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街上,一座整面牆都是綠植、門口放著韓國明星立牌的門店,曾是女生最愛逛的商店之一。
如今,任由它出再多以植物為主題的新品,都難以吸引到消費者的注意。
沒錯,今天品牌君要給大家說的,就是曾經「學生黨最愛」的韓國護膚品牌——悅詩風吟。
悅詩風吟中國再關90家店
2012年,正是《來自星星的你》熱播期,EXO、少女時代等韓國炙手可熱的明星在當時的中國很是吃香。在這個韓流正流行的時刻,悅詩風吟進入了中國市場。
當時,品牌君身邊的女性朋友都對悅詩風吟充滿好奇,其綠茶水乳套裝、火山泥清潔面膜等產品開始在網絡上走紅。平價、純天然、學生黨最愛等標籤,開始貼在了這個剛進入中國市場沒多久的韓國品牌上。
2017年,悅詩風吟在中國的業績達到了頂峰,全年銷售突破40億人民幣。特定時代形成了年輕消費者對韓流的追崇,這是悅詩風吟在前五年高速增長的重要因素,但它敗也敗在這裡。
隨著韓流的冷卻、韓國明星代言的消失,本來就沒什麼產品優勢的悅詩風吟,在中國市場越來越缺少話語權。加上歐美、日本以及東南亞等國家的文化和產品輸入,使消費者的注意力逐漸從韓妝轉移到了更多元化的地方。
繼2019年關閉40家虧損門店之後,悅詩風吟在今年又關閉了至少90家在中國的虧損門店。
韓國美妝的衰落
與悅詩風吟同屬於愛茉莉旗下的伊蒂之屋,全球營業收入已連續下滑三年。曾在春熙路開出3層樓旗艦店的它,最開始還需要限流排隊進入,現在門店早已撤走;LG生活健康旗下的菲詩小鋪,早在2018年8月宣布撤離中國。
曾風靡一時的韓國美妝,「養肥」代購、帶火商圈,為何最後會走向「衰落」呢?
1.代言人效應不再
品牌君問過曾迷戀悅詩風吟的朋友,她表示,以前購買該品牌都是因為代言人是自己喜歡的韓國明星,現在明星不代言了,產品本身的問題暴露出來,消費行為趨於理性,自然就不想買了。
2.平價優勢被替代
雖然披著偶像劇光鮮亮麗的外表,但大部分韓妝品牌的售價並不昂貴。比如Tony Moly、Espior以及前文提到的悅詩風吟和伊蒂之屋,都是入門級平價彩妝。許多人在成長後會偏向選擇價格更為昂貴且品質更好的品牌,而新一代平價入門彩妝,則被完美日記、花西子等國產品牌包攬。
3.韓式審美疲勞
品牌君不否認韓式審美的魅力,但它是流水線化、千篇一律的。這對於追求新奇事物的年輕人來說,吸引力實在太小了。
悅詩風吟們還有機會嗎
韓妝品牌現在面臨的問題就是:沒有技術壁壘、沒有核心品牌文化和理念,前期全靠「韓流」帶動消費,消費者忠誠度太低。
發現自己業績下滑、市場地位不保的悅詩風吟,曾在去年採取過自救措施:引進全球首家Green Cafe To-go、請來周震南做代言、新一代店鋪引入數碼智能體驗等等。但這些對策大多數都是治標不治本,和以前的營銷沒什麼區別,仍然無法培養消費者的忠誠度。
在品牌君看來,產品才是建立消費者忠誠度必不可少的要素。我們提起雅詩蘭黛,可以想到小棕瓶;提起KATE,能想到眉粉;提起完美日記,可聯想到眼影盤……但悅詩風吟去年推出的王牌精華產品,下面的評論卻是一水的「雞肋」,其主打的綠茶水乳,也因為沒有技術壁壘,失去競爭優勢。
目前,大部分韓妝品牌並沒有一個無可替代的口碑產品,只靠營銷吸引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最終只會耗盡品牌效應,成為「昨日黃花」。
要想找回曾經的榮光,各品牌還得從打造王牌產品、建立消費者忠誠度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