓流藝人的大勢已去,再也不可能掀出什麼風浪了。但事實是這樣嗎?
  • 「眼看「韓流」在中國大勢已去,對韓國的影響有多大?」真相...
    當年韓流在中國最盛行的時候,很多國內的商家都紛紛找韓國明星代言,當時還屢屢傳出有韓星在中國耍大牌的事情,但粉絲就是不理會,他們覺得顏值即王道,很多韓國明星在中國,甚至比在自己的國家還要火
  • 東方金馬獎入圍名單公布,提名電影無人所知,最佳男女演無人關注
    金馬獎歷來就有東方奧斯卡之稱,與國內的金雞獎,香港的金像獎其名,然而碩大的晚會典禮現場,如今金馬典禮卻變得十分慘澹,曾經風華盛宴的典禮如今卻寥若晨星。看看這篇榜單,入圍名單中有一部叫《消失的情人節》以11項提名獨佔頭銜,不管是劇情還是導演,演員,設計等等,雖然作品不錯,但其知名度卻依然無聲無息,在大陸無一人認識。
  • 悅詩風吟中國再關90家店,韓妝品牌大勢已去?
    如今,任由它出再多以植物為主題的新品,都難以吸引到消費者的注意。 沒錯,今天品牌君要給大家說的,就是曾經「學生黨最愛」的韓國護膚品牌——悅詩風吟。 悅詩風吟中國再關90家店 2012年,正是《來自星星的你》熱播期,EXO、少女時代等韓國炙手可熱的明星在當時的中國很是吃香。在這個韓流正流行的時刻,悅詩風吟進入了中國市場。
  • 「韓流」在中國大勢已去,對韓國明星影響有多大?收入要減好幾倍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近兩年我國的韓流之風,可以說是越來越小了。想當年韓劇在中國大火的時候,不少國內的迷妹迷弟們,都非常追捧那些韓國歐巴,確實,他們長相俊美,打扮時尚,比當時我國的那些明星們看上去要好看得多,年輕人們爭相追捧也能理解,畢竟人類都是視覺動物。
  • 「韓流」究竟影響了誰?
    韓流現象在亞洲許多國家普遍存在,在亞洲以外的地區亦逐漸發展。研究「韓流」現象和中國文化多年的韓國外國語大學林大根教授,也曾表示,「中國文化是韓國文化的『水庫』」。他曾在一次講座上說,「韓流」不僅增強了韓國文化軟實力,提高了韓國國際形象,也為韓國帶來了巨大的文化產值和經濟收益。
  • 韓流文化在印尼大行其道,年輕一代哈韓蔚然成風
    今年韓國知名娛樂公SM也與印度尼西亞財團CT Corp旗下的綜合傳媒Trans Media合作,發展印度尼西亞版韓流,同時也承諾將印度尼西亞的藝人及多元的文化資產營銷國際。而印度尼西亞的國民歌手Rossa與Super Junior的合作,正式代表SM進軍印度尼西亞市場。韓流在印度尼西亞的存在,已由影視及音樂擴及文化層面。
  • 韓流在中國還剩幾畝地?
    另外,如今在國內活躍著的內娛愛豆組合及經紀公司,或多或少受韓流影響,甚至不少從業者本身就是韓國務工返華人員。在做組合妝造、衣飾搭配時,韓風對這些從業者的影響不可避免,粉墨「掛耳染」後,不少內娛小愛豆都做起了差不多的造型。這種「師韓」的做法,也進一步鞏固了韓星的時尚統治力。
  • 【K-Wave】Webtoon引領的文化「新韓流」
    近幾年,韓國興起了網絡漫畫的熱潮,大家拿著手機就能看;漫威系列漫畫改編的影視劇也受到追捧。網絡漫畫的風靡已經引起了整個娛樂界的關注,評價很高的一些網絡漫畫已經被成功改編成了電視劇、電影、網遊,甚至音樂劇。近日,韓國門戶網站Daum上連載的網絡漫畫(Webtoon,在網上或手機上看的漫畫)將在中國被做成電影和電視劇啦!
  • 韓娛巨頭說中國必須給韓流開門?到底誰想多了?
    」,因為「中國必須重新給韓流開門」。           為了確認李秀滿的實際講話內容,小編特意翻看了李秀滿的採訪視頻,發現所謂「K-POP將在中國迎來第二個復興期」這句話雖然是李秀滿所說,但是他要表達的意思並非是指「韓流很強勢,中國必須重新給韓流開門」,並且也沒有要求中國應該怎麼做,而這只是他自己的一種陳述,即他對中國會怎麼對待韓流作出了一個「個人」的判斷。
  • 色色婚紗 | 緣起桃源甘棠,百年老店,曾經的輝煌
    在這個時期的五四新文化運動中,一批有留學背景的學者和當時對西方文化具有強烈興趣的文化人,紛紛學起攝影技術,並將其視為時尚本領和文明素質的一項標誌。在嶺南著名的僑鄉江門,西風東漸帶來的影響要更早一些。這一年,廣東鶴山市桃源鎮甘棠鄉剛剛20歲出頭的小夥子李喬,在江門棠下鎮創辦起色色照相館,成為中國早期商業人像攝影私營企業之一。年輕的李喬之所以能引領風氣之先創辦照相館,與江門深厚的僑鄉文化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