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然烏湖口到通麥,兩百多公裡,318國道一直與帕礱藏布江為伴。
帕礱藏布江是雅礱藏布江的五大支流之一,其水流量居五大支流首位。從然烏湖到通麥接近兩千米的落差,造就了洶湧澎湃的帕礱藏布。它以雷霆萬鈞之力,不斷的在兩山之間辛勤地開拓,給人間留下了深度居世界第三的帕礱藏布大峽谷,比世界著名的科羅拉多大峽谷還深一千來米。
從然烏湖開始,平靜的湖水不再平靜,決口處湖水變江水,發出隆隆的低吼,恍如夏天從遠方慢慢滾過來的的悶雷。原來渾黃的湖水在這裡由於光線的折射,變得透明且黃中帶綠。江水在五十來米寬的江面上騰起巨大的波浪,在路出水面大大小小的石頭間咆哮。我被這種氣勢震撼著,感動著。好想跳進去,和狂野的帕礱藏布共舞,但我知道那絕對是個有去無回的選擇,所以只能站在江邊安全點的地方,把這氣勢磅礴的風景記錄在手機中。
兩岸的高山離得那麼近,好想隨時都可以深情相擁。
江邊山腳,是一些灌木;而山腰,則是雲杉雪杉的天下;山頂有些是灰色的風化了的石頭,有些是紅褐色的砂巖,還有白色的雪峰,它們都以藍色的天空為背景,顯得如此的卓爾不群。
一路向西,隨著海拔的逐漸降低,路邊的植物也在逐漸變化。灌木和常綠闊葉樹在不斷增多,過了波密,到通麥的路上,竟然出現蕨草,還有馬爾斯草,因為從小在農村長大,這些我都認識,讓我倍感親切。特別是波密往西大概十公裡有一個地方,叫個什麼村,我忘記了,因為當時汽車一閃即過。但它那只有亞熱帶才有的茂密的馬尾松林,以及掛在樹幹上像綠色紗巾樣的松蘿,卻讓我印象深刻。僅能容下兩臺車行駛的柏油路兩邊,透過左面樹的縫隙,帕礱藏布波光粼粼;右面,林間沒有小草,綠色的苔蘚覆蓋在地上、石頭上及腐爛的樹幹上,空氣清新得有些刺鼻。有時會出現一座或幾座全用原木建起的民居,木質的房頂因長期日曬雨淋顏色發黑,四周則是剛收割過的金黃色的青稞地——松林,苔蘚,松蘿,完全就是一處不被塵世煩擾的世外桃源,抑或童話故事中七個小矮人居住的地方。
到波密之後,峽谷逐漸向兩邊擴展,江面變得非常開闊,寬的地方可能有四百米左右,帕礱藏布的野性基本消失,變得深情款款,如一位慈愛的藏族美女,將她無邊的柔情在寬闊的江面上蔓延。江面上有許多平緩柔曼的沙洲,沙洲上長滿了低矮的柳樹和一些不知名的灌木。這些灌木大多鬱鬱蔥蔥,有些則乾枯發白。還有不少從上遊衝下來的樹木,橫躺在沙洲上或者分布在沙洲周圍,也沒有人去打撈,任其風吹日曬-------好像一位以描繪深林沼澤著稱的俄羅斯畫家的大作,令人神往。
過了通麥,沿318國道一路向上,漸漸和帕礱藏布分別······