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浩如煙海,在無數的佛經中,人們都在尋找自己喜歡的佛經,進行誦讀、受持。每個人的性格不同,喜歡的佛經也不同。這是因為不同的佛經,對人的要求也有所不同。由的佛經讓人智慧充滿,有的佛經讓人心底空明,有的佛經則讓人明心見性、甚至頓悟成佛。
《金剛經》中說,只要有人能受持此經中的一個四句偈,其福德無量無邊。縱有多聞,若不修行,與不聞等。如果能經常念誦,也是受持、修行的一種方式。下面這8個經典佛句,若能受持一句,福報無量。
1、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得聞正法難,遇值佛世難。一個人,如果聽聞了佛的名號,無論哪一尊佛,其實都是一樣的。只要一心執持他的名號,就是「憶佛念佛」,無論現在還是將來,一定會有機會花開見佛。
2、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金剛經》
世事總是變換不定,導致我們的心也隨著變換。與其在不斷變換的世事中患得患失,不如讓自己的心清淨下來。換個角度看世界,你的人生,就會發生變化。不悲過去,非貪未來,就是這個道理。
3、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華嚴經》
無論你看見什麼,都要明白,這世上的一切,都是因你的心所成。當你的心沒有了,你再去看外物,就會發現,既沒有世界,也沒有微塵,既沒有佛,也沒有眾生。這種狀態,就能不受後有。
4、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提影現中。——《華嚴經》
凡夫之所以是凡夫,就是他容易被世間八風所帶動。而菩薩,不僅能「安忍不動不大地」,甚至還希望替眾生去承受苦難,幫他們從苦難中解脫出來。要想成為菩薩,就要慈悲、恆順眾生。
5、知幻即離,不假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圓覺經》
世間的一切,佛說皆是幻化。懂得了這一點,就能明白,所謂人生,只不過是一場又一場的修行。而一切法門,修心為要;一切行門,淨心為要。能讓自己真正離幻即覺,才是真正完美的人生。
6、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心經》
有些佛經,只需要反覆不停地去誦念,其佛意,就會自動顯現。念經與念佛有一點相同的是,只要反覆念經,當心空了,就能心生感應。這也是因為念多了佛經,積累下無量功德的緣故。
7、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將來當佛祖。——《禪淨四料簡》
如果你喜歡念佛經,還能去領悟佛經中的無邊智慧,那麼你的修行進展,就會如戴角虎般勇猛精進,無可阻擋。用佛經中的無量智慧,引導自己修行,沒有比這更快的方法了。禪淨雙修的奧秘,就在這裡。
8、人從愛欲生憂,從憂生怖,若離於愛,何憂何怖。——《佛說四十二章經》
人最執著的,就是愛恨。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淨土。因為愛欲太重,從而有了得失,皆盼望自己得到,憂懼自己會失去。佛說不如放下,真正放下,無論身心,皆得清淨。
佛經中經典佛句極多,以上8句,千百年來流傳極廣。甚至很多人,對這8個佛句都很熟悉。那麼,剩下的,就是去如法受持了。《金剛經》中說,如能做到真心受持,其實早已於過去諸佛前,種下善根。善哉善哉!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